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

這當然不是葉夢熊的全部理由。

葉夢熊說,還不止如此,軍事上的威脅並未完全解除,因爲九邊威脅依舊,除掉了南方的威脅,北方還有威脅,只是讓朝廷輕鬆一些。

真正解除朝廷的心腹之患的,就是緬甸鎮的設立,爲大明開疆拓土的同時,給了大明一個安置流民的地方。

這話一開口,徐光啓就明白了。

蕭如薰在緬甸的鎮守,不僅僅是爲大明戍守南部邊疆,更是將多年以來土地兼併所造成的大量流動不穩定人羣給吸納了。

這些人在緬甸居住,不再回到家鄉,解決了多少地方官府的心頭之患,恐怕這些官府官員都那蕭如薰當救命恩人。

流民造反的事件在蕭如薰建立緬甸鎮之前比比皆是,但是近幾年,徐光啓居然未曾聽說過有流民造反的事件,一問之下才知道流民都被送到了緬甸鎮居住墾荒去了。

這就直接把大明內地的不安穩因素給解決了,雖然徐光啓覺得這更像是飲鴆止渴。

饒是如此,徐光啓也不得不承認葉夢熊說的是對的,蕭如薰一個人的出現和大活躍,把大明那些貪官污吏的心頭大患都給解決了。

有日本送銀子,有緬甸甩流民,財政解決了,行政隱患解決了,地方官府大爲輕鬆,中央政府也多了很多時間出來爭權奪利。

讓一個政府有效的高速運轉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忙,讓人沒有心思爭權奪利的最好的辦法也是忙,一旦忙起來,人就沒有心思想其他的東西了,一心一意的只想把事情做好。

如果從上倒下都很忙碌,那麼官員也就沒有時間貪污受賄政治鬥爭了。

然而朝廷卻輕鬆了,這一輕鬆不要緊,政治鬥爭再次成爲了主流,朝中各黨各派之間的矛盾越發尖銳,和皇帝之間的矛盾也越發尖銳。

現在的朝廷,不隱諱地說就是個火藥桶,隨時都可能爆炸,而爆炸的契機,可能會是趙志皋的退職,也可能是很快就要到來的京察。

即使還是一個舉人的徐光啓,在家鄉會所和一些士子閒聊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山雨欲來的前兆。

京師的確很不安穩就是了。

但是葉夢熊話語裡的意思,似乎是有讓他不要急着進入朝廷,而是先去緬甸看看的想法,這讓他非常不理解,葉夢熊說,他不如先去緬甸遊歷一番,看看是否有所得,然後再想想是否應該入朝爲官。

朝廷的黨爭很尖銳,這一點他明白,但是徐光啓覺得,只要自己不參合這些事情,置身事外,不就好了嗎?別人想往上爬,而我只想做實事,他們往上爬也需要有人來辦事吧?我就是了!

緬甸,蠻荒之地,有何可去之處?蕭如薰,再厲害也只是一個武將,武將是無法救國救民的,打仗是他能做到的全部,他懂治國嗎?他認識多少字?

徐光啓並未放在心上。

只是沒想到,這個蕭如薰的屬下居然跟到了北京城打探到了自己的住所,這可真是有意思了。

他難道覺得一個朝廷舉人會放棄唾手可得的功名隨他去一個蠻荒之地做他的侯府幕僚?

那是不入流的讀書人做的事情,他這種,可完全不需要養家餬口,他想要的是實現夢想。

不過來者即是客,不方便怠慢。

想到這一點,徐光啓便拱手回禮,將年輕男子引入家中,帶進屋內,奉上茶水。

“蕭侯真是有心了,那麼大老遠的還讓閣下過來,真是想不到,只是葉公隨口一提,就讓蕭侯如此在意在下?”

年輕男子笑了笑,說道:“蕭侯和葉公之間有很好的私交,對葉公推舉的人才也相當信任,蕭侯在緬甸鎮守,苦於身邊無人,屢次向葉公尋求尋覓人才推薦給他,葉公一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直到幾個月前才說了徐先生的名字。”

徐光啓心下了然,不由得哈哈一笑,開口道:“承蒙蕭侯厚愛,在下對蕭侯也甚是敬仰,只是在下家中尚且殷實,本身也是舉人功名,正在等待來年的會試,以期中試爲官,報效朝廷,蕭侯厚愛,在下怕是無福消受了。”

這就是明確的拒絕了,這很正常,非常正常,答應了纔不正常。

早就得到吩咐的年輕男子一點也不慌亂,笑了笑,將自己帶來的長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蕭侯也預料到了,武將之身鎮守蠻荒之地的邊疆,又有幾人願意追隨呢?蕭侯說,若徐先生拒絕,則將此物贈與徐先生,希望能給徐先生之後的仕途帶來一些幫助,蕭侯說,他在兵部還是有幾分薄面的。”

徐光啓頗有些意外,意外於蕭如薰的豁達,也有點意外於他的門路,至於這盒子裡裝的是什麼,他很好奇。

“這是?”

年輕男子動手將盒子打開,將裡面的物件取出來,遞給了徐光啓。

“這……鳥銃?這……不對,沒有火繩,這是何物?這銃……”

徐光啓是識貨的,不僅在文化素養上很高大上,在科技方面也很有興趣和經驗,在農業上也有研究,甚至於軍事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堪稱全才。

這樣的他對於火器自然不陌生,鳥銃這東西,在老家駐軍的手上也見過不少,但是這鳥銃卻甚是奇怪。

沒有火繩!

徐光啓仔仔細細打量着這製作精良入手沉甸甸的火器,看了看,敏銳地發現了原先該有火繩的地方,多出了一個奇怪的物件。

“閣下可否告知徐某,此銃是何種鳥銃?從何而來?”

年輕男子微微一笑。

“徐先生應該也知道,這鳥銃最早是我東南抗倭時從佛朗機人手上繳獲而來改造而成,即佛朗機人制造,傳入我大明而來。

只是此後便沒了下文,大明以爲得到了利器,便加以利用,然而泰西之地火器發展日新月異,沒有幾十年,他們便創制出了比鳥銃更加好用,威力更大的燧發銃。”

“燧發銃?”

徐光啓對着這等物件大感興趣。

“是的,燧發銃,此銃和鳥銃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沒有火繩,士卒上戰場不需要揹着很多的火繩,也不需要擔心火繩燒完了鳥銃就成了燒火棍。

這燧發銃是以此處的燧石以及此處的火廉相撞,摩擦生火,從而點燃此處的火藥,以此激發,無需火繩,不需明火,如此,士兵就不會在夜晚被敵人察覺到。”

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八 難行之路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九百一十二 家書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九十 最後的準備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九 訓練鳥銃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九百二十三 黃袍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百一十二 紅線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六 備敵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六百 悲哀的抉擇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
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八 難行之路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九百一十二 家書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九十 最後的準備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九 訓練鳥銃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九百二十三 黃袍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百一十二 紅線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六 備敵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六百 悲哀的抉擇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