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

蕭如薰跟着大軍衝入了京師,指揮軍隊用最快的速度奔襲皇城北安門,爭取直接突入北安門進攻皇城,然後進一步衝入宮城,也就是真正的紫禁城。

那裡纔是他的新王朝即將誕生的地方。

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中樞所在地。

他的新王朝要在那裡誕生纔有意義,然後纔是決定去什麼地方繼續成長,但是無論如何,紫禁城都是要進去的。

還有些東西一定要拿到手纔可以,象徵着皇權的東西是一定要拿到手的。

一路進軍順利,所有的防禦設施都被直接衝破,不到兩刻鐘,先鋒就已經衝到了皇城之下。

他們看着護城河對岸的皇城,再看看皇城城樓上慌張地到處亂跑的守城士卒,從先鋒到中軍壓根兒就沒有停下來,直接順着護城河橋準備衝過去了,壓根兒就不等火炮的到來。

等蕭如薰抵達護城河對岸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軍隊已經開始在皇城城牆上攀爬了。

皇城城樓比外城內城都高,十一二米是有的,而且更加堅固,防守起來也更容易,但是蕭如薰一直覺得都被敵人打到皇城了,你皇城修的再堅固又能如何?

就好像現在這種情況,雙方已經完全不是在戰鬥,而是一方在猛烈攻打,而一方在全力奔逃,城上的明軍根本沒有守城的鬥志,這個時候,就算你這個城樓有三十米高五十米厚,都阻攔不了一個王朝的終結。

就像眼下,幾十架雲梯架起,數不清的士兵正在迅猛攀爬,城樓上的明軍已經沒在抵抗了,登上城樓的士兵一個接一個上去。

鎮南軍很快就掌握住了主動權,攻克這道城門比起攻克內城城牆還要輕鬆快速。

蕭如薰正在用千里鏡查看形勢的時候,地安門也被攻克,完全失去防禦能力,大量士兵魚貫而入皇城。

他們舉着“秦”字大旗向皇城內突擊。

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爲了歷史的見證者和直接參與者,見證了一段歷史的終結,卻也見證了一個新的開始。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段正常流逝的時間而已,但是在後世的人們看來,這一段時間卻十分厚重。

黑色洪流向皇城內洶涌而入,喊殺聲震天動地,儘管蕭如薰已經提前下令不得縱火焚燒不得燒殺搶掠,但是這個時候,蕭如薰自己都不敢確定那些殺紅了眼的士兵們是否能夠記住這個命令。

都殺紅眼了,還會在意多放一把火嗎?

他能做的就是緊緊跟隨士兵們的腳步,將自己的帥旗跟隨大軍一起前進,作爲第一支衝入皇城的軍隊,這面帥旗的存在和他們的穩定會直接確定之後進入的軍隊是否遵守軍紀。

這裡可不單單是後來的重要文物景點,現在可是權力中樞,很多東西都是有價值的,可不能損壞了,損壞了一點點他都十分心疼。

皇城是大明朝官員們進行行政工作的中樞,六部等各大部門的辦事處都在這裡,而更裡面的紫禁城纔是皇帝的居住地,有着同樣的護城河和更加高大厚實的城牆。

當然,在蕭如薰看來,那也是毫無意義的,只是心理作用和權力象徵而已,你皇城都被攻破佔領了,區區一座紫禁城能代表什麼?能有什麼用?你就算修成戰爭塢堡就算裡面存十年糧食,你能守的住嗎?

還有什麼意義可以繼續守下去嗎?

在絕對優勢兵力的無死角的進攻之下,你能支撐到幾時?

蕭如薰隨着大軍的腳步不斷向前進,一路上能看到整座皇城的混亂,遍地狼藉不足以形容現在皇城的混亂,但是也只能這樣說了。

遍地的雜物,摔碎的東西還有被士兵們抓住按在路邊上的宮中內侍,還有些許繳械投降的宮中禁衛。

蕭如薰還看到了景山,這座皇家公園,同時也代表着大明朝的終結,崇禎皇帝在這裡上吊而死,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眼下,這個時代,這個屬於蕭如薰的時代裡,景山將沒有這樣悽愴悲涼的含義了。

越過景山,大軍直抵紫禁城,正對的宮門是紫禁城北門玄武門,取鎮守北方的聖獸玄武之名,是紫禁城重要的通行門,打破此門則紫禁城門戶大開,再也沒有可以阻擋蕭如薰進軍的東西了。

一切都將成爲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比如朱翊鈞的現狀。

他不知道朱翊鈞現在是什麼情況。

是生是死,他不知道,說老實話,曾經有一段時間裡,他覺得自己如果造反了,該怎麼面對朱翊鈞呢?

那個時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活着的朱翊鈞。

若他死了,蕭如薰會輕鬆很多,順勢甩鍋,但是若是他還活着,甚至沈一貫還打算用朱翊鈞來做些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不過在這裡的所有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們不是爲了朱翊鈞而戰鬥,他們是爲了新生的大秦和蕭如薰戰鬥。

所以蕭如薰放心的散佈朱翊鈞已經被沈一貫害死的謠言,動搖軍心,給武將們的行動創造了完美的契機。

當生米煮成八寶飯的時候,真或假生或死已經沒有意義了。

如何面對?

很簡單。

那是假貨,真的已經死了,一切都是沈一貫的陰謀!

蕭如薰相信,無論今天的他多麼的卑鄙,做出多麼無恥的事情,明天他都一樣是聖天子。

因爲他是勝利者,史書由他來書寫,他可以爲所欲爲,在御用文人們妙筆生花的措辭之下,他可以將今天的事情描述成他所希望的任何模樣。

比如沈一貫害死了朱翊鈞,自己在某個宮殿自焚,他被迫登基順應天命挽救蒼生之類的。

沒關係,反正千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說的,後人信也好不信也好,他自有無數的手段可以修改掉這段歷史,後人又能如何得知今天所發生的一切的真實情況?

他們又能如何揣摩自己的心理?

他們當真知道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他們真的知道燭影斧聲是怎麼回事?他們真的知道雍正是怎麼死的?他們真的知道傳國玉璽的下落?他們真的知道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

證據呢?

都只是猜測罷了,所以所謂的後人評論,根本無足輕重,一切都是猜測,一切都沒有真正的根據。

想明白了這一點,蕭如薰心中最後一點點擔憂也沒有了,他這才堅決的踏上了傳說中的造反之路,一直走到了現在。

走到了玄武門之下。

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一千零九十 憫農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十四 準!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四百二十六 豪情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三十四 準!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七十 蕭李爭鋒(下)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九百零五 黑鳩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一千零九十 憫農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四十六 寧夏亂平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三十七 開槍!四百七十四 命六百四十二 報應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
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一千零九十 憫農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十四 準!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四百二十六 豪情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三十四 準!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七十 蕭李爭鋒(下)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九百零五 黑鳩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一千零九十 憫農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四十六 寧夏亂平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三十七 開槍!四百七十四 命六百四十二 報應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