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

高務觀一愣,陸軍部下設的武選司,專門負責武將的任命,是整個陸軍部最要害的部門之一。

高務觀是軍職在身,他的調動和任命是武選司的職責。

但是這個身穿文官官服的中年官員,是吏部文選司的文選郎,吏部是負責整個東南文官系統任免的,他怎麼會和武選司的人一同出現在這裡。

而且自己在李言恭家赴宴,竟然讓兵部武選司和吏部文選司同時派人過來上門,宣佈他新的任命,這就更有些奇怪了。

就連李言恭都有些疑惑的看着兩人,要不是他認識這位武選司的官員,他自己的新職位也是這位武選郎來宣佈的,李言恭都快認爲他們是騙子了。

緊接着,這位文選郎說道:“這次任命是秘密任務,請無關人等先離開。”

李言恭本來想要說一句這裡是我家,但是他看到那位武選郎的眼神,只好離開後院。

這時候文選郎抽出一份大都督府的委任狀說道:

“大都督府參謀處高級作戰參謀高務觀,經過內閣廷推,大都督府確認,任命你爲五原知府,參贊五原軍務。”

這下子高務觀終於明白,爲什麼自己的任命需要一位文選司官員和武選司官員同時過來宣佈了。

知府是文職官員,而參贊軍務就是武將職位了。

這又讓高務觀有些詫異,東南的官員制度一向非常嚴謹,同時兼職文武的職位也不是沒有,但是一般都是敵佔區或者剛剛攻佔的土地。

五原城是什麼地方?

高務觀搜索自己的地理知識,這纔想起來這是在草原河套地區,俞大猷建立的城市!

大都督竟然讓自己去五原城?

高務觀這才明白,爲什麼自己的職位會這麼高。

五原城知府說起來是知府,其實五原城的人口並不多,所以這個知府也是高配。

參贊軍務,五原的主將是俞大猷,自己這個參贊也就是做做後勤和情報參謀。

不過這個任命還是讓高務觀激動起來。

如果是其他人,被一紙調令弄到草原上,可能會有所不滿。

但是高務觀正在寫有關後勤和戰爭的理論,而五原城正是一個實踐他學說的好地方!

還有什麼地方比在草原上完成後勤補給更困難的嘛?

五原城也是一座剛剛建立的城市,這座城市還在軍管中,讓高務觀去兼管民政,一方面也是因爲俞大猷不斷寫信,需要民政管理的人才來幫忙。

另一方面也是讓高務觀熟悉民政,畢竟後勤也是和民政息息相關的。

高務觀很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任命。

陸軍部武選郎拍了拍高務觀的肩膀說道:

“高參謀,你這次執行的是絕密任務,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你的行蹤。”

“大都督很重視五原城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草原上紮上的釘子,也關係到日後一統天下後整個北境的安全,伱可不要有什麼牴觸情緒。”

高務觀立刻說道:“請大都督放心,我對這次的工作調動沒有異議,一定完成任務!”

兩名文武選郎離開之後,李言恭也猜測高務觀接受了什麼秘密的任務,他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和高務觀一起吃了晚宴。

晚宴結束,兩人喝酒贈別,大家都知道如今東南的地盤大了,大家天南海北恐怕日後想要相聚,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最後兩人只是互相道了一聲珍重。

李言恭在南京乘坐戰船,沿着長江而上,前往武昌報道。

而高務觀則前往上海,他要先乘坐飛剪船抵達大沽,然後喬裝打扮跟隨東南的商隊,假裝成走私商隊,繞過邊境進入草原,然後前往五原城。

就在高務觀抵達上海港口的時候,只看到整個碼頭上人頭攢動,停滿了各種運輸船。

上海港口,是當年蘇澤在上海籌辦緝私總團的時候建造的,如今已經是東南地區非常重要的港口,僅次於福州港、廣州港和杭州港,甚至後來居上超越了蘇州太倉碼頭,是整個東南排名第四的碼頭。

如今松江的貨物,基本上都是通過上海的碼頭裝船運輸,前往其他碼頭運往世界各地。

除了是貨運碼頭之外,上海港還是東南最重要的軍港。

第一旅的艦隊就停泊在上海港內,而如今沿海各地區的政令和軍令,都是通過上海港的飛剪船向各地下達。

上海港的軍港和民用港口是分開的,高務觀是執行的東南官府的任務,自然是前往軍港乘坐飛剪船北上。

但是堆滿了貨物的運輸船也停靠在軍港內,這還是高務觀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 不過軍需後勤的問題,本來就是軍隊機密,高務觀本來也不準備過問,就在他剛剛準備登上船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身後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高務觀回頭一看,是一名身穿商人服飾的年輕人,正在看着他。

高務觀一下子認出來,這個喊他名字的年輕人名叫魏豐林,是當年他父親在南京創辦的新軍學堂的同學。

魏豐林也參加了南京的歸正起義,也隨着大部分南京新軍加入了東南。

只是這些年高務觀一直在外奔波,和這些同學也沒有多少聯繫。

“高兄!好久不見!”

故友重逢,高務觀也很高興,高務觀看了看自己的懷錶,距離登船的時間還早,兩人就在碼頭的茶歇區聊了起來。

“魏兄爲什麼沒穿軍裝?”

高務觀有些奇怪,進出上海港口軍港區域的基本上都是軍人,很少見到魏豐林這樣打扮的人。

魏豐林笑着說道:“我已經退伍了!”

“啊?”

高務觀有些疑惑,魏豐林的家世他是知道的,他是父親高拱吸收軍戶中的優良子弟,家境是學員中比較普通的。

這部分學員在後來的起義中也是最反對明廷的,如今也是最接受蘇澤的新學說的進步軍官,如今已經是東南軍方的骨幹中堅了。

這一次返回老家,和父親高拱談起他當年在南京操辦的新軍,高拱也唏噓的說自己是爲東南培養了人才,爲大都督蘇澤做了嫁衣。

而軍中也是最重視資歷的,東南的軍隊中,第一批自然是長寧衛這些最早就追隨蘇澤的鄉黨,這些人現在都是東南軍方的高層。

接下來就是上海緝私總團和福州水師學堂的,這部分軍官算是蘇澤一手帶出來的,也是東南新軍的中高層力量,也是軍方的中堅。

然後就輪到南京歸正的新軍了,他們雖然是高拱創辦的學校培養的,但是接受的都是蘇澤的新學,融入東南體系也是最快,這裡面大部分人和李言恭這樣,只要無功無過也能成爲中層。

而東南的軍官待遇極好,正常退伍還能轉入地方政務體系,但是魏豐林卻穿着商人的衣服,這都讓高務觀非常費解。

魏豐林看出了高務觀的疑惑,他說道:

“我已經退伍了,如今加入了東海貿易公司,擔任公司後勤部門的負責人。”

“東海貿易公司?”

高務觀在前往上海的路上,聽到不少人提起這家公司,聽說這家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中心上市的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如今不少富人都拿着錢,四處找門路想要入股這家公司。

高務觀本來對這些沒什麼興趣,但是聽到舊友竟然從軍中退伍加入了一家公司,他還是有些不可思議。

魏豐林說道:“我們東海貿易公司可是有陸軍部和海軍部的股份,我雖然是從軍中離開了,但是做到事情還是和以前差不多,都是做的後勤工作。”

高務觀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魏豐林的意思。

看來這家東海貿易公司,果然和傳聞的一樣,就和五原城一樣,是大都督府佈置在朝鮮的暗子。

高務觀看着這些商船,還能看到剛剛用油漆遮蓋的編號,這些運輸船以前就是軍用的!

再看這些物資,這些袋子都是東南軍方後勤部門使用的制式袋子,就連軍方的標誌都沒有擦去。

高務觀對着魏豐林說道:“原來魏兄是有重要任務在身啊。”

魏豐林咧開嘴露出笑容,原本他在海軍部任職的好好的,突然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讓他退伍,魏豐林也是非常委屈和不理解的。

後來知道了他加入東海貿易公司,是爲了執行大都督府的特殊任務,而瞭解了自己的職責後,魏豐林又充滿幹勁的開始了新的工作。

他最近的任務就是將東海貿易公司在東南籌集的物資,運輸到濟州島上去,保障“公司”的後勤補給。

所有人都知道投資東海貿易公司的回報是什麼,這是一個人口龐大戰略位置重要的藩屬國,能夠帶來的利潤可想而知。

這也是東海貿易公司的股票,在認購之初就被搶購一空的原因。

在這次股票狂熱中,上一次認購鐵路公債中最積極的兩家,松江徐家和杭州府的於公子卻保持了剋制,只是象徵性認購了一些股票意思了一下,沒有參與搶奪東海貿易公司的股票。

第241章 朕的錢!第659章 碾碎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01章 穿越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482章 缺官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265章 歸有光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70章 唯有一爭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72章 榜一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59章 船,倭奴第625章 三本書第251章 發鈔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70章 縣試前第566章 睢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四卷總結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036章 售鹽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663章 神聖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70章 縣試前第021章 開蒙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41章 朕的錢!第550章 授權第004章 龍王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
第241章 朕的錢!第659章 碾碎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01章 穿越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482章 缺官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265章 歸有光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70章 唯有一爭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72章 榜一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59章 船,倭奴第625章 三本書第251章 發鈔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70章 縣試前第566章 睢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四卷總結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036章 售鹽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663章 神聖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70章 縣試前第021章 開蒙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41章 朕的錢!第550章 授權第004章 龍王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