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

皇極殿被清空了,阻礙已經不復存在了。

劉黃裳完成了被他視作是蕭如薰最後的考驗的任務。

他把朱翊鈞送回了玉熙宮,隨後就不聞不問,將管理的權力交給了那個叫做周曜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應該就是蕭如薰的近臣,總是幫他辦事,想來和蕭如薰之間的關係很是深厚,劉黃裳不知道蕭如薰是怎麼找到這個年輕人的,和他對上的時候,劉黃裳感覺到了一種審視和懷疑的目光。

這個年輕人,好像並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劉黃裳也不敢妄自揣度這個年輕人究竟是負責什麼的,生怕觸犯到蕭如薰的忌諱,也不敢亂問,他現在一心一意只想裡蕭如薰更近一點,好在之後的分贓大會上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利益。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更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把朱常洛和李太后給控制好,還要準備禪位儀式,對外宣稱朱翊鈞已死,還是死在沈一貫等人手裡的,所以蕭如薰不得不順應天地被迫稱帝等等。

雖然這種鬼話連劉黃裳自己也不相信,但是從古至今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實力到了,由不得你不相信。

我就是稱帝了你能拿我怎麼樣?

我就是霸道了你能拿我怎麼樣?

我就是顛倒黑白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你能拿我怎麼樣?

弱者只能被動接受罷了。

除此之外,蕭如薰還有不少事情要做。

前天,稱帝的當晚,蕭如薰派人送信給了山東曲阜的孔氏,他要看看孔氏是否會識趣的上表勸進,孔氏上表勸進這個活計幹了很多年,早就是輕車熟路,只要他們願意合作,那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很多。

當然更關鍵的一點是他當晚就派了羅榮率領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南下,在曲阜他之前安排了一支人馬,帶隊的是隱姓埋名的麻貴,梅國禎也在其中,他委託麻貴爲他監視孔氏,委託梅國禎爲他與孔氏之間做聯絡。

而蕭如薰之所以派兵南下並不僅僅是爲了針對孔氏,孔氏沒有武力,對付孔氏其實非常輕鬆,要想幹掉他們根本不費吹灰之力,蕭如薰這樣做更是因爲麻貴。

他並不顧忌梅國禎,梅國禎完全不算什麼,而且估計也不會支持他,但是麻貴就有點重要了,這也算是對麻貴的考驗,要是麻貴支持自己稱帝,並且和梅國禎攤牌,那就可以正式接納麻貴了。

要是麻貴有什麼異議,羅榮的五千騎兵可以將隱患掐死在搖籃之中。

反正孔氏非常識時務。

任何可能威脅到自己稱帝的人,蕭如薰都不會放過,無論是誰。

除此之外,地方上如果還有不滿意的想要造反的,那很簡單,派去傳檄天下的都是軍隊,蕭如薰安排在各地的軍隊,有什麼事情軍隊上,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產生的匪患要先剿滅,之後纔是文官恢復行政。

然後一點點的恢復天下的安定。

如此算來,東南三省沒問題,四川兩廣沒有問題,雲南可能稍微有點問題,北直隸遼東山東可能也有點小問題,九邊基本沒有問題,拿下全天下並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自己打下來的總比談下來的要好,可以自己做主,自己說了算,要是談下來的,那顧忌可多了去了。

蕭如薰不打算和什麼人和談,你只有接受的資格,沒有反抗的權利,你敢反抗,那就是死。

沒什麼好說的。

京城在沈一貫被殺掉之後已經完全沒有防禦能力了,最核心的宮城都被拿下,整座京師也沒有繼續防守下去的必要,當然,那個時候其餘三支軍隊都已經殺入了內城。

蕭如薰派人去聯繫那三支部隊,讓他們的主要將領全都到皇極殿外來,而他自己則一個人進入了皇極殿內。

皇極殿是紫禁城的正殿,是大明君臣商議軍機要事的重要宮殿,很多決策都是在這裡做出然後昭告天下的,同樣,新帝登基也要在這裡完成,這樣才能算是正統。

漫步在這座雄偉的宮殿當中,蕭如薰依稀能感覺到當年大明王朝的雄風,當年他在西北邊陲的平虜城內醒來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親手爲大明朝畫下休止符。

可現在,自己就站在皇極殿內,站在這座已經屬於自己的宮殿之內,看着宮殿內那高高在上的御座。

他漫步向前,走上了臺階,站在了那御座前面,審視着這把龍椅。

從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野心家都在圍繞着這把龍椅作鬥爭,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人成功登上龍椅呼風喚雨。

他很清楚,皇帝是天下最高危的職業,一旦他成了皇帝,就註定要面對孤家寡人的結局,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他所面對的只是某種意義上的敵人。

一旦他登上帝位改換身份,他就註定要走上一條看不清未來不知道結局的道路,他要開始玩權術,要開始玩平衡之道,要爲皇位的穩定爲奮鬥,他會做很多他原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他可能會殺人,殺掉一些原先非常親密的人,甚至是曾經的戰友,不爲別的,只爲這些人沒有及時改變心態,沒有將皇帝這個詞語瞭解得更透徹一點。

他可能會刻意提拔一些可怕的傢伙上位,讓他們掀起腥風血雨,只爲重塑朝堂的平衡。

他將沒有盟友,沒有朋友。

他更會踏上一條沒有人走過的道路,一條註定會影響後世千年的道路。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坐穩這天下。

可是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時代潮流,人心所向,非人力所能改變,他只能不斷地往前走,披荊斬棘,走向屬於自己的未來,開拓出一條通往光明而不是毀滅的道路,他必須要這樣做,他沒有別的選擇。

他把自己和屬下們一起逼到了這條路上,現在,他是真正的沒有選擇了。

或許他自己也根本不想要那所謂的選擇。

今時今日的蕭如薰是一個只能往前走而不能停下來的人。

跟隨着他的所有人也是一樣的,都不能停下來。

將軍們,文人們,他們都不能停下來。

所以他們都選擇了跪在皇極殿之外,對着他們的領袖,對着那位皇帝高喊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來表達他們的臣服和追隨,他們堅信,只有跟隨蕭如薰,他們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萬曆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距離大明萬曆紀元結束還有五天,這天,山呼萬歲之聲在整個京師上空迴盪着。

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零三 伏擊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九 訓練鳥銃隊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五百七十二 大勝!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七十五 恩重如山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六百六十六 拉攏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
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零三 伏擊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九 訓練鳥銃隊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五百七十二 大勝!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七十五 恩重如山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六百六十六 拉攏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