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塞翁殘局

1926年秋,在戰雲密佈的亞速爾羣島,美英艦隊數萬官兵都在眼巴巴等着能夠改變局勢的英國本土艦隊和直布羅陀艦隊能夠早些趕來助陣,然而出乎多數人的意料,這兩支實力強勁的艦隊始終在遠離亞速爾羣島的地方徘徊,直至最後也沒能成爲一錘定音的關鍵力量。

兩支英國艦隊止步不前,並非英國政府怯戰、官兵畏死。自倫敦條約簽署以來,英國舉國上下都期待着洗刷恥辱的那一天,但越是忍辱負重,越是患得患失。葡萄牙發生政變後,英國直布羅陀艦隊的主力艦艇火速開赴里斯本海域,在那裡碰上了以新銳戰巡“提爾皮茨”號領銜的德國大西洋艦隊。兩支艦隊實力相當,硬碰硬來一場戰鬥結果未可知,但德國艦隊在總體航速上略佔優勢,並且採取若即若離的糾纏策略。得到奔赴亞速爾羣島的指令後,英國直布羅陀艦隊一面要提防緊緊尾隨的德國艦隊,一面又被西班牙軍隊向直布羅陀集結部隊、德軍借道法國進入西班牙的消息弄得心神不寧,一再觀望等待,錯過了趕赴亞速爾羣島的最佳時機。

基本在同一時間,英國本土艦隊也遇到了相似的困擾。它還未駛出英吉利海峽,就被德國和愛爾蘭的同盟艦隊給“堵”了個正着。德國人有“德意志”號和“普魯士”號這兩艘新服役的超級戰列艦,有在大戰期間立下赫赫戰功的國王級無畏艦,有兩艘德國航母和一艘愛爾蘭航母,還能夠得到愛爾蘭和法*事基地的陸基飛機支援,再加上四處出沒的德國和愛爾蘭潛艇,從天上、水面、水下給英國本土艦隊編織了一張大網,英國人如若強行闖關,拼鬥起來必定凶多吉少。

在這種情勢下,兩支英國艦隊要是不計後果地駛往亞速爾,一旦在航行途中爆發戰爭,他們的艦隊將在遠離己方基地和盟友艦隊的情況下面對形勢佔優的同盟國艦隊。一場激戰下來,雙方未必能夠決出雌雄,但德國和愛爾蘭的受傷艦艇能夠迅速撤回到大西洋沿岸的基地,英國的受損艦艇要麼選擇航程遠的安全線路,要麼冒險穿過敵方艦艇和飛機控制的海域,二次損傷的機率要比對手大得多,這顯然是非常不利的狀況,所以兩支英國艦隊的指揮官不約而同地作出了保守選擇。

就這樣,佔據德國海軍半數兵力的第1、第2特混艦隊,在亞速爾羣島跟攜手出擊的美英艦隊互瞪了一個多星期,最終是一場暴風雨結束了這場令全世界矚目和驚歎的軍事對峙。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德國人無疑是這場爭端的大贏家,他們一舉將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西歐國家拉進了自己的軍事陣營,還有驚無險地把亞速爾羣島收入囊中,獲得了在大西洋的戰略主動權。可是,此舉也讓英國人得償所願地綁住了美國人——在德國強行佔領亞速爾之後,美國民衆的反德情緒空前高漲,促使美國國會改變了一貫的不結盟政策,批准政府與英國締結軍事聯盟協議。從這時候開始,有着深遠淵源的美英兩國正式聯手,美國的戰爭機器也在狂熱的呼聲中進入全速前進檔。

發生在亞速爾羣島、葡萄牙海域以及英吉利海峽的海上軍事對峙,讓人們領略到了世界海軍前三強的霸道。參與對峙的任何一支分艦隊,單獨拿出來都足夠碾壓蘇俄、意大利、奧匈帝國等二線海軍強國的主力艦隊。與此同時,頂級戰列艦之間的對陣也勾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這一次,德國的德意志級與英國的大不列顛級在劍拔弩張的場合打了照面,德國的提爾皮茨級在英國的海軍上將級面前耍了一把威風,還有美國海軍獨樹一幟的科羅拉多級也得到了登場亮相的機會,無數好事者揣測它們投入實戰的表現,一名法國作家撰寫的《如果這天爆發戰爭》迅速成爲各國報刊爭相連載的文章。在這位法國人的設想中,美英德愛在大西洋海域展開空前慘烈的廝殺,最終四敗俱傷,但德國陣營因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後發制人贏得了勝利。在最後的空想篇裡,法國人描述了德*隊登陸英國、橫掃不列顛的場景,引發了英國人的強烈牴觸,結果這位稿費賺得盆滿鉢翻的傢伙在家中遭遇兇殺,沒來得及享受成名的好處便一命嗚呼。

撇開這類小插曲不說,研究國際形勢的權威人士紛紛預測,兩大陣營雖然避免了一場大戰,但圍繞亞速爾羣島的爭奪纔剛剛開始,下一場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很可能就是這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大西洋羣島。

德國高層深知美國對亞速爾羣島落入同盟國陣營之手甚是不甘,也知道美*方多年來一直在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軍事謀劃,此番德國得手勝在出其不意,若是美國人提前做好了準備,這場爭端絕不會如此輕易結束。因此,德國人一邊爲葡萄牙軍隊的政變奪權和西班牙軍隊的越境行動圓場掃尾,一邊加緊對亞速爾羣島的佔領——帝國議會的議員們興高采烈地批准了兩億馬克的特別軍費,用於在亞速爾羣島擴建防禦設施、修築新的軍用機場,所有工程要求在三個月內完成。鑑於愛爾蘭人在修築要塞和現代化機場方面有經驗、有技術,近半數的工程都轉交給了愛爾蘭的施工團隊,而且價格要較正常行情高出不少,這讓不少愛爾蘭軍政官員感到歡欣鼓舞。

然而對於此番爭端的過程與結果,夏樹卻並不那麼高興,他本意讓愛爾蘭海軍置身事外,靜觀局勢變化,但德國高層爲了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不留商量餘地的要求愛爾蘭海軍傾力出動,提前將愛爾蘭海軍的動員能力以及全部家底展現在了世人眼前。那日出現在英吉利海峽口的愛爾蘭艦隊,擁有經過了現代化改裝的戰列巡洋艦“貝爾法斯特”號、一萬四千噸級的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凱爾特”號和“自由萬歲”號、一萬五千噸級的標準重巡洋艦“魯格”號和“達格達”號、兩萬噸級的標準航空母艦“阿爾斯特”號,以及四艘六千噸級的標準輕巡洋艦、十五艘一千至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光這些艦艇的噸位已經達到了十五萬噸。

跟英德海軍相比,愛爾蘭海軍的實力要弱小得多,卻也已經成爲了歐洲海域一支不可小覷的海軍力量——它的總噸位悄然攀升到了世界第八,僅次於德美日英法意俄,而且擁有獨步歐洲的兩項“絕技”:一是兵器技術,二是人才儲備。

兵器技術,即爲頂尖的航空與水下技術。愛爾蘭近年涌現出一批傑出的設計師,加上被譽爲“霍亨索倫天才”的愛爾蘭國王本人又是這方面的一流專家,愛爾蘭的飛機和潛艇發展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唯一現役“阿爾斯特”號及排水量一萬七千噸的訓練航母“安格斯”號所搭載的艦載機均爲現役的最新型號。一旦戰事需要,愛爾蘭航空工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裡爲愛爾蘭及其盟國提供大批新式戰機。

與此同時,愛爾蘭的潛艇製造與德國的柴油機技術相結合,奉獻了一款又一款性能優異的潛艇,在獲得公認的技術水平和性價比優勢面前,就連德國海軍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現役潛艇採購自愛爾蘭,歐洲小國以及拉美國家亦從愛爾蘭訂購了不少潛艇。藉此便利,愛爾蘭海軍所裝備的四十多艘潛艇當中,一多半都是近幾年建造的新型號,總體戰鬥力並不會比擁有百餘艘潛艇的意大利海軍差。

人才儲備,即指軍事領域的技術人才以超常規的標準進行了儲備。進入20年代以來,愛爾蘭的軍事教育體系和軍人待遇水平逐漸提高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技術型軍官、士官的素質較前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他們的薪資甚至超過了財大氣粗的美利堅,這就使得愛爾蘭軍隊成功獲得並留住了大批優秀人才。以飛行員爲例,愛爾蘭一線部隊的現役戰機維持在200架左右,加上200架教練機,卻擁有近千名現役飛行員,而且所有飛行員的年飛行時間都超過了英德兩國。除配屬本國現役部隊之外,許多愛爾蘭飛行員都以公派形式前往盟國或中立國家擔任飛行教官,經濟狀況較弱的國家也非常歡迎這種不需要本國出資聘請的高水平飛行教練。此外,發達的愛爾蘭航空業吸納了大約1200名退役飛行員,爲愛爾蘭空軍提供了一支相當寶貴的後備力量。

除非形勢所需,否則鋒芒不可盡露,這是夏樹一貫的態度。此次亞速爾危機,愛爾蘭海軍的強勢表現雖有提升國家聲望和國民信心的好處,卻紮紮實實地給美英提了個醒:要想扳倒德國,在通往柏林的道路上,首先要拔除愛爾蘭這個又臭又硬的絆腳石。愛爾蘭四面環海,岸勢險峻,而且兵強馬壯、軍備精良,但它終究只是個人口不足五百萬的小國,兵員基數有限,生產原料嚴重依賴進口,工業經濟高度集中於首都利默里克。只要利用英國作爲進攻踏板投入重兵,蕩平這個島國似乎不是一件太費力的事情。

第424章 兩棲風暴(下)第199章 尼奧爾德的盛宴(上)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814章 歐洲騎士團(中)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216章 七日戰爭第47章 門檻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54章 深思熟慮第805章 美國來的取經者第533章 火山口的救贖第605章 寒風中的暖意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40章 略施小計第5章 謀而後動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825章 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下)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574章 染紅的法蘭西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251章 埃納河谷第21章 力陳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678章 關鍵信息第650章 螻蟻第894章 止傷回血第830章 海上霸道第778章 爭奪先手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540章 無解的仇怨(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913章 凡事都有兩面第334章 再戰亞眠(下)第664章 山崩地裂第113章 海軍陸戰旅第345章 雷德爾的靈光第9章 大勢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396章 海戰之王(上)第52章 摩洛哥危機:挫折與機遇(下)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710章 馬肯森的暴擊(上)第63章 失身第124章 幽靈之刃(上)第206章 無上榮耀第575章 漢堡會議第719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中)第205章 補槍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808章 一百萬支步槍(上)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7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481章 最好的和最壞的(上)第329章 思忖第433章 啓程第163章 爲夜戰揭幕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609章 戰爭就在今夜(下)第98章 朋友第212章 鐵壁合圍(下)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51章 百鍊成鋼(上)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117章 法提赫帕夏第721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續)第475章 重拳輕揮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620章 奇蹟之日(下)第756章 夜海覓蹤第928章 雪中會操(下)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476章 低不下的頭顱第162章 以退爲進第290章 艦走偏鋒第367章 逆力第995章 擊沉“天鷹座”(上)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12章 淬火效應(下)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572章 燒錢競賽第1028章 德國人的保票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412章 幻滅(上)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926章 雪中會操(上)第994章 拼血第810章 一百萬支步槍(下)第615章 鷹翔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504章 晴空烏雲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
第424章 兩棲風暴(下)第199章 尼奧爾德的盛宴(上)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814章 歐洲騎士團(中)第127章 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上)第639章 拐點乍現第216章 七日戰爭第47章 門檻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354章 深思熟慮第805章 美國來的取經者第533章 火山口的救贖第605章 寒風中的暖意第333章 再戰亞眠(中)第40章 略施小計第5章 謀而後動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825章 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下)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574章 染紅的法蘭西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585章 雙刃爲劍第720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下)第251章 埃納河谷第21章 力陳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678章 關鍵信息第650章 螻蟻第894章 止傷回血第830章 海上霸道第778章 爭奪先手第824章金將軍的高光時刻(中)第540章 無解的仇怨(上)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913章 凡事都有兩面第334章 再戰亞眠(下)第664章 山崩地裂第113章 海軍陸戰旅第345章 雷德爾的靈光第9章 大勢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396章 海戰之王(上)第52章 摩洛哥危機:挫折與機遇(下)第625章 碾壓防線第710章 馬肯森的暴擊(上)第63章 失身第124章 幽靈之刃(上)第206章 無上榮耀第575章 漢堡會議第719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中)第205章 補槍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808章 一百萬支步槍(上)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7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481章 最好的和最壞的(上)第329章 思忖第433章 啓程第163章 爲夜戰揭幕第426章 通向勝利之路(中)第609章 戰爭就在今夜(下)第98章 朋友第212章 鐵壁合圍(下)第280章 雙線交火第931章 威爾士人的驕傲(下)第151章 百鍊成鋼(上)第750章 馬沙爾的閃光(中)第117章 法提赫帕夏第721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續)第475章 重拳輕揮第740章 光輝再現(上)第620章 奇蹟之日(下)第756章 夜海覓蹤第928章 雪中會操(下)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476章 低不下的頭顱第162章 以退爲進第290章 艦走偏鋒第367章 逆力第995章 擊沉“天鷹座”(上)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12章 淬火效應(下)第535章 巡視北方(下)第572章 燒錢競賽第1028章 德國人的保票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86章 維也納之夜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412章 幻滅(上)第832章 國際風雲第926章 雪中會操(上)第994章 拼血第810章 一百萬支步槍(下)第615章 鷹翔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504章 晴空烏雲第164章 向左轉,向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