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

作爲一名地位特殊的武將,蕭如薰是有自己的底氣的。

土木堡以後,大明王朝賜封的武勳貴族很少有靠本事一步一步走上來的,基本上都是靠得到皇帝的寵幸得到爵位,然後身死之後爵位被除。

這種人得到的都是流爵,不能世襲罔替的爵位,所以根本不能掀起什麼波瀾,而其他經歷千難萬險得到世襲爵位的人則少之又少,這些人基本上都有本事,有能力,非常難得。

但是有一點,這些人也沒有立下過足以讓文官集團重視起來的超絕功勞。

和蕭如薰這一次不一樣,蕭如薰得到的是足以讓整個文官集團爲之震撼,甚至於是在民間引起巨大震動的功勞,一戰消滅了三十多萬北虜,把北虜的風頭狠狠的打壓下去,再現了洪武永樂時期大明王朝的赫赫武功。

這是誰都無法磨滅誰都無法懷疑的,若有懷疑的,可以去長城外看看那幾十座高聳的京觀,恐怕看了之後就永遠都忘不掉那個場面了。

所以就算是文官集團內部,也有不少對蕭如薰敬畏有加的人存在,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太可怕了,居然可以得到這樣的功勞,創下如此功業,如果不重賞,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所以當關於蕭如薰的封賞掀起波瀾的時候,羣臣主要在意的是封號的那個字而不是國公爵位本身。

羣臣都認同蕭如薰的功勞,覺得這個功勞實在是無話可說,無懈可擊,他們無奈了,只能認了。

這是很久都沒有感受到的感覺了,那種無力的感覺,真的是很久很久都沒有體會過了。

皇帝下令,兵部左侍郎出城三十里迎接凱旋大軍,爲蕭如薰牽馬過盧溝橋,去往城外軍營。

獻俘儀式當天,由兵部左侍郎蕭大亨再次爲蕭如薰牽馬,引領獻俘軍隊和儀仗隊一起前往北京城南正門永定門。

永定門是京師外城南面正門,在京師中軸線上,意義非比尋常,從正門光明正大騎馬而入,一路走下來,蕭如薰不用下馬,可以一直騎在馬上,反倒是爲他牽馬的文官個個都是高官,個個都要步行。

也不知他們心中是否有怨氣。

有也無所謂,蕭如薰根本不在乎。

獻俘大隊和儀仗隊勻速前行,很快抵達了永定門。

城內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但是在城門外已經是旌旗飛揚人山人海的架勢了,身穿精良軍裝的士兵列隊整肅,氣勢非常,門外也已經聚集了不少圍觀的百姓,軍隊出現的時候,百姓們便開始歡呼了。

爲這支真真切切打敗了北虜保護了他們的軍隊和那位將軍獻上發自內心的歡呼。

這不就是征戰沙場不計生死奮力殺敵的真正意義所在嗎?

比起這些歡呼聲,似乎其他的東西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蕭如薰如此感慨着。

隨行的士兵們,包括武將們的內心深處是如何感慨的,蕭如薰不清楚,但是有一種名爲自豪和驕傲的情緒,蕭如薰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有。

說不定還有爲此紅了眼眶的。

人之常情了。

遠遠的,蕭如薰眺望着永定門下的迎接隊伍,看到了一個熟人。

兵部尚書石星。

原來如此,第二站迎接自己的,是兵部尚書石星。

那麼接下來迎接的人,最起碼也是尚書級別的高官了。

距離石星差不多五十米左右的位置時,蕭如薰對蕭大亨說道:“蕭侍郎,可以了,到這裡就可以了。”

蕭大亨停下腳步,回頭看着蕭如薰。

蕭如薰從馬上下來,對蕭大亨行了一禮:“多謝一路相送。”

蕭大亨整了整衣冠,一禮及地:“將軍言重。”

而後,蕭如薰直起身子,牽着馬匹引着隊列向石星走去。

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石星面前擺譜的,石星雖然也是聽命行事,但是對他的提拔和保護還有支持也是出了大力氣的,石星一直都在爲他說好話,這件事情蕭如薰是很確定的。

無論他是否爲自己牽馬,蕭如薰都要表示足夠的尊重。

石星也向蕭如薰這邊走來。

“蕭如薰拜見石部堂。”

“蕭鎮南言重了,老夫纔是要拜見蕭鎮南。”

兩人互相行禮。

“一別經年,石部堂身體可還好?”

之前來京師的時候,因爲時間緊急,蕭如薰並沒有去兵部拜見石星就急匆匆帶兵走了,眼下再次和石星相見,已經時隔數年了,石星和記憶中相差不大,只是鬢角邊多了不少白髮。

京師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多謝蕭鎮南掛懷,老夫身體尚可,此番驚聞蕭鎮南立下大功,喜不自勝。”

石星微微笑着,而後一伸手,對蕭如薰說道:“請蕭鎮南上馬,老夫親自爲你牽馬!”

蕭如薰再行一禮,沒有回絕,翻身上馬,石星走過來牽起了馬繮繩。

士兵吹響號角,鼓聲隆隆想起,隊伍再次走動,人羣的歡呼聲更大了。

步入永定門,就是大明京師北京城了,蕭如薰在石星的牽引下走過了甬洞,入目便是一條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直道和道路兩旁飛揚的旌旗與歡呼的百姓。

歡呼聲更加高漲,似乎每個人都在儘自己全部的力量歡呼,鼓聲和號角聲時不時響起,更爲這熱鬧而雄壯的場面增添了些許的戰鬥意志。

而當獻俘大隊後面跟着的一百多輛囚車出現的時候,京師的百姓們再次重現了之前的小規模獻俘所展現出來的對北虜的怒火。

臭雞蛋蘿蔔頭還有爛菜葉子什麼的無比精準的向那些被捆在十字木架上的北虜頭目們砸去。

和之前被送來的那些北虜頭目不一樣,這批一百多號人在大同和明軍前行的一路上已經被明軍將士們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了。

爲了徹底的將他們的精神氣打掉,蕭如薰任由充滿戾氣的士兵隨意折辱毆打他們,只要不傷及性命就隨便來,士兵們有事沒事就一巴掌甩過去,一拳轟過去,把牙齒全都給打飛了,還有些耳朵被打聾的。

而剩下來一些意志比較堅定的,口出狂言的,就是不認慫的,蕭如薰也有很好的辦法。

閹了。

和對付扯力克的時候一樣,誰不老實不乖乖低頭,蕭如薰就派人把他們給閹了,然後讓他們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胯下那玩意兒被當地的野狗吃掉,被明軍大肆嘲諷。

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打磨手段了。

於是十好幾個北虜頭目直接就瘋了。

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五百九十九 困獸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九百七十二 隆武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六百八十二 抄家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九十八 權力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三百五十一 影帝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九百六十六 後路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九百七十三 興亡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
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五百九十九 困獸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九百七十二 隆武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六百八十二 抄家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九十八 權力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三百五十一 影帝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九百六十六 後路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九百七十三 興亡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