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活着》就在將要放映播放期間,甚至劇組還蹭了一波電影版——當然,張謀子的工作室和華藝立刻就出來澄清。
這一次的《活着》和我們電影版沒什麼關係哦!
張謀子,葛佑肯定是要去看這部電影作品的,但那是作爲個人的選擇。
個人行爲請不要上升到公司嗷.
此時,旁邊的鞏利就微微一笑的看着旁邊的葛大爺。
“他們那麼想蹭一下的話,給他們蹭一下也可以嘛。”
今天鞏利這位謀女郎,也來找到的謀子和葛佑當年《活着》的主演們,似乎都因爲這個原因,聚集在了一起。
鞏利依然是謀女郎,而且用張謀子的話來說,鞏利對他的意義也是非凡,也是他捧出來的,最令他驕傲滿意的.謀女郎。
沒有之一吧。
她是特殊的,特別的.從《古今大戰秦俑情》開始,他們的情感路就一直斷斷續續的,雖然現在也去到了和平分手的地步,大家互相也都是有着體面的,但就目前來看,合作依然是不少。
謀女郎永遠有新的有年輕的。
但鞏利只有一個。
“不行,我可愛惜羽毛着呢,看着他們這個勢頭,估計沒少抄咱們電影版的《活着》唄。”葛大爺呵呵一笑,其實倒也不太反感就是了。
畢竟劇本原作就一個,從感覺來出發評判的話,他們幾乎做到了最好。
甚至,如果不拾人牙慧的話,葛佑覺得,《活着》的電視劇版本一定會爛的。
因爲《活着》就是一個苦難的大集合,怎麼將那種壓抑的,平淡的痛苦演出來。
纔是最重要的。
其實,鞏利和張謀子也是這麼覺得。
《活着》的電視劇版本估計沒少跟風電影版的《活着》。
看這部作品,更像是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吧。
雖然那一批二線電視演員的表演,也未必能讓自己這些人有多少懷念.就是了。
此時。
電視劇《活着》開始播放。
節奏真的很慢,不過這也是電視劇的優勢,能將故事娓娓道來.
而此時,張謀子也注意到了,那位紈絝子弟的福貴。
葛佑的關注則更多。
“哎喲,咱可不記得當年有那麼俊呢。”葛佑就有些讚歎的看着李軒,讚歎着外形的優勢。
當這張帥氣的臉蛋出現的時候。
葛佑心中的期待,反而是降低了一層.
李軒好像最近這個名字挺火熱的,但年輕一代的打打鬧鬧,其實還是很難上的了他這個層級的演藝圈人士的眼裡。
充其量不過是水平尚且可以的.小打小鬧罷。
而選角的則能看的出,這部作品是更偏向於哪個方向的,如今看來,則是更加傾向於偶像路線。
也就是爲了收視率的路線,這和《活着》這部作品的風格是有些相悖的從他蹭熱度的走向來看。
確實可能,這部作品,會讓人索然無味啊。
照着自己的路線來的話,你的表現是我的萬分之一,我看着一點代入感都沒——還不如我自己去嚷嚷兩聲,朗誦一番《活着》的劇情呢。
此時李軒也在家中,和魏明看着《活着》這部作品,手裡頭還有《門徒》的劇本,裡面對於‘不健康’的感覺。
曾經的自己就是如此的虛弱且不健康,但如今健康是基本回復了。
是從負數到0的過程,並且現在還是從0到10的路徑上。
但那種不健康的感覺.身體還是會本能的厭惡吧.
絕對本能的排斥啊。
而李軒則是看着眼前的劇本,從林昆的番位來看,應該相當於《神話》裡自己的蒙毅將軍。
算是戲份和主要表達更少的‘男一號’。
應該算是一點五番?
和主角誰能更出彩,屬於各憑本事的部分只能說,劇本上的一番,吳燕祖更具備劇本上的優待優勢而已。
各憑本事
其實李軒也有些感慨,在今時今日的時候,終於能夠和那些有名有姓的傢伙們同臺競爭。
吳燕祖。
一個時代最帥的男人之一。
差一點點就能追上我了呀。
這個相貌當真是恐怖如斯,當年一個美少年,加上了美式味道十足的口音。
不知道俘獲了多少男男男女。
多少人夢裡都是這般美少年。
不容小覷,這一次,在《門徒》裡也是拼刺刀了。
同樣生代的演員,差不多的位置。
演出效果。
誰是主角呢。
這也是香江電影最有趣的地方。
劇本是很多做到的雙主角的感覺。
黑白分明。
灰暗相交。
誰是英雄
獎項和票房號召力。
這兩個要素,可以用這部作品衝一衝。
不過現在則是先放下來,專心關注眼前。
也就是《活着》吧。
“真是太難頂了,播完一集二十分鐘的廣告,一集裡面還能他媽插十分鐘的廣告,我的腦袋都要被碧生源常潤茶給洗腦了。”
魏明就感覺腦瓜子嗡嗡的。
不是常潤茶,就是腦白金。
李軒也有一些感慨。
在互聯網播視頻出現之前,大家只能在電視機上看電視,這廣告長度都非常抽象。
一兩分鐘的廣告長度只會出現在少兒頻道。
央視其實還好,地方臺就更過分了.如今李軒看着的是首播的東山衛視,這個廣告長度是有點抽象。
不過也算是時代的印記。
而且地方臺還有一些小福利。
比如眼前播放的祝無雙的廣告.魏明和李軒都心有默契的不切頻道.有時候廣告也蠻好看的。
看了半天碧生源常潤茶和腦白金就爲了這一刻。
可惡。
真大。
“真是反差。”此時的李軒就嘖嘖:“武林外傳裡的無雙多可愛。”
“你的反差也很大好不好,《暗算》裡的安在天和錢之江,到現在,《活着》裡的福貴。”
魏明就覺得這個跨越差距也太大了。
主要是播放的太接近了。
都是今年的作品。
而且時間差的還那麼近,讓人想不聯想都有點難。
就像如今的祝無雙和“挺好”一樣。
那種感覺,你想從腦子裡劃掉都沒辦法。
其實對於李軒來說。
作品和作品之間連的密集,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不好的地方就像固有印象一樣,演技更弱的那一方表現,或者說更不合適的表現,就會讓人感覺出戲。
一般人的狀態,都是有高低之分的。
強如周星星,都會有表現力波動的時候,除非是樑家暉那種,方法的極限境界,又或者那些鑽研演技一輩子的老戲骨,才能說是上下幅度調整的最小範圍。
穩定輸出,也很重要。
當然連續播出的好處還是有一些的,這就體現在人氣的堆積上,前作的人氣還沒消失,後作補充,用來衝咖是最好的。
當年的趙燕子,同一系列的作品就拍的停不下來,直接一波讓她的影響力倍增暴增。
這個前提就是硬實力的足夠。
而且還有一個前提,,,,趙燕子她扮演的幾部作品,都是一個板子。
都是一個模板的瓊瑤式主角。
這樣子的演法,最大的壞處大概是出來混總是要還,近些年她都爲了洗刷趙燕子的影響力,而做了不少的努力,這大概也是還當年欠下的債吧。
有利有弊吧,而李軒這樣子演,就不必有還債的階段了.沒有透支任何潛力的感覺。
就是難度飆升了.
此時,魏明就說道。
“一個英雄,一個狗熊。”
而李軒則是搖搖頭。
“不,兩個都是英雄。”
“嗯”魏明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福貴能被稱之爲英雄?
而李軒則是微微笑着開始看。
“看着唄。”
此時,《活着》開始播放。
福貴是一個真正的爛人,雖然出身在地主階級,但真的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而且最讓人忍不住的地方就在於,他不僅僅爛,而且還蠢蠢的無以復加。
是一個真正的‘廢物’!
被人作局在賭桌上,將自己的家產都給輸了進去,所擁有的一切,都爲龍二作了嫁衣。
怎麼家珍會看上這麼一個純度如此醇正的廢物呢!
魏明在旁邊嚷嚷着,倒也沒有恨鐵不成鋼——因爲福貴實在是太廢物了,廢物到讓人同情的心情都沒有。
那張英俊的臉龐,眼神裡只有着這個世界上最清澈,最純粹的愚蠢,和安在天還有錢之江完全是反過來的感覺。
不過非要說的話,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正面’評價呢,畢竟,福貴你演的不蠢不純的話,他就不是福貴了。
一個在餘生裡,都在經歷失敗和失去的人。
一個,真正的盧瑟。
西北。
此時葛鵬燕回到了自己的公司裡,西北大荒文化,國企,也是《活着》這一輪的出品製片方.
在公司裡,葛鵬燕就和導演,還有另外一個製片人,開始看着這一部活着。
作爲導演的朱正文,也緊張兮兮的看着自己的這部作品上映。
雖然再三確定了沒什麼問題,但臨了到播放的時候,還是會有十分的緊張。
焦慮,迷惘的感覺,都是會有的這是必然會出現的。
“沒關係的,收視率方面,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一次,李軒這位主角,給了我超乎尋常的期待啊。”葛鵬燕就在旁邊呵呵的安慰道朱正文導演。
《暗算》這位今年劇王帶來的熱度,連帶着《活着》也受到了裨益,更何況這兩部作品還是有些人羣重合度的
可以說,《活着》是墊在了《暗算》的上面,再加上本來就出色的IP價值,甚至能夠直接蓋棺定論的說,這一次的《活着》不會差勁的至少,收視率是不太差的。
葛鵬燕所盯着的‘差異’,就是在收視率的賽道上,和電影版做出差異.
在這份差異化上,尋找電視劇版本的突破口.
所以纔有了李軒。
而宣發策略上,也是大概遵循着這個原則的。
當看着電視的時候,葛鵬燕還是有那麼點意外的感覺。
這個福貴,真的是足夠廢物的。
眼神裡都透着一種盧瑟的味道。
一個,失敗者。
果然,李軒還是很‘保守’的選擇了葛佑的演法。
旁邊的葛鵬燕讚歎道。
對,就是這種演法,就是這種節奏,電影版的味道很足啊。
能有葛佑的五成味道,足夠‘守成’,這就足夠了,接下來就是《活着》的劇本發揮了。
不過葛鵬燕也覺得。
李軒還真是一個有點厲害的演員啊。
《暗算》裡的陰冷酷哥,那個被稱呼爲‘隱形守護者’的演員,印象都深入到了觀衆的骨髓裡了。這種英雄的演技,居然也能將福貴這個難得一見的人間狗熊,給演的那麼有味道。
真不知道是該怎麼誇讚這種演技來的好.
此時的葛鵬燕就呢喃道。
“不愧是‘千面’小生啊”
此時,在北平,華藝兄弟的工作室,陳昆就認真的看着眼前的《活着》,就連黃小明遞過來的啤酒宵夜都拒絕了。
“喲呵,爲了身材控制就這麼刻苦嗎?”
“倒也不全是爲了身材控制.”
陳昆就憨憨一笑道:“是吧,周姐。”
在這觀影團裡,還有一個人,就是周訊。
此時的周訊就也帶着啤酒,淡淡的笑道。
“是看作品看的廢寢忘食吧。”
紅脣烈焰的周訊就勾着陳昆的肩膀調侃道:“怎麼,這麼喜歡這部作品?”
明明他們的身體接觸,但很神奇的地方就在於,黃小明看不出任何男男女女之間的感覺來,甚至都不像姐弟關係——像姐妹之間的閨蜜關係似的。
這種既視感十分的強啊
她們的關係非常好,源自於《像霧像雨又似風》,那是兩人的初次合作——用陳昆的話來說,她算是自己的‘恩師’吧。
當年對自己的演技指導是不可限量,自己能有今天,也絕對忘不了周公子的指導的。
至少陳昆就絕對是這麼覺得的,當年的貴人指導,奠定了如今的地位,而現在周訊就來到了華藝兄弟,也是爲了辦理簽約入職。
從另一家公司跳槽到華藝——
華藝給了周訊一個難以拒絕的待遇。
“《活着》我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這部作品了,他和史鐵笙都是我最喜歡的文學家。”
陳昆就輕輕的說道,不過史鐵笙更傾向於散文抒情,餘樺則更傾向於小說類別。
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罷。
“我和他也好久沒見面了.”
此時的周訊就大大咧咧的坐下來,端着啤酒,臉色有異彩的看着眼下的《活着》電視劇。
看着這大大咧咧的,傻乎乎的福貴。
“姐你知道李軒?”旁邊的黃小明就忍不住問到。
“我認識啊,甚至還和陳昆拍過戲呢。”周訊此時就說道。
旁邊的陳昆也有些意外,李軒居然和自己合作過?
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小裁縫啊,他演一個村民呢,不過可能你都注意不到他。”
周訊就眯着眼笑。
“就沒人注意到他了,但我注意到了,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
對於這件事,周訊還是有點自豪感的當年拍攝《馬兒扎哈和小裁縫》的時候。
無人注意到的小傢伙.
如今已經光芒璀璨了,能夠.周訊就看着旁邊的黃小明,能夠和這位出道優越的年輕一代相提並論了。
而且李軒還沒畢業呢.
這份前期的成就,甚至不弱當年勢頭最盛的趙燕子!除了沒有《還珠格格》這樣的現象級爆炸劇之外,根本沒太遜色!
他就是真正的從底部,一步步的爬起來的.
此時的黃小明也有些許‘迷惘’了。
李軒
其實,《暗算》的表現還是給了他壓力的,那種英俊的相貌和演技。
壓力。
同時,他也想到了劉亦妃的慶功宴上,向左就叫他‘叔’的樣子。
這個男人,一身都是謎團,有些特立獨行,不願意被資本剝削壓迫的‘自由’.如果他真的是向總的兄弟的話,一開始就不必從龍套做起。
其實看着李軒的來時路,一時間覺得,他是有背景的,但一時又覺得,他如果有背景的話,就不會從小角色演起來了。
所以,也許,大概,有可能.
這個弟弟的關係,和自己的‘乾兒子’關係是差不多的他媽的,這麼一想就更難受了,憑什麼我是乾兒子,他就是乾弟弟啊!
不管怎麼想都讓黃小明難受。
但有一個不可否認的點就是,李軒的成長速度,比他想象的還要驚人——而且還要大膽。
《暗算》裡剛毅英俊的形象,再到《活着》裡福貴的形象,那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了吧
甚至黃小明自己都擔心會串戲,無法把福貴的形象代入進去。
但看了開播的劇本後,他就有一點.感到恐懼了。
因爲,福貴真的是個傻子.那種憨厚的傻氣,和安在天還有錢之江,是完全兩個極端。
這種極端兩極的人設,他到底是怎麼演出來..而且沒有任何違和感。
福貴就是福貴,錢之江就是錢之江,安在天就是安在天,他們作爲個體,就絕對不相同。
是單獨存在的,獨立的個體。
不‘串戲’。
這真的很恐怖。
兩極的人設不串戲.,..這怎麼可能!
可他就是做到了.
就算自己的《神鵰俠侶》註定比他的《楚留香》更優秀,但此時的李軒,還是給了黃小明極大的危機感。
很大。
甚至,表現超預期的話。
有可能,他就此洗刷掉‘小黃小明’的帽子也說不定
此時,黃小明的心態亂了,然而周訊看着黃小明的狀態,頓了頓說道。
“演戲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永遠只有自己。”
黃小明猛然驚醒。
恍然。
對啊,最大的對手只有自己
我有武俠第一的IP金庸的《神鵰俠侶》,我還有《夜宴》,甚至《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有很多東西。
我就是更加優越,他是追趕者而已,我只要一直戰勝自己,就不會被超越。
“謝謝.周姐,是我心態不太成熟。”
“年輕人都這樣,當年的陳昆第一次拍戲的時候還緊張的流冷汗哭鼻子呢。”
“姐!”
周訊就有些敷衍,嘿嘿一笑。
迷惘。
確實是年輕人的特權和常見的事情。
至少,周訊所見的人當中,一直沒見他有過迷惘的人也是有的。
李軒,那位特別的好弟弟,似乎就從沒見他迷茫過,他似乎一直都如此堅定,一直都如此的明確。
這大概就是他最大的魅力吧。
我獨一無二的,弟弟。
活着這部作品對李軒來說。
印象也是很深刻,甚至在拍完暗算之後,也沒辦法忘記那種獨特的感覺。
這個階段自己拍攝的都是小說的ip作品。
都是從文學作品轉化爲的影視作品。
諜戰。
年代和武俠。
如果說誰是最考驗演技的話,那大概就是活着了吧,畢竟劇情演繹的部分越靠近生活的地方,就越需要突出生活的細節。
家長裡短的電視劇是最難演的。
所以一般演這些電視劇的都是一些戲骨。
不管活着這部電視劇用的是什麼樣的策略,但至少對李軒來說,演技的需求就必不可少。
而此時的李軒。
就靜默淡淡的感受着。
他可能是自己演過最廢物的角色了。
最倒黴的角色了。
就連老舅都是這麼覺得的。
但是真的如此嗎。
真的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福貴嗎。
此時,肩扛着銅錢帶着自己的家產,去輸給龍二,那家傳幾代積累下來的財富就這麼飄飄的被他輸光了。
他很難受。
但他還活着。
還活着。
此時的《活着》還在播放之中。
福貴的‘幸運’在於他出生的前十八年,在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在一個地主家庭,能有多麼的幸福。
也許對比現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並不算什麼‘幸福’。
但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他的前半生,絕對算是上是十分的幸福了。
能吃飽的幸福,甚至還能夠吃的上白麪,這日子,簡直就是神仙啊!
可惡的,他明明可以當一個安心一輩子,好好的生活一輩子的,就是這種時候,大家對他的情感,可能更多的還在幸災樂禍這件事上吧。
畢竟,在別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你不僅僅能夠吃飽穿暖,擁有的東西就是別人家絕無僅有的白麪啊!這玩意能夠天天吃,在災荒年份!餓了誰都餓不了地主老財。
求仁得仁,屬於是認知配得上自己的苦難了.
更多的,屬於幸災樂禍的情緒吧甚至魏明覺得,這個時候,他就很有咎由自取的味道了
如果不是他爛賭好賭,也不會落得這樣的地步。
“這就是名著嗎,感覺主角都是苦兮兮的”
和其他核心觀衆而言——魏明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看過《活着》的原作。
雖然《活着》的國民度還是挺強的,甚至還進了中學教材,但沒讀過的人還是有的。
比如說魏明就沒讀過《活着》的原著他也不知道後面的劇情,只是粗略的知道,也知道《活着》的電影的一些大概的劇情,只知道,這是個超級大膿包。
只是就目前來看,不過是咎由自取的東西。
從一開始輸掉家產的時候,那種‘慘’只能讓人嘲笑。
甚至有些疑惑,爲什麼家珍會一直對福貴這傢伙不離不棄。
讓人疑惑不解的啊。
不過,至少,魏明還是能夠看下去的,從一個,很純粹的,沒讀過書的新看客而言,能夠看的下去——因爲他很真實,時代的動盪,這些東西,一切一切。
就像《暗算》一樣,有一部分筆墨用來描述小人物在這個時代裡所經歷的一切變遷,一切變化。
在《活着》裡這種特徵就更明顯了,沒有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人物了,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小人物了,而且還是階級滑落到小人物的悲劇。
至少對主角福貴來說,是悲劇。
這種代入感,沉浸感,年代感,也讓魏明覺得有些欲罷不能。
當然。
還有一個點。
那就是李軒的演技,完全屬於那個年代了,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難得的事情,爲什麼老一輩的,中生代他們演年代劇的時候會那麼自然,因爲他們經歷過那個年代啊,經歷過糧票布票,有些更老的甚至還見過鬼子兵呢。
這些經歷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代入感,演起來也是事半功倍,這些東西,是李軒沒有的.沒經歷過那個時代,卻也能演出這種沉浸感和代入感來。
這種能力真的能被稱之爲妖孽至極,沒經歷過的年代能走出這種代入感來。
能看,也好看,《活着》這部劇的收視趨勢沒有太大的波動,基本一直維持在7~8的的水平。
可以說,受衆是相當的固定了屬於是
李軒接下來要去香江拍《門徒》了,目前《活着》給出的輿論,大概也是‘臨摹’電影版作品,沒有嘲笑,沒有譏諷,甚至理所當然,至少目前來看,走向還是很有當年電影版《活着》的感覺的。
幾乎就是翻版照着走吧。
也很理所當然。
珠玉在前,不學珠玉,難道原創不成?
難不成,你們還有原創不成?
原創代表推翻,代表否定,這二線團隊,應該是沒那個能力的。
絕對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