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

接下來這些日子,蘇澤每天不是講學,就是在沙灘上忙着曬鹽。

兩餐後還要研究《孟子》,傍晚回去還要精煉精鹽,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林良珺也被蘇澤的態度感染,在衛學讀書認字也認真了不少,等到月底的時候,蘇澤終於迎來了收穫。

在燒光了自己那十畝蘆田的幹蘆葦之後,蘇澤一共製造了三百斤的精鹽。

就按照一斤一百文算,這就是三萬文錢。

福建的銅錢成色還算是不錯,一千五百文錢可以兌換一兩銀子。

三萬文錢,差不多就是二十兩銀子。

剩下的銀子衛所再湊湊,就能補足三十二兩的械鬥罰銀了。

不過蘇澤幫助長寧衛也不完全是無私幫助,他已經和宗祠簽訂了協議,長寧衛的灘塗都給蘇澤曬鹽,這兩年售鹽的收入都歸蘇澤所有。

蘇澤對於閩南這些宗族有了新的認識,長寧衛經過七代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有體系的宗族體系。

宗族資助個人,個人回饋宗族,這種類似於“天使投資”的關係已經很成熟了。

如今長寧衛更是已經衰弱不堪,蘇澤這樣的“能人”正是長寧衛急需的,所以這次承包灘塗的條件非常的優厚。

談妥了承包灘塗的事情,蘇澤返回衛學,他再次拿起《孟子集註》,認真的研讀起來。

所謂的集註,其實就等於如今的古文翻譯,古文今譯,自然也會夾雜私貨,朱熹的《孟子集註》中,就夾雜了朱熹的私貨。

蘇澤正在《孟子集註》中的《盡心章句下》,這章中有一段孟子的千古名言。

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後世解讀都說這是民本思想的開端,但是在朱熹的集註中,解釋卻是這樣的:

“社,土神。稷,穀神。蓋國以民爲本,社稷亦爲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繫於二者之存亡,故其輕重如此。

是故得乎丘民而爲天子,得乎天子爲諸侯,得乎諸侯爲大夫。”

蘇澤冷笑了一聲,也難怪後世將朱熹批臭,孟子的民本思想,卻在朱熹的曲解註釋下混淆了概念,還能闡發出一套等級森嚴的封建體系。

朱熹將簡單的民貴君輕,先說成了“君王的至尊的地位依賴於社稷和民的存亡,所以民要比君王尊貴”。

故意不講君和民的輕重關係,卻只是大而化之的談民是君的存在基礎,這就是妥妥的詭辯了。

而後一句則是更離譜。

“能得到天下萬民歸心的是天子,能得到天子垂青的只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之心的只能做大夫。”

明明是解釋“民貴君輕”,朱熹也能搬出了自己這套君君臣臣的體系,蘇澤也是佩服他的腦回路。

後文更將“社稷傾覆”歸咎於“諸侯無道”,決口不提君主的責任和義務。

理學的流毒就在於這裡,朱熹將綱常奉爲圭臬,一點都不肯批評所謂的君父,這就和如今大明朝廷中的所謂“清流”一樣,看起來聲勢十足,動不動就死諫君王,實際上屁用沒有,完全就是博取名聲和自我感動。

這一套理論自然被統治者喜愛,在後世被定爲科舉必考書目,明清的讀書人也被打斷了脊樑,所謂儒學大家“水太涼”的氣節還不如一個青樓女子。

蘇澤嘆息一聲,放下手中的書,要不是爲了刷技能,這種書真的是一句話也看不下去。

【讀書明智,“科舉”經驗+1,已升級!Lv2升級爲Lv3,0/300】

【讀書明史,“歷史學”經驗+1,已經升級!Lv4升級爲Lv5,0/1000】

【技能“歷史學”已經提升到五級,獲得1點自由屬性點。】

【技能“歷史學”已經提升到五級,請抽取被動技能。】

緊接着一道光芒閃過,一藍二綠三張卡片出現在蘇澤的面前。

歷史學終於肝到五級了!

而且這一次竟然出現了藍色被動!

蘇澤連忙看向三張卡片。

【藍色被動——旁徵博引:讀書時候增加對冷僻典故的理解,寫作時候增加對典故引用的正確性。】

【綠色被動——以史明鑑:閱讀歷史類書籍時候,獲得精力充沛BUFF,提高腦力勞動效率10%。】

【綠色被動——腹有詩書:對歷史學愛好者的魅力+1】

蘇澤只是看了一眼,就果斷選擇了第一個藍色被動。

果然是藍色被動啊!這個天賦對於科舉相當關鍵。

科舉考試考就是八股文,八股文名爲八股,就是因爲有固定的格式和寫作方法。

八股文寫作中,引用典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內容。

能夠熟練的用典,是文章是否精彩的重要標準,而隨着明代中期科舉考試越來越變態,對引用典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科舉考試時候用典不能出錯,用錯了典故就會被黜落。

寫作需要用典,讀題目更是需要用典,甚至要求還非常變態。

原因也很簡單,大明朝的科舉考試內容就是《四書五經》,要知道字數最少的《中庸》才3568個字,能夠出的題目自然是越來越少,題目用的典故也是越來越偏。

到了清代,一些地方科舉考試爲了出題,甚至會硬從四書五經中前後句各湊幾個字,弄一些完全看不懂的題目讓考生去寫文章。

【旁徵博引】這個技能,對於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蘇澤來說,就是一個神技!

蘇澤再次檢查兩個剛剛升級了技能,首先是提升到了Lv5的“歷史學”。

穿越前蘇澤讀書的時候囫圇吞棗,對史書史料的細節記得也不清楚,反正網絡時代隨手就可以查詢,所以歷史學功底其實非常不紮實,也只被系統評定爲Lv4。

升級之後,蘇澤原本模糊的史料記載都清晰了很多,他對於很多史學書籍也有了更新的認識。

提升到Lv3的“科舉”,要讓蘇澤腦海中多了不少科舉應試的技巧,他這段時間讀的《孟子》和《孟子集註》,也像是烙印在他腦海中一樣。

雖然其他三書和本經還沒學,但是蘇澤自襯着童子試中關於《孟子》一書中的題目,他都能做對!

最後就是那一點自由屬性值了,蘇澤想了想,今天晚上就要去賣鹽了,他毅然決然的加在了“力量”屬性上。

加了點之後,蘇澤只覺得自己身體忽然變得強壯了很多,6點已經是超過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了,蘇澤現在的身體力量大概和熊五差不多,就算是長寧衛的正卒,比拼力氣也不一定比得過蘇澤。

萬事俱備,蘇澤牽着從家廟中借來的騾子,再次邀請林德清一起前往鬼市。

只不過這次蘇澤還帶上了長寧衛五十多的軍餘村民,他們分成五個鴛鴦陣,藉着夜色遠遠的跟在林德清身後,在鬼市外埋伏下來,等待蘇澤的指令。

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55章 關稅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55章 關稅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5章 關稅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1章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57章 拼命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41章 朕的錢!第617章 打老虎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34章 鑽膛炮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40章 挖人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056章 脫毒難第170章 縣試前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547章 破蜀道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31章 歌舞團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33章 活該第002章 家廟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22章 震驚!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444章 陽謀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435章 髒東西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495章 陽謀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97章 再破題
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55章 關稅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55章 關稅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5章 關稅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1章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57章 拼命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41章 朕的錢!第617章 打老虎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34章 鑽膛炮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40章 挖人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056章 脫毒難第170章 縣試前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547章 破蜀道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31章 歌舞團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33章 活該第002章 家廟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22章 震驚!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444章 陽謀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435章 髒東西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495章 陽謀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97章 再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