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

朱翊鈞宣佈完了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意見。

他知道,這一回,他的中旨能得到很好的貫徹。

屏風後面的沈一貫不敢不這樣做。

趙志皋看向了沈一貫,卻發現沈一貫的面色沒有想象中的得意,反而露出了些許凝重之色。

嗯,沈一貫應該聽出來了。

皇帝沒有下死手,而是……

留手了。

沒有人爲此丟掉性命,這是不難理解的,爲了這種事情殺人,不是沒有皇帝會去做,而是朱翊鈞不會這樣做,對於沈鯉和餘繼登的處置倒是合乎常理,革職罰俸反省,一條龍流程。

可是對於溫純和徐作,這兩個人的處置和那些被抓到錦衣衛詔獄裡的御史的處置好像並不像沈一貫所想的那麼幹脆徹底,沈一貫想幹脆直接的把都察院掐死,爲自己執政奠定基礎,而皇帝卻……

停職反省一個月,那不是意味着一個月之後,他們就能復職了?

沈一貫面露凝重之色的同時,溫純和徐作的臉上也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沒死?沒丟掉職位?只是二十棒子和一個月的停職反省?這……

出乎意料啊……

他們兩人看向了朱翊鈞,發現朱翊鈞正在用飽含深意的眼神看着他們。

他們瞬間明白了一些什麼。

但是不管怎麼說,沈鯉和餘繼登的政治生命就到這裡了,作爲主犯,兩人被革職,在家反省,等於被圈禁,這是第一步的處置,未來該如何處置,皇帝大概還沒有想好。

反正肯定不會有好結果,他們很確信這一點。

沈一貫和趙志皋回到內閣之後,相顧無言,然後各自進入各自的值房,回到了平常的相處模式當中,沈一貫很快就看到了皇帝的中旨,並且加以批示,表示內閣支持皇帝的意思。

京察風暴尚未結束的同時,內閣再次發生了地震,三閣臣之一的沈鯉正式倒臺,最被外界看好可以進入內閣的禮部尚書餘繼登也跟着倒臺,兩人倒下的太突然,以至於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京察風暴不是隻針對晉系嗎?

怎麼沈鯉和餘繼登也倒下了呢?

原因呢?

隨後,內閣和皇宮受到衝擊,都察院被全體責罰的消息也傳了出去,沈鯉和餘繼登主導之下的鬧劇滿朝皆知,一時間滿朝臣子議論紛紛,情況相當混亂。

在這樣的混亂之下,內閣正式對外發布了山西大同之役獻俘儀式的佈告,同時宣佈召回以鎮南侯蕭如薰爲首的有功將士,準備舉行一場盛大的獻俘凱旋大典。

與此同時,本次戰役首功獲得者鎮南侯蕭如薰將被晉封爲秦國公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宮城,乃至於整個京師,一時間,這個消息受到了更大的關注度。

而相比之下,沈鯉餘繼登的去職帶來的影響似乎遜色了不少,很快就沒什麼好事者提起了。

和過往很多的依靠姻親關係和祖宗功勞而得到國公爵位的勳貴不同,蕭如薰的爵位是一刀一槍真真切切打出來的,從一個西北邊陲的世襲小將一路打拼到大明最高爵位的地步,他的歷程堪稱傳奇。

作爲大明最能打也是最會打的武將,蕭如薰百戰百勝的戰績很明顯扭轉了整個大明社會對於武人的某種意義上的普遍歧視。

你可以歧視武將和武人,罵他們賊配軍,但是你不能貶低蕭鎮南,這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東南沿海地區成爲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當地官員在說話做事的時候都要小心,萬一口不擇言,是會引發衆怒的。

可別小看衆怒,無論什麼時代什麼政權,衆怒都是不敢輕易去挑戰的,再專制的政權都會多多少少受到民意的影響,更遑論明政府這種典型的小政府,政權不下鄉,政府在基層的影響力很有限。

蕭如薰在朝鮮之役幹掉了幾十萬倭寇,儘管日本正規軍和倭寇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在平民老百姓看來,那就是倭寇,沒什麼好說的。

蕭如薰幹掉了幾十萬倭寇,把倭國打殘,給他們的父母輩或者祖輩報了血海深仇,那就值得感恩,雖然他是武人不是文曲星,可他讓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被倭寇襲擾,可以放心出海打漁或者做生意。

要知道,萬曆十九年下半年的時候,大明整個東部沿海地區都繃緊了神經,荒廢已久的水師全面整備,造船廠馬力全開重建水師,以爲倭寇將再度來襲,準備一場傾國之戰。

那個時候沿海地區的民衆是何等的驚慌失措啊!

結果半個倭寇都沒看到,因爲他們都死在了朝鮮,然後還被蕭如薰帶兵打到了倭國,降服了倭國,倭國從此對大明稱臣,割地賠款。

這份恩情他們一直都記得。

京師也不外如是,京師距離天津衛港口也不遠,當初也受到過倭寇的襲擾,京師周邊的人們也有着慘痛的回憶,相對於東南而言,京師還要受到北虜的威脅。

而蕭如薰不僅收拾了倭寇,還收拾了北虜,還給了大家一個安穩和平的環境,讓大家至少不用擔心被北虜殺掉或者是抓走,這種活命之恩,足以讓這個時代的人們感恩戴德。

所以他的人氣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京師的大輿論方向都是支持朝廷的這個決議的,哪怕在文人士子當中,都有不少人支持蕭如薰得到這個角爲,認爲蕭如薰此戰大漲國威,理當受此賞。

當然反對質疑者也不少,雙方經常在茶館飯館裡展開激烈論戰,圍繞着封號是否僭越這個議題激烈爭論,吵得那叫一個精彩,還經常有年輕士子吵着吵着就直接動手了。

年輕人,火氣大,可以理解。

反正此事註定將會成爲未來幾個月京城的熱門議題和頭版頭條,每天都會圍繞這個議題出現大量的花邊新聞,大大豐富了普通老百姓們的業餘精神生活。

但是這件事情也不是什麼人都感到興致盎然坦然面對的。

文人士子們吵歸吵打歸打,但是各自都明白自己無法主導朝廷政策,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也不大,無所謂。

這樣說,一方面是在升斗小民面前展現文人士子的優越感,一方面也是在宣泄自己平常積累的壓力,權當玩樂,並不當真。

但是對於京城的那些勳貴們而言,這可就是事關生死的大事了。

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四十七 戰後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十 夜襲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七百四十八 出發!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八 難行之路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八百九十五 僵局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百九十二 “平叛”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百一十一 誠意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七十四 大明劫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
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四十七 戰後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十 夜襲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八百五十 沒人可以阻止我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七百四十八 出發!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八 難行之路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八百九十五 僵局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百九十二 “平叛”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百一十一 誠意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七十四 大明劫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