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

聽說長安與荊州的兩路使者前來,領頭的還都是會讓劉儉爲難的人物。

於是,劉玄德主動請纓,讓劉儉在鄴城裝病,他自己則是前往鄴城以南的蕩陰義捨去迎接使者。

如今的冀州,各項產業蓬勃發展,又不再受到黑山軍的騷擾,各種產業的流動增加了大批量的民生營計,這也使冀州的民生達到了一個可喜的高度。

至少與中原以及南方相比,河北現在沒有什麼過多的戰事,民生搞的比較到位,豪右鄉紳與民衆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的平衡,所以天補均平的口號在冀州這邊不怎麼好使。

但是從黃河以南,那裡的州郡情況與河北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以袁氏爲依靠的高階層羣體堅決不肯讓利,而袁氏的發展也依靠着這些羣體,故而兩方互相縱容。

兩方互相縱容的結果,那就是所有的壓力都會轉加到最底層的黎庶身上。

在亂世中,這樣的舉動自然會造成各地不斷的反叛,混亂也就不足爲奇了。

動亂一起,很多人就開始進行遷移,特別是中原與關中地區,還有豫州,徐州等地的人口。

他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方面是南渡,遠離大漢原有的經濟中心,去荊,益,揚。

歷史上東漢末期就是這種情況。

另一個就是北上。

歷史上,由於黑山軍的不斷騷擾,戰事不斷,河北也成了一個人口大量輸出外流的地方。

但是在劉儉的治理與溝通一下,冀州顯然已經不是黑山軍能夠啃得動的骨頭了。

因而很多人開始北上,河北的人口出現順差。

這些北上的人也包括一些經學名士和能工巧匠,以及在各個技術領域都傑出的人物。

爲了能使這些人物在河北不被埋沒,故劉儉在冀州以及青州各縣以及交通要道上都設立了義舍。

“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如此行事,使得劉儉的聲名更加廣佈。

特別是底層有技術,有本事的人傑,都紛紛通過驛舍前來冀州相投。

進入了冀州境後,身爲荊州使者的宋忠,一路上都在觀察河北的民生情況。

如今正處於戰亂時節,各地紛爭不斷,但冀州境內卻顯得一片祥和。

黃河以南的這一路上,多少田地荒蕪,多少白骨露於野,多少底層黎庶在路旁剝啃樹皮,咀嚼樹葉。

甚至於路過中原最饑荒的地方,一整片樹林中的樹葉竟皆被食盡。

路途中,宋忠曾經詢問了幾名流民,可知如今的年號。

竟無一人能夠答出。

可嘆大漢天下,400年的巍巍王朝,如今竟破亂到連底黎庶皆都不曉得國家年號的地步。

但是一過渡口,渡過了黃河之後,一岸之隔,一切彷彿都不一樣。

他們彷彿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一路上,看到河北那些在田間耕種的百姓,雖不能說他們過得有多麼的富裕,但通過他們的面色以及他們的表情狀態可以看出,他們過的相對穩定。

他們吃的未必有多好,但是經過了一番詢問之後,宋忠知曉了,這些普通百姓只要每年仔細的計劃一下,不捱餓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這個年頭,“不捱餓”三個字,對於最普通的自耕農來說,就是天賜的福氣了。

而路過一些縣城的時候,住宿於驛站或是義舍之內,箇中的裝潢之新奇,也是讓宋忠一行人頗爲驚歎的。

這一日,荊州使者團來了蕩陰義舍,只見這座新建的義舍樓宇頗高,磚瓦考究,院落綠植擺放錯落有致,門庭漆面鮮亮,既顯雅緻,又不奢華,讓人走進去之後就有一種如沐春風的舒適之感。

宋忠命人向義舍的主事送上了名刺,義舍的主事看到了這份名刺之後,知曉了對方的身份,立刻便按最高檔的規格招待安排他們。

房間收拾好了之後,荊州使者團的人,隨即來到了一輛看似普通的輜車前,請車上的人下來。

隨後,便從車上走下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這女子的外貌風韻,裝扮頗豔。

她穿着一件水綠色的長裙,頭戴斗笠,斗笠側旁掛紗。

雖那長裙寬大,但那女人在行走之間,依舊可以展現出其傲然的身姿,可謂珠圓玉潤,頗有豐盈之感。

正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白話說,這女人渾身上下有一種連綿震顫彈軟的肉感,且一臉俏臉頗爲妖韻。

是一個能夠觸動男人心底最原始慾望的女人。

這女子乃是襄陽大家出身,雖外表豔麗,但舉手投足之間,甚知禮數。

那女人隨着宋忠等人進入了義舍,左顧右盼,一雙妖嬈嫵媚的眼睛中,似多揣摩。

“侄女在想什麼?”宋忠突然開口詢問道。

身爲南陽名士,宋忠自然是與蔡諷相熟的,二人分屬同輩,故而稱呼蔡諷的女兒爲侄兒。

那女人緩緩開口,聲音柔媚。

“仲子公,一路行來,諸州皆滿目瘡痍,唯有進入河北之後,才顯有民生安泰狀,而且這民生安泰之狀,相比於咱們荊州,似猶有勝之。”

宋忠捋着鬚子,嘆道:“正是如此啊,按道理來說,河北之地,理應是大漢如今反叛最兇,黎庶喧鬧最甚之地,可如今觀之,冀州之地,不但安泰,且民心安定,猶如盛世之前兆……了不起啊。”

蔡覓笑道:“公說誰了不起啊?”

“自然是那河北之主,劉儉劉德然也。”

蔡覓掩嘴笑道:“仲子公知道侄女這次來呢,是所爲何事,故人如此說來給侄女聽,是也不是?”

宋忠聞言,哈哈一笑:“老夫乃是何等樣人?雖然這次帶着袁本初交代給老夫的任務來此,但老夫也絕非善誇旁人之輩,若非劉德然的所作所爲,真心讓老夫佩服,老夫也絕對不會說這話的。”

蔡覓道:“我也只是與仲子公戲言兩句,公莫要多心纔是。”

就在這兩人對話之際,突見一人出現在宋忠的面前。

“哈哈,見過宋公!劉某久聞宋公大名,如雷貫耳,今日終得償所願,以見君顏,幸甚、幸甚!”

宋忠和蔡覓皆是循聲轉過頭去。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材壯碩,樣貌威武,一身錦綢貴服,雙臂甚長,耳朵大可招風的男子。

他的身後跟着幾名隨從,雖然都是便衣,但也依稀之間可以看出這些漢子各個煞氣凌然,氣勢渾厚。

這個自稱劉某的人只是站在蔡氏和宋忠的面前,就讓人感覺到他絕非常人,非天下頂尖之人而不能有這般的雍容氣度。

宋忠和蔡氏彼此驚訝地對望了一眼,便都在的心中認定了對方的身份。

就見宋忠向來者行禮,道:“南陽人宋忠,見過左將軍,將軍親來義舍臨,宋忠感激不盡。”

旁邊的蔡氏則是上下打量着劉備,心中暗暗嘆息……

這左將軍咋耳朵這麼大?不好看。

劉備聽到這,知道他們兩個是誤會,急忙澄清道:“仲子公誤會了,某乃青州西牧使劉備也,非左將軍,左將軍乃吾弟也!”

宋忠和蔡氏聽到這,方纔恍然大悟。

宋忠自嘲的笑了笑,暗道自己也確實有點想多了。

劉德然身爲河北之主,身系三州生靈,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讓他放着一堆正事不幹,跑到這來迎接自己這個袁紹使者?自己何時變的這般自戀?

不過,劉備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如今身爲一州牧使,名震天下,劉儉讓他來迎接自己,也是極給他們顏面了。

“久仰玄德大名。”

劉備施禮道:“備奉左將軍之命,前來迎接宋公,左將軍本欲親往,怎奈突染寒疾,不能理事,病體略有不堪,難以見人。”

宋忠聞言皺起了眉頭:“左將軍染病?不能理事?”

劉備長嘆道:“正是,聽聞宋公遠道而來,左將軍卻臥榻不起,心中甚感惋惜,故令劉備前來相迎!”

劉備舉止得體,言辭渾厚有力,神采奕奕,盡顯英雄之氣。

蔡氏暗道:這劉玄德已經是一州牧使,當世豪傑,絕非等閒之輩,他那主子劉德然比他年輕幾歲,還能夠駕馭他,讓這樣的梟雄人物爲自己所用。

再想想這一路前來河北,看到的河北民生與黃河以南之地大不相同。

想到這,蔡氏心中驟然升起了一個念頭。

看起來,這位左將軍乃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人物。

男人和女人,在某些點上是相同的。

男人聽聞有絕世美女,不論如何皆有心一見。

而女人同理,當聽聞有蓋世英雄之時,亦想一見。

蔡覓心中想的是那劉德然是何樣的英雄,宋忠心中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劉德然該不是知道自己此行的目地,故意不想見自己吧?

想到這,宋忠眉頭一皺,想要說去探望生病中的劉儉。

但是話還沒等說出口,就聽見旁邊傳出輕輕的“嗯哼”一聲輕咳。

劉備和宋忠轉頭望去,卻見蔡覓淺笑嫣然的衝着劉備施禮:“民女蔡氏,見過劉使君。”

“嗯?”

宋忠隨即在旁邊向劉備介紹了蔡覓的出身。

襄陽蔡氏在南方勢盛,更是張溫的連襟,劉備自然不能等閒待之。

“不想子仲公前來,竟然還有望族之女隨行?”

蔡氏笑道:“我等荊州之人,乃邊南之人,久聞左將軍威名,今番子仲公爲使者前來拜謁,民女雖爲女流,卻也厚顏前來,實是也想見一見漢室宗親之中,排名第一的英雄,究竟是何等威嚴?冒昧之處,還望海涵。”

劉備道:“可惜英雄如今有疾,卻不方便見人。”

蔡覓道:“無礙,我等雖不能瞻仰英雄之顏,卻也有厚禮遠道而來,想要贈予左將軍,將軍有疾在身,卻也不耽誤收禮吧?”

劉備哈哈大笑道:“你說的是,既有財物,可先送往府庫,回頭我自會將禮單入牧署,宋公攜禮遠道而來,我斷然不使公等空手而歸,備這邊也準備了厚禮,請宋公帶回荊州,回見本初。”

宋忠聞言擺手婉謝。

蔡覓卻道:“劉使君仁義之名,天下皆聞,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只是我們攜帶的這件禮物是不能送入庫府的,必須要送往左將軍府上,還請使君酌情。”

“哦?何禮不能入庫。”劉備不解地問道。

蔡覓掩嘴笑道:“民女便是禮物,不知使君可能將民女送入庫中,與財貨布帛共置?”

劉備聞言,驟然臉色一變。

他萬萬沒有想到,袁紹這次想要促使劉儉擁立陳留王的決心居然如此之強?

連襄陽大族之長蔡諷的女兒,都被他拿來用作禮物,送給德然了?

不過,如此豔麗風韻,珠圓玉潤的妖豔女子,確實頗爲符合德然的口味……

本來以爲德然在這方面的喜好只有自己知道,沒想到袁紹居然把他也研究的這份透徹。

不過這樣好的禮物,德然若是不收下,就未免太可惜了。

劉儉除了是劉備的主公之外,還是劉備的從弟,這個世界上,除了劉周胡氏鄭慈卞玉兒之外,沒有一個人對劉儉的關心會超越劉備。

在劉備看來,身爲宗親之中最有權勢的男人,自己的弟弟後代還是太少了。

眼下只有兩個兒子。

要知道,以劉儉這樣三州之主的身份,在這個以宗法爲感情紐帶爲基礎的社會,那孩子一定是要生的越多越好。

不生個十七八個,那就根本對不起祖宗。

況且這年頭孩子的夭折率極高。

一半的孩子可能在成長到十歲之前就得病夭折了,其餘的即使長大之後,想要活過四十,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只有不斷的開枝散葉,才能保持家族的活力。

但開枝散葉的前提是什麼呀?

當然是美麗的女人啊!

劉備知道劉儉的眼光極高,不是什麼樣的女人他都能兌付的,除了正妻鄭慈之外,卞玉兒就是劉儉納婦的標杆。

而且他還有個怪癖,太稚嫩的他不喜歡。

眼前這個女人,既出身不俗,又風韻妖嬈,極適合劉儉。

德然啊,你可長點心,多納幾個女人,給老劉家多留幾個後吧!

“哈哈哈,好,好,既然你都這般說了,某豈能拒絕,況且既是送於左將軍之禮,我就更不可能拒絕了。”

說到這,劉備衝着宋忠和蔡覓分別拱手道:“來日我便派人護送仲子公和姑娘往鄴城,今夜還請在此義舍稍歇一夜。”

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78章 拼歌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585章 規劃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16章 廁中爭雄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咳的太難受了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15章 攔路虎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再請天假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589章 北上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
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78章 拼歌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585章 規劃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16章 廁中爭雄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咳的太難受了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15章 攔路虎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再請天假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589章 北上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