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

時間向前推數日。

大宋元祐元年,遼大安二年春三月壬申(十五)。

遼南京,子城,瑤池宮苑之中。

遼主耶律洪基,帶着他的妃嬪們,在此遊玩。

耶律洪基的臉上,近來始終洋溢着快活的笑容。

實在是,從南朝運回來的商品,已經陸續運抵南京。

耶律洪基旋即大肆賞賜。

五院部、六院部,北院諸王、奚王等,人人得賞。

就連草原上的阻卜各部首領,也聞風來朝。

諸部紛紛朝貢,依聖宗之制,獻馬1770匹,駱駝330頭,貂皮一萬張,青鼠匹兩千五百張,並獻上西域美女三十三人。

耶律洪基大喜,於是賞賜阻卜各部有差。

而且,女真各部在聽說了遼國發了財後,也在紛紛遣使來朝的路上。

這讓耶律洪基無比自滿,深感自己贏麻了。

諸部來朝,北院安定,南院士大夫們則圍繞在皇太孫身邊。

大遼江山再次中興。

他身邊的妃嬪、內臣,更是日夜吹捧。

只說‘陛下改元以來,天下漸安,四夷賓服,萬國來朝,可謂治道之極也!’。

於是,耶律洪基就在這左右吹捧,和妃嬪們的溫柔中,徹底沉浸於這大安二年的春天的盛世之中。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只要天下太平,一切好說。

而且耳根子特別軟,就喜歡聽人唱讚歌,當年耶律重元,耶律乙辛就是靠着吹捧他,在他面前大唱讚歌,贏得了他的信任。

此時,耶律洪基就坐在瑤池宮苑的一處涼亭中,看着在他面前,翩翩起舞,櫻脣輕啓唱着異域之歌的胡姬們。

兩個妃嬪,在他身旁,爲他輕輕錘着肩膀,不時的說着恭維話。

南京的春風,吹拂着涼亭前的一汪碧水,無數浮萍飄動,真是人間美景,身旁妃子身上的玫瑰香味,沁入鼻腔,讓他飄飄然,不知在人間。

“陛下……”耶律洪基正半閉着眼睛,沉浸在歌舞和妃嬪的服侍、吹捧之中。

他身邊親信的大貂鐺,楊興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涼亭前。

耶律洪基睜開眼睛,看着楊興,揮揮手讓歌舞停下來,然後問道:“何事?”

“樑相公乞陛見。”楊興湊到耶律洪基身邊,低聲稟報着。

耶律洪基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樑相國怎又來了?”

他很不喜歡如今的宰相樑穎,甚至可以用厭惡來形容,但卻不得不任用他。

原因很簡單,需要團結漢人士大夫。

而樑穎就是幽燕漢人士大夫中公認的‘忠貞廉潔之士’。

當年,耶律乙辛權傾朝野,樑穎是朝中唯一一個敢和其對着幹的大臣。

耶律乙辛被賜死之後,樑穎因此拜相,並直到現在。

楊興低着頭,答道:“除了樑相公外,楊相公也乞陛下召見。”

耶律洪基聽着,頓時皺起眉頭來,不耐煩的問道:“說吧,還有誰?”

“蕭樞密也在。”

“此外王學士、楊學士也都在。”

耶律洪基聽着,立刻讓妃嬪、歌女們都退下去。

等這些人走了,耶律洪基才問道:“樑相國他們還是想讓朕拿錢出來,去賑濟各地災民嗎?”

自從南朝商貨,陸續運抵南京。

這些在朝中素有清名的士大夫大臣們,就天天在他耳畔嗡嗡嗡的勸諫着,請求他拿錢出來,賑濟各地災民。

他們的理由也很強大——陛下歲得南朝三百萬貫,宜當與民同樂,今天下窮困,願陛下出內帑,以濟天下。

搞得好像他有很多錢似的。

好吧,就算他真的有很多錢,可這些錢都是他的啊!

憑什麼平白無故的拿出來,去給南院的農民和北院的牧民?

再說了自從耶律乙辛之亂後,他已經辛苦了好幾年了。

現在,終於拿着南朝的錢,擺平了北院部諸王貴族,也安撫了奚王們,就連女直也都要來朝貢。

這大遼終於出現了中興的兆頭。

這些大臣非但不體諒他,不稱頌他的豐功偉績。

反而在這些大喜的日子,天天來煩他。

一見面,不是訴說北院各部牧民的窮困,就是大說南院漢地百姓的艱苦。

明明大遼中興在即,國勢日盛。

這些傢伙卻偏偏在他面前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搞得好像大遼國勢非但沒有振興,好像還日漸衰落了一般。

讓耶律洪基真的很沒有面子。

於是索性躲到了這瑤池內苑,討個清靜,不料這些人不依不饒,都追到了內苑來了。

嘆了口氣,耶律洪基問道:“諸位髃臣,還是爲了勸朕撥內帑的事情來見朕?”

楊興恭身答道:“回稟陛下,相公們言,乃是爲了使南朝使耶律琚等日前所奏之事,來見陛下。”

“哦?”耶律洪基眯起眼睛,仔細想了想,終於想了起來,耶律琚前些時日確實從南朝發回了上奏,說是什麼在南朝看到了一種只要三四十錢一餅的茶葉,真可謂是物美價廉!

所以耶律琚請求,從宋遼交子額度裡,劃撥個二十萬或者三十萬貫,用於採購那些茶餅。

對此,耶律洪基表示:憑什麼拿朕的錢,去買那些百姓吃的茶餅?

真當朕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

“此事,外廷大臣是如何知曉的?”耶律洪基不快的問道。

楊興低着頭,不敢說話。

耶律洪基見着,也是揉了揉太陽穴,最後無奈的說道:“讓諸位相公來此見朕吧。”

終究都是宰執!

哪怕他不喜歡其中的一些人,卻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以禮相待。

“諾!”

羣臣很快就被帶到了耶律洪基面前。

宰相樑穎,率着羣臣,規規矩矩的拜了兩拜:“臣等恭問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耶律洪基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假作不知的問道:“諸位愛卿,今日何故聯袂入宮見朕?”

樑穎拜道:“臣聞使南朝耶律琚前日上奏雲:自南朝見有茶餅,一餅不過三四十錢,乞陛下撥交子以購;未知可有此事?”

耶律洪基點頭道:“確有此事。”

樑穎當即上前,頓首匍匐:“臣乞陛下,可耶律琚之請,着其自南朝購其茶餅,以此茶餅爲本,以賑天下災民。”

其他大臣紛紛拜道:“臣等乞陛下,可耶律琚之請。”

耶律洪基聽着,只能勉力維持着笑容,裝作一副禮賢下士,願聽勸諫的模樣。

他的演技,算是遼國曆代皇帝裡最好的一個了。

無論是耶律重元,還是耶律乙辛,都曾被他的僞裝所迷惑。

此刻,耶律洪基嘆息一聲,問道:“敢問諸位髃臣,這南朝茶餅,何時能賑災了?”

樑穎拜道:“啓奏陛下,臣等所言,乃是以南朝之茶餅爲本,以其市與阻卜、女直、高麗等,換來牲畜、糧食、布帛,以濟天下。”

耶律洪基一聽,眼睛就亮了起來。

賺錢的事情,他最喜歡了!

於是立刻問道:“卿且試言之。”

樑穎於是就將自己的想法,對耶律洪基和盤托出。

效仿南朝的入中法和糴法。

以從南朝採購的茶餅爲本,收購阻卜、女直、渤海、高麗諸部的牲畜、糧食、布帛等。

然後將這些物資,充入府庫。

府庫有錢有糧,朝廷自然可以減免南面農民和北面牧民的負擔。

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得不說,遼國的士大夫們,商業思維也很強。

耶律洪基聽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問道:“相公此法可行嗎?”

樑穎拜道:“臣願立軍令狀!”

南朝三四十錢一餅的茶餅,樑穎當然知道,恐怕質量會有些差。

但沒關係,遼國因爲地處北方,所以不怎麼產茶。

茶葉本來就是奢侈品。

現在,南朝竟然有着如此廉價的茶餅,將之買回來,然後效仿南朝的入中法、糴法。

拿着茶餅,當成一種等價物來使用。

只要用合理的價格規定好,多少茶餅一匹馬、一頭牛,一塊貂皮。

樑穎相信,無論是阻卜人還是渤海人、女直人、高麗人都會躍躍欲試的。

此外,南院和北院各部的豪族、地主商賈們也肯定樂意,拿着糧食布帛來換廉價的茶餅。

如此一來,完全能實現‘民不加賦,而國用充足’。

朝廷有了糧食牲畜,當然也就可以對百姓減稅了。

耶律洪基卻是興奮起來。

但他想的和樑穎的想法,完全是兩碼事。

“此事若成……朕豈不是能有更多錢了?”

至於什麼減輕百姓負擔,輕徭薄賦?

耶律洪基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會再和年輕的時候那麼傻,去相信這些士大夫大臣嘴裡說出來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百姓是誰?

真的是那些北院窮困的牧民?真的是那些南院無地的農民?

不見得吧。

所謂的輕徭薄賦,最後輕的、薄的都是地主士紳和部族貴族。

真正能落到百姓手裡的好處,少之又少。

所以,耶律洪基也就不考慮這個問題了。

他看向樑穎,露出歡喜的神色,起身走到樑穎面前,將這位他一直不大喜歡的宰相扶起來:“相公,朕之管仲也。”

“此事,便交由相公來辦吧。”

“朕會給耶律琚下詔,撥二十萬貫交子,先購入一些茶餅,看看效果。”

“若是果然有效,朕自當在下半年,繼續從南朝採買。”

這個事情要是辦成了。

那麼,他就可以坐享其成。

至於賺到的錢糧?

進了他的兜,就別想溜出去。

……

耶律琚的詔書,很快就通過快馬,送到了汴京城。

這個時候,剛好是狄詠所部,攻陷北件城的時間。

耶律琚拿到了南京方面的許可,當即就派人通知了刑恕,將這個喜訊告訴他。

刑恕聞訊,立刻來到都亭驛。

這些日子,遼國使團上上下下,都和刑恕混熟了。

實在是刑恕的交際天賦點滿了。

同時也實在是汴京城的糖衣炮彈太厲害了。

哪怕是立場再怎麼堅定的人,進了瓦子,看了女相撲的表演,習慣了徐婆昔等人的逢迎、服侍。

任是再有英雄氣概,也在溫柔鄉中化作了繞指柔。

何況,這些遼人壓根就沒有什麼氣節可言——真有氣節的契丹貴族,早就在耶律乙辛之亂中死的差不多了。

所以,刑恕一到,遼國使團裡的貴族,立刻就都來了。

耶律琚將刑恕請進了自己的廂房,並請到了上首。

然後,就對刑恕道:“今日,在下得了我大契丹皇帝陛下的旨意,陛下已許了二十萬貫交子額度,用來採買舍人朋友的茶餅。”

“這交子我等隨時可以準備好。”

“不知,舍人的朋友們的茶餅,什麼時候可以送來?”

刑恕聞言,當即笑起來道:“請貴使放心,在下的朋友們,最多一個月就可以將茶餅運入京中。”

韓階案現在已經了結。

官家更是在數日前,委任了提舉汴京水磨務的嚴守懃爲權發遣成都府路榷茶、榷鹽公事。

現在,嚴守懃就等着交接了水磨務的差遣,便可以出發前往成都府。

等他到了當地,成都府路諸州的陳茶、次茶就可以立刻開始收購。

收購完成,半個月就可以運到京城。

因是官家要的東西,所以可以採用綱運的方式。

沿途一切商稅,都可以免掉。

所以,也就需要加個運費的成本。

耶律琚聽着,眼珠子一轉,道:“既如此,那我等就放心了。”

“就是……”耶律琚壓低了聲音,對刑恕拱手而拜:“有個事情,想請舍人幫忙。”

“貴使請說!”刑恕不動聲色的看向耶律琚。

“願請貴使,在國書之中,將茶餅價錢,稍微加一點。”

“譬如說,價值二十錢的,就寫成三十錢,價值二十五錢的就寫成三十五錢或者四十錢。”

刑恕聽着,看向耶律琚,臉上的神色立刻變得精彩起來。

他假作猶豫、遲疑:“這可不好辦啊。”

“國書文字,很難更改的。”

“上上下下,有許多人都得擺平。”刑恕特意在上上下下和許多人這兩個詞上,加重了語氣。

耶律琚一聽,立刻道:“舍人請放心,我等是絕不會讓舍人吃虧的。”

“其中好處,我等願與舍人及舍人的朋友們七三分潤?”

刑恕沉默不語,手指卻慢慢的敲着案几。

很明顯——得加錢。

“在下說錯了!”耶律琚立刻改口:“六四分潤,六四分潤。”

刑恕看向對方。

耶律琚這一次不再退讓,堅決搖頭:“最多隻能如此了。”

他看着刑恕:“舍人,總不希望,我等因爲價錢談不攏,做不成這買賣吧?”

他很清楚,刑恕要賣的茶葉是誰的?

不怕刑恕不肯答應。

因爲刑恕的軟肋在他手中!

刑恕立刻笑起來:“貴使言重了,言重了!”

“就如貴使所言!”

耶律琚笑起來,刑恕也跟着笑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對吧!

注:遼聖宗時期,規定了阻卜朝貢的數額。

馬1770匹,駱駝330頭,貂皮一萬,青鼠匹兩千五百張。

之所以定這個數字,是因爲遼國和其他一切中原王朝一樣,對朝貢者有回賜。

回賜的價值,常常是朝貢之物價值的一倍甚至好幾倍。

比如党項人,就一直可以在朝貢貿易中,得到三四倍的回賜。

於是,党項人是遼國最頻繁的朝貢國。

以至於遼國人不得不規定限制他們的朝貢次數,不讓他們年年來薅羊毛。

PS,現在草原上的阻卜各部沒有共主。

阻卜人已經被遼國人拆的七零八落。

遼國還鼓勵阻卜各部信仰不同的宗教。

現在的阻卜人信什麼的都有。

比如王罕部落的基督教信仰,在此時就已經存在,王罕的祖父磨古斯的名字就是一個標準的基督教名字。

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968章 人事228.卡文中,晚點更新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840章 風暴(1)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252.第239章 新約(1)169.第160章 錢荒第702章 立規矩(1)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613章 議諡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43章 茶藝大師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13章 震懾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714章 紡織浪潮(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561章 封賞(2)第654章 禮法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247.第235章 囑託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16.第300章 蘇頌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915章 用火器倒逼科舉改革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726章 魔術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589章 絕殺201.第191章 賞功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779章 酷吏回京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57.第434章 踏營(1)第983章 元祐革新(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69章 宋用臣(2)第1000章 日拱一卒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53章 陳美人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675章 默許
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968章 人事228.卡文中,晚點更新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840章 風暴(1)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252.第239章 新約(1)169.第160章 錢荒第702章 立規矩(1)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613章 議諡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43章 茶藝大師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13章 震懾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781章 再起波瀾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714章 紡織浪潮(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561章 封賞(2)第654章 禮法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247.第235章 囑託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16.第300章 蘇頌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915章 用火器倒逼科舉改革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726章 魔術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589章 絕殺201.第191章 賞功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779章 酷吏回京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57.第434章 踏營(1)第983章 元祐革新(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69章 宋用臣(2)第1000章 日拱一卒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53章 陳美人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675章 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