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翻山入蜀!

這座村子裡認識大明的銅錢,說明這裡並不是與世隔絕的。

和樵夫聊天之後,熊況驚喜的發現,果然有路!

樵夫說道:

“村子裡是有一條山路通向山下,下山後走上一段路,就能到江由了。”

聽到樵夫這麼說,熊況大喜過望的說道:

“我們是漢中的商旅,因爲如今漢中交戰,商路斷絕,所以才入陰平山開鑿商路,若是能知道前往江由的道路,那日後必有重謝!”

聽到熊況這麼說,淳樸的樵夫卻說道:

“這路可不好走啊。”

“此路按照我們祖輩的說法,是當年魏晉三國魏國大將鄧艾伐蜀的通道,村裡都稱之爲鄧公道,這其中最險的一段路只能徒手攀爬,沒辦法載貨啊。”

“我們村子裡將山貨拿出去賣,都只能將貨物從山崖上先滾下去,然後人再下山尋找貨框,而山下的貨物更是完全運不回村裡。”

聽到之類,熊況的狂熱表情消失了。

如果這條路這麼險,那就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那根本沒有意義。

不過已經到這裡了,熊況自然還是不死心,提出要樵夫帶他去鄧公道看看。

熊況拿出了隨身的火柴和肥皂,向樵夫演示了用法之後,樵夫對於方便的火柴非常感興趣。

熊況立刻用一大包火柴作爲交換,樵夫帶領他們向山中走去。

在繞過了幾條不算崎嶇的山路之後,衆人果然看到了一條極其陡峭的山道。

熊況看着山道有人工開鑿的痕跡,這裡還真的有可能是鄧艾伐蜀的通道啊。

熊況來之前也看了三國志中,關於鄧艾伐蜀的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爲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說的是鄧艾走到最後一條陡峭山道的時候,用毛氈將自己全身裹住,然後從山道上滾下去,衆將士跟着他才翻過了陰平山。

這條山路的陡峭程度,一不小心就會翻滾下山了。

樵夫走到一塊石頭邊上說道:

“我們村裡都會將貨物從這裡扔下去,人再從山道上下去,將貨物撿回來。”

“但是山石陡峭,十份貨物只有一兩份能夠平安滑落山下。”

熊況看到一塊比山道更陡峭的坡面,這個坡面的石頭是一塊整體,非常的光滑,從這裡可以滑落到山下。

熊況看着這個山石說到:“這段山路大概有多遠?”

“大概五里的樣子罷。”

熊況看着山路,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又讓樵夫帶着他從步道下山,一行人小心翼翼的沿着山體盤旋而下,等到了山下的時候已經快黃昏了。

果然這條步道非常難走,有幾個地方需要躬身才能通過,也就是說除了隨身攜帶的少數物品,貨物是無法扛下山的。

熊況手下的參謀們都有些泄氣,山路是找到了,但是難道真的要學習鄧艾滾下山嗎?

鄧艾伐蜀可是相當慘烈的,部衆死傷大半,獨立團都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精銳,折損在這裡實在是太不划算了,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戰死在沙場上呢。

而且現在的軍隊和魏晉時期的軍隊又不一樣了,現在的軍隊更需要穩定的補給線。

火槍手沒有補給,火槍只能發射幾輪。

炮兵沒有補給,火炮根本沒有作用。

這條山路無法給軍隊提供穩定的補給,那就算是士兵進入江由,也是需要用火槍火炮才能作戰的。

勘察完畢之後,熊況卻十分的興奮,他緊接着又讓樵夫帶着他前往江由。

果然下山之後的路好走多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行人就從陰平山脈中走出來了,看到了前方蜀地重鎮江由城。

江由,是蜀地的門戶,從這裡就可南下到綿陽,而綿陽就是成都和閬中的補給中轉。

如今四川巡撫江東臣將自己的駐地從成都移動到了閬中,成都的物資補給都會運送到綿陽,然後從綿陽運送到劍閣前線。

而江東臣治理成都的命令,也會通過綿陽傳遞消息到成都,他在閬中遙控指揮。

只要自己能繞過陰平道,直接切斷綿陽,那麼就可以將劍閣前線的川軍徹底切斷,那時候戰場主動權就掌握在東南手裡了。

熊況並沒有直接去江由城,而是和樵夫返回古村,他們再次從陡峭的山路爬回村裡,熊況又讓人留下了了不少銅錢,說明自己的商隊很快就會過來。等到離開古村後,金湛問道:

“團長,這陰平道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我們的物資很難運過去,難道真的靠刀劍去奪取江由啊?”

麾下衆參謀看向熊況,不僅僅是物資難運,這條古道最狹窄的地方只能容納一個人通行,那獨立團的五千人要通過,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差的補給,那就很容易走漏風聲,要是江由增加了防禦,五千人想要攻下來就很難了。

如果不能速攻江由,那川軍只要堵上綿陽這個缺口,熊況也很難取得太大的戰果。

因此熊況的部下都認爲,這條陰平古道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

但是熊況卻不這麼認爲。

他從陰平山中返回了自己的營地之後,立刻喊來了隨軍的工程師。

“大都督當年曾經設計過這種滑索,你們能造嗎?”

幾個隨軍的工程師看着熊況的草圖,皺眉說道:

“聽說南京已經有一種蒸汽驅動的鋼筋機,可以將拉長的鋼絲用機器纏繞成鋼纜,那種材料的強度應該足夠建這種滑索了。”

“空中滑索確實可以運人運貨,確實可以滿足後勤需要,但是能不能建造這種滑索,還需要實地查看條件。”

熊況隨之大喜問道:“如果能建造這種滑索,需要多長時間完工?”

其中一個工程師說道:

“難度不大,只要將鋼纜拋下山,兩端固定到山體之中,這樣的距離不需要中間的支架,就能完成滑索了。”

“最大的工程還是在山中開鑿固定滑索的固定端,幾日之內也能完工。”

熊況立刻說道:“我這就和旅長打報告,請求他向南京要來那種高強度的鋼纜!我們立刻打包物資準備入山!”

熊況準備好物資和民夫,立刻按照上一次的道路,將東西駝運到了山中那座古村附近。

他接着以獨立團團長的身份,徵用這座古村的成年人都作爲嚮導,並且給他們不菲的聘金。

山村的男丁對於大明朝也談不上什麼忠誠,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山村生活了幾百年,也是爲了逃避戰亂和賦稅,在看到了獨立團帶來的物資之後,這座山村很快就成爲了熊況忠誠的嚮導。

接下來就是將鋼纜運到山上了。

工程師在峭壁上固定鋼纜支架,又給鋼纜套上滑輪,在山下固定好鋼纜之後,一座簡易的滑索就建造完成。

滑索可以吊起物資,通過重力直接滑到山下去,然後上面的民夫再用繩子將滑索拉上來。

這樣運送物資的效率大大提高,獨立團很快就將大部分物資運送到了山下。

緊接着熊況開始將士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從山道上步行下山,一部分乘坐滑索下山,甚至一些戰馬牲畜都通過滑索運下了山。

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十月份的時候,熊況終於在陰平山下集結完畢。

他看着裝備齊整,已經在山下集合的獨立團,熊況大手一揮,軍隊直接向着江由殺了過去。

接下來的戰鬥,熊況就完全照抄當年鄧艾伐蜀的作業了。

其實鄧艾伐蜀,也是抄了劉備入蜀時候的作業。

在中原這片土地上,戰爭已經卷到了極致,幾乎所有的行軍路線都已經有前人嘗試過了。

江油,古代名爲江由關,既然叫關,自然是險要關隘的意思,拿下它就等於打開了四川盆地的邊門。

一旦拿下江由,就可以通過現成道路順涪水而下直取涪城(這條道路名爲“左擔道”),然後複製劉備當年得蜀的路線,向南奪取綿竹關進入成都平原。

而川軍在江由的防守也和意料之中一樣薄弱。

川軍是明廷新軍中籌建最晚的,因爲四川地區普遍都有厭戰的情緒,江東臣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和四川的豪門達成了妥協,組建四川新軍。

四川新軍的籌備時間晚,裝備差,江東臣也考察過江由,他判斷東南新軍無法翻越陰平山,更無法通過陰平山脈進行後勤補給。

在確定了這一點後,江東臣在江由留下的都是明廷舊軍隊。

熊況大軍迅速保衛江由,用炸藥破開城牆,攻佔江由,兵指成都! шшш★тTkan★C○

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82章 缺官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69章 算瘋子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40章 緝私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66章 睢陽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75章 治本經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43章 水淹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95章 陽謀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075章 治本經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004章 龍王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173章 案首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69章 算瘋子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70章 縣試前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37章 水戰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51章 《治安疏》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59章 碾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0章 吃飽飯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82章 缺官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79章 亡於洪武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54章 抵捐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1章 沖繩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0章 無煙火藥
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82章 缺官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69章 算瘋子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40章 緝私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66章 睢陽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75章 治本經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43章 水淹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95章 陽謀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075章 治本經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004章 龍王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173章 案首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69章 算瘋子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70章 縣試前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37章 水戰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51章 《治安疏》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59章 碾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0章 吃飽飯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82章 缺官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79章 亡於洪武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54章 抵捐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1章 沖繩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0章 無煙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