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

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

劉儉在呂強的指引下出了西園。

今日會見劉宏,當中有些事還是頗爲驚險的,但至少大部分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外。

人活着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本來就是不可預測的,若是什麼事都謹小慎微的,該邁出去的步子,終究是邁不出去的。

在這個大爭之世,賭也是一種必備技能,不敢賭的人,終歸也逃不過消亡的命運。

但今天,劉儉覺得他應該是賭贏了。

……

行至殿外,劉儉象徵性的向着呂強施了一禮,隨後就向着宮外走去。

“孝廉留步。”

迎着呂強的聲音,劉儉轉頭看向他,問道:“中常侍有何事指教?”

呂強擺了擺手,道:“指教不敢當,只是呂某有一事好奇,想要向孝廉請教。”

“不敢,區區不過一孝廉,何敢言指點二字?中常侍有事請問,不過咱們可得事先說好。”

呂強疑惑道:“說好什麼?”

劉儉正色道:“若事關國政和天家之事,恕劉某不能與中常侍閒聊。”

呂強聞言方纔恍然大悟。

他笑呵呵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道:“孝廉放心,老朽要詢問之事,件件與國事無干,也件件與陛下無干,都是關乎你個人之事,這一點還請孝廉放心。”

聽呂強這麼說,劉儉心中的警惕略去,不過他還是對呂強保持了幾分防備。

雖然說,呂強的聲名不錯,不似張讓,趙忠,曹節,王甫等人在士人口中那般的‘惡貫滿盈’,但他畢竟也是個宦官,是自己所處陣營對立面上的人。

政治這種東西,不會管你是不是好人,主要看的是你所處的位置。

“既如此,還請中常侍直言。”

“老朽聽聞,孝廉在入京之前,已經與鄭康成的女兒成婚了?”

劉儉很是自然地點了點頭,道:“是,不想此事居然已經傳至京師,就連中常侍都已經知曉了。”

“呵呵,孝廉自覺這是小事,但此事在關東士林之中,已成一樁雅事,各地士子甚至是太學的童之郎也因此事對孝廉的人品讚不絕口,畢竟伱與鄭玄定親之時,他應還是黨人,不曾被天子赦免,你可知你此一舉,險些斷送了你自己的前程啊。”

劉儉聞言淡淡一笑,沒回話。

“孝廉,老朽想要問你的是,鄭康成乃是黨人,你事先可知他已被赦?”

劉儉很是鄭重地道:“我不知道。”

“真的?”

“此事我沒必要欺騙中常侍,就連我盧師都不知此事,我一個邊郡子弟,如何能夠知曉如此大事?只怕此事就連朝中的一衆公卿宿老,也未必是在第一時間知曉的吧?”

呂強認真地盯着劉儉的面龐,長嘆道:“好男兒啊!鄭康成確實沒有看錯你,你盧師也不曾教錯你。”

劉儉淡淡一笑,這話從一個宦官的嘴中說出來,憑良心說,多少聽着有些彆扭的。

“對了,孝廉可知曉,向陛下進言,赦免鄭康成等邊緣黨人的人,是誰?

劉儉沒有說話,心中則是開始飄過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

袁隗、楊賜、劉寬、馬日磾、陳耽……好像哪個也不是,哪個諫言,劉宏都未必會給面子。

“不用多想了,是老朽。”

劉儉聞言一醒,隨之向呂強拱手道:“中常侍爲何如此?”

“爲何如此,呵呵,無他!這大漢的天下,終究還需有才能的人來治理,但有才能的人,皆是士人,陛下和曹節,王甫等人與公卿世家鬥了十餘年,黨錮無數人,可謂兩敗俱傷,如今這諸州諸郡,”

“都有些不太平了,不能再任憑着他們任意妄爲,好在陛下對各州郡的亂相也多少感覺出了一些,不然他不會輕易跟老朽鬆這個口……”

劉儉的面上肅然起敬。

他衝着呂強拱了拱手,道:“中常侍有忠貞之志,實是讓人敬佩!還請中常侍受儉一禮!”

呂強見劉儉向他施禮,有些嚇傻了,他急忙上前道:“萬莫如此,老朽一介內臣,豈能當孝廉這般大禮?”

“我這一禮非因中常侍的官職,只爲我岳丈以及這一次被赦免的士人!”

呂強咧嘴笑了笑,嘆息道:“這麼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有士子願意對老朽施之以禮……”

劉儉直起身子,道:“這天下可敬之人,不僅僅是士人,宦官之中也有錚錚鐵骨,願爲國盡忠者,此等人物不論是何身份,皆可敬!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宦官之中,就不能出清流了麼?我卻不信。”

呂強只感覺眼中有些溼潤,劉儉額話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說良心話,他這些年做的挺難的。

他一個忠臣,是一個爲國家着想的人,他向劉宏提出過許多有利於國家的諫言,勸諫劉宏清廉愛民,勿過奢華。

若他是士人身份,以他的忠君愛國之心,絕對可以受到萬千黎庶敬仰。

但很可惜,他是一個宦官。

在滿朝公卿和天下士人眼中,呂強就是做得再好,他也是一個閹宦,是低賤的沒有卵的閹人,他縱然在陛下面前進諫利國之言,可在天下士人眼中,他也上不得檯面,最多也不過是就是比張讓,趙忠之輩強點就是了。

而在張讓,趙忠等人眼中,呂強也是一個奇葩,明明是宦官,是陛下的爪牙,偏偏卻幹着和他們截然相反的事,不但不跟宦官羣體一起對付士人,反倒是給陛下諫言,對士人多有維護之意,這不是宦官堆裡的純反賊麼?

而劉宏那邊,也對呂強不待見,自古忠言逆耳,相比於張讓,曹節那些人來說,屢屢向劉宏諫言良策的呂強,已經在劉宏心中逐漸失去了地位。

如今的呂強,表面上雖還是傳達詔令掌管文書的中常侍,但事實上,卻已經裡外不是人,沒有任何一方對他正眼相待。

但事實上,他卻比大部分宦官都更加關心劉宏,也更加關心漢家天下。

面對劉儉公正的話語,呂強不由聯想到了自己,他的眼眸中不知不覺竟有些上霧了。

他輕嘆口氣,道:“不管孝廉真心還是假意,但這些年來,卻屬孝廉今日之言最慰老朽之心,多謝孝廉能夠體量老朽……多謝了。”

說罷,呂強也是回了一禮。

劉儉的心中念頭再度轉起。

這年頭,世家閥閱以及士族公卿與宦官不共戴天,彼此之間明爭暗鬥,勢同水火。

究其原因,一則是宦官爲惡,二則他們是皇權的延伸,是劉宏整治士族的急先鋒,故雙方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但若是仔細想想,宦官還是天子最親近的人。

而自己如今在這雒陽,若是想正漢室宗親之位,若想翌日成功的從劉宏手中,拿到他想要的一切,毫無疑問最終需要的是劉宏。

如此,天子若有一位和自己志同道合之士結盟,彼此內外相合,豈非上善良策?

而這個呂強,與普通的宦官大不相同,他是宦官中的奇葩,是宦官中的直臣。

通過他的言行和出事來看,呂強似乎對士人並不牴觸,相反,他能夠看清楚,大漢朝的運轉勢必最終還是需要士族的。

這樣的人,豈非是結盟的最佳選擇?

當然,這個結盟一定是要暗地接洽,不能放在明面上去弄。

張讓和趙忠那樣的人不配與自己聯合,但這個呂強和他們不同,似乎可以一試。

有了他和自己內外配合,自己一定可以更快取得天子的信任。

求追讀

(本章完)

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28章 龍虎鬥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5章 負荊請罪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737章 接班人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712章 赦俘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春節快樂!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10章 八千騎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526章 校事府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1章 佈局請個假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
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28章 龍虎鬥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5章 負荊請罪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737章 接班人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712章 赦俘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春節快樂!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10章 八千騎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526章 校事府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1章 佈局請個假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