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

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

就在白知縣得到了布政使司的公文之後,徐士盛就通過自己安插在縣衙的親信,知道了布政使司衙門公文的全部內容,徐士盛一下子就敏銳的知道了,自己賺錢的機會來了!

消息同樣靈通的延平衛於家,也從分方面得到了福州府的消息,於幀這個堂堂的正三品指揮使不好出面,就有於指揮使的長子,也就是於宗遠的哥哥於宗嗣宴請徐士盛。

徐士盛和於家也多年的合作關係了,自然知道於家的意思,欣然赴宴。

宴席上自然是賓主盡歡,於指揮使和長子於宗嗣親自出席宴會,於指揮使還親自向徐士盛敬酒,讓徐士盛這個沒有品級的書吏,更是品嚐到了權利的滋味。

徐士盛號稱徐狐,原本是個謹慎的狡詐胥吏,但是這一次幾杯酒下了肚子,徐士盛也飄了。

在宴席上,徐士盛自然許諾要在鄢懋卿面前幫着延平衛打掩護,一定不會讓延平衛出血云云。

於指揮使父子更是大喜過望,更是再敬了徐士盛幾杯酒。

於宗嗣也立刻拿出一個木匣,當場遞給了徐士盛。

徐士盛打開一看,木匣中躺着整整六枚銀元寶。

這元寶上還刻着字,在戶房多年的徐士盛,一下子認出這是官府鑄造的官銀。

因爲皇帝本人小金庫太倉庫的稅收更加複雜,所以從明中期開始,太倉庫就開始了稅收貨幣化的改革。

除了一些比較稀罕的東西,比如遼東的冬珠,其他的都將供奉的實物稅收這算成銀子,由北地官府徵收鑄造成銀子送到太倉庫。

這種官銀一錠是五十兩,六枚就是三百兩白銀!

徐士盛再次品嚐到了權力的美好,以前和於家合夥向倭寇走私武器藥火,徐士盛又是要負責出貨的渠道碼頭,又是要負責運輸和聯絡,一年到頭也就賺上百兩銀子,還要將於家父子伺候好了。

如今御史清軍,只是召自己去福州府瞭解情況,於家就送上了三百兩銀子。

徐士盛心情大好,再喝了兩杯酒之後說到:

“這一次鄢御史召喚我去了解情況,定然要將咱們南平縣軍中敗類剷除乾淨!”

於家父子再次附和,反正自己送了錢了,軍中敗類怎麼也不是自己了。

徐士盛狠狠不平的說到:“說的就是長寧衛這樣的敗類軍戶,這一次我去福州府,一定要讓林家扒了世職!”

徐士盛走私武器被長寧衛上一任百戶發現,官司到了縣衙中,徐士盛爲了將案子壓下去,可是沒少花銀子。

而且那時候正是縣衙

考覈舉薦典史的時候,也因爲這個案子,白知縣找到了理由,沒有將徐士盛升爲典史。

也因爲這樣,徐士盛和長寧衛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這一次御史清軍的機會,徐士盛打算好好報復長寧衛一番。

徐士盛接到了布政使司的命令,並沒有立刻就離開南平縣,而是直接找到了白知縣。

“什麼,回收長寧衛的旌表?”

旌表體系,就是大明朝的表揚體系。

縣衙會對治下的道德模範,有功之士頒發旌表(一般是匾額),表揚他們的品德和行爲,起到教化的作用。

長寧衛的老百戶是迎戰倭寇殉國的,自然要被賜予旌表,如今徐士盛卻向白縣令建議,要收回林家的旌表。

徐士盛立刻說到:“大老爺,如今是御史清軍的時候,這林家若是有問題,被撤了世職,那縣衙還授予那林百戶的旌表,上面會怎麼看?”

這下子白縣令也冒出一身的冷汗,這一次御史清軍可是要褫奪世職的,白縣令也知道鄢懋卿在福州府內搞得滿城風雨,如果林家真的被褫奪了世代的軍職,那賜予他們家的旌表不就是說明自己表彰錯了人了嗎。

這很容易成爲政績上的污點,甚至影響白縣令一年的考成。

白縣令又問道:“可是旌表不可以輕易剝奪,林百戶的旌表更是省裡和府裡都知道的事情。”

徐士盛笑着說到:“大老爺,也不是要褫奪林家的旌表,只要暫時將林家的旌表收回而已,若是御史清軍沒問題,那就直接將旌表還給他們就是了,若是御史清軍有問題,那就是大老爺有先見之明,早就看出林家的問題,在補上褫奪旌表的公文手續,那上面考成也不會連累大老爺了。”

原本白知縣還有些猶豫,但是聽說了考成這兩個字之後,他就不再猶豫了。

縣裡的事情天大地大,都沒有白知縣的考成大。

之前白知縣反對褫奪林家的旌表,就是怕影響自己的考成。

聽了徐士盛的分析,暫時收回林家的旌表,纔是最不影響自己考成的辦法。

白知縣立刻說到:“那就讓禮房派人,去將林家的旌表先收回來,若是御史清軍沒問題再賜回去好了。”

白知縣飽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徐士盛,恐怕這一次長寧衛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徐士盛和長寧衛有仇,到了御史鄢懋卿那邊肯定要說長寧衛的壞話。

到時候若是長寧衛真的拿不出孝敬鄢懋卿的銀子,可能真的會被褫奪百戶世職。

白縣令對於徐士盛和長寧衛的恩怨很清楚,但是他沒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只要不影響自己的考成,那自然是隨他們鬧去了。

“既然說到這裡,你且去列個名單出來,這些年授予旌表的軍戶,哪些可能有問題的,都和長寧衛一樣先把旌表交換交給縣衙。”

徐士盛從白知縣的官廳出來,立刻找到了禮房的張典史。

禮房沒什麼油水,張典史雖然是典史,卻沒有徐士盛混的好,反而是徐士盛的小弟。

“知縣老爺有令,讓禮房收回長寧衛等幾個軍衛的旌表。”

禮房的張典史一驚,他可是從沒聽說過還有收回旌表的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徐士盛和長寧衛的矛盾,卻也沒想到徐士盛一出手就這麼很辣。

“這是縣尊大老爺的命令,你照辦就行了,這會兒就派人出發!”

(今天還是八千,這麼斷比較自然,晚上那章是卷末章節,六千字!)

(本章完)

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017章 衛學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34章 爭陝西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35章 髒東西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18章 捨不得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3章 神聖感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139章 良配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64章 駕崩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034章 精製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63章 神聖感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444章 陽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34章 爭陝西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
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017章 衛學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34章 爭陝西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35章 髒東西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18章 捨不得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3章 神聖感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139章 良配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64章 駕崩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034章 精製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63章 神聖感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444章 陽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34章 爭陝西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