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

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

四月,盧植,皇甫嵩,朱儁,劉儉四路中郎將各自出兵,直奔黃巾動亂的各處戰場。

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前往汝潁,盧植帶領袁術等人前往冀州與張角交戰,而劉儉則是率軍前往南陽。

雖然只有兩萬五千精銳,但劉儉所率領的兵將都是朝廷的正規軍,後方有何進作爲後盾,支付糧草,三軍將士可謂牛馬齊全,甲冑精良,弓弩軍械充足,而反觀黃巾軍大多皆是流民,沒有兵甲器械,又無糧秣供應,雖然人數極多,但論及戰力卻遠遜己方。

不過,劉儉此刻心中仍然有一個顧慮。

這個顧慮若是跟軍中諸軍吏談,只怕沒有人可以爲他解惑,但如今,正巧有劉焉爲他推薦了董扶這個年過七旬的老雞賊給他當謀士,此人的老辣程度與劉焉不相上下,劉儉有事正好可以與他商議。

皇甫嵩,朱儁等人前往汝潁,對陣的是黃巾軍的高階將領波才,而據劉儉軍中的斥候彙報,南陽方面,負責統領黃巾的一路大方乃是張曼成,另外還有韓忠、趙弘等大方。

其餘諸路小方,亦有六七路在南陽郡,兵力頗強。

不過劉儉倒是不擔心對方的兵力,而是擔心另外一件事。

兩萬餘將士並未與皇甫嵩等人合兵一處,而是走陸渾,通過熊耳山和伏牛山之間的山脈,三軍行至西峽,再向東便是南陽平原,可直抵宛城。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暫時駐兵了,他將董扶找來,與他商議一事。

董扶倒是老當益壯,年過七旬,卻依舊健郎,跟隨劉儉行軍,該騎馬時能騎馬,該坐車時能坐車,一點都沒耽誤事。

帥帳之中,劉儉與董扶一同吃飯,邊吃邊道:“今有一事不解,想請董公賜教。”

董扶一邊食餅,一邊道:“若是關於如何用兵,或是排兵佈陣,莫問老夫。”

劉儉笑道:“不是如何用兵。”

“請中郎將細言。”

“敢問董公,可知南陽蛾賊如何行事的?”

董扶道:“略知一二,據聞蛾賊一邊攻打官署,一邊攻略各家望族鄔堡,以求天補均平。”

劉儉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蛾賊戰力,並不足慮,唯所慮者,只是蛾賊攻略了幾家望族鄔堡,奪了器械糧秣,武裝其軍,如此恐增其戰力,雖我亦能勝,但恐傷亡過重,回頭爲朝中有心之人藉此抨擊,故心有慼慼,不敢妄動,不知董公如何看待此事?”

董扶並沒有着急回答,而是將口中的餅咀嚼咽肚,道:“中郎將,均平之論,並非黃巾蛾賊首創,自春秋時起,便有語記,”

“春秋時的晏嬰便曾有語,古之盛君,其取財也,權有無,均貧富”

“孔聖先師亦有言留於後世,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先賢大聖早有此言留於後世,然後人終無法有人以此言而帶動黎庶成大事者,中郎將可知爲何?”

在這方面,劉儉不可能比活了七十多年精通讖緯人心之道的董扶懂的透徹,當即搖頭。

“還請董公賜教?”

“因患不均者,皆爲寡徒,寡徒驟富,當行之何事?”

劉儉摸着下巴細思。

董扶一邊咬餅,一邊道:“老朽給中郎將舉個例子,有兩個飢餓之人,一生未嘗肉糜滋味,這倆飢餓之人行於荒郊,突見樹下有一肉脯,依中郎將之見,這兩個飢餓之人會如何行事?”

劉儉疑惑道:“分而食之。”

董扶笑道:“那確是有可能的,不過卻需是兩個常年能食肉糜者,且受薰書業,知謙讓之禮的人……而兩個一生未嘗肉糜之人,常年受困於飢,定無所學,難知禮節,這樣的兩人,如何謙讓?他們定當互相爭奪,誓將此肉脯據爲己有,焉能分食?”

劉儉聞言恍然而悟,他開始低頭細思。

董扶笑道:“從春秋時起,就有均貧之說,卻從無飢餓之人能以此言論而成事,最多也不過是呈一時之兇,爲何?只因若予鉅富於極貧者,勢必更難均平。”

“以中郎將之睿智,可試想,蛾賊教衆皆爲流民,他們攻入望族鄔堡,見了平生所未見過之物,當何如?蛾賊們難道會你謙我讓,知禮守節,坐而均平?”

劉儉摸着下巴慢慢地道:“不會……他們會搶,瘋狂的搶,爲自己搶,這些生平未見之物,他們恨不能全部據爲己有,沉溺享受生平從未享受之物。”

董扶笑着點了點頭,道:“若是帶領他們的人,是一位英傑的人物,用以森嚴的軍法,整規的制度,或許能約束住蛾賊,併爲普通的蛾賊創造一個假的均平條件,但是黃巾諸大方,又都是一羣什麼樣的人物?”

“呵呵,黃龍、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左髭丈八,單聽這些綽號,老夫就能想到他們平日裡是何樣的行事作風,這些爲首之人,進了豪富鄔堡之後,怕是會比普通的蛾賊表現的更加不堪!”

“難道他們會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呵呵,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高祖那般的英傑,興懷大志,高瞻遠矚,不爲眼前之利迷惑的。”

“見過了豪富的鄔堡,這些大方首領心中的第一想法,只怕不再是建立黃天之世,也不再是什麼均平,而是如何不讓這到手的鄔堡和財富被旁人奪走,甚至包括他們的同僚!”

“張角遠在河北,又如何能約束這些目無遠見之人?”

“若諸路蛾賊一心爲了所謂的黃天盛世,一心合圍雒陽,諸人心中皆有相同理念,尚算大敵,”

“但是如今,他們在地方爲禍,以均平富爲幌搶劫鄔堡,可搶的越多,也就擁有的越多,而擁有的越多,這自私自利之念便越多。”

“黃巾軍一無正規建制,二無律法約束,三無知禮守節,高瞻遠矚之統帥,諸方渠帥皆見識狹窄的微末之流,諸軍自私之念越多,那便越容易內訌,還談什麼均平?不過是藉此理由而徹底的淪爲了盜寇,對於這樣的軍隊,要破之何難?”

劉儉聞言恍然。

他驟然想起,歷史上那些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獲得的戰果越大,內訌紛爭便越多,而因爲內訌而失敗的農民起義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而內訌的原因,無外乎就是從一無所有,而變的獲利太多。

可同患難,卻難同富貴。

劉儉看向一旁的董扶,終於明白劉焉爲什麼要把這個老頭派到自己的身邊了。

真的應了那麼一句老話,老而不死是爲賊。 шшш ⊙TTkan ⊙¢ o

這個在歷史上鼓動劉焉廢史立牧入蜀的老傢伙,真的就是個老賊。

“董公之言,令儉頓開茅塞,多謝指點!”

董扶擺了擺手,道:“區區小事何足道哉?如今要破南陽蛾賊,老夫倒是有一計,可供中郎將參用。”

“何計?”

“中郎將麾下,可有精銳細作,能往蛾賊中散佈流言者?”

劉儉點了點頭,道:“我大漢精銳之師,爲了應付各種局面,自然是各色人才皆有。”

董扶聞言笑道:“如此最好了。”

“不知董公想讓我的精銳,往黃巾軍中散佈些什麼?”

董扶笑道:“老朽最善讖緯之術,那往黃巾軍中散佈的,自然就是讖緯之學了,而黃巾諸教徒皆信奉黃天,對神鬼學說極易順從,如此,老夫的言論,說不定就可以幫到中郎將了。”

……

……

劉儉的大軍暫時未動,但是在南陽諸地,很快就開始流傳起了一則童謠。

童謠的大體內容不表,但箇中所表達的意思卻在整個南陽郡廣爲流傳。

這童謠之中包含了應和黃天的玄學理數,同時隱隱表達了一個意思,若能得拒南陽之南三縣,同時得鄔堡十座,據糧三十萬石者,乃天授之王。

這條消息一傳出來,南陽郡黃巾之中,最大的一股勢力張曼成,變的有些不淡定了。

此番在南陽郡,張曼成主要負責攻打北方的宛城。

但是,其餘的黃巾大帥,諸如趙弘、韓忠、黃山、獅須等大小方,則是在南陽郡的南邊四處劫掠鄔堡,充實手下的將士,獲得輜重糧草無數。

但是,他們只是將所獲之物,統統據爲己軍所有,他們在南陽郡的南方佔據縣城,將財貨輜重挪到縣城中,並不北上協助張曼成征伐宛城,似有憑藉這諸多錢糧據守城池、獨霸一方,當山大王之意。

本來張曼成心中對諸方不顧大局的行爲就所有不滿,直到這讖緯童謠在南陽郡一流傳,張曼成更是坐不住了。

他不再繼續進攻宛城,而是轉兵南下,直奔着南陽郡南諸縣而去。

(本章完)

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98章 張角高徒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26章 遺物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807章 強漢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739章 大捷報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今天陪老婆複查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626章 差距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698章 夢第662章 降董第221章 賈詡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43章 教導張飛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626章 差距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32章 關長生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82章 謙亡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19章 審鮮卑
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98章 張角高徒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26章 遺物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807章 強漢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739章 大捷報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今天陪老婆複查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626章 差距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698章 夢第662章 降董第221章 賈詡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43章 教導張飛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626章 差距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32章 關長生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82章 謙亡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19章 審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