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

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

劉儉雖然沒有看到天子給盧植所寫的那封信的具體內容,但是大概也能猜出來天子這次想要表達些什麼。

這是想讓盧植去鎮守雒陽,給天子當東向的第一道屏藩。

畢竟遷都以後,天子以及董卓,還有他們的西涼軍將全部固守在關中,阻止想要反叛朝廷的諸侯牧守東進。

以軍事實力來說,中央的強兵屯於關中境內,就猶如當年強秦屯於關中而虎視天下。

在整體的戰略形勢上看,無論是袁紹,袁術,曹操……甚至是劉儉,目前沒有一個人有能力可以突破西涼軍在關中的壁壘。

這是地形以及整體軍事實力所導致的差距,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過呢,現在雒陽陽情況和歷史上有所不同。

歷史上遷都的時候,董卓屬於破罐子破摔的主,那時候董卓是全天下都不待見,滿朝公卿一半以上厭惡他,天子也憎恨他。

那時候,董卓在天下人眼中屬於一個純粹的權臣,是擾亂天下的罪魁禍首。

但是換在了這個時間段,董卓的身份就有些不一樣了。

這次的遷都,不止是董卓想要做的事,同時還是天子和何太后想要做的。

現在的董卓也一直保持着一個忠臣的形象。

甚至於因爲《千字文》的面世,使得董卓的聲望在天下間士林中之中

多少也有那麼一丁點的提升。

毫無疑問,一旦遷都成功,察舉被廢,在出版千字文之後,董卓必將夥同劉儉刊印更多的精良書籍,且還是那種對世間有影響的書籍,對現在文化知識的傳播體制,會造成重大革命的書籍。

所以現在的遷都和歷史上很是不同。

歷史上,董卓遷都是爲了防守。

但是在這個時間段,董卓遷都,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進攻。

這個進攻是有特指的。

在軍事上他是防守的。

政策上他確是進攻的。

歷史上東漢末遷都之時,董卓幾乎將雒陽禍害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他不但強行遷移了大批的當地富豪,還把雒陽城付之一炬,將帝都燒成了一片廢墟。

但現在董卓卻不能那麼做了。

忠臣與權臣,身份的轉變也促使了董卓行爲上的轉變。

而且這一次,他是得到了天子的支持的,無論如何,雒陽是不能焚燬的。

但若不燒城,那爲了維持朝廷最高權力的穩定,同時也爲了維持新帝都的富裕,將雒陽的富裕人口遷移往長安,還是必須要做的。

同時,還要確保雒陽和司隸在中央的掌控中。

雒陽如果不經過董卓的徹底破壞,依舊會是一片昌隆,即使不是帝都,也會是大漢朝屈指可數的經濟中心。

特別是天子在天子的角度來看,去往長安不過是權宜之計,日後還是要回來的。

以漢室中央高層的角度來看,有能力在前線替天子鎮守雒陽的名將級人物,只有四個人。

劉儉,盧植,皇甫嵩,朱儁。

首先劉儉肯定是第一個被刪除掉。

說破嘴皮子,劉儉也不可能放棄冀州和青州的領導權,跑到雒陽替天子當看門犬。

朱儁的身份不合適。

首先在這次討董之戰中,朱儁倒向了袁紹的一面,在董卓的層面來講,他是不可能將雒陽交給朱儁的。

而且朱儁屬於江東寒門出身,別看他是一代名將,但在這個極爲看重出身的時代,朱儁的在雒陽貴族眼中的影響力,多少還差點意思。

至於皇甫嵩,那就更不可能了……

自打他在扶風郡被董卓控制住後,雖然沒有被殺,但皇甫嵩一直都處於被監管囚禁的狀態,董卓能不能活着讓他從監牢裡出來都是兩說,讓他總掌雒陽的軍政民生,那簡直就是開玩笑一樣。

如果這麼推算的話,那等朝廷遷都到長安之後,既能讓天子放心,同時也能讓董卓覺得合適鎮守雒陽的人,也就只剩下盧植了。

說起來,身爲古文經一系的代表,同時又是關西大儒馬融的門生,與朝堂之中的今文經主流公卿分不同屬的盧植,確實最能讓董卓放心。

而盧植的海內人望,以及他的軍功建樹……天子也放心。

wωω★T Tκan★¢O

唯獨不放心的人,就是劉儉。

……

聽了盧植的敘述講解之後,劉儉站起身來,在廳堂之中來回的跺着步子,細思此事。

他是真心實意的替他的老師感到擔憂。

說實話,一旦董卓撤入了關中之境,那雒陽之地,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雒陽四通發達,是爲連接關東關西以及河北和宛城的重要樞紐,特別是作爲東漢百多年的首都,其地不論是經濟、文化、政治意義都非常重要。

歷史上,一個殘破的雒陽,最終尚且爲曹操重修作爲帝都,而現如今保留下來的,可是一個沒有經過董卓損毀的雒陽啊。

這樣的雒陽,難道不會被各路人馬眼饞嗎?

雖然諸侯割據的形勢越來越明晰,戰爭越來越頻繁,富庶的司隸難道不會成爲衆人眼中的肥肉嗎?

更爲重要的是,關東諸侯若是想要向關西長安進兵,雒陽幾乎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而盧植也就是保衛長安,不受關東諸侯牧首所影響的第一道屏障。

如此這麼細細一分析,這鎮守雒陽的差事可真不是什麼好差事。

其實這事總的來說跟劉儉沒有多大關係。

但偏偏選中的人是他的老師。

劉儉也不是沒有心肝兒,不顧感情的人。

他與盧植師徒多年了,現在盧植被天子和董卓當成棋子兒用,而且還是那種一個不好就被利用死的棋子,你說劉儉的心能不難受嗎?

看着劉儉臉上的擔憂之色,盧植安慰他道:“德然,你也不需如此擔心,爲師此去雒陽,乃是受天子之命而鎮守,一切行爲皆有法度可依,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等閒也不敢對爲師動手。”

劉儉心中知道,盧植這是在安慰他。

事實上,以盧植的眼光,自己能夠想到的事情,盧植怎麼可能想不明白?

但是,即使知道鎮守雒陽的兇險,盧植依舊還願意去做。

毫無疑問,這是爲了堅守自己心中的心念!

劉儉無法阻止。

他重新坐在了盧植的面前,對他道:“只是老師,您想過沒,司隸地域的建制,和其他州郡可不太一樣……你坐鎮雒陽,最多也不過是一縣令而已,又如何能總領雒陽城中的諸多貴胄?可老師若是爲司隸校尉……但身爲三獨坐,又焉能獨守於雒陽,還不是隨朝而走?”

盧植捋着自己的鬚子,轉眼看向了窗外。

劉儉的話,似乎提醒到了盧植什麼。

他沉默了半晌之後,長嘆口氣,喃喃道:“伱所思之事,想來也是董卓想要處置的一塊心病啊。”

……

……

自從與袁紹的鏖戰結束之後,董卓就率衆返回了雒陽。

隨後,他便開始如火如荼的操辦起了遷都的大事。

毫無疑問,現在遷都的阻力對於董卓來說是空前巨大的。

整個雒陽城,幾乎所有的公卿都堅決反對遷都。

除了以天子、何太后、宦官集團的人外,真的是所有人都反對。

但這些事情,早就在董卓的意料之中了。

能夠得到天子以及宦官集團的支持,對於董卓來說,就已經是足夠。

至於士族羣體……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反正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們都得給我搬家!

連續一段時間下來,整個雒陽城內風起雲涌,幾乎所有的公卿都爲了遷都的事與董卓發生了碰撞。

天子年紀尚輕,且還是個性格相對軟弱的人,面對滿朝公卿如狼似虎的攻勢,天子在朝堂上往往噤若寒蟬,屁都不敢放一個。

反倒是何太后這個虎娘們,如今與董卓在朝堂上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何太后的智商雖不夠用,但卻足夠潑辣,面對那些“滔滔不絕,敢於直諫”的公卿,何太后一點不給他們面子,道理講不過就撒潑。

反正她是堅決捍衛她和她兒子的利益,絕不退讓半步。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何太后代表的就是天子!

有了何太后的強力支持,董卓便敢放手一搏了!

對於朝堂之上,敢與和自己對着幹的聲音,董卓採取的是全面壓制,全面打壓的鐵腕手段。

沒有那麼多商量,天子,太后,相國定下的事,不許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經過了幾番交鋒之後,董卓開始在上朝的時候,將西涼兵搬進了朝堂。

董相國要發飆了!

(本章完)

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98章 夢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712章 赦俘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52章 圍京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章 兄友弟恭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71章 彼爲宗賊今天晚上更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請個假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737章 接班人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98章 夢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母親突然腦梗了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807章 強漢第466章 主從之試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42章 師徒定事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
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98章 夢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712章 赦俘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52章 圍京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章 兄友弟恭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71章 彼爲宗賊今天晚上更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請個假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737章 接班人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98章 夢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母親突然腦梗了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807章 強漢第466章 主從之試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42章 師徒定事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