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夢

第698章 夢

曹純居住在郯城,有自己的府邸,有自己的僕役,劉備對待他這個大舅子確實沒的說,除了不讓他外出郯城之外,剩下的事情都由着他。

甚至是在閒暇之時,劉備還會親自到曹純的府邸,跟大舅子閒來無事的一起喝幾口。

同時,劉備還會定期將曹純的消息,向着曹操方面的軍營擴散,宣揚朝廷的仁德,即使是捉拿了曹純,也如此厚待等等……充分的顯示了朝廷的仁德。

消息傳到了曹操的大營,諸將都知道曹純此刻甚是安全,心中盡皆大定。

不過同時,諸將對於此番北上征伐劉備的事情,多少有些存疑了。

畢竟,曹純如今還在劉備的手裡,且待遇不錯,當此時節,曹操不尋思着將曹純想辦法救回來,反倒是北上與劉備作戰,萬一真的把劉備給惹惱了,壞了曹純的性命,這是不是有點不念同宗之誼啊……

剩下的事情,大家多少有點不敢想了。

曹操最近北上之後,屢次在平原戰場上受到劉備的欺負,心中頗爲鬱悶,雖然他也曾極力的想辦法將劉備的部隊往山林之中引,但劉備現在還是很沉得住氣的,就是不中計,因此曹操一直沒有辦法打開局面。

如今曹操部隊被劉備堵在淮北地區,無法進兵,心中本來就挺鬱悶的。

曹純在郯城的消息傳到了曹操那裡之後,曹操當時便笑了,也不知道是惱的還是氣的。

“大耳此人,手段倒是頗多,想是得了劉儉真傳!”

軍師戲志才一直跟在曹操的身邊,聽了曹操之言,道:“子和與劉玄德有秦晉之誼。如今劉備如此相待,倒也說明劉備這人爲人不錯。”

“他與劉儉一樣,都是以仁義爲本。”

“依照末吏認爲,劉備善待子和,同時還將這消息在各地散佈,想來也並非是完全擾我軍心,應是另有深意。”

曹操聽到這,並沒有露出什麼驚訝的神情。

他言道:“志纔此言甚是,曹某心中有數,劉備此舉內中深意,乃是爲了想要和曹某和談!”

“他是想讓曹某知難而退。”

戲志才言道:“劉玄德雖然與我等交手,但一直以來卻並未全力攻伐,大有與我等兩不相擾之勢,他此番廣傳子和在徐州安泰,也不過是藉着這個機會,讓主公知曉其與主公並無長久交戰之心。”

曹操嘆道:“志才啊,其實曹某心中一直有一個顧慮,那就是曹某今後的路,當何去何從?”

戲志才聽到這,臉上也是有了顧慮之情。

“主公原先來江東之前,難道未曾想過此事?”

曹操點頭道:“想了,只是很是多事情,未曾如曹某想的那般發展。”

“當年,曹某來到此地,只想着憑藉江南地利之便,割據東南,坐觀天下大勢,坐視董卓,袁氏,劉儉等諸雄相爭,安心發展,尋機進取中原,然後一舉得成大事……”

說到這兒的時候,不便見曹操眼中的神色驟然一暗,長嘆口氣。

“只是萬萬沒想到,劉儉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誰也沒有能夠想到,他竟然用這麼短的時間就佔據了朝廷一統北方諸州。”

“特別是劉儉佔據朝廷之後,還能用這麼快的速度使北方安定,各項產業皆快速發展,這都是曹某原先始料未及的。”

“依照曹某的設想,劉儉達到今日的成就,應該最少再花十年時間。”

“而這十年時間,足以令曹某做出很多的事。”

“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當今天下,以劉儉勢力最爲強大。”

“他佔據了朝廷,佔據了正統,佔據了大漢朝經濟最富庶的地方,戰馬最多的地方,糧食最多的地方,鐵器盛產最多的地方,商貿產業最多的地方……”

“哎,以現在天下羣雄之勢,非得是曹某與袁紹、袁遺等人聯合,方纔有可能與劉儉抗衡。”

“任何單一一家都不可能是劉儉的對手,可是就這麼打下去,何時是個頭呢?難道我們還真的有可能擊敗劉儉,重組朝廷麼?”

戲志才聽到這兒,也是無奈笑道:“主公想的確實是深遠。”

“只是以如今之勢,這條路主公也不得不繼續走下去了。”

“主公確實沒有能力消滅劉儉。”

“難道主公是想向劉儉歸順嗎?”

曹操聽到這兒,伸手揉了揉眉心,說道:“我縱然是向劉儉歸順,只怕也未必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曹某統領東南多年,已是在此根深蒂固,翌日歸順,必爲所忌。”

“況且,曹某又是袁紹的支持者,這些年來,在利益上與袁氏一族深刻綁定。”

“劉德然與袁氏一族已是不死不休,作爲袁紹支持者的曹某一旦歸順,得到什麼樣的下場,誰也說不好。”

“而且,就算劉儉不傷害曹某,同意曹某歸順,但是曹某如今在東南的影響力甚大……曹某歸順了,曹某的子孫,難道還會爲大漢王朝所容嗎?”

“這些曹某心中都沒有數,如今,曹某已是身處於風口浪尖之人……路在何方?曹某心中亦是不知啊。”

戲志才道:“既然如此,主公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什麼路?”

“以劉儉如今的滔天之勢,雖不能將其完敗,但是主公聯合袁紹,憑藉三江之險固守,並非不可能,如此可能支持十年乃至於二十年……但是具體能支撐到哪一天,末吏心中也不好揣測,不過末吏覺的,以劉儉心中之志,他也不會想無限期的與主公還有袁紹等人耗下去,十年之內,若劉儉拿不下江南,朝廷主動招撫主公,讓主公臣服,也未必不可能。”

曹操道:“那不還是必須得向朝廷投降?”

戲志才搖了搖頭,說道:“如此歸順,與直接被動的主動向劉儉歸順不一樣,只要主公能夠扼守住長江,不被北軍入侵江南,就是不敗之勢,這樣就可以向劉儉提條件了……比如說讓劉儉答應主公,使主公永鎮東南,也並非不可能。”

“到時候主公就可以割據長江以南,每年向朝廷納貢稱臣,如此可保主公自己還有子孫無憂。”

曹操聽到這兒,露出了笑容。

“是啊,事到如今,也只有這麼一條路可走了,就算是不能成就大業,但是若能夠永久的稱雄一方,對於曹某來說,也是極好之事。”

“到朝廷中任人擺佈,哪裡有雄霸一方來的舒服?”

戲志才點了點頭,道:“所以主公目前所要做的事,就是可劉儉交戰,可與劉儉議和,但是卻也不能夠向其臣服。”

“雙方之間一定要有戰爭,我們要讓劉儉知道,他的勢力雖然強大,但是想要平定江東。卻非要耗費巨大的精力與國力不可。”

“而與主公和談,安撫主公,對朝廷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曹操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今後我江東與袁紹,還有朝廷之間關係頗爲微妙,既要借用袁紹打擊朝廷,使朝廷對我們知難而退,但同時也不能與袁紹綁的太緊,要做到進退自如。” 戲志才道:“縱然是借用袁紹與朝廷抗衡,但與朝廷的關係也不可太僵,與劉儉既要有戰,同時也要有和,這平衡取捨之道,也只有主公自己能夠掌控了。”

曹操道:“天幸當年曹某還留了一手,與那劉玄德結了親。”

“如今,子和在其手中,劉備還故意將其厚待子和之事到處散佈,不過想來還是想借此事與曹某談判。”

“也罷,曹某今番就藉着子和之事,與劉玄德談判就是了。”

“志才啊,一會你替曹某將元嘆找來,讓他代曹某前往郯城,與劉備見面商談,關於我軍要贖子和回江東之事!”

“記住,要顧元嘆一路儘量高調一些,最好將此事弄的人盡皆知纔是。”

“劉玄德畢竟不是劉德然,想來應該還是好對付許多。”

……

……

如此一來,曹操就呈現出了兩面兼顧的態勢,他一面繼續與劉備交戰,一面開始派人與劉備接洽,商談關於贖曹純回江東的事情。

畢竟曹純乃是曹操的同宗兄弟,曹操爲了他的安危與劉備和談也無可厚非。

即使這件事最終傳到了袁紹的耳朵裡,曹操當着袁紹的面,也能把這事解釋的清楚。

畢竟不是他袁家自家兄弟被抓,袁紹沒有指責他曹操的資格。

於是,曹操派遣使者顧雍去跟劉備進行交流,商討關於如何贖回曹純的事情。

對於曹操來說,能不能要回曹純事小,關鍵是,兩方一旦進行和談,這場面上的戰事就必須要暫時停擺。

不論是對於曹操還是對於劉備,在這個和談的期間,都不宜向對方過多的用兵,這樣就能保證減少雙方的衝突,但是曹操的兵馬還陳列在下邳國,不斷地對徐州施加政治威懾。

這樣也算是正和曹操的心意。

既算是響應了袁紹的要求,在徐州這邊牽制劉備,使劉備不能前往他處支援。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雙方的衝突不可避免,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減少雙方的衝突。

既然曹操已經打定了主意,那麼這個“度”的衡量,就需要他自己掌控了。

……

……

相比於南北交界的其他地方,徐州方面的戰事算是最溫和的。

先是馬騰和韓遂,率領十餘路叛軍在此騎兵攻入隴西,但這一次張飛可不慣着他們了。

他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同時還得到了徐榮的支援。

這一次張飛不再保守,他邀請了呂布和張郃等諸將一同上陣,張飛親自居中統領大軍,與馬騰和韓遂決一雌雄。

隴西郡的很多鄔堡,都已經成爲了涼州生產建設兵團的前沿陣地,而且張飛的兵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現在的涼州生產建設兵團在隴西郡已經紮下了根,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

就算是不能將馬騰和韓遂一下子剿滅,但是打個持久戰,然後藉着這場戰爭給對面一點厲害瞧瞧,這一點,張飛自覺還是能夠做到的。

絕對不會出現當初董卓率領十萬大軍西進的窘態。

而豫州方面,孫策尊袁紹之命,已經率領孫家軍舊部,包括他在豫州重新招募的兵將向着兗州進發,而公孫瓚亦是與孫策短兵相接。

雒陽方面,趙雲和沮授的搭檔,也與袁紹軍開始了正面交手。

這一次,袁紹親自領兵,聲勢頗爲浩大,趙雲爲了保護司州的屯田,將戰線前移,將袁紹阻擋於魯陽境外。

別看袁紹北上的聲勢不小,兵馬遠多於趙雲,但是趙雲所儀仗的依舊是騎兵!

不錯,騎兵!

北方軍隊的殺手鐗就是騎兵!

雖然很老套,但是確實管用。

強大的騎兵隊在平原戰場上就是無法突破的存在,一旦袁紹的軍隊和趙雲的軍隊在平原上相遇,趙雲就立刻使用他強悍的白馬軍對袁軍進行衝鋒。

待將對方的軍陣完全衝散之後,再派遣其他的掩護軍隊衝上去與袁軍廝殺。

袁紹人馬雖然多,但是在平原戰場上被趙雲的騎兵給打了幾次之後,都沒討到什麼便宜,心中異常憋悶,於是他們想設下強弩陣,然後尋一個合適的地方對趙雲的騎兵進行埋伏,給予對方重重一擊。

問題是,趙雲也是在邊郡行軍多年的人物了,對戰場的把握程度非常的好。

袁紹手下的荊州人才雖然多,但是在軍事層面,特別是平原站這方面,遠沒有趙雲的經驗來的多。

而趙雲的兩名副將顏良和文丑也是精通於騎兵戰陣的猛將。

這些出身於河北的戰將,個頂個的善於用騎兵佈陣。

這三個人輪番使騎兵陣上陣給袁紹的大軍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袁紹想破壞司州的屯田,但是趙雲、顏良、文丑等人所使用的騎兵機動力極高。

他們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對袁紹去破壞屯田的士兵進行打擊,使袁紹的計謀無法充分的得逞。

當然,袁紹在司州也是拿下了一部分的屯田,不可能一點成果也沒有,但是效果比他預計的可是要差多了。

而與此同時,益州的袁遺也開始將兵馬北上,暗中想要出大散關,直奔長安而走。

另外一方面,袁紹則是派遣他手下的大將黃祖並另外幾名荊州的猛將準備前往弘農郡,悄悄地將何太后與劉辯接到荊州,這樣一來,他的政治目的就達成了。

就算是不能夠在第一時刻破壞劉儉在北方的發展佈局,但是隻要將弘農王和何太后搶回荊州,那麼袁紹也算不虛此行。

問題是,對於袁紹的安排,劉儉早就心中有數。

弘農王只是他用來吸引袁紹軍隊的一枚棋子。

劉儉早已派徐晃在弘農埋伏了一支軍隊。

雖然人數不多,但要出其不意的將黃祖打敗完全沒有問題。

劉儉知道,袁紹想要迎接弘農王的計劃一旦破產,他的整個佈局就都會被打亂。

到時候就是自己狠狠反擊的良機。

(本章完)

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70章 劉十億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226章 遺物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12章 人爲利趨請假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807章 強漢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63章 案 情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73章 魚水君臣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85章 過猶不及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10章 以少搏衆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582章 謙亡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428章 龍虎鬥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15章 家中豪飲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
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70章 劉十億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226章 遺物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12章 人爲利趨請假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807章 強漢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63章 案 情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73章 魚水君臣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85章 過猶不及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10章 以少搏衆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582章 謙亡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428章 龍虎鬥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15章 家中豪飲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