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

被分配到稱光王府的內監都是在權力鬥爭中的失意者,他們一個個跪拜在道路的兩邊,恭候着朱瞻基的到來。

朱瞻基這個時候不需要宣揚自己的親和,在這個階級固化的年代,過分的親和是自掉身價。

在整個內監繫統,除了明面上的級別之分,內監們在潛規則下劃分出了比明面上級別更多的等級。

能夠近身伺候皇上的,能夠近身伺候朱瞻基這個太孫的,能夠近身伺候太子的,後宮各級嬪妃的,這就分了好幾個等級,並且這些都屬於是上層階級。

中層階級主要是以內監在各地的採買,鎮守使,稅使,監軍爲主,他們大多有一技之長,能力出衆,可能隨時就能成爲皇上的心腹。

而被髮配到各家王府的內侍,大多已經遠離了權力中央,甚至根本碰觸不到向上的臺階。

這些人,也是對皇權最爲畏懼的。

在他們這些人之後,纔是一衆東瀛王室的成員,此刻也都戰戰兢兢地跪在主殿的門口。

朱瞻基的眼睛在院子裡一顆光禿禿的柿子樹上凝望了半晌,此時已是隆冬,樹上變的光禿禿的,下面的柿子都已經被摘掉,只剩下了樹頂還掛着三個黃橙橙的柿子。

“稱光王何在?”

跟在他身邊的王府總管毛虎連忙稟道:“稱光王在後殿偏殿……”

朱瞻基打斷了了他的話問道:“稱光王雖然被囚於王府,卻是東瀛一國之君。大明與東瀛乃兄弟之國,怎可如此輕待,直至稱光王病重才由東瀛臣民上告陛下得知?爾身爲王府總管,上不能盡心盡責,恪盡職守。中不能平等相待,服侍稱光王,下不能安撫東瀛臣民,讓他們驚擾陛下。實乃無能!……來人,將毛虎拉下,重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那毛虎本就如喪考妣,今天惹出這麼大的麻煩,就是朱瞻基砍了他的腦袋,也不會有人認爲過分。現在只是被打二十大板,已經是喜出望外了。

他不敢反抗,被褚鬆和兩個錦衣衛護衛押了下去,在一衆東瀛王族面前就開始行刑。

那些東瀛王族看到朱瞻基這樣做,一個個委屈的哭聲更大了,甚至還有人喊出了“太孫英明,陛下英明”這樣的口號。

顯然,他們是被這幫內侍給欺負的很了。

當然,如今東瀛王室這些人成了囚犯,想要繼續過養尊處優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每年雖然有二十萬兩銀子的生活費,但是被分成了兩批,他們這一支也只有十萬兩銀子。

這些銀子想過好日子還是夠的,但是他們身爲王族不能出門,吃的,用的都要通過這些內侍來採買,這些內侍當然是坑他們沒商量。

這才幾個月的時間,這幫內侍就已經把他們今年的年金給敲詐的差不多了,他們這些人是真委屈啊!

朱瞻基當然也知道這一點,這個王府發生的一切都瞞不過他的耳目,不過他也無心替東瀛人出頭,恨不得這幫內侍將他們的脾氣和勇氣全部磨的一乾二淨。

但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鬧出事兒來。

現在他們的吃相太難看,鬧出了事,那也就別怪朱瞻基打板子了。

幾個東瀛王室成員間朱瞻基替他們出頭,就大着膽子將這幫內侍的可恨之處全部講了出來,讓一幫內侍面如土色。

朱瞻基也從善如流,化作了“剛正無私”的判官,不僅要把這些內侍全部驅逐,換一批,還要着這些內侍將侵吞的銀子全部吐出來。

說的是全部,當然不可能是全部,因爲任何一條腐敗鏈都不是獨立存在的。

這些內侍敲詐了東瀛人的銀子,也不可能是自己全部得,他們還有上司,還有外圍的錦衣衛都需要打理。

但是即便如此,已經足以讓這些東瀛人感恩戴德了。

處理好了這些事務,朱瞻基才轉身進了後院。

這裡對其他人當然是禁區,不要說這是王府,就是一般的百姓家裡,朱瞻基也不能直接闖人家的後院,那裡可是女眷的住所。

但是這個時候顯然沒有人會指責朱瞻基,畢竟朱瞻基是來替他們出頭的。

何況,他們已經送了兩個公主給朱瞻基,也不介意多送兩個給他,只要他要。

後殿的偏殿門口,以十五歲的秋子爲首,一衆女眷也都跪伏在地,大禮參拜。

除了秋子,王室的兩個漂亮公主都已經送給了朱瞻基,這裡面已經沒有什麼漂亮女子。對這些小鼻子小眼,個頭也矮的女人,他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身邊都是自家人,朱瞻基也沒有什麼顧忌,上前扶着秋子的肩膀,將她的身子扶了起來。“是我疏忽了你們,讓你們這些時日受惡奴欺負,從今往後,自然不會再讓他們無法無天。”

秋子身材嬌小,被朱瞻基的大手扶着臂膀站起來,感受到對方的氣息,大腦裡一片空白。

稱光與她同齡,比她還要小月份,還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顧。

感受到朱瞻基的氣息,加上身子被朱瞻基的大手捧在手裡,又聽到朱瞻基如此曖昧的話,她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覺得身子一陣陣發軟。

幸好,朱瞻基很快又放開了她,才讓她不至於當衆出醜。

進入了偏殿暖房,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煤氣味道,因爲稱光生病,如今門窗緊閉,讓劣質煤炭燃燒的氣味揮之不去。

朱瞻基心頭一愣,不會是煤氣中毒吧?

一張寬大的牀上,身材瘦弱的稱光王躺在裡面,被子上面幾乎沒有隆起,朱瞻基看了看他赤紅的臉,還真有點煤氣中毒的徵兆。

朱瞻基正欲問一下病情,卻聽見院子裡有人高聲稟報:“太醫院張士衝,伍德召,韓玉林到……”

好吧,專業的人士過來了,自己也不用插手了。

不管稱光是死是活,對他的影響都不大。不過就目前兩國的穩定來說,他或者自然是比死了的好。

朱瞻基寬慰了秋子幾句,出了門來,三位太醫在廊下躬身拜道:“拜見殿下。”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稱光王身體有恙,你們先去診治。不論何疾,在貴重的藥,不吝於他。”

他很想將秋子帶到正殿那邊去調息一番,但是想到外面一大幫王室成員,在那麼多人面前調戲她,實在有些太難看了。

他跟秋子說道:“和子與貞子在宮中寂寞,待稱光病體痊癒,你也多到宮中看看她們。”

秋子不敢看朱瞻基,微微屈身拜道:“賤妾遵命。”

她的頭低着,看不出來她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回到了前院,朱瞻基還在想着秋子,這個小妞的確是個絕色,但是也不至於讓朱瞻基念念不忘,他更在乎是她王妃的身份。

也不知道稱光能不能滿足她,這樣一個小妞,一輩子獨守空房未免太殘忍了。

而且,她的這個身份,似乎可以做一些文章。

一開始,他對王族血脈是格外重視的,認爲不該混了血脈,所以給了那些外族女子絕育,但是現在想起來,這有些偏頗了。

像這個秋子,如果自己讓她懷孕,那她生下的孩子,就是以後名副其實的倭王啊!

只需要將她弄上牀,就比千軍萬馬去征服東瀛更好。

而且,哪怕東瀛人就是知道這個孩子是他的種,也不敢聲張。

只要大明強勢一百年,控制東瀛一百年,就能將整個王室的血脈全部換一遍。

這比動用大軍去征服,省事的多了。

一邊跟那些東瀛的王室成員問話,朱瞻基在心裡逐漸將這個計劃就豐滿了起來。

不一會兒,三個太醫也來到了主殿這裡,面色有些沉重,欲言卻又止。

朱瞻基看了一幫擔憂的東瀛人一眼,說道:“三位有話就說,不要做任何隱瞞,儘量將稱光王治好。”

領頭的張士衝說道:“殿下,稱光王前幾日就染上風寒,由於已經感染幾日,如今高燒不止,已經傳染到肺部。想要治好,恐怕最少需要月餘。”

那些東瀛人的臉色登時好了許多,稱光王不論怎麼說,也是他們的堂兄弟。而且,如今這個王爺可是大明最重視的人,被苛責的也最厲害。

他們哪怕就是對這個王位有興趣,也不敢現在表達出來,想讓稱光王繼續盯在前面當靶子。

反正稱光王年幼,如今的財政大權都在他們的手裡,讓稱光王頂在前面,他們落了實惠。

“能治好?”

張士衝點了點頭說道:“只是如今他高燒不止,風邪入腦,以後恐對智力有礙。”

他這麼一說,所有人的表情就更輕鬆了,如果稱光王變成了一個傻子,對所有人來說,更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恨不得直接下令,哪怕下藥,也要把他變成一個傻子。他要是變成了一個傻子,自己對秋子下手,那就更沒有顧慮了。

當然,這個話他現在不能說,最多以後暗示一下張士衝他們。

當朱瞻基從稱光王府離開的時候,毛虎他們幾個領頭的太監已經被髮配回了皇宮,換了幾個主事之人。

被內監敲詐過去的銀子,也被退出了幾千兩,擺在了主殿門口。

朱瞻基對現在負責整個王府的伏見宮家建仁郡王說道:“以後受了委屈,不要再忍着。孤一定會幫你們撐腰……”

能那會幾千兩銀子,建仁郡王也覺得是意外之喜了。

他更高興的是跟如今的大明太孫終於拉上了關係,捱過這十年,以後回了東瀛,一個傻子當然不能當天皇,那個時候,還不是他說了算!

只是他不知道,朱瞻基從來沒有想過還放他們回去,即使放回去,到時候也是讓自己跟秋子的兒子過去給他們當國王。

這天回到了皇宮,他難得地來到了四個東瀛女子住的小院。四女現在跟在他身邊並沒有名碟,帶回皇宮以後,就被單獨放在這個小院裡。

她們身爲敵國女子,也頗爲自卑,這幾個月都沒有出小院一步。

這一夜,他又將四個女子一起弄到了牀上,享受了四女的貼心伺候。

第二日一早,跟太子妃張氏提出來了要給和子與貞子授予奉儀的名分。

張氏對此有些不願,說道:“你後宮中還有十餘人都沒有授予名碟,爲何要對兩個異國女子另眼相待?”

朱瞻基回道:“孩兒此舉非爲女色,而是爲了籠絡東瀛民衆之心。授予他們的公主奉儀之位,成爲孩兒的正式嬪妃,也有利於收攏民心。”

張氏這纔不反對了,點頭說道:“既是涉及國家大事,我自當爲你安排好,只是她們已經絕育,再不能爲你誕下麟兒。”

有了張氏的支持,這件事宗人府當然不會反對。朱棣在知道朱瞻基的計劃後,也表示了支持,所以過了幾日,宮中就傳出了消息,太孫殿下立兩位倭國公主爲奉儀。

雖然這兩位公主還是兩代人,一位是稱光的小姑姑,一位是他的妹妹,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人在乎合不合禮法。

那些東瀛商人和學子們就激動了,連續好幾天,都有許多人向宮中送了禮物。東華門處,送給兩位公主的禮物堆了一間屋子。

既然是被正式納爲嬪妃,東瀛王室這邊自然也要表示一番。雖然他們的手頭緊,卻也湊了一萬兩銀子,當做兩位公主的嫁妝。

只是納最低等級的奉儀,倒也不必單獨舉辦婚禮。只是在消息傳出五天後,就在幾人居住的小院,舉辦一場小型的儀式。

婚後的第三天,宮中本來沒有回門儀式,但是朱瞻基也讓一幫內監和宮女將她們幾人送到了稱光王府,這樣做主要是爲了讓這些東瀛人安心。

而稱光高燒退下之後,卻沒有如同朱瞻基所想的那樣變成傻子,只是木訥了許多。

不過他原本就體弱多病,沉默寡言,現在跟過去的區別並不大。

在病牀上,他也向自己的姑姑和妹妹表示了祝賀,但是一舉一動,都像是有人教的。

得到這個消息,朱瞻基已經決定,在過年之前,就把這件事給搞定。

(刪刪改改,最後還是把後面的情節給刪除了。因爲曾經得罪了一批人,我的幾本書一直被惡意舉報,要是寫出這樣的情節,恐怕又會被舉報了。歷史上的稱光天皇本來就是體弱多病,沒有子嗣,後來才立了伏見宮家的彥仁親王爲皇太子,也就是後面的後花園天皇。思路被打斷,今天先更新四千字,明天補回來)

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五章 天才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章 囚禁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九九章 錯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十章 曙光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六章 分道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二00章 分功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
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五章 天才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章 囚禁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九九章 錯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十章 曙光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六章 分道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二00章 分功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