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

等李成樑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李成樑睜開眼睛便看到了一張牀的牀頂,轉過頭再看看,發現自己處在一間房間裡面。

“來人……來人……”

李成樑想要坐起身子,他滿腹的疑惑無處求解,想坐起來都沒有力氣,渾身痠痛乏力,搞得他十分的被動,只能開口叫人,可是這一叫,卻感覺自己連大聲都喊不出來,只能小聲小聲的呼喊。

好在房間裡有人。

“父親!你醒了!”

李如鬆一臉驚喜的出現在了李成樑面前,他趕快蹲在窗前,看着睜開眼睛的老父親,眼淚嘩的就流了出來。

“如鬆?你……你來了?”

“是啊父親,孩兒來了,孩兒不孝,孩兒來得太晚了,以至於父親勞累至此,父親,孩兒不孝!”

李如鬆老大的年歲,在老父親面前就像個孩子一般,緊緊握着李成樑的手,低着頭就哭出了聲。

“哭什麼啊如鬆,你……你什麼時候來的,爲父怎麼一點都不知道?還有,爲父這是在哪兒?這裡是什麼地方?爲父不是在紫荊關戍守嗎?”

李如鬆擡起頭,點頭說道:“父親是在紫荊關,現在咱們還在紫荊關,只是父親過度勞累,又受了刺激,暈倒了,所以在此休息,關城防務已經由蕭提督全面接管,到現在爲止蒙古人也沒有發起進攻,父親儘管放心休息。”

“蕭如薰真來了?”

李如鬆點了點頭:“蕭如薰真的來了,是坐船來的,皇帝親自將他招了回來,本來我已經抵達京城,但是爲了等他,等了四天,而後才和他一起趕了過來,父親,孩兒不孝,讓父親受苦了!”

“…………”

李成樑現在哪裡有心思談論自己受苦的問題,心中思緒百轉千回,到了只剩一聲嘆息。

“我李成樑爲大明南征北戰近五十載,到頭來,也還是逃不過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命,如鬆啊,爲父這輩子是到頭了,沒有指望了,接下來的數十年,應該就是蕭季馨的輝煌了。”

聽着李成樑如此說話,李如鬆未免有些驚訝,記憶中從未服輸、好勝心極強的父親,居然也有服輸認老的這一天嗎?

“父親……您……您還不老。”

李如鬆這話說得很沒有底氣。

“不老?如鬆啊,你都那麼大年歲了,你的孩子都能上戰場殺敵了,爲父還能不老嗎?爲父爭強好勝一輩子,到頭來,也敵不過歲月蹉跎,說到底,都是命,都是命啊……”

“父親……”

“好了,不說了,皇帝已經決定要扶持蕭季馨了,就和當初張江陵扶持我扶持戚繼光一樣,這也是蕭季馨的命,他也逃不了,你帶來多少兵馬?蕭季馨帶了多少兵馬?可有把握把紫荊關之圍給解了?”

躺在牀上,李成樑忽然來了一點精神。

李如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口道:“回父親,蕭如薰帶了三千兵馬和一些火炮,孩兒帶了一萬鐵騎,又讓奴兒帶了一萬鐵騎,加起來一共兩萬,對面這幾萬蒙古騎兵不在孩兒的話下。

要是正面對敵,孩兒也有把握戰而勝之,只是不知道蕭季馨是如何安排的,他得了命令節制紫荊關的所有軍隊,不受王世揚節制,直接聽從皇帝的召令,獨立作戰,孩兒也要聽他的命令。”

李成樑皺着眉頭尋摸了一下,感覺情況不太對勁。

讓蕭如薰做統帥本來已經是破格的事情,現在獨立統軍,不受文官上司的節制,有便宜行事之權,只聽皇帝的召令,這完全不是當下現行的戰鬥模式,而是太祖成祖時期勳貴統兵征戰的模式。

“皇帝要培養親信武將了,蕭季馨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文官做他的保護傘,所以只能找皇帝做保護傘,蕭季馨能打,威望奇高,一人堪比十萬精兵,皇帝這麼做,真是不知道此戰以後,朝堂上又要起什麼波瀾。

看來皇城是不能待着了,如鬆,爲父去職以後,會向皇帝上書乞骸骨,回到遼東養老,此戰結束之後,你也不要試圖留在京城,一定要回遼東待着,靜觀京城變局,如果爲父所料不錯,這一次,朝堂上要有大變數了。”

看穿了很多事情之後,李成樑開始試圖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即將發生的事情,並且忽然間得出了許多感悟,使他不得不感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當了一輩子當局者,大半截身子入土的時候才做了旁觀者。

以旁觀者的視角,李成樑忽然想到了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更想起了三年前蕭如薰無緣無故出鎮緬甸不回京師的某些被他遺漏掉的細節。

難道……

到如今,李成樑纔看看想明白了某些事情,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父親,您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朝堂之上要起波瀾了?什麼叫大變數?”

“你聽爲父的,現在不要多問,此戰結束之後,無論立下多少功勞,都不要試圖留在京城,回遼東,有遼東做根基,外有奴兒呼應,咱們李氏就能臨危不亂,坐山觀虎鬥,至少不至於被輕易的牽連進去。

還有,如鬆,你要記住了!到時如果爲父不在了,沒人提醒你,你也要自己記住,情況未到明朗之時,要嚴格約束自己,約束家人,千萬不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無論是蕭季馨還是誰,都不要走得太近,如此,至少能保住我一門性命!”

李成樑忽然很嚴肅的告誡李如鬆。

李如鬆沒來由的感到心中一陣恐慌襲來。

“父親,您到底想到了什麼?”

李成樑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良久睜開眼睛,沉默了一會兒,沒有把自己想到的事情說出來。

“好了,現在想這些未免太早,如鬆啊,你只要記住爲父說的話,照着做就行,不要想太多,千萬不要想太多。”

李如鬆猶豫了一下,到底也沒有追問下去,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是,父親,孩兒記住了。”

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八百九十九 滿分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關於結尾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四百五十二 船一千一百八十 武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四百八十七 密謀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
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六百四十九 誘敵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八百九十九 滿分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關於結尾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四百五十二 船一千一百八十 武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四百八十七 密謀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