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

徐光啓選擇去緬甸,這是蕭如薰所認爲的最好的結局,無論徐光啓日後是留在他的手下辦事還是重新回京師參加科舉,對於他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於是蕭如薰答應了徐光啓,當天晚上就給徐光啓安排好了路線,給了他足夠的盤纏,還命令十名鎮南軍官兵隨同徐光啓一起,從紫荊關直接南下到徐光啓的松江老家探望親人,然後再從松江乘船直下緬甸。

蕭如薰則繼續率兵從紫荊關出發,三天以後,五月十三日傍晚,蕭如薰率軍抵達了永定河南岸,在盧溝橋得到了升任爲兵部左侍郎的蕭大亨的迎接。

盧溝橋距離京師三十里,皇帝派遣兵部左侍郎,也就是國防部副部長出城三十里迎接蕭如薰,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高,至少是很多年很多年以來對武將從未有過的超高禮遇。

顯然,這只是第一波,等過了盧溝橋進入永定河北岸,再從永定河北岸抵達京師午門的一路上,一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禮遇等待着蕭如薰。

要說蕭如薰不激動不開心是不可能的。

至於李如鬆柴國柱這羣人,早就用羨慕的眼神望着蕭如薰了。

於是隔着一段距離,爲了表示自己不居功自傲,蕭如薰主動下馬,步行到了蕭大亨面前,拱手一個軍禮。

“蕭如薰拜見蕭侍郎!”

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蕭如薰堅持自己爲人應當謙遜,不居功自傲,該有的尊嚴要有,該有的禮貌也該有,至少自己不能給別人留下居功自傲狂妄無知的印象。

至少沈一貫能答應皇帝派出兵部左侍郎出城三十里迎接自己,本身就是一種友善的象徵。

蕭如薰並不想浪費這種友善,如果沈一貫願意友善的話。

蕭大亨顯然也沒有想到蕭如薰會主動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他原以爲作爲百多年來達到如此功勳的武將第一人,蕭如薰一定會非常狂傲,比如策馬來到自己身邊等等。

出發之前,沈一貫也給蕭大亨打了預防針,要蕭大亨萬事忍讓,小不忍則亂大謀。

簡而言之,蕭大亨做好了受辱的準備,卻沒想到蕭如薰沒給他受辱的機會。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臉上的微笑變的更加燦爛了,連忙幾步上前扶起了蕭如薰。

“蕭將軍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爲國抗擊北虜,擊殺北虜數十萬,爲我邊疆打下十年安定,如此功勳,理當由蕭某向將軍行禮纔是!”

蕭大亨說着便後退三步,整了整衣冠,向着蕭如薰一禮及地,蕭大亨身後數名身着官袍的隨員也一併對着蕭如薰一禮及地,如此重的禮遇叫後面的衆將眼熱不已。

被文人墨客貶低鄙視壓制了百餘年之後,武將羣體的尊嚴早就被踩進沙土當中了,而蕭如薰的橫空出世,居然可以讓這些高貴的讀書人大老爺們彎腰行禮,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時刻啊!

感覺可以載入史冊讓後人傳頌了。

不過,他們也很清楚,做到這一切的,就是這個帶領他們創造奇蹟的男人,這個強悍到了不可思議的男人,他讓讀書人折腰了!

蕭如薰本人倒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沒想到沈一貫居然對他如此友善,他連忙上前扶住了蕭大亨。

“蕭侍郎不可,快快請起,諸位,諸位也快快請起!”

蕭如薰大聲說道:“此番大勝上賴陛下鴻福天威,下賴將士用命,與北虜絕死一戰,也賴諸位爲我大軍調配糧草軍械軍資得當,遂有此大勝,如此大勝,蕭某實不敢獨居此功!”

這話說的就很有水平了,不說蕭大亨,至少他身後那些兵部的禮部的隨員們聽上去感覺很舒服,對這個威名赫赫的大將軍頓時產生了不少好感。

說老實話,他們本身對於這一次過來迎接蕭如薰也是有些疑慮的,覺得蕭如薰那麼大的名望,那麼強悍的戰功,是顛覆他們的認知的存在,這樣一個威猛的人,會不會趁機凌辱取笑他們?

就像他們平常凌辱取笑那些目不識丁的臭丘八一樣。

結果蕭如薰的態度卻和他們所設想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就連蕭大亨都是這樣想的。

這人說話那麼有水平?

簡直像個有水平的政客了。

一句話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把功勞給大家分分,甭管大家能否得到實際好處,但是以蕭如薰今時今日的地位,哪怕就是一句話說出來也好聽,也舒服,可以立刻讓人改變對他的看法,充滿了友善。

這個人不僅打仗有一手,連做官也有一手,難怪朝中傳聞石星和宋應昌都是他的靠山,而且在朝中自始至終都有那麼一些願意爲他說話的人存在。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

也是,一個單純的莽夫怎麼可能走到今天這個地位上呢?

還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之下。

只是可惜,此人註定與我等爲敵。

蕭大亨自己也清楚,沈一貫所說的十有八九是假的,蕭如薰造反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他根本沒有造反的理由和動機,所有的情報所有的證據都是捏造的,這是可以確定的。

他也知道,那些勳貴根本不相信蕭如薰會造反,包括沈一貫自己也不相信蕭如薰造反,蕭如薰是忠臣,是良將,是國家的棟樑,更是擎天之柱。

但是,但是,但是!

他是敵人,心向皇帝的敵人,願意爲了皇帝辦事給皇帝當爪牙耳目的敵人!他註定和大家不是一路人,註定不會成爲李成樑戚繼光那樣的人,此人有主見,有獨立意識,是個極其可怕的存在!

哪怕他的人格魅力很強,強到了初次見面的蕭大亨都想和他同桌吃飯喝酒談天論地深入交往,但是也改變不了雙方作爲生死大敵的格局。

他犯了一個大忌諱,一個絕對不可能被諒解的大忌諱。

有無數人都想要他的命。

所以,種種情緒匯聚到一起之後,留下來的就是無窮無盡的惋惜。

此人若是能爲我所用,則又是一個戚繼光,又能安穩國家數十年,奈何!奈何!心術不正!

蕭大亨便想起了沈一貫決然的話語——

不能爲我所用,則必爲我所殺!

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三 蕙質蘭心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九十七 選將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八百二十二 陽謀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百 審判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四百九十七 選將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九十三 金忠善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三十五 例外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六百零七 分潤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
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三 蕙質蘭心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九十七 選將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八百二十二 陽謀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百 審判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四百九十七 選將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九十三 金忠善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三十五 例外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六百零七 分潤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