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第178章 苗授

第178章 苗授

元豐八年六月丙寅(初四)。

苗授抱着朝笏,立在延和殿前。

“苗指揮……”合門通事舍人在他前方輕聲說道:“請隨我來……”

苗授點點頭,持着朝笏,跟上對方,亦步亦趨的,進了那被人俗稱‘倒坐殿’的延和殿。

進了殿中,苗授就看到了殿上坐着的小官家的身影。

他連忙持芴低頭——他是武臣,在御前可比不得文臣士大夫。

“臣,榮州觀察使、馬步軍副指揮使授,恭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他在元豐六年,就已經落了橫行官,升爲正任防禦使,去年進觀察使。

已是大宋武臣之中佼佼者——地位比他高的武臣,如今就只剩下殿帥燕達了!

其他如姚兕、姚麟、種鄂、劉昌祚、王光祖等大將,地位都在他之下!

他是正任官!

歷代武臣不過三五人能拜正任!

“苗卿平身!”御座上,傳來了小官家稚嫩的童聲:“來人,給苗卿賜座……賜茶!”

苗授連忙再拜謝恩:“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

不要看苗授是武將,但其實他本人很有士大夫的儒者氣息。

雖然他體格健碩、強壯,但儀表堂堂,髯須被打理的乾乾淨淨。

臉上也沒有什麼傷疤或者刀痕,雖然皮膚稍黑,可看着卻並沒有什麼粗獷感,反而有着些從容不迫、謙卑有禮的氣質。

兩宮在帷幕裡見着,也都是讚歎了一聲。

“真儒帥也!”向太后低聲贊着。

太皇太后也點頭:“人言苗授儒帥,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趙煦拿着手頭的告身,附和着兩宮的的稱讚,輕笑着道:“太母、母后,朕看苗卿告身,還是已故國朝大儒安定先生胡公弟子呢!”

殿中的苗授,連忙拜道:“臣不敢當兩宮慈聖、皇帝陛下之贊……只是躬行先師安定先生教誨而已……”

趙煦卻是輕聲的和兩宮說道:“太母、母后,朕還記得,父皇在日曾與朕言:天下講學之士,唯安定先生,可爲孔孟之宗!”

“今日見了苗卿,朕才知所言不虛!非大儒不能教出這等儒帥!”

所謂‘孔孟之宗’,確實是趙煦父皇的讚頌!

而且是直接寫在了已故的安定先生胡瑗的神道碑上的御筆親題文字:先生之道,孔孟之宗也!

只是,此事早已經過去十幾年,天下人都快忘記了,或者說被故意遺忘了。

如今,趙煦發動冥土追魂之技。

將安定先生的‘孔孟之宗’評價,重新帶到朝野視線之中。

這自然是因爲,趙煦知道,這是一張王牌!

也是進一步,攪動大宋文壇這壇渾水的利器!

就像張載一般!

這文壇上,總是死人比活人有用!

畢竟,死人不會反對更不會出來爭辯!

苗授,卻已經感激不已,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再拜道:“大行皇帝盛讚皇帝陛下讚譽,臣代先師再拜謝恩!”

對苗授來說,安定先生胡瑗,實在是如同再生父母一樣的存在。

若無胡瑗,苗授很清楚,他絕不會有現在的成就和地位。

天下鴻儒之中,在胡瑗之前,沒有人肯收武臣子弟,特別是低級武臣之子爲門生,更不要說悉心教導了。

胡瑗之後,關西講學之風,才日益昌盛。

纔出現了橫渠學派!

帷幕內的兩宮,看着苗授在殿中感恩戴德,畢恭畢敬的樣子,也都是點頭讚許。

對她們來說,一個戰功赫赫的大將,是值得警惕的。

可一個自帶儒生氣質,說話彬彬有禮,談吐不俗的如同士大夫一樣的大將,這就要放心的多了。

畢竟,士大夫和大宋王朝是綁定在一起的。

天子固然是天下之主。

可這天下也不僅僅是天子一人的。

還是士大夫們的!

這一點,宮裡面和朝堂上,早有了共識。

於是,對苗授有了不少好感,本來只是禮儀性的陛見入對,卻忍不住的多問了些問題。

這些問題,都和熙河路有關。

苗授就是從熙河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兩宮的那些問題,他自是對答如流,聽得兩宮非常滿意。

以至於苗授走後,太皇太后都在嘆息:“可惜了!”

“若苗授有一個進士出身,此番熙河邊帥,舍他其誰?”

向太后卻搖了搖頭:“娘娘,苗授是殿帥候選……”

“就算他有一個進士出身,也不可任爲邊帥!”

苗授已經是正任官了,距離節度使只差一步。

放他回熙河,豈不是要出一個手握重兵重兵的正任節度武臣了?

兩宮都不敢擔這個風險!

須知,現在可不是國初了。

一個在邊地手握重兵的正任節度使,不是誰都可以駕馭的。

趙煦在旁邊保持着沉默。

今天,他收穫很大!

見到了苗授,還和苗授建立了初步聯繫。

有了這個聯繫,未來燕達致仕後,這殿帥就依舊還是他的人。

汴京的禁軍,特別是上四軍和御龍諸直,就依然是聽他號令的。

……

苗授走出大內內東門,輕輕籲出一口氣。

他的兒子苗履迎上來,低聲問道:“大人,今日陛見怎這麼久?”

這是禮儀性的陛見而已。

常規在殿前拜兩拜,報上名諱,兩宮隨口問兩句就能出來。

但苗授卻在宮中停留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不合常理!

苗授輕聲道:“陛下言及先師胡公,多有讚譽……兩宮慈聖因此青眼有加,多問了些事情……“

苗履頓時大喜不已,道:“如此,大人就算是簡在帝心,也能得兩宮看重了!”

“來日必有大用!”

他們父子雖然是武臣但也一直在留心着那位少主。

對武臣來說,朝堂的動盪和他們無關。

新舊兩黨的鬥爭,再怎麼樣也都不會波及武臣。

但有一點,卻是武臣的立命之本——天子的信任!

因爲,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武臣,在拜爲正任官之前,都是天子的私人家臣。

這從武臣的官階來看,就可以知道。

小使臣、大使臣、諸司正副使、橫行五階……

統統是和皇室關係密切的官職。

所以,對武臣來說,得到皇帝歡心和喜歡,纔是他們做事的第一動力!

別說那位少主,如今表現的不似孩子。

就算他真的只是一個孩子,武臣在其面前,也得規規矩矩!

原因?

人家長大後,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武臣家族的盛衰榮寵!

苗授的心思,卻完全不在苗履所說的什麼必有大用上。

他都已經是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了。

再升,還能升到哪裡去?

他看向苗履,說道:“老夫想,讓汝回熙河……”

“今日御前,少主提及先師胡瑗絕非無的放矢……”

“熙河必定有大戰!”苗授低聲呢喃着:“一定會有的!”

這是直覺!

一個老將在戰場上磨礪出來的直覺。

對危險對戰機,對時機的敏銳察覺。

多少次苗授都是靠着這直覺,果斷進軍或者撤軍,從而讓他的部下,一次次的找到西賊、吐蕃的軟肋和弱點,或者從賊軍的埋伏中安然脫身。

苗履聽着,頓時躍躍欲試。

他早就想回到前線了!

在汴京,他只能磨勘,但在沿邊,到處都是軍功!

“過些時日,爲父會和兩宮求恩典,乞將汝外放知定西城或者爲熙河某將副將……”

苗履躬身道:“兒謹遵大人安排!”

◆ttкan◆C〇

“汝記住,若能成行……”苗授語重心長的囑託:“陛辭之時,切記切記,君前長拜!”

這是要苗履表態——我們苗家永遠是官家您的忠臣,您叫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這纔是武臣的長久之道!

武臣絕不能和天子唱反調!

(本章完)

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854章 雙贏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第695章 冤假錯案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978章 抄老劉家作業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458.第435章 踏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913章 震懾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39章 分贓第814章 人事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833章 輿論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594章 戰前(1)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247.第235章 囑託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1030章 打窩第838章 影帝曾布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356.可以訂閱了!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184.第175章 迂迴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820章 爭寵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386.第366章 謀國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69.第160章 錢荒第821章 廢稅(1)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46.請假條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570章 壽宴(2)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903章 瀆聖同盟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22章 忽聞暗箭來第854章 雙贏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807章 聖師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
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854章 雙贏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第695章 冤假錯案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978章 抄老劉家作業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458.第435章 踏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913章 震懾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39章 分贓第814章 人事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833章 輿論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594章 戰前(1)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247.第235章 囑託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1030章 打窩第838章 影帝曾布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356.可以訂閱了!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184.第175章 迂迴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820章 爭寵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386.第366章 謀國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69.第160章 錢荒第821章 廢稅(1)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46.請假條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570章 壽宴(2)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903章 瀆聖同盟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22章 忽聞暗箭來第854章 雙贏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807章 聖師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