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南京錢逛

天氣漸漸冷了,嘉靖四十一年的冬天要比去年還要再冷一些。

蘇澤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冰河時期的影響,不過今年浙江已經開始下雪了,就連福建北部都迎來第一場雪了。

福州因爲靠海又比較靠南的原因,今年的還沒開始下雪,但是蘇澤已經用都督府的命令,給所轄地區下達了防災的準備。

“大都督,該您落子了。”坐在棋盤對面的徐渭提醒道。

蘇澤這才捏起棋子,只看到自己的已經快要咬斷徐渭的大龍,他果斷落下一子,徹底堵死了徐渭這條大龍突圍的路。

“不下了不下了!”

徐渭的棋藝本來就不怎麼樣,還總被蘇澤拉過來下棋。

偏偏每次蘇澤下棋的時候,心神都不放在棋盤上,總不知道在思考着什麼。

蘇澤趁着【俗手:俗手只爭先,心中無舊譜,對弈時臨時性獲得智力+6】技能效果還在,和徐渭開始討論起時下的局勢來。

“廣州府那邊怎麼樣了?”

徐渭說起了正事,也恢復了嚴肅的表情說道:“譚公傳來的消息,白知府和潘巡案已經反正我軍,現在廣州十五縣已經落入我軍掌控中。”

蘇澤直接在棋室中鋪開地圖,明代廣州府管轄的地方極大,差不多是如今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珠海、香港、澳門這些地區,基本上囊括了珠三角平原的精華地帶。

掌控廣州府,就擁有了整個南中國海最好的幾個碼頭,而如今的珠三角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整個廣州府都非常的富庶。

如今和福建交界的潮州府,也就是後世的潮汕地區已經在蘇澤掌控中,再加上廣州府已經入手,蘇澤隨時都可以出兵攻佔廣東其他幾府。

不過蘇澤還是讓戚家軍,也就是現在東南聯軍第三旅停了下來。

如今東南聯軍整編四個旅,第一旅是林默珺帶領駐紮在上海,第二旅則是林良珺所領如今屯兵九江。

第三旅是俞諮皋所帶領的第三旅,駐紮廣州。

第四旅是林德陽的浙江新軍整編,駐紮在景德鎮。

蘇澤給俞諮皋下達的命令,完全掌控廣州府的十五縣,確保年後的春耕不受影響。

另外要求俞諮皋奪回佛郎機人(葡萄牙人)租借的澳門權,禁止佛郎機人在澳門居住。

但是開放澳門作爲港口,允許各國商人停靠,在澳門設立廣州市舶司。

同時蘇澤還下令俞諮皋佔領葡萄牙人在澳門設立的炮場、船長,所有這些技術工廠的工匠,則可以繼續留在澳門居住。

留在潮州的水師,加上俞諮皋帶去的炮艦已經圍住了澳門,更重要的是路上的士兵隨時可以登上澳門。

不出意外的,葡萄牙人還是屈服了。

葡萄牙在澳門的大船東,最終還是接受了譚綸提出來的條件,在年前撤出澳門。

徐渭疑惑的問道:“大都督,這些澳門人每年向廣東海道衙門上繳四百金幣,您既然允許他們在澳門做生意,爲什麼還要驅趕他們?”

蘇澤說道:“做生意我們自然歡迎,但是想要租借我們的土地不行,這是絕對不能忍讓的底線。”

這倒不是說徐渭賣國,而是在當時的大明人看來,澳門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原本也沒人居住。

但是對於蘇澤來說,收回澳門是不容討價還價。

他深深知道這些西方殖民者的尿性,絕對不會給他們開口子。

“另外給譚公送信,澳門工匠可以留下來,僱傭軍也可以留下來,但是傳教士一個不能留,全部要驅逐出境。”

徐渭也看過蘇澤翻譯的西方傳教士經文,對於這些人也沒有任何好感。

蘇澤又說道:“我準備在港口建造洋商館,凡是來我們東南做生意的洋商,都要自費花錢住在這裡。”

“另外我已經在福州市舶司下設翻譯館,專門翻譯這些洋商帶來的書籍。”

徐渭點點頭,自從開海以來,確實也帶來了不少問題。

比如外國船隻到了港口之後,經常會有商人和水手在碼頭鬧事,造成了不少治安問題。

除此之外李時珍帶領的醫務署,也在碼頭髮現了幾種全新的疫病。

要不是李時珍手下的醫官處理及時,這些疫病就要傳入城市了。

蘇澤也嚇了一大跳,他這纔想起來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帶去的天花和鼠疫,加強了港口的防疫措施。

不過這些依然是不夠的,只要港口通商,很多傳染病自然還是會傳入的。

清初的天花氾濫,就連皇帝都因爲天花後遺症留下了滿臉麻子。

一想到這裡,蘇澤連忙給李時珍寫信,向他描述了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技術,又讓李時珍試驗培育牛痘,培養能種植牛痘的醫生。

建立專門的碼頭區域,不僅僅可以減少治安問題,也能阻斷一部分的疾病傳入。

處理完了港口的事情,蘇澤拿着棋盤說道:“文長兄,再來一局!”

徐渭嘴角抽動了一下,最後還是乖乖的撿起棋子,他不明白都督府這麼多署吏,爲什麼蘇澤專門要和自己下棋。

只有蘇澤知道,自己下棋是爲了蹭那個智力+6的buff,而和徐渭下棋也是爲了和他討論政事。

另外也只有徐渭的圍棋水平和蘇澤差不多,靠着加智力的buff也能下個旗鼓相當。

шшш ◆ttκΛ n ◆℃O

蘇澤在天元方位落下一字,徐渭早已經習慣了他天馬行空的走法,直接不管蘇澤的落子,按照棋譜開始佔邊盤。

“文長,南直隸那邊怎麼樣了?”

蘇澤還是繼續在天元發力,徐渭終於也忍不住了,和蘇澤在棋盤中央爭奪起來。

“南直隸的情報站已經建好了,熊站長正在向南京各衙門滲透。”

蘇澤拿起棋子說道:“南京不能不攻,也不能速攻,林良珺在九江要給長江下游壓力,拖住張居正。”

徐渭欽佩的說道:“大都督果然最識人才,誰能想到如今南直隸都靠張叔大撐着呢。”

“可雖然有人才,但是張居正奏請在南直隸行一條鞭法,還是被明廷給駁回了。”

蘇澤說道:“明廷要是真的在南直隸行一條鞭法,纔是取死之道呢。”

“一條鞭法不是不好,但是就和唐時的兩稅法一樣,將原本舊的賦稅雜役都統一折銀入稅,一時之間自然是朝廷也能擴充財源,將原本地方官府徵收的苛捐雜稅匯入國庫。”

“而百姓也因爲明確了稅基,不用繼續被地方官府和小吏盤剝,暫時休養生息。”

“但是朝廷真的能如同實行之初那樣和百姓約定的,不再繼續加稅嗎?”

徐渭放下棋子,露出傾聽的神色。蘇澤說道:“唐代行《兩稅法》之後,後來還是繼續加稅,到了唐末加無可加了,自然就有黃巢帶人起義了。”

“張居正若行兩稅法,朝廷和官府最多十年忍不住加稅,日後就算是成了也會有新的苛捐雜稅出來的。”

徐渭仔細想想好像確實如此。

當年他在浙江幫助胡宗憲抗倭,本來以鈔關稅爲抵押發券,其實已經募集到了相當的多錢。

可是還是不夠花,後來胡宗憲奪了浙江鈔關廳,然後差點將抗倭券給發廢了。

如今蘇澤還在浙江處理那幾年抗倭券的問題,重新建立對債券的信任。

可是破壞容易建設難,現在浙江對於債券已經是望之如虎了。

蘇澤說道:“其實這個也是人性使然。”

“大明朝每一任的知府知縣,誰也都想要做出點政績來。”

“就拿福建來說,有些不要緊的縣城,修的城牆比府城還高。”

“到任的縣官總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總要辦一些事情,這些都要花銀子。”

“我這還是以官員沒有私心,只是爲了政績而論,更不要說上下其手,貪墨公帑這種事情了。”

“官之慾無窮,民之力有窮。”

“而前任官員得了政績高升,就算是民力疲敝,到任官員也不會憐憫體恤民力的,自己要是休養生息,不是便宜了後來者?”

徐渭看向蘇澤問道:“大都督,難道這是一個死結嗎?”

蘇澤說道:“潘季馴在廣東嘗試的均平裡甲法,倒是一個辦法。”

徐渭說道:“均平裡甲法我也看過,對於節約官府公帑支出有些好處,要治這頑疾還是不夠吧。”

蘇澤說道:“自然是要改上一改的。”

“以縣爲單位,若是縣衙要支出大筆公帑,需要向縣內所有里正說明,支出公帑用於何處,作用如何。”

“里正則要返回鄉里,向百姓說明用途,聽取百姓的意見。”

“接下來衙門再召集這些里正公議,若是大部分里正都反對,這筆公帑就不得支出。”

徐渭皺眉說道:“可是普通百姓,又哪裡知道一些公務的必要性呢?若是如此,到任官員豈不是一事無成?更要被胥吏和里長欺壓了。”

蘇澤說道:“當然,所以我還準備給另外一條路,若是真的關係民生軍事,又耗資巨大的工程,可以請上級撥款,專款專辦,甚至可以將動用民力的部分都折算成銀子,多撥一些下去。”

“里正所議的,也只有否決的權利,沒有提議的權利,這只是給百姓一個反對的機會。”

蘇澤又說道:“另外大明的考覈巡查體系也要改,不過這都要慢慢來了。”

“先從南平縣開始試點,若是有效再推廣到全境。”

爲政最怕的自然就是操之過急了,看到蘇澤並不是着急推進,徐渭也鬆了一口氣。

蘇澤又落下一子,才說說道:

“南京要熱鬧了。”

蘇澤說的沒錯,此時的南京熱鬧非凡。

自從趙貞吉升入內閣之後,南京官場紛紛詫異,大家從沒想到這位趙大人升遷竟然如此之快。

趙貞吉接到了聖旨之後火速北上入京,而南京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很多官員悄悄將家人轉移回了原籍老家,如果原籍老家是浙江福建的,則會讓妻子回孃家或者投靠親友。

張居正主政南直隸軍民兩政之後,發現前來打辭呈的官吏也多了不少。

張居正怒火攻心,自然也是全部駁回,但是南京中還有不少官吏偷偷逃亡。

更讓張居正惱火的,是魏國公徐鵬舉這個活寶。

因爲振武營兵變之後,一直被勒令在家反省的徐鵬舉,竟然突然就將家眷送出了南京城。

可是張居正也管不了徐鵬舉,只能上書彈劾這個傢伙。

有了徐鵬舉做榜樣,南京城內的大小勳貴們也有樣學樣,紛紛開始偷偷轉移家產。

除此之外,南京城內還發生了錢荒。

張居正總算是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也算是好消息了,被貶到了南京的國子監祭酒高拱終於到了。

張居正從安慶返回了南京,就是爲了見一面高拱。

高拱見到冬日裡的南京城,不由的發出了感慨。

這一路上他看到江北的糜爛,運河兩岸的荒蕪,早就已經麻木了。

但是看到南京城這個樣子,高拱還是有一種大明氣數將盡的感覺。

“肅卿!”

張居正拉着高拱上了馬車,迫不及待的談起了政務。

“肅卿,南京城內錢荒,市面都要以物易物了,你看怎麼辦?”

高拱看向車外,巷子口的一個市場中,百姓正拿着東西交換。

而整個南京城沿街的店鋪都關門了,這種情況下根本沒辦法正常交易。

高拱問道:“叔大,南京爲何會錢荒?”

張居正說道:“首先是蘇鬆二府的貨物太暢銷了,外流了大量的銅錢和白銀。”

“另外就是南京城內不少權貴將家產變賣,換成白銀離開南京城,這些都導致錢荒。”

說到這裡,張居正憤憤不平的說道:“國事如此,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竟然都想着跑,我上本參奏,朝廷竟然沒有任何反應!”

高拱嘆息了一聲說道:“國事如此,叔大還是想着南京城內的事情吧。”

張居正這才說道:“算了,不說這些人了,如今之計,必須要穩定南京的錢糧,要不然不需要蘇賊來攻,南京城就垮了。”

唉,最近是沒辦法加更了。血糖高,大概率糖尿病了,以後要調整作息,邁開腿,在醫院看看要不要吃藥控制。

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34章 爭陝西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40章 緝私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66章 睢陽第056章 脫毒難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67章 政治仗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444章 陽謀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37章 水戰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95章 陽謀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028章 初陣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25章 分產令第043章 筆架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653章 滾雪球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1章 淨海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63章 吃絕戶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35章 髒東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
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34章 爭陝西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40章 緝私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66章 睢陽第056章 脫毒難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67章 政治仗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444章 陽謀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37章 水戰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95章 陽謀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028章 初陣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25章 分產令第043章 筆架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653章 滾雪球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1章 淨海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63章 吃絕戶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35章 髒東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