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內閣議事

逃稅,這幾乎是所有政府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在追逐利潤的商人看來,只要有機會逃稅,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方望海這個財政大臣,主管戶部,也很清楚逃稅對於國家稅收的影響,所以最主張嚴厲打擊逃稅。

但是安南是被征服的土地,日後是要併入東南的,所以爲了這個大戰略,如何打擊安南的逃稅,方望海需要拿在這個會議上討論。

“一部分安南商人,將蔗糖走私到大員島,然後再以大員島蔗糖的名義運進福建廣東,經過這麼一洗,安南的外省蔗糖就成了大員的本土蔗糖,不僅僅價格上去了,也能少很多關稅。”

蘇澤不由的感慨,果然商人在追逐利潤這件事上,是沒有下限的。

蘇澤想起了那句名言,喃喃說道:“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衆人愣了一下,蘇澤的這段名言,用來形容這些資本實在是太貼切了!

方望海立刻說道:“大都督對於商人的描述入木三分!資本逐利乃是天性,正是如此!”

蘇澤說道:“既然發現了,那自然要嚴查,廣東和福建的市舶司也要派出都察御史調查,這類事情總少不了內外勾結的。”

方望海看向蘇澤道:“查到之後,如何處置這些商人呢?”

蘇澤淡淡的看向何心隱:“何大臣,按照律法,應當如何處理?”

何心隱立刻說道:“逃稅者,要補足以往的逃稅,還要再交和偷逃稅款一樣的罰款,主謀判刑三年。”

“若有行賄者,和受賄者同罪,依照金額判刑。”

蘇澤點頭說道:“既然有律法,那就依照律法執行了。”

方望海立刻說道:“那屬下立刻就去辦!”

解決了安南逃稅的問題,衆人的話題又放在了朝鮮上。

對於朝鮮的定位,這也是羣臣一直在議論的事情,民間對此也多有議論。

出兵吞併安南,那作爲和中原恩怨了千百年的朝鮮,要如何應對,這就是一個麻煩的事情。

還是徐渭首先說道:

“不少官員認爲,朝鮮應該仿效安南,設爲外省,等五到十年後併入東南。”

蘇澤眯着眼睛,徐渭繼續說道:

“我本人也是支持這種做法的。”

徐渭開始引經據典道:

“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商朝滅亡後,在朝鮮建國,我中原史書有明確的記載,是爲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後,是西漢的漢人衛滿建立的衛滿朝鮮。”

“漢武帝時,派兵征服朝鮮,在朝鮮設置四郡,直接統治朝鮮,這與安南的舊例是相同的。”

“這之後高句麗雖然一度獨立,但在大唐建立之後,唐太宗派兵滅了高句麗,也在朝鮮設置州郡。”

“這歷史和安南是一致,所以應該仿效安南,將朝鮮併入中原。”

徐渭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蘇澤則有些猶豫。

他看向申時行,申時行也出來表態說道:

“徐首相說的沒錯,大都督,朝鮮和中原的關係一向如此,朝鮮一直以來都行漢家衣冠,用漢家制度,所以用安南的方式來征服朝鮮,朝鮮是不會反對的。”申時行這句話點醒了蘇澤。

之前蘇澤認爲安南和朝鮮這些地方,自身已經覺醒了民族意識,如果直接統治會造成統治成本過高的問題。

但實際上是蘇澤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時代。

對於安南和朝鮮來說,他們本身還沒有太多的民族意識,連對於自己君主的忠誠都算不上。

蘇澤用後世這些國家的民族狂熱來看現在,那完全是不正確的。

在前世的歷史時間線上了,在近代清末,倭國征服朝鮮殖民了近百年,朝鮮也一直都很順從。

如今的安南,很多安南商人都認爲十年的外省時間太長了,應該儘快併入中原。

很顯然,包括李舜臣在內,朝鮮併入中原,並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

在朝鮮人的想法中,被中原王朝統治並不糟糕,畢竟李氏朝鮮的國策就是“事大主義”,就是要討好中原大國的。

而且李氏朝鮮倒行逆施,兩班制度更是開了歷史倒車,朝鮮內部讀書人中,也有很多要求直接併入中原,他們就能參加中原的科舉了。

蘇澤想到了唐代的倭國遣唐使阿倍仲麻呂,他入唐之後就不肯返回倭國,在唐代的時候很多朝鮮的遣唐使也是如此。

想明白了這件事後,蘇澤立刻說道:

“給李舜臣去信,將兩份方案都交給他,外省或者朝貢國,由朝鮮自己做選擇。”

聽說讓朝鮮自己選擇,大家都知道了蘇澤的意思。

李舜臣本來就是東南的軍人,他一向是傾向東南的。

選擇和安南一樣成爲外省,這十年內還是獨立的地位,十年後再決定要不要併入中原。

而十年期間,外省還可以比朝貢國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以正常人都知道會怎麼選。

至於十年之後,如今安南都已經等不了十年了,更不要說是朝鮮了。

方望海笑着說道:“這下東海公司的股票又要大漲了。”

在場衆人都笑了起來。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火爆,已經是整個東南都知道的事情了。

黃浦江邊上股票的一個漲跌,牽動了幾千公里外的人心,連帶着上海城都發展起來。

這其中漲幅最快的,自然就是東海貿易公司的股票了。

新發行的松江鐵路公司股票雖然也漲的厲害,但是和東海貿易公司的股票比起來,還是遜色很多。

在上海,已經出現了專職股票買賣的職業經理人。

就連南京的官員們,也熱衷談論股票。

蘇澤嘆息一聲,果然投機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着迷的事情,只要股票誕生出來,那就天然帶上了投機屬性。

與此同時,任福在上海的鋼鐵貿易公司也成立了。

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30章 鐵路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64章 駕崩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416章 政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663章 神聖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69章 縣令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47章 破蜀道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59章 碾碎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57章 邀請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
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30章 鐵路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64章 駕崩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416章 政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663章 神聖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69章 縣令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47章 破蜀道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59章 碾碎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57章 邀請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