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呂強之死

呂強年紀大了,按道理來說他不應該再參與這些朝堂的爭鬥,而是安安心心的當他的老員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服侍何太后。

問題是呂強這麼大年紀了,有點心裡沒數。

劉儉也曾經提過讓他改一個毛病……就是不要老顯欠。

但是很顯然,呂強改不了自己的這個毛病。

他在宦官之中當了一輩子的聖人,活脫脫的一個另類,什麼事都想站在皇帝的角度,站在天下的角度想一想,然後再插上一腳。

當然,他這麼做的原因也是爲了自己能博一個賢名,另外,呂強如此做,對於大漢朝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說實話,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呂強在朝堂中的那情況了。

朝廷固然還是那個朝廷,但地方已經不是那個地方。

皇權,相權,公卿士族,地方之權,宗親之權,豪族之權……各方的勢力衝突已經非常的表面化了。

而劉辯處於這個漩渦之中,是所有漩渦勢力頂尖的存在,他表面上看似君臨天下,實則每一日都生活在驚濤拍岸之中。

而鑄造小錢則是他一個契機,一個從這個巨浪之中上岸的契機,也是他爲自己打造的一艘戰船。

這是劉辯給自己的一個希望。

但是現在呂強卻告訴他,這個希望是不現實的,他打造的這戰艦實際上只是一艘千瘡百孔的破船。

劉辯自然是不願意承認這點的。

而且呂強的話也讓他覺得呂強這個人一直是心向外人的。

這個外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皇叔劉儉。

劉辯心中很是懷疑,呂強是想將劉儉引進來。

這個老宦官不可留!

劉辮給自己下了這麼一個決心。

心中雖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但他自然不能對呂強表現出來。

他只是告知呂強,自己會好好的考慮他的主意。

隨後,劉辯回到了自己的寢宮之中。

他回到寢宮之後,將觸目所及的東西,全都摔到了地上。

劉辯身旁的宦官都不敢說話,更不敢勸阻,天子發脾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摔東西倒是還好,可是一旦他心情不好,想殺兩個人,那這些宦官就必然成爲他的首選。

劉辯把脾氣發夠了,之後坐在龍榻上,長聲喘着粗氣。

隨後就見他斜眼看向旁邊的一名小宦官,將那小宦官嚇得渾身一個激靈,差點沒當場尿出來。

“去,派人將李儒給朕招到內宮來,朕有事要吩咐他。”

那小宦官聽劉辯這麼說,如蒙大赦。

他長吁了一口氣,急忙向着劉辯長長作揖,隨後就跌跌撞撞的向着後方跑出去了。

大概一個多時辰之後,李儒喘着粗氣,隨同小宦官出現在了劉辯的面前。

很顯然,對於天子的召見,李儒也非常當回事兒,這一路小跑着就趕到內宮中來了。

劉辯見李儒如此喘息,心中頗爲快慰,對李儒也平添了幾分好感。

他對着李儒揮了揮手說道:“李愛卿坐。”

李儒聞言,不由心中一驚。

他哪裡當得起天子的一個請字。

所以說他心中猛然蹦出一個不好的感覺。

今天,天子的召見怕是沒有什麼好事。

“臣李儒,拜見陛下!”

“來,行啊,不必如此客氣!快坐吧,朕有事與你商議。”

按道理來說,投入到董卓門下的李儒,大可不必對劉辯的命令完全遵從,特別是這種私人性質的會務,他甚至可以不來。

只現在的李儒,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境遇之中。

他本來已經完全投向了董卓,所有的事情,只需要遵照董卓的命令就好了。

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董卓偏偏生了大病。

西涼那個地方缺醫少藥的,再加上董卓的年歲已高,所有人現在對於董卓到底能不能活下來都抱有模棱兩可的態度。

西涼諸軍閥中,除了董卓之外,其他的那些武夫對於李儒都不是特別尊重,或者說根本就不是很看重。

董卓要是一死,李儒的大腿可就沒了。你說在這種時刻,他應該抱誰的大腿去?

長安這地方風起雲涌,李儒昔日爲了投靠到董卓麾下,已經背叛了士族羣體,向來爲關東士族所不齒。

他想要現在轉頭回去,只怕根本就沒有人肯接納的,到時候他就是風雨飄搖的孤立之人,誰逮着他都能捏死他。

轉來轉去,看了一大圈兒,李儒最終將目光落在了皇帝劉辯的身上。

如果說李儒是一個孤臣的話,其實劉辯現在也等於是一個孤君。

他甚至都不如他爹劉宏在皇帝位上時身邊的輔佐之人多,至少劉宏身邊當時還有一堆十常侍和外戚。

而劉辯除了他那個胸大無腦的娘之外,卻是誰都沒有……

現在劉辯既然能主動找李儒商議一些機密的事情,那就說明他現在大有拉攏李儒的意思。

或許劉辯也知道,像李儒這樣的身份,也沒有人可以當他的依靠,而身爲皇帝的自己,至少在名義上能夠保全他。

這對於李儒和劉辯來說,都是一次機會。

董卓不能理事,這是他們重新達成協議組合的機會。

李儒坐下之後,隨即向劉辯請問他所要辦的事情。

劉辯這個人畢竟還是個孩子,說話相對直接一些。

他並沒有與李儒過多的寒暄,也沒有過多安慰他,而是直奔主題。

“其實朕一直是會欣賞愛卿的能力的,相國病重,西北方面的事情,對朕和相國有多重要,你心中也清楚,如今,關東和司州各地叛亂太甚。當此時刻,愛卿與朕當團結一心,不爲外人所乘,方可使朝廷免於危難。”

“眼下真有一件大事要交代給伱辦,你務必辦好此事,能夠將事情辦好,我對你已經加以厚待,予以重用,沒有人可在長安危害你,愛卿可懂朕的意思?”

這話說的這麼明白,傻子也都懂了。

更何況是李儒這種聰明人。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陛下儘管放心,有何事儘管吩咐臣,臣一定爲做的妥妥當當,保管讓陛下滿意。”

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劉辯就向着李儒訴說了自己這一次要求他做的事情。

當聽完劉辯所說的事情後,李儒的心如墜冰窖,他對面前的這個皇帝心中產生的一種恐懼……想不到他居然是要求自己去殺呂強。

雖然這件事對李儒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不過呂強畢竟是當初對天子和何太后有恩的宦官,而且在立場方面來說,呂強也得到了全天下士人比較好的評價。

至少這個宦官要比當年十常侍那些人要強太多了。

對這樣的一個人,劉辯都能下得去手,其實他並沒有做什麼能夠威脅到劉辯皇權的事情啊。

依照李儒的智慧,他能猜到,劉辯現在之所以要殺呂強,最根本的原因也不過是因爲他小心眼而已。

想到這裡,李儒不由長嘆口氣,雖然他心中對劉辯的行爲有些蔑視,但是在如今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這麼做了。

“陛下放心,此事臣定然會做的穩穩當當,不會讓陛下的聲名受到一絲污衊。”

……

……

數日之後,大長秋呂強突然在家中病逝。

呂強這一輩子爲了劉氏皇權可謂是奉獻極多,他死在長安城中的影響也是頗爲巨大的。

按道理來說,人死之前都會經過一段疾病的折磨,但呂強似乎並沒有這個階段,他正常還能在往來於宮殿之中,但是突然一下子就暴斃了。

而且暴斃的原因似乎也並不明確。

很多人對他的死心中抱有疑慮和猜測,但是即使有疑慮,但在這件事上也不能深究。因爲大家都知道,能夠有能力對呂強下毒手的人也就是那麼幾個。

在如今關中和司州都呈現一片混亂的情況下,針對呂強的死,若是過於調查,很可能會引起動盪不穩。

所以大部分人將此事聽了之後,便不再過分追查。

說實話,追查也沒有什麼用。

但是,那些真正有實力有能力的大人物,卻絕不會放任這件事就這麼過去的。

如今已經在南陽集結了一定兵力的袁紹,在聽到這件事之後,不由大喜過望。

袁紹是個聰明人,他一下就猜測到了呂強之死的幕後黑手是誰。

這件事對他來說可是一個攻擊天子的好機會呀。

別看呂強只是一個宦官,但是他對天子和何太后有搭救之恩,而且天子和何太后對他一直是以阿公和大父稱之的。

雖然這件事並不能夠扳倒天子,但對於袁紹來說,卻是一個可有利用的契機。

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發燒了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4章 同窗可用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6章 廁中爭雄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530章 讓徐州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170章 劉十億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82章 謙亡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4章 同窗可用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662章 降董再請天假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4章 鄭家婿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2章 關長生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
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發燒了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4章 同窗可用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6章 廁中爭雄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530章 讓徐州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795章 你只是絆腳石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170章 劉十億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82章 謙亡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4章 同窗可用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662章 降董再請天假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4章 鄭家婿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2章 關長生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