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

李春芳的倒臺和他的前任一樣的迅速。

但是在李春芳倒臺以後,明廷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李春芳倒臺之後,誰還能出任這個中書丞相?

這下子,那些上書要求李春芳倒臺的國子監監生們傻眼了,言官御史們也傻眼了,密謀倒李的督撫和朝廷大員傻眼了,皇太后李氏都傻眼了。

整個大明朝廷,竟然找不出一個威望上可以成爲中書丞相的人了?

還真沒有。

這一點就很很尷尬了。

如今整個明廷中樞,嘉靖朝廷留下來的名臣,幾乎都已經在政治鬥爭中出局了。

而嘉靖朝的這些名臣,從嚴嵩到徐階,從徐階到高拱張居正,這一個個都是頂級的手腕和能力,就算是大家都看不上眼的李春芳,好歹也還能算個湊數的。

李春芳往後呢?

由於這些嘉靖名臣太過於閃亮,幾乎壓制了其他官員的光芒,在李春芳之後,甚至整個明廷都找不到一個能讓所有人都聽過的大臣。

李太后連忙召集羣臣,商議在李春芳下臺之後,誰能執掌大明的國政。

李太后坐在垂簾後,用手死死絞着手帕。

她此時無比後悔,爲什麼要聽信了父兄的讒言,罷免了李春芳。

李太后並非是什麼名門望族出生,見識能力也極爲有限,她想要也沒有呂后武則天那樣的野心。

朝廷大臣上的奏章,她都沒有辦法讀懂,不要說什麼干涉政事了。

能力不夠好吧。

呂后是什麼人,和漢高祖劉邦一起創業的,而呂家本身就是大漢開國元勳。

武則天的家族其實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唐高宗可是手把手帶她了很多年,她也是逐步學習治理國家的。

李太后的丈夫隆慶皇帝,自己皇帝都沒有做明白,就駕鶴西去了,李太后要怎麼去處理明廷這麼一個爛攤子。

而小皇帝這個歲數,就更不要說了。

上皇已經病重,能不能熬過今年都不好說。

至於太監?

那也要看看誰有沒有本事做權閹啊?

如今兵權和政權都在外朝官員手裡,太監就連皇宮都守不住,皇權衰落成這個樣子,馮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看到外朝大臣都點頭哈腰的,怎麼可能出現彈壓羣臣的權閹啊。

外戚?那就更不要想了。

李家父子還揹負着毒殺上皇的惡名,做做生意也就罷了,他們也沒有能力參與朝政。

但是政治上,開弓就沒有回頭箭。

李春芳已經被罷免了,那不可能再讓他出來了,換人是必須的了,但是到底換誰?

李太后召集中書省和六部大臣,以及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再加上在京的勳貴,以及李氏父子和陳太后的弟弟這幾個外戚,一同商議繼任者的人選。

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參與了倒李的活動。

清流言官是發起者,李氏父子是鼓動者,但是他們此時也在爭論不休,推不出一個有能力來執政的人選。

一部分人說要從天津請張居正回來,這自然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官員的反對。

張居正作風強勢,如果他回來執政,那肯定要清算當年背叛他的人,在場很多人都參與過倒張。

還有人說要請高拱回來,但是也遭到了不少人反對。

高拱也是獨斷專行的,而且這麼多宰相都是被言官搞下臺的,那麼張居正和高拱回來,都一定會清洗言官,這些清流是堅決反對的。

高拱和張居正不回來,李春芳執政的時候中書省也沒有副相,六部尚書根本沒有威望,清流就不要說了,他們的品級低微,根本不可能執政。

現在的選擇,就剩下地方上的督撫重臣了。

清遠伯李煒小心翼翼的說道:

“太后,臣推薦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

這句話一說,整個朝堂都炸了!

一個文官立刻跳出來說道:

“胡鬧!李總督是武官,我朝哪有武官執政的道理!”

這一次文官們出奇的一致,他們立刻團結起來,推薦河南總督陳以勤出任中書丞相。

李太后在垂簾後看着父親,以她對父親的瞭解,父親也不知道是收了李成樑多少的好處,才跳出來給他說話。

也難怪文官們激烈反對,李太后的政治智慧也看清楚了,李成樑是武將出身,如果由他擔任中書丞相,等於打破了文官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文貴武輕的制度傳統。

誰知道這一次李煒頗爲強硬的說道:

“李大人是朝廷任命的新軍大臣,位比六部大臣,也是文臣的序列,爲何說李大人是武人?”

一名文官跳出來說道:“李成樑不是科舉官,更不是翰林官,如何能擔任中書丞相?”

李煒冷笑一聲說道:“爲何不能?朝廷哪一條規矩說,只有翰林官能擔任中書丞相?我國朝初年的丞相,都參加過科舉?都是翰林嗎?”

李煒這話自然是狡辯了,大明初年的丞相都是隨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勳老臣,元朝老早就不科舉了。

但是這句話也很有殺傷力,中書丞相制度本身就是張居正搞出來的,實際上才搞出來沒幾年,根本談不上什麼舊制。

而且在這個朝堂中,還有很多武將勳貴,如果直接喊出文貴武賤,恐怕這些勳貴就要拔刀了。

隨着局勢進一步的震盪,手裡攥着槍桿子,已經成爲所有人的共識。

而如今大明最硬的槍桿子是誰,那自然是毋庸置疑了。

一些還準備激烈反對的文臣,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衆人突然意識到,當時炮轟李春芳下臺的文章,正是刊登在《山東新報》上的文章,也正是李成樑麾下文人山蒿先的文章。

再聯想到李煒在朝廷上的突然發難,那推動李春芳下臺的幕後黑手是李成樑,這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朝臣們出了冷汗,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名官員踉踉蹌蹌的走進朝堂。

“太后!諸位大人!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帶領兩鎮新軍,已經從山東啓程,要面見太后商議軍機要務!

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002章 家廟第001章 穿越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16章 政第675章 宣傳戰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00章 三三制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45章 李時珍第009章 寒菜粥第003章 占卜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05章 破浪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91章 橡膠樹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85章 去月港第055章 算卦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34章 精製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32章 南京錢逛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72章 巧破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22章 震驚!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018章 船塢
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002章 家廟第001章 穿越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16章 政第675章 宣傳戰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00章 三三制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45章 李時珍第009章 寒菜粥第003章 占卜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05章 破浪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91章 橡膠樹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85章 去月港第055章 算卦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34章 精製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32章 南京錢逛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72章 巧破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22章 震驚!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018章 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