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變化

出雲國,石見港。

自從太孫殿下東征東瀛,將整個皇室一股腦搬遷到了應天府,大明與東瀛之間的勘合貿易,就變成了長期貿易。

大批的大明商人進入了東瀛的各大港口,將無數大明的商品運了進來。

如今的東瀛是沒有什麼工業的,只有一些手工業,但是跟大明比起來,也相差甚遠。

所以各大港口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貿易中心。

幕府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太多的辦法,大明的商人他們根本不敢管,只能看着大明的便宜商品佔據了東瀛市場。

絕大多數的東瀛人爲之歡欣鼓舞,因爲他們也能有便宜的衣服穿,有了飯碗,有些肯幹的自耕民甚至還能買得起鐵鍋。

但是,對普通的老百姓好,並不代表東瀛的幕府和各大大名喜歡,因爲以前的他們可以對普通百姓生死予奪,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不聽話了。

這些人受到了大明商人的影響,瞭解到了外部的信息,一個個人心不定,千方百計想要前往富足的大明。

更可惡的是那些大明商人,他們藉助東瀛對他們沒有管理權,而且還有巨型商船,運送了大批的東瀛青年男女到了大明。

幕府現在唯一能自己掌握的,就是大明許可的稅權。

通過收稅,他們迅速收斂了鉅額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又通過貿易流向了大明。

幕府的日子還算好過,大明協助他們建立起來稅收系統,整個東瀛有了上萬稅吏,這些稅吏每年可以給幕府收來比以前多得多的金銀。

但是對大名們來說,如今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人心散了,就不好管了,用殘酷的方法鎮壓,百姓只會逃向其他大名那裡,甚至跑到大明去。

但是用懷柔的方法來對百姓,他們現在根本沒有這個條件。沒有從百姓這裡掠奪的資源,他們根本無法維持越來越緊張的社會局勢。

在後世,民間鼓吹最多的就是東瀛的工匠精神,認爲是東瀛精益求精的精神,才塑造了東瀛品質。

許多工匠世家,幾代,幾十代都做一種事情,所以才能創造出其他人比不上的品質。

但是實際上,這不是一種主動行爲,而是被動行爲。

因爲東瀛的社會結構是僵化的,皇室永遠是皇室,貴族永遠是貴族,大名永遠是大名,百姓永遠是百姓。

如果你是做豆腐的,你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做豆腐的,絕不會讓你去讀書來改變命運。

你家是做雨傘的,那麼你的家族就世世代代,老老實實地來做雨傘吧!

因爲被迫,東瀛纔有許多家族幾百年來都只是做那一種事,造就了他們精湛的品質。

可是大明如今將王室整個遷移到了大明,又涌進來了大批的大明商人,所以讓如今的東瀛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讓整個東瀛的貴族和統治階級都有些手足無措。

出雲國,因爲中央山系的隔斷,這裡一直都不屬於東瀛的中心區域。

但是當石見銀山被發現之後,這裡變的越來越繁榮。

一開始,這裡還只是一些自由民前來做工。紀綱有錢,從南洋買回了大批的糧食,在東瀛,糧食就是硬通貨。

東瀛人自己的礦山上,勞工辛苦工作一天,賺取的工錢最多隻能養活兩個人。

但是在石見銀礦,紀綱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只要不偷懶,換的糧食就能養活五個人。

這種待遇對於東瀛人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吸引了大批的石匠和工人。

除了自由工,銀礦上還有數千奴隸,這些奴隸並不是紀綱他們擒獲的,而是東瀛的大名在相互征戰中擒獲的俘虜。

他們這些人沒有人權,被紀綱買下之後,每天只需要給吃飽,他們就會老老實實地在礦上幹活。

充足的人力讓銀礦的開發很快就進入了旺盛期,雖然只是第三年,但是銀礦現在每年出銀就已經有五十萬兩以上。

五十萬兩白銀,紀綱可以留下三成,這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當然,他這三成也不好拿,在東瀛,他要面對無數的暗殺,襲擊,要養一大批下屬。

海軍雖然在這裡有一處水寨,但是除了拱衛礦山,並不會對紀綱在東瀛的發展有任何促進。

而紀綱要做糧食貿易,人口貿易,卻不能缺少一支可以信賴的力量。

爲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他招兵買馬,還要跟大明高價買進各種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特別是建城的費用,屬於他欠朝廷的。建城耗費了十五萬兩銀子,這些費用都要他出,到現在,他還欠了朝廷五萬兩銀子。

但是不管怎麼算,他如今已經成了這世間最有權勢的一撥人。

“夫君,已經晚了半月,爲何南洋的糧食還沒有運到?”

紀綱皺着眉頭讓妻子田氏爲他穿上了外袍,嘆道:“不僅糧食沒有運到,就連大明的信使船也有半個月不見了。雖然現在是北風,但是也不至於如此啊!”

“可是大明境內有甚變故?”

“太孫現在已經貴國,能有何變故?再等幾日,第二艦隊的通信船總歸會出現的。”

“但是存糧已經不足五千石,即便是省着些,也撐不了幾日。”

大明在出雲國的南部圈的這片不大的區域,除了長滿松樹的山坡,幾乎沒有平地。

щшш¤тTk án¤co

原本這裡人少,但是現在,光是礦工就已經超過了兩萬,還有他們的家眷,人口已經超過了五萬。

本地沒有出產,所有的物資都要從南洋和大明運來,極度依賴大明的供應。

別的東西都還好說,要是沒有糧食,礦上就會停工。

紀綱沒有絲毫擔心,說道:“我待會兒就去水寨一行,海軍那邊的糧食應該還比較充足,先去借一批。”

出了房門,跪坐在門廊下的幾個東瀛少女就連忙幫紀綱拿過來了靴子,不用紀綱動手,靴子給他穿上了,腰刀給他挎上了,錢袋,子彈袋,火槍,都被幾個少女掛在應有的位置上。

來到東瀛幾年,紀綱已經習慣了東瀛女子幾乎是突破底線的服飾,不僅身體任由自己爲所欲爲,就連自尊,也似乎是沒有的。

他雖然做不出讓她們當人體夜壺,便後舔臀這樣的噁心事,但是也被這邊的兩性伺候給徹底腐化了。

東瀛女子雖然矮了一點,小了一點,但是在伺候人上面,還真的是讓人舒坦。

來到前院,今年十六歲的大郎帶着幾個弟弟在前院的水泥地上穿着滑輪鞋,滑冰。

自從三年多以前,滑輪鞋被傳播開,就成了小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就連軍中,也有一些傳令兵學會了滑輪鞋,穿着滑輪鞋傳令,比走路要快一倍以上。

幾個孩子見了他出來,原本吵人的聲音立即變小了許多。紀綱也不去管他們,沿着角門來到了城主府的主殿這裡。

守在這裡的護衛見了紀綱出來,一一躬身行禮,幾個客卿也都迎了上來。

“城主大人,今日一早,水寨那邊就來了一艘傳令船,肯定會有消息傳過來。”

紀綱點了點頭說道:“我正待過去水寨找孫指揮使喝酒,礦上今日沒什麼糾紛吧?”

“礦上一切安寧,不過這糧食可不能再耽擱了。”

副城主兼銀礦總管龐瑛龍行虎步地進了前殿,看見紀綱,立即大聲說道:“大人,屬下有急事稟報。你們暫且退下。”

紀綱擺了擺手,幾個客卿就先行退下,只留下了紀綱與龐瑛兩人。

龐瑛是酷吏,向來是看不慣這些文人的,他對紀綱現在附庸風雅,找了一幫秀才,舉人當客卿也不以爲然,對他們向來沒有好臉色。

紀綱也不以爲然,連皇上都還要組建一個內閣,顯然這文人也是有一些作用的。

龐瑛等人走開,才低聲說道:“剛接到消息,皇上撇開了太子,立了太孫殿下爲監國,如今這個消息已經傳遍大明。”

“此言當真!”紀綱忍不住開口,卻意識到龐瑛是絕對不會拿這樣的事胡說,隨即爲之大喜。“既然是太孫殿下監國,那我就該回大明一趟,爲殿下慶賀。”

龐瑛搖了搖頭說道:“大人切莫激動,如今陛下未走,你就回大明,要是讓陛下知道,怕又落不着好。等陛下出徵之後,再回大明爲殿下賀喜,纔是應有之理。”

紀綱點了點頭問道:“既然是太孫殿下監國,那太子呢?”

“據說二月初一,太子殿下兩次吐血,如今還在皇家醫院治療。等他出院,就會到湯池農莊療養。”

紀綱沉吟了一陣,擡頭說道:“以太孫殿下的手段,應當順利接手纔是,那最近糧食停運究竟是怎麼回事?”

龐瑛扭頭向外看了一眼,才又低聲說道:“這就是我要撇開衆人跟大人說的緣故了。根據海軍信使的通報,這內監發生了重大貪腐,數十萬石糧食被馬琪倒賣,如今南洋運糧船正在清查,所以會延遲一段時間纔有糧食運過來。

大人此前與馬琪關係親密,這次的事情,弄不好還要牽連到大人身上,所以需要趕緊謀劃。”

紀綱卻笑着搖了搖頭說道:“自從馬琪欲謀劃大阪鎮守使一職,而太孫殿下不許,我就知道這馬琪不宜深交。這些年我雖然與他有糧食交易,卻都是公事公辦,寧願多花錢,也沒有與他私交。殿下明察秋毫,這些不用擔心。”

他想了一下又說:“你今日就去山名家族,京極家族,將太孫監國的消息告知他們,我一人去惹眼,帶上他們一起去,就不算顯眼了。”

雖然在東瀛這裡當土皇帝很是自在,但是這裡畢竟不是大明,沒有那種讓他們能感到融入的氛圍。

這裡的男人卑躬屈膝,這裡的女人小意奉承,將他們高高架了起來,卻如同錦衣夜行。

如果是太子監國,他們絕對不敢回大明,誰知道太子會不會受了儒生的蠱惑,就把他們砍頭了。

太孫殿下卻絕對不會!

龐瑛笑道:“屬下爲殿下準備的那個東瀛美女,如今已年方十三,這次也能獻給殿下了。”

他管理着幾萬人的礦山,在其中一家發現了一個絕色美人,雖然當初那小女才十歲,他就花了十兩銀子買了下來,並且讓人細心調教。

朱瞻基不喜古物,不喜金銀,不好奢華,也就只喜歡女色。他的這些屬下們一個個自然就投其所好。

但是紀綱卻說道:“這次我先回去,你待夏日再回。另外,將礦上各種詳細資料都準備一份,我怕這次回去,殿下會相詢。”

龐瑛不怕紀綱會貪沒屬於他的功勞,如今的紀綱已經升無可升,作爲外臣,他已經定位了,所作所爲無非是保住眼前的位置。

但是龐瑛不同,他也想當一個像紀綱這樣的土王,讓家族延續下去。

他想回大明,也想打聽一下莊敬的消息,不知道他在南洋如今怎麼樣了。

南洲,向東城。

這裡是後世的布里斯班,也是南洲氣候最溫和的地方。

當初這裡只是建成了簡易的補給點,但是經過三年的開發,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小集鎮。

太孫殿下離開的時候,在這裡留下了五百海軍,三艘二級軍艦,還有兩艘傳令艦。

除了五百海軍,就還有莊敬率領的一千六百倭寇。

海軍平日是不會出補給點的,他們最遠也就是跑出去幾十公里打獵。

但是這三年,莊敬率領這些倭寇不僅將周邊的環境已經全部摸了個清楚,屠殺了足有五個不聽話的部落,還拉攏這些部落小規模地開發金礦。

這件事在一開始是非常艱難的,因爲太孫殿下並沒有留下太多資源,他們的手裡沒有拉攏那些土人的東西。

但是太孫離開不到一年,就有第一批物資運了過來。除了糧食,香料,還有各種布匹,工具。

莊敬還是比較聰明的,他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一些土話,也讓人教會了幾百個土人孩子學說大明話。

這些孩子學起說話來比較快,一年下來,已經能夠跟大明人進行簡單的溝通了。

通過他們,莊敬能夠把自己的命令開始傳遞下去。

接收到第一批物資的時候,莊敬一點黃金都沒有留,全部交給了海軍,換取了第二次送來更多的物資。

這些土人雖然不喜歡穿衣裳,但是他們並不拒絕穿鞋子,即使一個傻瓜,也知道穿了鞋子會更舒服,跑的更快。

他們還喜歡大明的匕首,鐵箭頭,長刀,長矛。但是這些,都需要他們用很長時間的勞作,才能換到。

大明人優越的生活讓他們主動開始跟着模仿,學習,一個小部落,也會盡量尋來大塊的黃金,來跟大明人換一口鐵鍋。

有了鐵鍋,他們也學會了喝鮮美的湯,煮熟食,用筷子吃飯。

三年下來,他們大多數人都已經會說幾句大明話,撿到了黃金,也學會跟大明人交換物資,討價還價。

當然,更多的人已經習慣了用勞作來換取食物,換取他們想要的物資。

依託在向東河的兩邊,目前又越來越多的部落開始定居了下來,他們主動成爲了大明人的附庸。

在野外狩獵,他們經常會餓肚子,但是隻要給大明人幹活,他們就能換到吃不完的食物。

也有不少土人少女主動依附了大明士兵,這三年來,已經生下了超過兩百個大明人和土人的嬰兒。

只不過,因爲形象問題,換防的海軍士兵們有不少都不想帶這些土人少女們回去大明,這些嬰兒也被留了下來。

換防的海軍已經更換了兩批,一年一批,留下了有四十多個混血兒,跟隨他們的母親一起生活。

不過因爲朱瞻基當初曾經交代,有這樣的嬰兒,大明軍隊要負責起來。

所以這些嬰兒和他們的母親,都被養了起來,他們的母親也成了軍營的幫傭。

等這些嬰兒稍微長大一點,就要開始接受免費的教育,學說大明話。

莊敬對這些是沒有興趣的,他只管打打殺殺,誰不聽話就收拾誰。

其次,他就一直在費心爲自己尋找一塊適合發展的地盤。

他很清楚,因爲南洲並無外敵,他想要跟紀綱一樣直接分一座銀山是不可能的。

他帶領的這一千多倭寇,以後也會被經常調派,所以封地肯定要尋找一片靠海的區域。

既然是這樣,就需要找一片,沿海,能種地,自給自足,又最好有一些礦產的地方。

在向東城的南方大約兩百里處,他沿着一條小河向上遊尋了大約二十里地,發現了一處寶地。

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有着大片的平坦草原,水源充足,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

更讓他高興的是,這裡雖然只發現了一座不大的金礦,卻發現了一座泥炭礦。

更主要是這裡的面積不大,整個平原區域也就方圓兩百里,面積不大,但是養活幾萬人輕輕鬆鬆。

那些宗室,勳貴,是瞧不上這樣的地方的,但是對他來說卻非常合適。

所以,他一邊安排人大力開發其他地方的金礦,一邊組織土人在這裡墾荒。

那些大金礦,大草原他不去爭,但是這裡誰也不能跟他爭。

那些倭寇比莊敬還要激動,他們只有一千多人,就是將加入全部遷移過來,也不到一萬人。

這片與世隔絕,只能從海上來的地方,以後就是他們的家園。

莊敬將一個人口不到不到三千人的部落整體遷移了過來,幫助他們開墾農田。

到永樂十八年春節快要到來的時候,這裡開發出來的幾百畝第一季稻米也到了快要收割的時候。

看着這些沉甸甸的稻穗,莊敬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大人,昨日我們的定居點又被野人偷襲了,死了一個人。”

“知道是附近那個部落乾的嗎?”

“我們殺死了兩人,現在屍首就在外面。看起來像是他哇部落的人。”

兩具屍首被隨意堆在一張平板車上,他們身上並無衣服,只能從裝飾和使用的武器上來判斷他們是哪個部落的人。”

莊敬打量了一番,揮了揮手說道:“你帶一千人去他哇部落,將他們的男女老少都給我抓過來。如有抵抗,男人格殺勿論。”

南洲人少,不能隨意殺人,把人都殺光了,誰來幫大明人幹活。

所以哪怕是屠殺,也只是殺了老人和男人,女人和孩子全部留下來當奴隸。

如果這些女人能懷上孩子,將來纔有可能脫離奴隸的地位。

得到授權的小邊一郎立即興沖沖地召集了一千人馬,他們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都是青壯。

更重要是他們都是全副武裝,而南洲的這些部落,連鐵器都很少。

只要是人口不超過五千人的部落,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而這裡周邊超過五千人的部落,也根本不敢惹大明人,他們還想從大明人手裡換鐵器呢。

一直到第二天傍晚,小邊一郎才帶着大批的俘虜,趾高氣昂的回到了山谷。

一看這麼多人,莊敬有些傻眼了,爲什麼幾乎都沒有人受傷,就抓了這麼多人回來?

見莊敬發問,小邊一郎卻得意地說道:“他們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反抗,一聽說我們是去抓他們回來,他們就直接投降了。要不是爲了他們部落那些破爛,昨日就能回來。”

“你是說他們是故意投降?”莊敬覺得腦袋有些不夠用了,再看到這些人眼巴巴地看着地裡的糧食,他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他奶奶的,這些人是把自己這裡當做飯館了,賴上自己了啊!

不過嘛,只要他們聽話,養這麼多人,似乎問題不大。

他四周看了一圈,說道:“將他們都帶到對面那座山腳那裡安定下來,明日開始,就給他們搭建木板房。這些人是你他嗎的帶回來的,就由你來安置。”

小邊一郎急了。“大人,我就只懂殺人,哪裡會安置他們啊,何況,這可是七千多人呢!”

“你不操心誰操心,老子明日就回向東城,現在糧食不夠吃啊!”

(不想佔據太大篇幅,又想寫出大環境趨勢,今天這一章寫的不太好。我儘快調整過來。)

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章 處政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五章 碰撞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十八章 驚喜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五章 碰撞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三章 皇宮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六十九章 兄弟
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章 處政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五章 碰撞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十八章 驚喜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五章 碰撞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三章 皇宮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六十九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