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

朱翊鈞條理清晰的分析了目前的局勢,看起來頗有軍事素養,蕭如薰猜測皇帝在私下裡一定對軍事用了不少功。

這一點朱翊鈞比他的嘉靖爺爺要強,嘉靖爺爺只知道修道玩權術,卻不知道學一點軍事,否則,他要奪回軍權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留給隆慶的也不會是個爛攤子。

朱翊鈞還在分析。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太原城並不危險,王世揚節制四鎮兵馬,就算大同和宣府的兵馬來不了,可是榆林的兵馬完好無損,距離太原也很近,太原本身也有數萬兵馬可以調用,他手上能調動的兵馬不下十萬。

如果十萬人都無法將這一萬多蒙古騎兵擊退,他王世揚枉爲宣大總督,這個官也不要做了,最危險的最讓朕擔心的不是紫荊關,反而是雁門關。

雁門關已經苦守一個多月,面對數倍於己的蒙古軍,魏允貞能堅持到如今,實在是不容易,一旦雁門關被攻破,又是數萬蒙古軍南下劫掠。

若是沿途守軍抵擋不住,則一路的百姓慘遭殺戮不說,太原就要面對近五萬的蒙古騎兵,情況岌岌可危,朕非常擔心雁門關,愛卿如何看待?”

蕭如薰對此表示贊同。

目前最危險的地方根本就不是紫荊關,而是兵力不及蒙古人的雁門關!雁門關堅守到如今,已經十分難得,不僅堅守住了,還拖住了一半的蒙古兵。

這就給王世揚和李成樑減輕了不知多少壓力,若是雁門關失守了,則戰爭的天平迅速傾斜,蕭如薰想救都來不及。

“陛下所言極是,目前最岌岌可危的不是紫荊關,而是雁門關,雁門關一旦告破,數萬蒙古軍南下,太原也將面臨危險,太原乃山西首府,重鎮,一旦失陷,後果不堪設想。

臣以爲,必須立刻擊破攻擊紫荊關的蒙古軍,而後兵分兩路,一路火速支援雁門關穩住局面,一路南下和太原守軍夾擊蒙古軍,解太原之圍,而後思考如何擊破圍攻雁門關之蒙古兵,再大軍壓境,徐徐收復大同,徹底驅逐北虜。”

朱翊鈞欣慰地看着蕭如薰,感覺那麼多文臣武將,每個人都在講防守,似乎不防守就要亡國,只有蕭如薰一個人一來就是積極進攻戰略,充滿朝氣,讓朱翊鈞非常的欣賞,他需要的就是這種敢戰的將軍。

“愛卿會練兵,朕知道,這一次愛卿帶了多少兵馬來?”

蕭如薰開口道:“這一次臣來的十分匆忙,只能整備三千兵馬,一千槍手,一千盾兵和一千銃卒,另外臣還帶來紅夷大炮二十門,請陛下抽調二百熟練炮手與臣,以便臣操作此炮。”

“三千兵馬……還是少了些,這紅夷大炮又是何物?是佛朗機銃的別稱嗎?”

蕭如薰搖了搖頭。

“陛下,這紅夷大炮是臣到了南洋和佛朗機夷打過仗以後發現的佛朗機夷使用的新式火炮,此炮威力遠在佛朗機銃之上,無論是射程,還是重量,抑或是火力,都遠遠超過佛朗機銃,與紅夷炮比起來,佛朗機銃就像是鳥銃。”

“哦?居然還有此事?佛朗機夷造炮的水平還真是不一般,早些時候用佛朗機銃,現在居然用上了這種紅夷炮,大明可能仿製?”

“陛下放心,臣已從澳門佛朗機人所開辦的炮廠內得到了鑄造此炮的方法,大明亦能仿製,再者,臣已將佛朗機夷戰敗,佛朗機夷俯首稱臣,陛下儘可放心。”

朱翊鈞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有愛卿能真正的爲朕分憂啊!愛卿,此番朕沒有太多的兵馬給你,京營主力已經前往紫荊關戍守,剩下的兵馬需要防守京城,無法抽調。

所以,朕把李如鬆所帶來的兩萬騎兵交給你指揮,你帶去紫荊關,接替李成樑爲御邊平虜總兵官,上提督銜,不受王世揚節制。”

蕭如薰點頭,保全應諾:“臣謹尊皇令!必爲陛下擊破北虜光復河山不可!”

“哈哈哈!好!有愛卿在,朕無憂矣!”

朱翊鈞哈哈大笑,心情暢快了很多。

就在此時,內閣三輔臣和石星李如鬆聯袂求見,朱翊鈞一聽就笑了,揮手宣他們進來,對蕭如薰笑着說道:“那些人一聽你回來了,也是根本坐不住,見見他們吧,好些日子沒見了不是嗎?朕記得,你在朝鮮的時候還打過李如鬆的板子?”

蕭如薰笑了笑,開口道:“那都是往事了。”

“那可不一般啊,你可是大明除了李成樑以外唯一一個敢打李如鬆的人,李如鬆何許人也,誰敢打他?只有你敢,之後李如鬆還被你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可見愛卿會用人啊!”

蕭如薰笑着說道:“臣會用人,陛下會用臣,臣願爲陛下所用。”

朱翊鈞先是愣了一下,繼而握住了蕭如薰的手,很認真的開口道:“滿朝文武,朕可以信任者寥寥無幾,但是朕信任愛卿,朕可以起誓,此生必不負愛卿,願愛卿亦不負朕。”

聽得朱翊鈞這般說,蕭如薰心中也多少有些感動,對於自己的目標而言,能夠稱之爲聯盟的也是寥寥無幾,真正可以起到大作用的,也唯有朱翊鈞一個人了,他手握大義名分。

要從文官、地主、商人的手中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

“臣必不負陛下之信任!臣當忠於陛下,忠於大明。”

“好!好!”

朱翊鈞的激動溢於言表。

內閣三輔臣和石星李如鬆很快就出現在宮殿門口,看到了站在朱翊鈞身邊的蕭如薰,無不驚訝,尤其是李如鬆,眼睛瞪的圓圓的,那數年不曾出現在眼前的人,如今居然真真切切的出現在眼前,由不得他不驚訝。

當初在朝鮮的那些記憶重回心中,李如鬆一時間也不知道心中是何種感受。

倒是趙志皋最先反應過來,連忙問道:“陛下,蕭鎮南如何在此?”

朱翊鈞開口道:“大明將軍,首推蕭愛卿,朕覺得此戰還是要交給蕭愛卿去負責比較好,因此朕早些時候派人去召回了蕭愛卿,朕決定用蕭愛卿接替李愛卿爲御邊平虜總兵官。

李愛卿雖然善戰,但是年齡畢竟太大了一些,北虜兇猛,情況危急,朕不忍看到老將不能善終,李愛卿已經七十了,爲大明付出的夠多了,是時候讓李愛卿退下好好的頤養天年了,這也是小李愛卿的意思,對吧?”

朱翊鈞看着李如鬆,李如鬆心裡沒來由的一陣鬆快,鬆了口氣,應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父年已七十,如今天氣寒冷,臣實不忍看到老父有什麼閃失,臣謝陛下體諒老父之難處!臣代老父謝陛下天恩!”

內閣三輔臣互相看了看,石星也咂咂嘴,感覺情況不太對勁。

朱翊鈞好像沒問過他們,就直接把李成樑給擼了,讓蕭如薰頂上去,蕭如薰是怎麼來的,怎麼接替的,好像都沒明說,直接就讓李如鬆答應了,然後把這個事情給坐實了?

陛下,你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咱們都跟不上你的新套路了。

“這……陛下,兵部未曾行文讓蕭鎮南帶兵回京,如此一來,是否難以向諸臣交代?”

石星倒不是不欣賞蕭如薰,他也算是一手提拔了蕭如薰,對蕭如薰很有好感,對於蕭如薰南下緬甸甚爲惋惜,視之爲自己不能更進一步入閣拜相的原因之一,深感遺憾,但是如今蕭如薰歸來,他一點都不知道,未免要有此問。

朱翊鈞倒是解釋了。

“事急從權,朕就沒有和愛卿商議,但是蕭愛卿按照朕的命令北上回京,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如今這個情況下,石星哪敢說個不字?

“既然是陛下相招,自無不可!”

石星本來就偏向皇帝,如今更是果斷認慫。

內閣三輔臣雖然有異議,但是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蕭如薰已然回京,出任總兵官的事情也基本坐實,他們再反對就是和皇帝唱反調了——

如今最好不要觸皇帝的眉頭,張位剛剛被擼掉,馬上就要殺頭了,皇帝怒氣滿滿,羣臣虎視眈眈,他們誰都不想成爲第二個張位。

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三十二 炸城牆?!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四十九 封爵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十五 哱雲勸降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九十一 坦白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百六十九 挑釁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四百八十七 密謀三百七十一 大勝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
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三十二 炸城牆?!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四十九 封爵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十五 哱雲勸降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九十一 坦白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百六十九 挑釁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四百八十七 密謀三百七十一 大勝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