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

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

田豐和劉儉有過兩面之緣,彼此之間也算是有一定的相知和相識了。

不過這一次,確實劉儉第一次和沮授見面。

這位和田豐一樣,都是被州里舉爲茂才的人,在整個魏郡乃是冀州都是士族望門之中的佼佼者,同時也是冀州之門中少有的英傑之士。

不爲別的,就憑田豐帶着自己索要十億錢這件事去跟諸望族溝通,但卻只有沮授一個人來到了自己面前,劉儉就能看出,沮授與其他的冀州望族大不一樣。

他心中似乎並不是全盤要維護冀州本土諸大家族的利益,而是有更高的追求。

沮授執禮甚恭,道:“冀州因黃巾蛾賊之患,府庫空虛,流民巨增,盜匪遍地,聽田元皓言,使君想要組建冀州軍,維護州治穩定,授深以爲然,今隨元皓來此,特向使君許諾,願捐錢三千萬,以助使君在冀州組軍。”

“數目雖不算多,卻是我廣平沮氏爲了支持使君治州的一點心意,還請使君莫要嫌棄纔是。”

田豐在旁邊也說道:“鉅鹿田氏,雖無餘財,卻也願意捐獻財貨三千萬,供予使君養兵。”

劉儉暗自點了點頭,心道,田豐和沮授果然是不拘泥於一道之人,不同常人。

他們雖然都是出身於衣冠巨室的望族,但論及眼界和心胸卻並不侷限。

很顯然,這兩個人多少都能夠看出,當今之世已顯亂相,世家望族在地方不可能再獨佔巨利,非得做出一些犧牲方可長久。

一味的固守高階士族在地方的利益本盤,一毛不拔,妄想在亂世中依舊凌駕於其他階層,不絲毫受到的損失,這種想法太過天真,最終的結果絕不會太好。

在亂世中,只有學會投資的家族才能活的更加的長久。

在這一點上,大漢朝的名門望族遠不如底層的寒門們進取心要強。

田豐和沮授能夠分別拿出三千萬支持自己在冀州建立軍隊,說明他們確實是有高瞻遠矚的。

劉儉現在屬於剛剛進入冀州一窮二白的時節。

現在這個時期,田豐和沮授來給劉儉送錢……這兩家各自三千萬的財貨,在這個時期甚至可抵三億。

若是等劉儉的勢力發展了起來,冀州其他的世家望族看準了風向,再來投資入夥……那三億錢的價值絕對不抵現在的三千萬錢。

這就好比投資房產,你在一處城市的待建新區投資一處還沒有學區,沒有配套的房子,它的升值前景肯定要比在已經成熟的市區投資房產的升值空間要大的多。

當然,升遷空間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大,利益和風險都是劃等號的。

劉儉正色:“元浩先生與公與先生爲國爲民,甘願割自家骨血,以保州郡百姓民生,這份高風亮節實在是令人敬佩,劉儉在這裡代表四郡的黎庶百姓,拜謝兩位先生了。”

劉儉別的本事且不說,但這禮賢下士的能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就算是跟歷史上同期的劉備相比,他也絕對不遑多讓。

見劉儉如此客氣,田豐和沮授也急忙站起身來向他回禮。

隨後,三人又再次坐下,就聽劉儉又問道。

“兩位先生皆是英傑之士,更兼祖籍冀州,對河北諸郡甚是瞭解,我想請問兩位先生,儉身爲州牧,今後該如何自處,還請教我!”

說罷,便見劉儉站起身來向着田豐和沮授長長作揖。

這讓田豐和沮授很是驚訝,他們二人急忙再次站起身來回禮。

幾句話的功夫,劉儉和田豐沮授已經來回起身兩次了,這份執禮之恭,即使是在士族之中也算是頗爲繁重了。

沮授今日是第一次見劉儉,他在沒來之前,腦海中所想的只是如何用家族之利來與這位冀州新任的牧首做足夠的交換,還未曾多考慮其他事。

但是直到現在,他才發現,這個年輕人身上的人格魅力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饒是沮授,見多識廣,識人無數。此刻心中也不免有些被劉儉感染了。

他定了定心神,說道:“使君弱冠登朝,則名揚海內,值黃巾之際,則忠義奮發,北伐異族,則鮮卑懷怖,諫廢黨錮,則士人稽首,”

“今治四郡之民,撮冀州之衆,威震河北,名重天下,雖黃巾狡亂,黑山跋扈,然以使君之名,整頓冀州,構組強兵,舉兵東向,則青州可安,”

“還討黑山,則賊首盡滅,回重北守,戍邊於幽州,震懾戎狄,則匈奴必從,”

“橫大河之北,收英雄之才,匡扶漢室,盡除諸佞,定不負英雄之志。”

聽了沮授的話,劉健心中不由暗暗心驚。

看來,沮授確實是一個眼光獨到,能夠展望未來數年的大人才。

如今,雒陽的劉宏將死,而大漢朝遍地賊寇蜂擁而起。

劉宏的兒子年幼,大權盡落於何進、張讓等人之手。

偏偏這些人的底蘊皆不深厚。

但此時的大漢,偏偏又因爲討伐黃巾和涼州導致太倉空虛,收支呈現赤字,猶如雪上加霜。

何進雖然在名義上掌管全國兵權,但目前大漢朝的主要戰力都集中在涼州,被當地在討伐涼州的張溫、董卓、皇甫嵩等人掌控。

而論及軍事名望何進幾乎等於零,沒有任何能夠壓制住西北諸將的能力與名氣,靠的僅僅只是那一個大將軍的名頭。

類似於沮授這樣的有志之士,已經能夠揣摩出中央集權很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變數。

所以說,即使董卓沒有進京,沮授也已經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所以,他才能夠向劉儉說出這一番話來。

表面上看似是讓劉儉在河北替朝廷安撫地方。

實際上是在間接的提醒他,增加實力,以待天時。

多少有一點兒北方版隆中對的感覺了。

當然,這番話的深意,也未必是誰都能聽的出來,也只有心繫天下,有雄才以及壯志的梟雄,纔會往這方面考慮。

若無梟雄之姿,聽了沮授這番話,只怕也不會往那個方向尋思的。

今日,沮授其實也是想看看,面前的這位年輕牧守,到底能不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我好想身體確實有些問題,昨天之後,不知道右上腹一直疼是怎麼回事?是膽囊還是肝臟?今天且先更這兩章六千字,我想明天去醫院檢查一下,容我調節一下,確實是有點擔心,檢查完後我會再恢復八千的更新量。

(本章完)

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2章 人爲利趨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737章 接班人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93章 廣積糧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694章 義子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63章 案 情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82章 大戰初始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215章 攔路虎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64章 張韓之誼請假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99章 上架感言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94章 義子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
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2章 人爲利趨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737章 接班人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93章 廣積糧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694章 義子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63章 案 情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802章 勸降使者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82章 大戰初始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215章 攔路虎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64章 張韓之誼請假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99章 上架感言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94章 義子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