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三十四)
通往市街的小巷,涼風嗖嗖地穿過這條大約五十米的羊腸小道。可能是道路太過狹小,導致這地方的風力特別大,以至於把探出來的窗戶吹得左右搖晃,看起來十分驚險。
我身上穿着的格子襯衫,此時也顯得極不安分。剛纔弄好衣領,又被風吹得一邊立起,一邊擺動。我用手摁住使之不要再失去控制一樣,可是弄好衣領,又顧不上被風無休止吹動的衣襬。儘管顯得十分飄逸,但是又突出我比較瘦小的身體,好容易穿上的格子襯衫,是要它展現出它最帥氣的一面。
爲了不至於太過凌亂,我加快前進的腳步,弓着身軀使勁往前衝。短短五十米的距離事實上也沒有走太久,是風不斷地催促我,快點走,快點走。
剛走出這條爲風填充的小道,一眼就能望見身穿校服的學生。估計年齡和我相仿,同是來領通知書的那些可能撞過一次面,卻未能記得的校友吧!我心中納悶,爲什麼他們都身穿校服?難道是學校的規定?
我懷着種種疑問,走上前去隨意問一個同學。
她長髮飄飄地站在路口,時不時要用右手理一下被風吹亂的頭髮,光是瞧一眼就知道屬於淑女類型,她的動作都很優雅,左手提着精緻的手提包,右手很自然地下垂。她的裝飾品與超俗氣的校服極不搭調,根本就不屬於一個時期。她東張西望,可能是在等一個人,也許是男友,也許是朋友。
“你好,同學,請問你是來領通知書的嗎?”
我先向她揮手打一個招呼,但是她卻看另一邊,並沒有注意到我。於是我就硬着頭皮湊上前去引起她的注意,這樣的做法會很容易被別人罵**絲。不過,她並不是那些以爲自己與衆不同而無視他人的女孩子。
“恩,今天統一領通知書。”
她的語氣特別的溫柔,出衆的氣質似乎帶着女神範。
她梳着齊劉海,一張標準的瓜子臉同時皮膚很白,不過不是病態的慘白,而是白色中透出淡淡的紅色。眼睛宛如葡萄一般迷人,此刻我似乎覺得曾經在學校的某個地方見過她,我頓時被她的氣質所吸引。
“那今天必須穿校服嗎?”
我指着她的校服,有禮貌地問道。很少有的輕言輕語,竟然很自然沒有絲毫做作的表露出來。我突然覺得她穿校服的樣子也蠻好看,也很得體。我估摸着她至少有一米六三左右,因此她屬於身材高挑的女孩子。但是沒法和職業模特兒相比,不過校服穿在她的身上很合身。
“沒有要求,我只是有點懷舊,想最後一次穿這所學校的校服,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穿校服。”
她的頭微微上仰,晨光照在她的臉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樣的美麗而燦爛。她在回憶,回憶使她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潔白而又整齊的牙齒。
“呵呵,我還以爲領通知書都會穿得很漂亮或是很帥氣,你真的很特別。”
“沒有啦,我覺得校服比較適合這個場合。”
聽到我的誇讚,她不好意思,手緊攥着手提包的帶子指甲在上面摩擦,發出沙沙的響聲。她也在暗暗地笑,雖然沒有笑出聲,但是她臉頰上的兩個淺淺的酒窩已經告訴了我。
“那好,謝謝你告訴我。我得先走了,還有同學在學校等我。”
我微笑着向她揮手道別,她也迴應我一個微笑。我漸漸走遠,巷口仍然是她優雅的身影。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而我只是欣賞風景的遊人過客罷了。
我的雙腿在機械化地重複着一前一後的行走動作,步伐不是很快,因爲我邊走邊搜尋我的同學,或是認識的朋友。好久都沒有出門,大約有十多天。雖說不長,但也不短。十多天的宅男生活,讓我的視野完全被禁錮在僅有一百平米的家中,所謂風景事物就只能是屋內的家裝充當。今天終於走出來,就像山頂洞人走出洞穴。這市街上的一切都好像是新的,低矮的磚瓦房的屋脊被塗層白色,原先被雨雪風霜打磨的老舊瓦片,被換成黑青瓦片,頗具古代意味。
還有我最喜歡去的快餐店,也由“幸福快餐店”改成“美食美客”感覺爲這個很普通的快餐店憑填幾分文化氣息。我探頭望一眼店內的情形,他家的生意很好,店內經常顧客爆棚人滿爲患。這家店的老闆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大伯,他爲人很好,而且忠厚老實。記得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募捐的時候,全鎮就是他家捐得最多,好像是近一萬元,大約是一千多份快餐的總值。由此他也被選爲模範,在鎮長一直很出名。
意外的是,我竟然沒有碰見一個同學。看見別人都是結伴而行,一路上有說有笑。我卻是獨自一人,倍感孤單,只能把雙手踹在兜裡,低着頭慢慢沿着道路行走。
也就大約六分鐘的時間,我便停在目的地——學校門口。大門敞開着的,時不時有身穿校服,休閒裝的同學進進出出。下午兩點全校準時集合,到時候能夠聽到校長,政教處老師的囉嗦訓話。回想一下這三年我好像沒有認真聽說一句話,所以這一次我打算好好地聽,從頭聽到尾。算是爲初中生活畫一個還算完美句號。
我吐出一口濁氣,又整理一遍衣衫,保證沒有出岔子後就往自己班上走。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當他們看見我穿格子襯衫時會不會笑我。越想越覺得搞笑,我感覺自己很在意形象,以至於憂慮同學對我這重大改變的看法。
我踏上這條由煤渣鋪成的跑道,每走一步都會發出響聲。這就像一條時空履帶,起點是懵懵懂懂的初一相聚,中程是青春叛逆的初二生活,終點是依戀不捨的初三離別。我想到環繞着跑道走一圈,突然回憶給了我靈感……
升學那年
一紙畢業證書
讓我們走到一起
那一晚
懵懵懂懂,誰也不認識誰
初一
我結識了兄弟
同時我們擁有了共同的祈盼——牽手三年
初二
14歲
同學們爲我舉行了初中生活的第一個生日
然後他認識了她
但是兄弟,漸漸離去
初三
我觸到離別的冰冷
和剩下的12個兄弟的熱血
破碎的諾言
拾起的確是那份“同學錄
畢業那天
一紙畢業證書
讓我們道出離別
那一晚
依戀不捨
誰也放不下誰
疊起那三份紙張
想起
我的一毫米青春
然後,我將它命名爲《我的一毫米青春》
也許是觸景生情的緣故,我竟然不由自主地潸然淚下。儘管這樣的淚水並不是適合今天高興團聚的場景,但是卻適合獨自一個人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