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

京師,城北。

一座新式醫院已經建造完畢。

高拱對工部進行了改組,如今大明工部已經是六部中規模最大的部門,下轄多個司,主管這座醫院的就是衛生司的主事趙惠貞。

趙惠貞不過是衛生司的一名小小六品主事,竟然領到了籌辦這座新式醫院的任務。

至於爲什麼讓他負責這個,原因就是他的運氣不好!

趙惠貞是在衛生司的抽籤中不幸中籤,領到了這麼一個艱鉅的任務。

就在別人都在等着趙惠貞辦不成工坊被撤職的時候,他卻將這家醫院真的辦起來了,還辦的有聲有色!

此時趙惠貞正在陪同新任都察院御史裡行賈正因,視察這座新式醫院。

賈正因是剛提拔的,他原本是南京國子監的一名博士,逃難到京師後找到了老上級高拱,就被安排進了都察院擔任御史。

賈正因雖然也是進士,但是因爲名次靠後被派往南京擔任學官,他的資歷正常是當不上御史的。

高拱擔任的朝廷要職實在是太少了,他除了在翰林院供職,擔任裕王府講學之外,也就在南京國子監主持過工作,沒有其他主政經驗。

賈正因這種人都能被破格提拔,足以可見高拱手上能用的人手捉襟見肘。

京察正是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考覈的,賈正因來醫院就是爲了考覈趙惠貞的政績。

“賈御史,這邊請!”

趙惠貞熱情的喊着,將賈正因請到了寬敞的院長室。

賈正因是從南京逃過來的,他在南京的時候,李時珍就已經在蘇州開辦醫院了。

他知道東南的新式醫院是什麼樣子,這座京師醫院的樣子和東南的新式醫院差不多,看來這位趙大人是真的費了心思。

關上門,趙惠貞對着賈御史說道:

“賈御史,向您彙報一下,京師城北醫院已經建造完畢了,現在已經招募了五十多名人員了。”

賈御史滿意的點頭,在他視察的這麼多新務工程中,趙惠貞的醫院絕對是進展比較快的了。

“城北醫院什麼時候能開張?招募到多少醫生了?”

趙惠貞立刻說道:“下個月就能開張了!”

賈御史更加滿意了。

爲了這座新式醫院,工部不僅僅下撥了大量的營造經費,還給了足足五十人的員額。

高拱對於新務的改革中,學習東南提高吏員待遇,給重要的基層崗位發薪水,也是改革的一個環節。

這座新式醫院有五十人的員額,可以用來招募醫者和管理人員。

趙惠貞立刻說道:“賈御史,目前城北醫院只招募到了一名大夫。”

賈御史愣了一下問道:“趙大人,你剛纔不是說醫院的員額已經招滿了嗎?怎麼現在又只有一名大夫了?”

趙惠貞說道:“員額確實招滿了,確實也只有一名大夫。”

賈御史還是不理解,趙惠貞從袖子中掏出一份名單遞給他說道:

“本院新招募的五十二人,其中負責管理的吏員五十一人,大夫一人。”

賈御史聽到這裡,恨不得將這份名單甩到趙惠貞的臉上。

開什麼玩笑!一座醫院招了五十一個吏員,卻只有一個大夫!

這醫院還怎麼開門?還怎麼給京師百姓看病?

這一個大夫,連給這五十一個人看病都看不過來吧!

趙惠貞卻帶着笑意說道:“賈御史,您看一看這份名單。”

賈御史接過名單,看到名單他的怒火立刻就消了。

這份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後面,都寫了一些的名字。

名單中包含了京師的權貴,從當朝的部堂級別的官員,到最近被提拔起來的勳貴武將,還有幾個宮裡大太監的名字,就連賈御史的頂頭上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有的人後面還寫了好幾個名字,這些都是賈御史惹不起的人物。

趙惠貞苦笑着說道:“賈御史,我這醫院還沒動工,就有這麼多人過來打招呼了,實在是安排不過來。”

“爲了這份名單,已經排除掉了很多人了,爲此下官還得罪了很多人,爲朝廷爲百姓辦一點新務難啊!”

賈御史心中暗罵,這份名單大概率是真的,可是自己難道真的要拿着這份名單去彈劾上面的人?

那自己纔是真的瘋了!

“那名大夫呢?”

趙惠貞說道:“那名大夫是京師武備學堂李祭酒推薦過來的,曾是他賬下的一名獸醫。”

“什麼!”

趙惠貞苦着臉說道:“李校長的人,卑職不敢不收啊。”

賈御史也是一臉吃屎的表情。

李成樑擔任京師武備學堂的校長,負責籌辦新軍,在朝堂上屬於第一梯隊的人物。

這位李祭酒在京師用八匹軍馬給自己拉車,出入排場非常大,就連李家的家丁都經常在京師滋事,但是京師官員無人敢問。

李成樑推薦的人,趙惠貞自然不敢不用。

賈御史覺得有些滑稽,這麼大一個醫院唯一的醫者,還是一名給馬看病的獸醫!

就在這個時候,趙惠貞又從衣袖中掏出一樣東西,

這是一根手指粗的金條,明晃晃的金條被塞進了賈御史的手裡,他感覺到了金條的分量,所有的不滿都消失了。

“這根黃魚是孝敬您的。”

賈御史卻還有些顧慮,他說道:

“趙大人,不是本官不肯幫你,只是這醫院是新務的重要項目,開門的時候高閣老肯定要親自來視察的,你這樣可怎麼開門啊!”

趙惠貞卻說道:“賈御史這個您就不用擔心了!”

“到時候讓所有人員都披上白大褂,高閣老也認不出他們是不是醫者啊。”

再次感受手頭上金條的分量,賈御史還是不放心的說道:

“他們不是醫者,要怎麼看病啊?”

趙惠貞說道:“這個還不簡單啊,只要找一些人來裝作看病,和唱戲一樣對好了詞兒,高閣老根本看不出破綻。”

賈御史這才接過了小黃魚,放進自己的袖子裡說道:“這份名單本官沒有看過。”

“當然當然!”

“貴院五十二人都是醫者,儘快開張吧。”

趙惠貞連忙說道:“都是醫者,都是醫者!”

賈御史走出醫院,看着這座空蕩蕩的建築,想着在這裡領薪水的五十一個吏員和一名獸醫,心情十分的複雜。

這大明朝大抵是要完蛋了吧。

“去下一家!”

下一家是工部紡織司的棉布工坊。

負責這家工坊的,是紡織司的一名從事。正七品的馮從事是從一衆對手中,搶到這份差事的。

和辦醫院不同,辦紡織工坊又不是什麼新鮮事,工部內都是搶着要辦的。

馮從事能以正七品的級別,搶到這份差事,最可見他的後臺之硬。

“賈御史!”

馮從事站在門口,熱情的迎接賈御史的馬車。

工坊的規模不小,能夠聽到一陣陣的機杼聲。

賈御史剛剛在醫院視察的糟糕心情,被這機杼聲治癒。

等到賈御史看到工坊倉庫裡堆着的棉布,心情就更好了。

“馮從事真的是能員啊!竟然這麼快就織出這麼多的布了?”

賈御史看着堆滿了倉庫的棉布,驚喜的說道。

馮從事微笑着接受了賈御史的誇獎,兩人又來到了工坊中。

賈御史看到了大量的織布機,以及在織布機前工作的織布工。

怎麼這些織布工的年齡都這麼大?

織布工們擡起頭,用渾濁的眼神看了一眼賈御史的綠色官袍,連忙低下頭繼續幹活。

賈御史很快就發現不對勁了。

他在南京見過新式織布坊,不說那東南最先進的水力織布機,這裡的織布機用的還是最老舊的手搖織布機。

這種老舊織布機的效率很低,織出來的布也很粗糙,根本織不出倉庫中那麼多的好布!

賈御史又看了一圈,這些織布工效率極低,很多人也只是搖動織布機發出聲響,根本織不出多少布來。

等到參觀完畢,馮從事和賈御史走進工坊後的公堂,等侍者送上茶退下去後。

賈御史立刻發作:

“馮從事!你倉庫的布根本不是這裡織出來的吧!”

馮從事的胖臉上滿是笑容,他立刻說道:“賈大人說的沒錯,這些布都是從大沽市場上買來的東南棉布。”

“你!”

馮從事也從袖子裡掏出一根小黃魚,放在賈御史的茶杯邊上。

“你誆騙朝廷,還要向都察院官員行賄?”

馮從事笑着說道:“這哪裡是行賄啊,不過是給賈御史的車馬費罷了。”

“下官前幾日還向從兄保證過,朝廷的差事一定能辦好!”

賈御史愣了一下,來視察之前他都看過禮部新編制的官員履歷。

他想起了這位馮從事似乎是北直隸真定府人,而宮裡有一位姓馮名保的大太監,也是真定府的人。

馮保是當今皇帝身邊的紅人,賈御史一個小小的御史可得罪不起。

他咳嗽了一聲說道:“馮大人,你這活兒做的太糙了!高閣老在南京做過官,他是見過織布工坊的啊!”

馮從事連忙露出一路求教的表情。

賈御史只能說道:“你這工坊才辦了多久,倉庫裡的新布也太多了,高閣老看了肯定要生疑的。”

“工坊裡的織布機都是老式的織布機,高閣老也是見過新織機的,一看不就露餡了嗎?“

“最後就是你工坊裡的這些工人,一個個都老眼昏花的,別說織布了,就是清掃衛生也都做不了吧。”

馮從事連忙說道:

“賈御史,這差事難辦啊!”

“高閣老催的急,這新式織機哪裡能這麼快打造出來,光是湊齊這些老舊織機都費了勁兒了。”

“東南賊離開京師的時候,帶走了京師不少匠人,有經驗的織工根本找不到,只能找這些老嫗裝裝樣子。”

“下官這麼做也是無奈啊。”

賈御史視察了很多工坊,也知道這個問題。

高閣老事事都好,就是太急切了一些。

賈御史是做事的人,他當然知道籌辦一座工坊難辦。

建造廠房,安置設備,招募人員,還要將一家工坊開辦起來,很多事情不是短短几個月就能辦成的。

可是高拱拿着京察作爲指揮棒,對不能完成任務的官員輕則叱罵重則貶官,甚至還有可能被罷官。

賈御史說道:“這織布機一定要換,就算是裝個樣子,也要用新的織布機。”

“織工找不到,就在高閣老視察的時候,找些個年輕力壯的女性來,等到高閣老視察完畢再放回去。”

馮從事眼睛一亮說道:

“多謝賈大人提點!多謝賈大人提點!”

馮從事又說道:“下一次遇到從兄,我一定向從兄推薦賈大人這個人才!”

賈御史看到馮從事這麼上道,他決定再賣他一個人情。

賈御史說道:

“戶科給事中和都察院這邊好些個御史在醞釀,想要奏請朝廷禁絕南貨。”

馮從事雖然有宮裡的關係,但是又怎麼可能有都察院這種清流部門的消息呢。

南貨,就是大沽那邊販賣的東南商品。

如今整個北直隸都充斥着南貨,東南本來就是絲綢產區,京師的達官貴人們對絲綢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東南的棉布、肥皂、火柴、鯨油燈,因爲物美價廉,這些日用品也已經走入京師普通家庭中。

禁絕南貨說起來也是意料之中,如今在《皇明新報》上,已經有翰林院的官員寫文呼籲,希望百姓不要購買南貨。

“購買的每一份南貨,日後都是戰場上射向皇明士卒的彈丸和炮彈。”

可是這樣的呼籲對百姓根本沒有觸動,東南的貨物價格便宜,質量又好,不賣南貨買什麼?

賈御史又說道:“這次是來真格的了,朝廷要在天津設卡,禁絕南貨貿易。”

“日後不能用南貨了,只能用朝廷工坊生產的新貨,馮從事你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吧?”

馮從事終於恍然大悟的說道:“明白了明白了!賈大人您可真是我的貴人啊!”

馮從事連忙從袖子裡掏出第二根小黃魚,放在茶杯旁邊說道:

“賈御史,日後我們可要多親近親近,您這樣的能臣,我一定要向從兄大力推薦!”

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11章 從“賊”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61章 淨海王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10章 趕海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44章 陽謀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673章 定草原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28章 初陣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240章 緝私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0章 緝私第106章 紅陽教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53章 滾雪球第657章 拼命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451章 僭主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02章 家廟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638章 籌碼第245章 李時珍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060章 吃飽飯
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11章 從“賊”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61章 淨海王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10章 趕海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44章 陽謀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673章 定草原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028章 初陣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240章 緝私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0章 緝私第106章 紅陽教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53章 滾雪球第657章 拼命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451章 僭主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02章 家廟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638章 籌碼第245章 李時珍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060章 吃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