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你更有理由殺死那些姑獲鳥……”
“不,或者更確切的來說是消滅那些神明。”
語氣依舊平靜且淡然,武乙彷彿不是在說今天該吃些什麼一樣。
那種極致的冷酷,一度讓旁邊的兮蘿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歷任大巫都還是太保守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徹底消滅神明。”
“在來到這百地羣山、在見到我的養母之前,我其實也一直在爲這個問題頭疼。”
“我有想過一個個去追殺那些神明。”
“可神明乃天地所生,根本就殺之不絕。”
“我殺了一個會出現兩個,而且新出現的神明不一定比前者更‘懂事’。”
“直到我見證了你的天人之道,見到了我的養母,見到了你們所顯化出來的‘元神’……”
“一個模糊的念頭在我的腦子裡逐漸成型,然後變成了切實可行的計劃。”
話都說到這了,李伯陽當然聽出了武乙的言外之意。
“你想要一勞永逸的殺死所有神明?而不是將祂們驅逐出神州結界?”
說句實話,李伯陽這下是真的震驚了。
一個凡人弒殺某位神,李伯陽尚且能夠理解。
然而一個凡人想要屠殺所有的神明,這就着實令人費解了。
更重要的是,武乙究竟打算用什麼手段去做這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你怎麼可能做到這種事情?”
再難掩飾自己內心的震驚,兮蘿本能的開口反駁道。
殺死一兩個神明的確很簡單。
但想屠殺所有神明,而且還是一勞永逸的根除。
這在兮蘿看來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和天方夜譚沒什麼區別。
可那股來自於元神的瘋狂預警,卻又證實瞭如今的武乙的確掌握着某種能夠一次性殺死所有神明的方式。
“其實我這一路南下,遇到了很多從百地羣山逃出去的鬼神。”
“從他們的口中,我知曉了發生在百地羣山之中的事情,也知曉了你所傳授的‘天人之道’。”
並沒有理會兮蘿,武乙只是繼續笑着與李伯陽交談着。
“你妄圖以‘天人之道’取代‘天神之道’,讓那些神明放棄對萬物衆生的殺戮與活祭。”
“你這想法很好,也的確很有可行性,但需要消耗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不過,你的一些理念的確很有參考價值。”
“就比如說,神明誕生於天地萬物的輪轉,是元炁的具象化實體。”
“那麼是不是隻要破壞了天地元炁的運轉,就能夠從根本上杜絕那些新生神明的誕生了呢?”
聽到這裡的時候,李伯陽看向武乙的眼神已經不能夠用“瘋子”二字來形容了。
同時,他也終於明白爲什麼原本的大劫會變成浩劫了。
“你難道就不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嗎?”
“你這等於是在破壞天地的秩序,造成的後果絕對是你難以想象的。”
聞言,武乙卻只是輕輕一笑。
“我不在乎,難道這後果再差,還能比被神明當做牲畜肆意宰殺更差嗎?”
不等李伯陽反駁,武乙便繼續開口說道。
“一開始,這只是我腦海中一個模糊的念頭……”
“直到我養母的現身,我親眼見證了‘元神’這種源自於天人之道的力量。”
“能夠讓永遠追求不死的姑獲鳥產生自殺的念頭……”
“能夠讓普通的凡人也擁有着‘先天神’的身份……”
“‘元神’不愧是由元炁匯聚而來的神,是天人之道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嘴角的笑意再無絲毫掩飾,武乙此刻的表情甚至顯得有些張狂。
“一介凡人在修成元神之後,都能夠擁有匹敵神明的權柄和力量……”
“那麼我呢?最強大的巫呢?歷任巫王的意志呢?”
就彷彿是在印證自己的話一樣。
武乙居然如同昨天的隱飛一樣,腦後浮現出了淡淡的靈光。
可與隱飛不同的是,武乙腦後的靈光明明同樣分裂,甚至一分爲九,整體卻呈現出一種莫名的和諧之意。
更爲離譜的是,武乙都還沒有正式顯化出元神。
其散發出的力量就已經不遜色於李伯陽修行了十多年的元神。
在那一分爲九的靈光中,每一道都有着媲美李伯陽元神的力量。
當祂們九九歸一、相互輪轉所產生的最終形態,絕對不是基礎數值乘以九那麼簡單。
“原來如此!”
在見到這一幕之後,李伯陽終於理清了整場大劫的來龍去脈。
………………………………………………………………………………………………
三年前,洪災危機的後期。
隨着武乙逐步清理了大夏境內的神祇,樹立自身的無上威嚴後。
他就已經同步準備了“神州結界”計劃,企圖藉助歷任巫王所煉製的神鼎鎮壓九州。
這正是大劫的緣起,亦是兮蘿這樣的神明爲什麼會產生危機感的原因。
但是神鼎顯然有侷限性,只能對兮蘿這樣的神明產生威脅,卻無法真正威脅到擁有着“不死之魂”能力的姑獲鳥。
直到李伯陽得到“兮蘿”的提示,意識到兮蘿和百地羣山同樣在劫難逃。
自己想要順應天意、獨善其身的做法。
並不一定真的能夠保全自己所在意的人和神。
或者更確切一點來說,武乙顯然已經將百地羣山也納入了“神州結界”的統治範圍。
李伯陽就算強行突破,也不一定能夠抗衡得了那九尊神鼎的力量。
然後,“大劫”與“浩劫”的分歧點就出現了。
要是按照“大劫”的推演繼續下去。
武乙最終顯然實現了歷任巫王的夙願,構建起了一個被“神州結界”籠罩的人類國度。
接下來,也許就是衆神的力量日益衰減。
像兮蘿這樣的百地神明要麼死、要麼逃。
反正最終的結局肯定是離開了“神州結界”的範圍。
於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結局的李伯陽,在這個分歧點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順應天意的做法行不通。
那麼有時候就要與天意抗爭、強行截取那一線生機了。
結果令李伯陽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是。
他這邊纔剛剛對武乙產生殺意,同樣能夠預知福禍的姑獲鳥羣體,就提前感受到了死亡的危機。
更令李伯陽沒想到的是,一隻名爲“隱飛”的姑獲鳥正因嘗試顯化元神,精神和意識出現錯亂,進而產生了自殺、解脫的念頭。
偏巧,那隱飛又是武乙的養母。
這一系列複雜的連鎖反應,直接導致武乙見到了在另一條世界線上,一直對他避而不見的隱飛。
同時,隱飛的死亡也加深了武乙對姑獲鳥、對神明的殺意。
至此,原本的大劫徹底演化成爲了浩劫。
同爲這場浩劫的源頭之一,李伯陽的“天人之道”甚至成爲了武乙徹底消滅神明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