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

緬甸那麼大的基業,從無到有,五十多年來他父子二人是何等的堅持纔有今天?明國區區一個將領就能把他們兩代人的基業給打沒了?

莽應裡是不相信的。

細細的考慮了成敗得失之後,莽應裡決定採納親信的意見,發揚了多年人上人的威嚴和自信,只帶少數隨從親自抵達了緬甸南部烽煙四起之地,和當地人的首領約定,不加徵賦稅,只求戰爭時期他們不要在背後搗亂,不然,就算是不要這個國家,他也會帶着主力回來蕩平他們,然後和明軍決一死戰。

以下克上固然是很有勇氣的證明,但是長期身處於下位者,會不自覺的對上位者產生畏懼,哪怕其人是一個很被看不起的人,但是所謂的君威就是如此,長期上位的莽應裡身上自然帶着威嚴,以及他本身的豪傑之氣,這股剛烈畏人的豪傑之氣讓那些反叛的意志並不強烈的人們爲之一挫。

他們並沒有這樣的堅定意志能喝莽應裡抗衡,如果沒有強大的外敵打擊了莽應裡,他們會選擇忍氣吞聲而不是奮起反擊。

莽應裡只花費了少量的時間就平定了南部的叛亂,換取了南部的中立,從而得以集中自己的主力對抗大明暹羅聯軍。

對於大明和暹羅,他一直非常的瞭解,知道大明軍隊和暹羅軍隊都很擅長使用火器,國力不弱,尤其是在各自有優秀統帥統帥的前提下,戰鬥力成倍上漲,莽應裡敏銳的意識到,這場戰爭非常的困難。

所以他不得不把北上的緬軍召回來,一起去東部戰線抵抗明軍和暹羅軍的進犯,只有打敗了明軍和暹羅軍,這場戰爭纔算是獲得了勝利,其他的都是假的。

他開始厲兵秣馬,全力以赴的準備着。

他在準備着,暹羅人也在準備着,曾經是人質的納瑞宣王對緬甸的仇恨是刻骨的,這一次天賜良機讓他徹底的報復國仇,他怎麼會錯過?短短的時間內,他就集合了五萬人的兵力開始集訓整頓,隨時準備和大明合兵一處進攻緬甸,他知道莽應裡手下的軍隊人數很多,這場決定生死的戰役更會全部總動員,起碼能湊出十幾萬人出來,人數上決定要超過他們和明軍。

但是納瑞宣並不擔憂,因爲來自於宗主國大明的軍隊,是一支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就幹掉了數倍於己的敵軍的強悍軍隊,他們的統帥,是率領着他們一往無前將一個軍事強國打崩潰的優秀統帥。

大明四萬兵殲滅倭寇二十餘萬的情報絕對不是假的,在一比五的絕對劣勢環境下戰勝敵人,明軍的精銳程度可想而知,納瑞宣也不擔心明軍會打不過緬甸軍,所以他自己也沒有必要舉傾國之力出征,他的國家剛剛恢復和平和安定,也很需要時間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他將自己的精銳部隊一一安排了出來,包括一千多人的日本武士隊,五百多人的歐洲洋槍隊和兩千多人的暹羅火槍隊,還有兩千多人的炮隊,這是他最精銳的武力,其他的大刀長矛弩箭手則佔據絕大多數,還有一支象兵,作爲絕對的主力。

他很期待看到蕭如薰的主力部隊,作爲天朝上國的大明軍隊又該是何等的風範。

蕭如薰已經來信,赦免了那一千多日本浪人的罪過,表示大明不會爲難他們,這樣的消息讓日本浪人們非常高興,也可以放心的繼續爲納瑞宣王征戰,而林遠山等華人大臣也得到了蕭如薰的回信,信上說大明早就不在意這種事情了,絕對不會爲難他們,因此,華人的心思也被安定了。

暹羅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準備一場真正的復仇之戰。

七月十一日,經過長時間的跋涉,大明艦隊終於抵達了暹羅海域,正式進入港口,向暹羅王納瑞宣發來了正式的文書,準備登陸備戰。

七月十二日,暹羅昂納瑞宣回覆文書,恭請大明軍隊登陸,他本人率領文武百官和衛隊親自迎接大明主帥蕭如薰和大明天兵的到來。

爲了這次的登場秀,蕭如薰和麾下的將領們也是研究了一段時日的。

這是大明軍隊自百餘年前鄭和所率軍隊初次亮相之後的第二次亮相,百餘年前,鄭和在這片土地和海域中出盡了風頭,給大明掙到了莫大的面子,這一點,至今爲止依然爲人所津津樂道,而那之後,大明水師沒落,再也沒能重現當初的輝煌,即使是今日,蕭如薰艦隊的這六百多艘大小戰艦也並不能重現當初鄭和下西洋的輝煌。

當然,也沒有必要死拽着當年不放,當年是當年,如今是如今,如今的大明的確沒落了不少,沒辦法和永樂時期的鼎盛相提並論,但是,面子還是要講究的,這些士兵和將軍們也不覺得大明比以前差了,連着打了多場勝仗的他們已經有了信心,有了身爲強者的自信。

所以該如何展現大明軍隊的威武,蕭如薰認爲,主要要從軍規軍紀軍容等多個方面來講就,簡單來說就是列隊要整齊,盔甲要鮮明,旗幟要昂揚,武器要擦亮,容貌要乾淨,步伐要穩健,命令要遵循,氣勢要雄壯。

說了那麼多,就是要大家一起愉快的裝逼而已。

身爲天朝上國的百戰之兵,本身就帶着威武光環,來到藩屬小國,自然會被那些藩屬小國仰望着,他們仰望着大明的光輝,仰望着大明的威武,期盼着大明的軍隊就是他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這個時候,只要能夠達到他們心中的預期,發現大明軍隊的確是這樣的威武之師,那麼他們對於大明的仰望和憧憬自然就會成倍增長,今後的一切都很好說,如果大明軍隊沒有這樣,他們會對大明大失所望,大打折扣,只能靠之後的戰績來彌補。

所以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蕭如薰就重新安排了船隊的順序,首先就把十幾艘鉅艦安排在最前面開路,最先讓暹羅人看到的,就是大明最強大的鉅艦,然後徐徐的將艦隊的陣勢展開,把龐大的艦隊展現在所有暹羅人的面前,首當其衝的震懾住他們!

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五十三 朝鮮來使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七百二十五 蠢貨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四十二 兔死狐悲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六百六十六 拉攏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七十二 癡兒啊!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七十 蕭李爭鋒(下)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
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五十三 朝鮮來使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七百二十五 蠢貨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四十二 兔死狐悲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六百六十六 拉攏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七十二 癡兒啊!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七十 蕭李爭鋒(下)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