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

張純一張嘴,袁傾城就想翻白眼,‘還真教官家給說中了,蠢蠢這貨成事不足,偏偏還特別愛搞事,我兒子趙興和趙盛才九歲,趙錦才四歲,着什麼急謀劃前程,再說,這事有官家操辦,咱們操哪門子心?’

不想,聽張純提起這茬,李琳和麻曉嬌都坐正了一些,只有葉詩韻跟她一樣漫不經心。

“你說的是皇子出閣一事吧?”李琳問。

皇子出閣是指皇子成年後離開皇宮,前往自己的府邸居住,同時獲得相應的封號、官職和權力,是皇室制度中的重要環節。

這個成年,不是說皇子真的成年,而是通常在皇子十歲以上(具體年齡因皇帝態度、皇子地位等有所差異),由朝廷安排出閣事宜。

——這也會因政治需要提前或延後。

放在別的趙宋王朝的皇帝那裡,皇子出閣時通常都會被授予王爵(如親王、郡王等),並賜予相應的封號(如“燕王”、“許王”等),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朝廷還會爲皇子修建或分配專門的府邸,作爲其出閣後的居所,府邸的規格根據爵位等級而定。

出閣後的皇子可能還會被授予一些榮譽性或實際性的官職,參與部分朝政(但趙宋王朝爲防皇子干政,實際權力通常受限),同時擁有自己的幕僚和下屬機構。

總之,對皇子而言,出閣標誌着從皇子身份向獨立宗室成員的轉變,是其政治地位確立的重要標誌;對朝廷來說,這一制度既體現了對皇室成員的優待,也通過規範皇子的居住和權力範圍維護了皇權的穩定。

趙俁絕對是趙宋王朝歷任皇帝中最特殊的存在。

他的特殊性,不僅在於他是趙宋王朝除了趙匡胤以外最偉大的皇帝,還在於他的兒子太多、女人也多。

這小男孩長到十歲,就開始發育了,甚至很快就會性成熟了。

而後宮中的女人這麼多,趙俁是能幹,可也肯定不能滿足數千個女人,她們中必然有慾求不滿的。

偏偏,趙俁這個人還很自私,喜歡把自己宮裡的女人上了先佔爲己有,進而已經跟自己宮裡的大多數女人發生過關係。

這萬一哪個趙俁上過的女人憋壞了,打起了皇子的主意,那不就造成皇室醜聞了嘛。

關鍵,涉及到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兒子,趙俁也不好處理。把他們弄死吧,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虎毒還不食子;要是不弄死他們吧,他們都給趙俁戴綠帽子了,這也太有損趙俁皇帝的威嚴了,萬一這事再傳出去,趙俁只怕會被人笑話上千年,甚至更久。

也正是因爲如此,有諫官建議,讓趙俁早一點放皇子出閣,爲了避免自己的兒子綠自己,自己再親手弄死自己的兒子,趙俁當即就同意了。

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實施,主要是因爲,趙俁的兒子實在太多,這要是都封王,都給修建專門的府邸,太不現實。

朝廷現在正在研究解決方案,只等方案研究好,就會讓年紀夠了的皇子出閣。

趙俁的庶長子趙衍,今年已經十一了,再過幾個月就十二了,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沒準會出事,所以,皇子出閣這件事不會拖得太久,最晚,年前就得辦。

而麻曉嬌的長子趙棣、葉詩韻的長子趙存、李琳的長子趙擎、張純的長子趙樘也全都超過十歲了,肯定是第一批出閣的皇子。

試問,做母親的,怎麼可能不爲自己兒子的前程擔憂?

這也就不怪張純會提議此事,以及李琳和麻曉嬌如此重視此事了。

倒是葉詩韻想得比較開。她想着,反正自己的兒子是皇帝的兒子,未來還能差得了?再說,這不還有自己嘛,最多自己給自己的兒子想點賺錢的主意,當個富家翁總歸沒問題,所以根本就不擔心。

關鍵,葉詩韻對自己兒子的未來也沒什麼期待,不像張純、李琳、麻曉嬌,希望自己的兒子從政、從軍、有出息。

麻曉嬌說:“官家皇子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封王,如果全都封王,不僅朝廷的財政壓力太大,這王爵也就不值錢了。”

葉詩韻說:“全都給建府邸,也不可能,皇城中哪有這麼多地方。”

張純說:“王位、府邸都是小事,皇帝的兒子,再差,也少不了一世榮華富貴,我所說的謀劃,是更重要的事。”

這回,就連袁傾城都坐不住了,她問:“什麼更重要的事?”

沒辦法,袁傾城的兒子趙興、趙盛就算這次不出閣,明年也肯定得出閣。

趙俁說的好聽,會將自己的兒子全都安排妥當,但畢竟趙俁的兒子那麼多,狼多肉少,也身爲人母,袁傾城怎能不爲自己的骨肉細細籌謀?

張純看了袁傾城一眼,似乎在說:“我可還沒消氣吶!”

但張純還是答道:“解除對皇子的限制。”

爲了防止皇子干政,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和大臣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限制措施:

皇子等宗室成員雖然年紀很小就可以封官、封爵,但大多是隻有官位、爵位名號而無具體實權的武官。即便能出席朝會,也被規定不準對朝廷大事、國家大事發表意見,只能作爲一種象徵存在,沒有參與討論的權利。

宋神宗規定,宗室子弟授官者,不可以在河北、河東、陝西及四川任職,因爲這些地方要麼靠近邊境,要麼容易形成割據,防止他們與地方勢力勾結。同時,宗室子弟不能擔任能夠帶兵的武官,也基本不可能任相——兩宋時期,僅有宋太宗八世孫趙汝愚擔任過宰相,但不久也遭到貶謫。

宋英宗之前,宗室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只能依靠朝廷授予的虛職生活。宋神宗時期雖允許他們參加科舉,但依然有諸多限制,其目的還是爲了防止他們通過科舉掌握過多權力,威脅皇權。

趙姓宗室在京城需由朝廷統一蓋房子,集中居住,不能隨意選擇居住地點。他們外出要申請,回來還要登記,並且中途在街上下馬都不行,違反制度會受到懲罰。此外,他們會客也受到嚴格限制,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與朝中大臣、官員見面,除非得到批准。

通過這些措施,趙宋王朝有效地限制了皇子及宗室成員的權力,基本杜絕了他們干政和爭奪皇權的情況,維護了皇權的穩定。

但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規定,不僅造成了趙宋王朝的皇子及宗氏人才的大大浪費,還幾乎把他們當成囚徒一樣囚禁起來,關鍵,歷史上,金人南下時,還造成了史上最恥辱的靖康之恥。

張純要是說別的事,已經跟趙俁接上頭的袁傾城,真不感興趣,也真不會支持張純。 但張純要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還皇子自由,那身爲皇子母親的袁傾城,肯定得支持張純,畢竟,就像張純所說的,王位、府邸都是小事,但自由就不同了。她可不想自己的兒子一直被“囚禁”到死。

李琳一直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從軍,替自己完成征戰沙場的夢想,所以肯定是最支持張純的。

李琳說:“此事我已與官家聊過,官家雖未明說,但我觀他也有放皇子出去歷練爲我大宋效力之意,只是朝中大臣堅決反對此事,官家纔沒有鬆口。”

麻曉嬌問:“那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讓大臣同意此事?”

葉詩韻說:“皇子、宗氏如果從政、從軍、從商,肯定會跟大臣產生競爭,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輕易點頭的。”

張純微微一笑:“容不得他們不同意。”

“此話怎講?”袁傾城問。

“由於官家皇子太多,按照以往制定的規定,根本無法安置這麼多皇子,他們總不能讓官家將生下的皇子掐死以及禁止官家繼續生皇子吧?”張純說。

別說趙俁可是有強大軍功的皇帝說一不二,就算趙俁是宋仁宗那樣的窩囊皇帝,大臣也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

四女不約而同的點頭,認可了張純所說的。

“府邸就不說了,皇城沒這麼多地方就是沒這麼多地方,大臣最後只能妥協,允許皇子自己隨意選擇居住地點,這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真正棘手的是王位問題。”

“太平天國後期,尤其是洪秀全死以後,太平天國內部統治極其混亂,當時的統治者爲了拉攏人心,將大量關鍵將領都封爲王爺,導致王爺數量激增到了兩千七百位左右,出現了“王爺多如狗,爵爺滿街走”的特殊局面,這是特例,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就不提了。”

“除此之外,史上王爺最多的就是明朝。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恢復了藩王制度,規定皇帝的兒子除繼承皇位者外,其餘都封親王,親王的兒子除繼承親王爵位者外,其餘都封郡王。這種制度使得明朝宗室成員數量不斷增加,王爺的數量也隨之增多。據記載,明朝一共出了八十七個親王、九百二十四個郡王。這些王爺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如果官家執意將自己的兒子全都封王,那麼其所帶來的財政壓力,絕對要遠遠超過明朝的王爺給明朝的財政帶來的壓力,關鍵,咱們大宋,封王也較爲謹慎,異姓王數量很少,親王數量更是相對有限,大臣肯定不願意看到官家把自己的兒子全都封王。”

“可不給皇子封王,又不符合我大宋的禮制。”

“而且,封親王,還是封郡王,也不好抉擇,總得有個評判標準吧?”

“既然如此,官家跟大臣就有得談,談好了,就有望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

四女聽言,眼睛一亮!

甚至就連葉詩韻都說:“展開講講。”

張純不無得意地說:“這是我給官家獻的解決這個難題的計策,參考的是清朝的封王政策,即:功封,及遞降襲爵。

這麼做的好處是:

一來,這能大大減少王爺的數量,減輕朝廷財政負擔。功封就意味着皇子們不能再僅憑出身坐享其成,得憑真本事掙爵位,有多大能力就享多大待遇。那些沒什麼功績的皇子,頂多封個低階爵位,不會像明朝那樣躺平也能佔着親王、郡王的俸祿,朝廷的錢能花在更實在的地方,比如軍餉、比如民生。

二來,這能激勵皇子上進。遞降襲爵就是說,父輩是親王,兒子若沒功績,可能就降爲郡王,再下一代沒本事,繼續往下降,直到成爲普通宗室。這樣一來,皇子們爲了保住家族地位,就得主動去做事——從政能治理地方,從軍能戍守邊疆,就算從商、治學,只要做出成績,朝廷認可了,就能憑功勞晉爵。久而久之,宗室裡能多出些有用的人才,不再是一羣只知享樂的閒人,這對我大宋來說是盤活了宗室資源。

三來,宗室實力強大了,也能平衡朝堂勢力。

官家很認可我的計策。”

頓了頓,張純又說:“現在的問題是,大臣雖然覺得我的計策不錯,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計策,但他們又不願意看到宗室崛起,搶奪他們手上的權力,所以不肯鬆口,此事就僵在這裡。”

李琳很乾脆地問:“你需要我們做什麼?”

張純直言不諱地說:“聯繫後宮妃嬪,讓她們說服自己孃家支持此策,跟她們陳述利害關係,說清楚這是大家都受益之事,只要有足夠多的官員支持此策,官家就能順勢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

“爲何不請官家或皇后下旨?”麻曉嬌問。

“解除皇子身上的限制,最受影響之人就是太子……”

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和大臣之所以如此限制皇子、宗室,原因之一就是免得皇子或者宗室中出現政治強人威脅到皇權。

所以,站在皇后鄭顯肅和太子趙壽的角度,肯定不願意解開其他皇子身上的枷鎖。

這樣一來,趙俁就不好親自出面來辦這件事了。

那她們幾個私底下去串聯此事,就是最優解。

等生米煮成熟飯,鄭顯肅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最多趙俁象徵性地收拾她們一頓,也就是了。

完美。

……

第118章 收回所有皇權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94章 齊人之福第1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0章 首戰告捷,先取一州第110章 誰是女狀元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43章 李清照生了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99章 建中元年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276章 趙俁有子初長成第190章 烈焰紅脣第255章 女反賊第155章 張純裝病第81章 奴婢李師師第214章 西夏皇后的野心第253章 盛世新篇章,趙俁見宋江第224章 這三年第29章 有錢了第252章 梁紅玉第54章 趙佶狎妓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266章 袁傾城:小丑原來是我們五個第73章 年號(爲盟主“ 詠夙”加更!)第213章 後宮風雲第5章 有驚無險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140章 五女:趙俁就是一坨唐僧肉!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47章 誰是第三者?第168章 御駕親征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8章 私定終身第271章 鄭皇后的告白第23章 分裂之始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61章 越來越有帝王之相第135章 上賊船的袁傾城第274章 趙俁:我兒子出息了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10章 三個人才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88章 耶穌也留不住他們,朕說的!第227章 又被張純矇混過關了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260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第9章 娶一送一第201章 子嗣盈庭賜名策,五女再聚謀新局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222章 男人最大的快樂第18章 離開後宮的捷徑第120章 棒打鴛鴦第252章 梁紅玉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43章 趙俁:我給你養老第231章 李師師初長成第257章 汝妻妹吾自養之,汝勿慮也第142章 李琳:女爲悅己者容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123章 張純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第104章 改革怎麼可能不流血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191章 和親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104章 改革怎麼可能不流血第2章 咱們換皇帝吧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83章 雌競第222章 男人最大的快樂第239章 當然選西軍了第281章 蕭太后的復仇第52章 蔡京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9章 娶一送一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144章 葉詩韻也生了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41章 女人能有多主動(感謝盟主“泥嵐軒真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189章 昨夜江邊春水生第82章 焉人出豹子第20章 王爺,別玩了第133章 五女分歧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199章 宋遼燕京和約第128章 小妞,你放手去幹即可第9章 娶一送一
第118章 收回所有皇權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94章 齊人之福第1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0章 首戰告捷,先取一州第110章 誰是女狀元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43章 李清照生了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99章 建中元年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276章 趙俁有子初長成第190章 烈焰紅脣第255章 女反賊第155章 張純裝病第81章 奴婢李師師第214章 西夏皇后的野心第253章 盛世新篇章,趙俁見宋江第224章 這三年第29章 有錢了第252章 梁紅玉第54章 趙佶狎妓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266章 袁傾城:小丑原來是我們五個第73章 年號(爲盟主“ 詠夙”加更!)第213章 後宮風雲第5章 有驚無險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140章 五女:趙俁就是一坨唐僧肉!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47章 誰是第三者?第168章 御駕親征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8章 私定終身第271章 鄭皇后的告白第23章 分裂之始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61章 越來越有帝王之相第135章 上賊船的袁傾城第274章 趙俁:我兒子出息了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10章 三個人才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88章 耶穌也留不住他們,朕說的!第227章 又被張純矇混過關了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260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第9章 娶一送一第201章 子嗣盈庭賜名策,五女再聚謀新局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222章 男人最大的快樂第18章 離開後宮的捷徑第120章 棒打鴛鴦第252章 梁紅玉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43章 趙俁:我給你養老第231章 李師師初長成第257章 汝妻妹吾自養之,汝勿慮也第142章 李琳:女爲悅己者容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123章 張純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第104章 改革怎麼可能不流血第265章 看破不說破,夫妻接着做第191章 和親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104章 改革怎麼可能不流血第2章 咱們換皇帝吧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83章 雌競第222章 男人最大的快樂第239章 當然選西軍了第281章 蕭太后的復仇第52章 蔡京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9章 娶一送一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144章 葉詩韻也生了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41章 女人能有多主動(感謝盟主“泥嵐軒真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189章 昨夜江邊春水生第82章 焉人出豹子第20章 王爺,別玩了第133章 五女分歧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199章 宋遼燕京和約第128章 小妞,你放手去幹即可第9章 娶一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