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

早在劉儉帶兵來河內之郡,韓浩就已經派人暗中去見劉儉,將王匡在河內郡設計,欲乘着劉儉離開了河內郡之後,派兵斷他後路的事向劉儉做了坦白。

雖然劉儉是知道這件事的,不過韓浩既然肯將這件事告訴他,那劉儉依舊非常開心。

這代表了韓浩投誠的態度。

隨後,韓浩的手下給劉儉呈遞上了一封書信。

那是韓浩的親筆,上面詳細的寫明瞭韓浩自投誠到劉儉麾下的原因,乃至於其族中可以爲劉儉使用的資源。

這其實就是韓浩一個投名狀,他將這封書信送到了劉儉手中,其實就是等於讓劉儉掌握了自己的把柄,讓他對自己放心。

在這件事上,韓浩和劉儉兩個人心照不宣。

……

劉儉屯兵懷縣的晚上,韓浩的使者又再度來到其營,向劉儉詢問下一步韓家人應該如何行事。

劉儉告訴韓家的使者,讓他給韓浩傳個信兒,要求韓浩今晚務必想辦法見到朱儁,將這裡所發生的一切告知對方。

並使朱儁能夠傾向於自己。

……

韓浩是個明白人,他能夠猜到劉儉的目地。

河內軍政方面,確實是王匡是一把手,但身爲車騎將軍的朱儁,目前在河內也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

而且就爲人和名聲來說,朱儁要比王匡強得多。

現在,王匡是註定要被取代的,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問題是,要由誰來取代王匡?

三河之地對朝廷來說異常重要,是關中在東北方的屏障。

王匡若是倒臺了,那董卓會立刻如同餓狼一樣的撲上來,將河內之地死死的把在自己的手裡,不允許任何人染指。

劉儉若是敢在這個階段,在河內安插自己的兵將,那董卓一定就會請天子和太后明文詔書,問責劉儉。

劉儉這麼多年以來,不就是在打一個忠於漢室朝廷的人設嗎?

那好,如果你想這個人設,那你就別要河內!

如果要了河內,我就通過朝廷輿論和天子把你這個人設摧毀掉。

董卓和劉儉一直處於一種既是競爭又是合作的關係。

這種關係非常的微妙。

在新政方面,董卓和劉儉屬於攜手向前,齊頭並進,兩個人拼了命的都想把這件事做好。

只要是事關新政,雙方不需要做更多的溝通,彼此都是不約而同的將勁往一個方向上使。

其默契的程度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絕配。

但新政之外的事兒……那董卓和劉儉可是誰也不慣着誰。

該收拾伱就往死裡收拾。

該打壓的時候就往死了打壓。

所以說,有朝廷目前在關中虎視眈眈,劉儉不方便以自己的人手來強佔河內之地。

那如果是韓浩替劉儉鎮守河內的?

肯定是也不行的。

三互法就通不過。

故而劉儉橫看豎看,左看右看,最後還是覺得朱儁比較合適。

朱儁雖然是寒門出身,但是因爲軍功極高,在天下間頗有聲望。

朱儁在明面上,其實是傾向於朝廷的,但是他並不傾向於董卓。

因爲朱儁明白,若想在這個天下立足的話,就不能和士人集團完全鬧僵,特別是他這種寒門出身的人,沒有那麼多站隊和犯錯的成本。

所以,與董卓保持對立,對朱儁而言就是政治正確。

可寒門出身的朱儁,也不是士族羣體。

他跟望族閥閱更是扯不到一塊兒去。

你要是給朱儁硬性的歸屬一個陣營,那隻能說他是軍功集團和寒門底層豪強的結合體。

孫堅就是被朱儁所推舉的,而看一看孫堅的出身,就能大概推斷朱儁所處的陣營在哪了。

代表寒門小豪強的朱儁,在政治利益上,其實是與劉儉最爲相和的。

因爲你仔細看看劉儉在冀州推行的政策,你就會發現,劉儉其實是在推行一種相對公平的政治與財富機制。

這種相對公平的機制,對於普通的寒門豪強來說,是可以獲利最大的。

因爲一旦各項政策相對往公平的方向走,首先受損最大的,自然是處於頂層的望族,因爲他們的財富和權力都是因不公平而獲取的。

而最底層的黎庶,雖然也會因爲利益重新分配而獲得一定的資源,但是因爲家庭的底子太薄,其所獲取的利益相當有限。

現在對於河北普通的民衆而言,政府的政策給他們最大的利益就是能夠吃飽飯。

所以這麼一推算下來,朱儁和劉儉的政治利益其實是最爲合拍的。

所以,韓浩的想法就是:留劉儉是想以朱儁在河內郡爲主,而自己則是在河內郡爲輔。

朱儁雖然是車騎將軍,並不會完全受劉儉管制,但是劉儉想要在河內郡做點兒什麼事,朱儁肯定是不會阻攔的。

而且,朱儁的年紀已經不小了,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有今天沒明天。

就算他能長壽,但過個幾年的功夫,他也未必能夠繼續在河內屯兵了,該回鄉養老就是回鄉養老。

而到時候全盤接手河內郡的,不就是自己的韓家嗎?而韓家的背後不就是劉儉?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具體是什麼形勢,誰也說不好。

……

想通了箇中的道理之後,韓浩立刻找了個由頭,親自去了朱儁的府邸拜訪。

朱儁此時正在研究出兵對付境內白波軍之事,見韓浩來見自己,心中甚感奇怪。

畢竟對方雖然是王匡的從事,但平日裡,除了正常的公事交往之外,朱儁和韓浩並無私交,如今對方深夜登門拜訪,必是有大事要談的。

朱儁在府邸正廳接見了韓浩。

韓浩也不扭捏,既然是打定主意要做,那面對朱儁這樣的武人,也就無需過多贅言,有什麼說什麼就是了。

當下,就聽韓浩言簡意賅的將王匡想要等着劉儉過境之後,斷劉儉歸路的事情向朱儁做了一個詳細的陳述。

朱儁聽完大驚失色。

這事對於朱儁而言,不可謂不大。

一個弄不好,或許都會事關整個河內的安危和動盪。

韓浩一番解釋說明,將事情的脈絡都向朱儁做了明確的解釋,隨後就站在一邊,靜等朱儁回話。

朱儁聽完了韓浩話後,一張臉已經憋成了豬肝色。

也不知道是急的還是氣的。

“王公節真乃愚魯之輩也!這等荒謬絕倫的蠢事,他竟然也能幹得出來!”

最終,朱儁也只能給王匡下了這麼一段評語。

“就算他與袁本初的利益糾葛再深,但袁紹如今畢竟遠在荊州,而與三河地域連接者,實劉德然也……唉,糊塗啊,糊塗。”

韓浩在一旁道:“不瞞將軍,韓某已經將此事告知了左將軍,左將軍對此事早已洞悉……我等借道予彼,乃是得了盧公之請,如今王府君欲行此事,實乃是將我河內諸人放置於爐火上燒烤也,試問將軍,此事若成,盧公以書信質問於你我,我等當以何言向盧府君解釋此事?”

朱儁嘆道:“難怪王公節近日讓我率兵去平定白波賊,吾心中尚有疑惑……畢竟,那白波賊在三河之地爲禍也不是一天兩天,怎麼就突然讓老夫平定……這是要支開老夫,對劉儉下手!”

韓浩道:“正是如此,何去何從,還請將軍細思。”

朱儁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突然看向了韓浩,眼中露出了幾分嚴厲之情。

“你既投誠到左將軍劉儉麾下,那就自去配合左將軍對付你的舊主王府君好了,如今來老夫面前說此事,是爲何故?”

韓浩心中清楚,別看朱儁是寒門出身,但是對於名節這種事還是要求頗高的。

相比於頂級的世家閥閱,寒門階層若想跨越階級,行事與口碑就要做到更加的符合高層人眼中的政治正確,纔有可能有向上一步的機會。

而漢王朝所標榜的仁孝忠義,無疑就是政治正確的標準之一。

朱儁此刻的問話,就是爲了讓韓浩給他提供一個政治正確的理由。

畢竟朱儁也是幾十歲的年紀了,人老成精,不可能爲了韓浩跟劉儉去死磕。

但是讓他現在直言要放棄王匡,朱儁也有點掛不住這張老臉。

就得看韓浩這麼給他臺階了。

韓浩道:“盧府君若不來書信,此事可也,盧府君如今來了書信,則此事絕不可爲,彼爲海內名儒,安可戲之,騙之,謀之也?”

“我韓氏之所以投誠於劉將軍,非爲富貴,實乃是爲了維護家族聲譽,不得已而如此。”

“王府君若行此惡事,我韓家縱非主謀,聲望亦爲所傷,百年積累毀於一旦……將軍年輕之時,贍養母親,以好義輕財聞名,受鄉里敬重,後討伐諸賊,聞名天下,可謂天姿聰亮,欽明神武,策無失謨,徵無遺慮!”

“以武事而論,將軍有大將之略,可和盧公齊名,備受世人敬重,如因此一事而使一世英名盡墮,將軍可甘心否?”

“非是我等不忠不義,實乃是王府君所行之事,非我等所能承受也,正是道不同不相爲謀。”

“將軍一生清明,臨老之時,若是揹負罵名而終,死後焉有顏面去見先帝?”

韓浩的話正是給了朱儁一個大大的臺階下。

便聽朱儁長聲嘆息:“可惜王公節不走正道,我縱有心救他,也只恐忠言不能動其心也。”

“罷了,罷了,一切都是命數。”

“本將此番自還是自去率兵討伐白波賊,至於這懷縣中的事怎麼樣,你與劉德然自定就是了。”

韓浩聞言大喜。

朱儁這話說的雖然有點兒不明不白,但實際上已經表明了態度。

這是純純的倒向自己和劉儉這一面了。

只不過朱儁自己愛惜羽毛,不能親自對王匡動手。

不過,對於劉儉和韓浩對王匡,他已是默認。

“如此,還請將軍出兵十日之後,再返回懷縣,到時一切皆有計較。”

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19章 審鮮卑第88章 放手一搏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170章 劉十億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春節快樂!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咳的太難受了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507章 定胡虜!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54章 鄭家婿第720章 殲援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75章 與誰買醉?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
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19章 審鮮卑第88章 放手一搏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170章 劉十億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春節快樂!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咳的太難受了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507章 定胡虜!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54章 鄭家婿第720章 殲援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75章 與誰買醉?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