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

倭寇使節眼見於此,知道自己的出使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硬着頭皮告辭離開,剛走沒幾步,就聽得蕭如薰喊了一聲“慢着”。

滿臉驚恐之色的使節看着蕭如薰,彷彿看到了惡鬼一般,似乎意味蕭如薰要把他給殺了,蕭如薰好笑的說道:“那樣看這本督做什麼?本督是惡鬼嗎?來人,去火頭軍那兒取五十隻餃子,你帶回去交給宇喜多秀家,告訴他,這是我請他吃的餃子,吃完了餃子,好好兒想想,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

倭寇使節鬆了口氣,踉蹌了一下差點沒摔倒,惹得衆將哈哈大笑。

一陣鬨笑中,五人狼狽的竄出了明軍大營,他們一走,蕭如薰的臉色就嚴肅起來:“他們已經不想繼續打下去了,他們開始謀求撤退回國的道路,但是本督猜測豐臣秀吉應該還不知道具體情報,所以沒允許他們撤退,他們也不敢保證撤退的時候我軍不會搗亂,所以這纔來試探一下。

傳令李舜臣,今日開始嚴密監視從對馬到釜山港的航線,一應倭寇船隻能擊沉就擊沉,先別用火炮,別讓倭寇有所防備,用老辦法對付倭寇的船隻,若是遇到倭寇水師主力可以撤退,些許船隻盡力擊沉,阻塞倭寇本土和朝鮮倭寇的聯絡,使之訊息滯後,朝廷水師至多還有七八日就可以抵達了,屆時,將聯合朝鮮水師對倭寇水師進行剿滅,諸將厲兵秣馬,等待決戰!”

“諾!”

諸將轟然領命。

使節回去之後,倭城內,宇喜多秀家和石田三成分食了蕭如薰贈送的五十隻水餃,吃着吃着發現裡面還有肉,是菜肉餡的,嘴裡滿是滋味,心裡卻越來越不是滋味。

由於李舜臣的活躍使得物資補給困難,就算是過年也沒有好的東西賞賜給士卒,更別說明軍在對面放煙花爆竹,那般的聲勢直接刺激了他們,使他們非常沮喪。

“蕭如薰的意思很明白了,我們不把朝鮮的東西全部交出去,連談判的門都沒有,他實在是太霸道了……”

宇喜多秀家從那一戰之後被蕭如薰打出了心理陰影,想要強硬,卻無論如何也強硬不起來。

石田三成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口一口的吃水餃,連着吞了三個,心頭的陰鬱卻遲遲無法散去。

“我估計要是再沒個結果,太閣可能也會回過味兒來,問我們這些那些,讓我們老實交代,說實話,現在讓我回去我都不太有信心能活下來,更別說再過一段時間,太閣那七條要求蕭如薰別說答應,估計這邊看完那邊就要起兵決戰了,咱們撐不住的。”

“那怎麼辦,還真的把那些東西全還給蕭如薰?那咱們這一趟過來,丟了十萬人,到底是爲了什麼?”

宇喜多秀家不甘的放下了勺子。

“那你倒是去和蕭如薰決戰啊?你要是戰死了就不用這種話了。”

石田三成毫不客氣,宇喜多秀家一怒,張嘴要罵,卻一句話都罵不出來,還是默默的吃起了水餃。

“咱們的事情肯定有人知道,只是太閣還不知道而已,沒時間了,一定要儘快脫身,蕭如薰給咱們的最後期限就是在正月十五,過了這個期限,咱們就真的想回也回不去了。”

“真要給?”

宇喜多秀家猶豫道。

“給,必須給,什麼都沒有命值錢。”

石田三成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召集大家商量一下吧……”

宇喜多秀家還是沒辦法就這樣下定決心,他畢竟太年輕了,忐忑,猶豫不決,不敢一個人擔負起全軍的職責,他最早來到日本只是爲了鍍金,但是現在金子鍍不成還被抹了一身屎,怎麼洗尚且成問題,更別說擔負起全軍數萬人的生命了。

和宇喜多秀家的心情差不多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老將陳璘。

陳璘已經六十歲了,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將,極品老兵,官場起起伏伏,數度起落,人生也堪爲一段傳奇,極爲不順的傳奇,若在天下大亂之時,他認爲自己可以達到徐達常遇春的境界,卻不想生在了這個時候,以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六十多歲的人了,搞不好就是最後一次領兵出征,卻還要給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做下屬,聽他的指揮,朝廷簡直是把自己征戰四十年的資歷當成流水了,還比不上那毛頭小子平定一場叛亂來的有效。

細細數來,他平定的叛亂也不止三次了吧?

到北京的時候,兵部尚書石星明確告誡,到了朝鮮不得肆意妄爲倚老賣老,要與提督蕭如薰精誠合作,一起剿滅倭寇,戰後不失封爵之功。

聽起來像是鼓勵,可話語裡全是不信任和威脅警告,天地良心,要不是參軍前十年被武將文官上司給坑慘了,他也不會養成見人就要賄賂的惡習,但是那種情況之下,你不給人家一點好處費,根本就寸步難行,連軍隊的給養都得不到。

更悲劇的是,遇到有點責任心的,拿了錢就辦事,遇到沒品德的,拿了錢還不辦事,遇到良心大大的壞了的,拿了錢還要反咬你一口,說你賄賂上官!

逼着我給錢,不然就掐斷我的補給,我砸鍋賣鐵的給了錢之後,丫的收了錢,藏下大頭把小頭上繳,還反咬一口說自己賄賂上官,你說有那麼混帳的上官嗎?

就這樣一路坑過來,不知不覺四十年了,自己也是命硬,活到現在,沒被那些傢伙坑死,而當年坑過自己的那些人,聽說都死了,而且一個死的比一個慘,也算是給自己報了個仇,算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但是自己這失去的四十年的光陰又該怎麼算呢?每一次的奪職起復都等於是刪號重練從零開始,之前的一切不說化爲烏有也是所剩無幾,就這樣起起浮浮,那麼多年了,陳璘還以爲自己也就這樣沒有未來了。

然而倭寇侵犯朝鮮的事情給了他新的希望,他被再次起復,統帥一隻鄭和下西洋以來大明最龐大的水軍遠赴朝鮮去收拾倭寇,若是答應了至少也是青史留名的事情,本身他還是雄心勃勃打算大展拳腳的。

結果到了北京城就被迎頭棒喝,石星沒給他好臉色,兵部的相關官員也讓他小心謹慎行事,而且就算不和陸軍主將一起給個提督銜,他也沒得到一個象徵信任的“御倭水師總兵官”的職位,只有一個總兵銜,還是隸屬於蕭如薰的麾下,沒有獨立自主作戰權。

這無疑加劇了他的鬱悶。

六百三十八 三絕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二百五十八 留守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一百 審判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四十三 地道挖成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四百八十七 密謀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九百二十三 黃袍九百二十三 黃袍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十五 戰與和(下)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關於結尾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
六百三十八 三絕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二百五十八 留守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一百 審判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四十三 地道挖成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四百八十七 密謀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九百二十三 黃袍九百二十三 黃袍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十五 戰與和(下)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關於結尾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