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末日生機

宣告成立“意大利社會主義共和國”,四萬五千名國聯維和部隊進駐意大利,亞平寧半島旋即亂成了一鍋粥。

如果說意大利的亂局還只是讓西方同盟國首領們心煩意亂,那麼,突如其來的愛沙尼亞之變是真正刺痛了他們的神經,讓他們陷入坐立不安的境地:1958年初秋,愛沙尼亞革命者發動武裝起義,幾乎在一夜之間奪取了首都塔林和全國各處戰略要地的控制權,王室成員和政府官員們倉促逃亡,鮮紅的旗幟出現在各個城鎮……雖然沒有任何證據標明蘇俄軍隊越境行動,但革命者能夠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政府軍,沒有周密而充分的準備和強有力的外部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

正當以德國爲首的西方同盟國準備以國聯維和部隊的名義進行武裝干涉時,蘇俄突然發出“威脅”:鑑於愛沙尼亞的穩定局勢對鄰國影響極大,只要國聯宣佈對愛沙尼亞實施維和行動,蘇俄將立即響應國聯決議,派出四十萬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軍隊開赴愛沙尼亞,相信能夠最短的時間裡讓該國局勢歸於穩定。

以蘇俄現有的軍事實力和軍事部署,西方同盟國毫不懷疑他們能夠在一兩天之內向愛沙尼亞派遣數量足以壓倒西方維和部隊的正規部隊,考慮到蘇俄方面早已向愛沙尼亞派遣了相當數量的軍事人員,對該國地理乃至人文的掌握甚至超過了愛沙尼亞政府,德國人在緊急會商同盟各國意見後,決定推遲以國聯維和名義對愛沙尼亞出兵,轉而發動一場“代理人戰爭”。

早在40年代,德國人便效仿愛爾蘭外籍兵團組建了他們的僱傭兵部隊,美其名曰“十字騎士團”。這支部隊的裝備和訓練都屬一流,其規模從最初的八百餘人擴增到了四萬多人,並先後參與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可它的聲名和影響始終不及愛爾蘭外籍兵團——通過對意大利戰爭、蘇格蘭戰爭以及中東戰爭的觀察分析,德軍總參謀部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他們提出的愛沙尼亞“代理人作戰”方案中,以各國外籍兵團和志願者組建“聯合縱隊”,協助軟弱無力的愛沙尼亞政府軍扭轉戰局,驅逐愛沙尼亞革命武裝。

參戰國不但在意大利戰爭和蘇格蘭戰爭中刷足了經驗,還賺取了大量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有這樣的範例在前,德軍總參謀部的間接干涉方案自然在西方同盟國聯合軍事會議上獲得了熱烈響應,奧匈帝國、西班牙、法國、比利時、荷蘭乃至於挪威、丹麥,大多數國家都表示願意出兵出力。在這其中,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都將派出他們的外籍兵團參戰,餘下的國家將從現役軍人中組織“志願兵團”,這樣一來,參戰人員無需接受長時間的訓練就能夠開赴愛沙尼亞。

讓德國人稍感意外的是,這一次,他們的鐵桿盟友卻表現得非常消極——或者說是悲觀。與會的新聯合王國總參謀長表示,愛爾蘭外籍兵團中的斯拉夫人和土耳其人對紅色蘇俄心懷憎恨,這種仇怨情緒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戰術紀律性,乃至於發生一些不可預料的惡性事件,所以他們不會派遣斯拉夫人和土耳其人前往愛沙尼亞。鑑於新聯合王國已經派遣了一萬多名士兵參與意大利維和,他們只能派出大約4000名囊括歐洲人、亞洲人以及非洲人的外籍兵團士兵加入所謂的“愛沙尼亞國際聯合志願軍”。會議上,這位參謀長還警告那些不以爲然的同行們,俄國軍隊從來不是好對付的,受到紅色意識形態加持的蘇俄士兵,戰鬥意志和戰鬥韌勁應以舊沙俄軍隊的兩到三倍進行估算。

1958年秋至1959年夏,在前後大約十個月的時間裡,西方同盟國組織的聯合志願軍與蘇俄支持的愛沙尼亞國民軍展開激烈廝殺,而這場代理人戰爭的最終結果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裝備精良且經驗豐富的聯合志願軍雖然在所有的技術指標上佔據優勢,卻屢屢被使用二戰武器的愛沙尼亞國民軍揍得找不着北,那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成了西方“志願者”不堪回首的噩夢,大量士兵因傷致殘,還有許多人患上了戰爭恐懼症,受西方同盟國支持的愛沙尼亞政府軍也越打越弱,往往一場戰鬥下來,有一多半的人叛逃到了對方那邊,他們的控制區域不斷縮水,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只能控制沿海的幾座島嶼……

愛沙尼亞革命政權一旦得到鞏固,這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就將歸入蘇俄陣營,圍堵封鎖蘇俄的東歐防線就將打開一個大缺口,以德國爲首的西方同盟國陣營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決定暫且不管意大利人的破爛事,集中力量解決愛沙尼亞問題。在不斷加強正面投入的同時,德軍總參謀部一改往日作風,多次針對愛沙尼亞革命武裝的領導人實施精準空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爲了能夠捕獲或擊殺愛沙尼亞革命武裝力量的精神領袖,他們投入了最精銳的特戰部隊,並且幾乎得手。由於目標人物在最後關頭越境逃入蘇俄,西方同盟國籍此對蘇俄政府發難,要求他們扣押並交出“愛沙尼亞的頭號叛國分子”,然後不出意外地遭到了拒絕。這新仇舊恨積在一塊,德國高層之中,要求對俄實施核打擊的聲音空前高漲,而鑑於蘇俄方面已在覈武器研究領域取得了關鍵性進展,德國軍方也希望藉助一次大規模的核打擊,摧毀俄國人的核研究設施,從根本上遏制蘇俄的戰略威懾力。

得到德皇小威廉的意向性認同後,德軍總參謀部立即啓動了核戰爭方案,向東歐增派重型遠程轟炸機和核火箭部隊。面對西方的核威脅,俄國人沒有妥協退讓,明面上,他們發佈了全國疏散動員令,對大中型城市的居民和軍工人員實施疏散,並宣佈將俄日互不侵犯條約的有效期延長至二十年,而且加快在貝加爾湖畔建立新工業城。暗地裡,他們向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乃至拉脫維亞的地下革命組織發出指令,讓他們襲擊西方同盟國軍隊的軍用列車和軍隊車輛,利用火箭彈攻擊軍事基地和軍用機場,極大地擾亂了西方同盟國軍隊在東歐的攻擊性部署。在白俄羅斯中東部的博布魯伊斯克,襲擊者發射的火箭彈擊中了停放在軍用機場上的一架德軍重型遠程轟炸機,差點引爆了兩枚核當量爲六萬噸TNT的原子彈。事後,德軍總參謀部不得不向東歐地區增派九個師用於加強軍事警戒,並對東歐各國的地下抵抗組織展開近乎瘋狂的清掃和剿殺。蘇俄以此爲由,向國聯理事會和仲裁委員會提出強烈抗議,並通過國際輿論大肆造。

自紅色蘇俄誕生以來,彷彿所有的國家都對它有種與生俱來的敵視和畏懼,可是在國家利益面前,在合縱連橫、戰略平衡的政治需要下,意識形態的對立也是可以暫時放下的。在東歐動盪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西方同盟國家基本上斷絕了同蘇俄的往來,國聯理事會和國聯大會相繼通過了對俄製裁議案,但仍有不少國家拒絕加入封鎖,美國便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雙方部長級官員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並且達成一致,美國以貸款和以物易物的形式向蘇俄提供總價值數億美元的物資和技術,包括優質鋼材、合金、重型卡車、運輸機等兼具軍事用途的民用品,以及處於世界尖端水平的電氣技術和機械計算機技術。此外,曾與蘇俄惡戰多年的日本,也在大半個世界圍堵蘇俄之時,做出了採取善意中立的決定,兩國甚至在軍事技術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秘密合作。

眼看小半個歐洲陷入戰火,無數平民流離失所乃至無辜送命,而泛太平洋國家正在西方同盟國的威逼下相互靠攏,漸有形成兩大陣營相互對抗的苗頭。要知道美國人是最早掌握核技術的國家之一,蘇俄和日本都已站在了核門檻外,一旦東歐戰事升級,很有可能引發一場可怕的核戰爭,給數以百萬計的生靈帶來滅頂之災。在這關鍵時期,新聯合王國國王約阿希姆一世摒棄了歷來無條件支持西方同盟國陣營的立場,呼籲德國和蘇俄領導人從人類和平、文明延續的大局出發,放下對意識形態的執念,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通過積極協商,停止武裝敵對,以國際通用的方式,即全民公投,解決愛沙尼亞政府與反政府的軍事對抗。

爲了增強外交斡旋力度,約阿希姆一世隨後宣佈,新聯合王國的武裝力量將撤出東歐地區,直到爭端國家達成一致,纔會以國聯維和部隊的身份重返東歐,同時,新聯合王國將中止對蘇俄民用民生領域的一切技術援助和物質支持,暫時撤走所有的技術和醫療人員。

此後在國聯大會的正式場合,這位有着傳奇色彩的領導者發表講演,分析和描述了核武器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危害性,倡議核武器國家共同簽署一項旨在和平開發利用核能源的宣言,併成立專門的核武器監督和制裁委員會,用國際力量限制各國發展和生產核武器,並承諾,新聯合王國將向世界各國提供和平使用核能源的尖端技術。

在國際輿論的強大壓力下,不願意看到敵對陣營形成和壯大的德國人勉強作出了讓步,以德國、蘇俄以及愛沙尼亞爲主角的聯合談判斷斷續續地持續到了1960年春,各方終於在和平條約上落筆。幾個月後,愛沙尼亞舉行全民公投,多數人贊同廢棄君主制,而在此後舉行的全民選舉中,蘇維埃黨派並沒有如外界所料的那樣取得壓倒性的優勢,而是在國聯的監督下,與共和黨派組建聯合政府執政。

愛沙尼亞戰亂平息,鬧騰了好幾年的意大利各派也倦怠了,他們主動在談判桌旁坐了下來,反覆商討的結論就是效仿愛沙尼亞舉行全民選舉,但期間又鬧出了篡改選票醜聞,差點引發了新的武裝衝突。此間國聯在各與會國的要求下實施改革,無暇理會意大利人的鬧劇,德奧法西等相鄰國家各自嚴守邊界,並不過多捲入意大利事務,導致數千萬意大利人在孤獨中度過了一段自由時光…

第387章 離心第598章 這只是一筆買賣第477章 步兵與坦克第411章 亂心第466章 那個幸運的小子第69章 特斯拉:天人或是神棍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361章 爲自由而戰(下)第409章 夜風第957章 君子有不戰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32章 相遇第978章 奮起吧,鬥牛士(下)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691章 胡德末日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1025章 撤僑第60章 老友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306章 速攻亞眠(下)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430章 以退爲進第408章 魚鉤第605章 寒風中的暖意第216章 七日戰爭第634章 不妨一賭第439章 民願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707章 男人的決鬥(中)第925章 北方之狼第15章 利刃第588章 海峽驚雷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879章 無心第500章 重病需猛藥(上)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657章 縱深轟炸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第123章 危險遊戲(下)第589章 頑強抗爭第846章 王牌與王牌(下)第644章 亂戰迷蹤第576章 失意的奧斯卡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1011章 面,糊了(中)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1021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下)第483章 最後通牒(上)第485章 算計第369章 利刃與雛雞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594章 綏靖使者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665章 異路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231章 硬骨第617章 國都衛戍者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69章 特斯拉:天人或是神棍第201章 歸途第663章 牙尖齒利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77章 我是天空中只爲你盛開的雲朵第379章 意外的發現第258章 北海烽煙第682章 黑雲壓境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205章 補槍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003章 “夜鷹”展翅第111章 右翼掃過海峽(上)第636章 繼戰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437章 時務第392章 誘敵深入第114章 逆水行舟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183章 老艦餘暉(下)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586章 碧空鷹翼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819章 不起眼的小島(下)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691章 胡德末日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837章 血火哈拉哈河(中)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1026章 真實的聲音
第387章 離心第598章 這只是一筆買賣第477章 步兵與坦克第411章 亂心第466章 那個幸運的小子第69章 特斯拉:天人或是神棍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361章 爲自由而戰(下)第409章 夜風第957章 君子有不戰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32章 相遇第978章 奮起吧,鬥牛士(下)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691章 胡德末日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1025章 撤僑第60章 老友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306章 速攻亞眠(下)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430章 以退爲進第408章 魚鉤第605章 寒風中的暖意第216章 七日戰爭第634章 不妨一賭第439章 民願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707章 男人的決鬥(中)第925章 北方之狼第15章 利刃第588章 海峽驚雷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879章 無心第500章 重病需猛藥(上)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657章 縱深轟炸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第123章 危險遊戲(下)第589章 頑強抗爭第846章 王牌與王牌(下)第644章 亂戰迷蹤第576章 失意的奧斯卡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1011章 面,糊了(中)第1002章 皮亞韋河之戰(下)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1021章 王牌殺手卡德維爾(下)第483章 最後通牒(上)第485章 算計第369章 利刃與雛雞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594章 綏靖使者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665章 異路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231章 硬骨第617章 國都衛戍者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69章 特斯拉:天人或是神棍第201章 歸途第663章 牙尖齒利第142章 必戰之戰(下)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77章 我是天空中只爲你盛開的雲朵第379章 意外的發現第258章 北海烽煙第682章 黑雲壓境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205章 補槍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003章 “夜鷹”展翅第111章 右翼掃過海峽(上)第636章 繼戰第138章 在友誼與敵意之間第437章 時務第392章 誘敵深入第114章 逆水行舟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183章 老艦餘暉(下)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469章 無冕之王(上)第586章 碧空鷹翼第454章 鷸蚌之爭(上)第819章 不起眼的小島(下)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691章 胡德末日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837章 血火哈拉哈河(中)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1026章 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