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人事

佛堂內的沉默,沒有持續太久,就被太皇太后主動打破了。

“官家……老身老了……”她悠悠說道:“往後,這聽政的事情,還是讓太后去做主吧!”

“老身就在這慶壽宮中,吃齋唸佛,給英祖與先帝祈福罷……”

趙煦聽着,腦海中浮現起上上輩子,這位太皇太后病重時的情景。

彼時,慶壽宮內的太皇太后,明明都已經臥牀不起,連說話都有些困難了。

但是……

她依然死死的握着權力。

甚至不肯讓趙煦看宰執的劄子!

乃至於,讓陳衍把持了御藥院和皇城司。

卻殊不知,其貪戀權柄的行爲,嚇壞了整個朝野。

時任宰相範純仁、呂大防,甚至跑去找新黨的李清臣、鄧潤甫商議,這事情該怎麼辦?

便是大內的那些內臣、女官們也開始用腳投票。

樑從政直接跳反,粱惟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漠視着趙煦慢慢的在劉惟簡等人的輔佐下控制皇城司,召見三衙大將。

這纔有了,慶壽宮晏駕之日,劉惟簡與宋用臣,奉旨意領着皇城司的親事官,清洗皇城的事情。

陳衍被杖斃,其他跟着陳衍的內臣、女官全部下獄拷打訊問。

那幾天,皇城的詔獄中,慘嚎不斷,數不清血肉模糊的屍體,被人擡出去,送到汴京新城外的亂葬崗。

而在整個過程中,太皇太后親手扶持起來的那些大臣,那些舊黨的宰執們,無動於衷,純當沒看到。

回憶着上上輩子的這些事情,趙煦就輕笑着:“太母說笑了……”

“孫臣來時,母后還囑託過孫臣,要好好勸勸太母,使太母放寬心,早日御正殿聽政呢!”

“是嗎?”太皇太后心底閃過一絲驚喜。

“孫臣怎會欺瞞太母?”趙煦道。

“官家確實是孝子!”太皇太后悠悠的道:“可太母卻不是個好太母……”

“沒有管好公主與駙馬……”

這是慶壽宮的心病的根源,因爲張敦禮一案的影響,朝臣也好,宗室也好,都對她失去了許多信任。

在目下這個特殊的政治格局下,她面臨着極大的不利情況。

首先,本身垂簾聽政的權力來源,並非先帝遺命,而是當初宰執們奏請了還是皇子的官家後,以先帝名義寫在立儲詔書中的。

其次,垂簾的並非一人,而是兩人。

權力是分散的。

正是因此,她還從未真的拜授過任何一位宰執!

都是和向太后商量着來,甚至是通過廷推的方式產生的。

如此,朝中無人。

宰執也好,三衙將帥也罷,都沒有人肯向她靠攏。

到得現在,更是乾脆在大事上,直奏御前,請旨於福寧殿。

她也好,向太后也罷,只能處理日常庶政。

決策權和拍板權,已經回到了孫子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張敦禮爆發後,朝野上下,連一個給她說話的人都沒有。

所有人都在忙着表忠心!

甚至沒有人來關心一下慶壽宮的太皇太后的想法!

這對於權力慾極大的太皇太后來說,實在有些難以接受。

這也就成了她的心病。

對太皇太后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孫子,還是如同往常一般與她親近。

並未因爲張敦禮的事情,與她有所生分。

依然和往常一般,早晚請安。

甚至都沒有怪罪她女兒壽康公主,依舊命公主居住於公主邸,甚至前些時日還下旨,將公主之子張秉淵從宗正寺裡送回了公主邸。

只是需要每逢單日,至駙馬都尉王師約家中聽教。

然後每個月到宗正寺中,聽大宗正訓導。

僅此而已!

歷朝歷代,都未有如此寬仁的天子!

在太皇太后的理解中,這自然是因爲她的緣故。

不然呢?

所以,她握着趙煦的手,道:“太母老了,以後只能依靠官家了!”

趙煦低下頭去。

上上輩子的記憶在他腦海中回閃着。

他自然知道,太皇太后這是在與他打感情牌。

這讓他有些作嘔。

但,當他擡起頭時,臉上卻是一副無比真誠的神色。

“太母怎麼會老呢?”

“孫臣還想着,長大後,多生些皇子,請太母幫孫臣教導……”

“就像當初太母教導朕一樣……”

太皇太后想起了先帝駕崩前後,這個孩子在她面前悉心聽教的美好時光,眼眶也還是微微一紅,動容道:“好!”

“太母答應官家,就等着官家長大後,給太母生許多曾孫、曾孫女……”

說着,她就掉下眼淚來。

趙煦趕緊從身上取出一塊隨身攜帶的錦帕,替她擦了擦眼淚。

太皇太后見到這個情況,終於笑了:“太母讓官家見笑了……”

趙煦搖頭。

“官家爲何此刻來見老身?”她終於想起來了這個異常,問道。

趙煦於是便簡單的將今日召見了蒲宗孟、錢勰的事情,與她說了一下。

太皇太后聽完,沉吟片刻後,道:“錢勰這個翰林學士,官家選的極好!”

“如今國家就當用錢勰這樣的大臣!”

趙煦點頭:“太母誇讚了……”

“至於蒲學士……”太皇太后想起了曾布,有些猶豫。

“學士怎麼了?”趙煦問道。

“老身聽說他的官聲不大好啊!”太皇太后想了一下,隨口找了個理由。

“據說,蒲學士當年在京,每夜要點蠟燭三百餘根,每日府中要宰殺豬羊十幾只……”

趙煦道:“這些事情孫臣也聽說過……”

“那……”

趙煦將自己對向太后的說辭,在太皇太后面前複述了一遍。

中心思想就是——現在朝政君子太多,當用些有能力有爭議的大臣,來中和一下,免得他們聯起手來,架空皇權,動搖社稷。

這個理由在大宋是最政治正確的理由。

幾乎沒有人可以非議它!

太皇太后聽完,也是沉默了。

她雖然很想召回曾布,並拜其爲相。

這樣,她就在朝中多少有人可用了。

可是……

一則曾布的資序確實不夠!

二則,她擔心,就算曾布回朝爲相,也未必會聽她的。

畢竟,曾肇在年前已經給她上了一課了。

三則……

看着面前的孫子,她也不好拒絕。

於是,良久之後,她道:“既然官家已經有主意了,那就依官家的意思辦吧!”

趙煦頓時歡喜起來:“那孫臣去將範學士傳召入宮,今日便草制拜相制詞,明日一早宣麻拜相!”

太皇太后驚了:“這麼急嗎?”

趙煦嘆道:“呂相公,已經獨相數月了。”

“都堂上的執政們,這幾個月也都很辛苦……”

太皇太后點頭:“也是!”

自韓絳致仕,朝中就是呂公著獨相,呂公著本來年紀就大,現在又是獨相,又是被趙煦塞了一堆任務在身上。

每天都是忙到氣喘吁吁,連最愛的參禪打坐的活動都沒有時間參加了。

此外,安燾和張璪先後被罷,但他們的位置,卻沒有被填上。

特別是李清臣的樞密院,現在幾乎所有任務都壓在他一個人肩膀上。

於是,這幾個月來他連休沐日都很少休息,哪怕下了值,也依然在家中處理公文。

幾個月下來,頭髮都白了好多。

“官家,兩府執政的闕額,還是打算用廷推?”太皇太后忽然問道。

趙煦答道:“孫臣打算這次便不用廷推了!”

“直接從各地待制重臣中除授……”

“太母可有人選?”趙煦故意問道。

太皇太后頓時來了精神,對趙煦道:“官家可還記得,當初的翰林曾學士?”

趙煦點頭,道:“孫臣當然記得!”

“去年,學士還從揚州送來了許多貢物呢!”

揚州送來的菘菜,如今正在福寧殿花園中茁壯生長。

“那官家覺得,曾學士是否可堪執政?”太皇太后問道。

趙煦點頭:“孫臣以爲,曾學士進兩府,必能稱職!”

是的,稱職的背鍋俠。

“正好,張相公(張璪)辭任後,東府的執政中闕了一員,可先進曾學士爲資政殿學士,然後召回京城,再予以拜授!”

“好!好!好!”

雖然曾布不能拜相,但能進兩府,讓太皇太后非常開心。

趙煦就更開心了。

因爲,有些事情,趙煦本來還沒找好背鍋的人。

曾布一回來,這不就是現成的嘛?

此外,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在曾布腦門上貼個後黨的標籤。

將來收拾他也有理由。

“那西府的闕,官家打算用誰?”太皇太后問道。

“孫臣打算,等環慶路的章學士回京,拜學士爲同知樞密院事,以便學士主持沿邊各路的武臣敘功……”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趙煦說的是章楶。

“會不會提拔的太快了?”她忍不住質疑起來。

章楶在元豐八年的時候,還只是成都府路的轉運副使,和呂大防搭班子。

本官也只是從六品的朝奉大夫,與現在在登州的蘇軾相當,貼職甚至還矮蘇軾一頭,只是直集賢院。

然而短短兩年,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被飛速提拔。

先是,元豐八年,特旨除授權秦鳳路經略使,本官從朝奉大夫遷朝散大夫,貼職升直龍圖閣。

隔年,其自秦鳳路,特旨拜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知慶州。

直接將之扶正了!

不僅僅去掉了權字,還從第二線的經略使變成了第一線,更是將經略使與安撫使集於一身,成爲真正的帥司。

其剛剛上任不過數月,宋夏戰爭就爆發了。

這個在戰前無人看好的老文臣,在戰爭的表現,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他不僅僅臨危不亂,部署指揮得力。

更是發明出了新的戰法,並將之用在戰爭中,於是西賊在環慶路損兵折將,丟盔棄甲。

以文臣統一路兵馬,並戰而勝之。

這完美的符合了無數大宋士大夫們的幻想。

章楶章質夫的名字,由之轟傳天下,傳說就連遼國、大理、交趾等國都有他的傳說。

於是,戰後,章楶論功行賞,自朝請大夫(從六品)越升爲朝議大夫(正六品),跳了三級。

直接拜爲龍圖閣學士,從小龍變成了大龍!

勳轉上護軍,跳了N級。

爵位從名譽性質的開國縣男,變成了有食實封的鉅鹿郡開國候,加食邑六百戶,食實封兩百戶。

對一個文臣來說,這都已經不是坐火箭了。

這是閃電式提拔!

但,章楶有軍功!

不要看大宋朝天天嚷嚷着‘崇文抑武’。

可是,軍功依然高於一切的飛昇憑證。

再沒有什麼東西,能超過軍功的含金量。

士大夫們,更是天天在家裡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統兵伐國,執其君長獻俘於太廟的美好時刻。

所以,章楶的升遷,沒有任何非議,朝堂上甚至連質疑的聲音都沒有。

士林輿論甚至還覺得賞的有些輕了。

應該一步到位,將章楶提拔到中散大夫以上(正五品),至少授端明殿學士,封一個開國郡公。

沒辦法,章楶的成功,讓這些人爽到了。

他們當然要給章楶造勢!

更何況,還有呂惠卿在!

那些討厭和仇視呂惠卿的人,爲了貶低呂惠卿,就瘋狂吹捧章楶。

只是……

哪怕是這樣,一個兩年前,還只是從六品的轉運副使的文臣,兩年多就飛昇進兩府,拿到那把清涼傘。

依然太過驚世駭俗了。

在論資排輩現象嚴重的大宋,這不啻是熙寧變法後的又一個大沖擊。

一旦拜授,肯定會有很多人說閒話,質疑並攻擊章楶是【倖進少年】。

這都很正常!

然而,面對太皇太后的質疑,趙煦卻只用了一句話就殺死了比賽。

“太母,章學士今年已經滿六十了!”

太皇太后楞了:“章學士竟已滿六十了嗎?”

趙煦點頭:“是啊,學士是天聖五年生人,今年已是六十花甲!”

六十歲的文臣,完全夠得上老臣的標準。

而拜一位有軍功的老臣進入兩府,其他人是很難攻擊的。

難不成,天子崇賢使能,爾等也要質疑?

“這樣啊……”太皇太后道:“那便聽官家的吧!”

趙煦頷首:“多謝太母!”

趙煦在心底輕聲道:“章相公……上上輩子,朕欠相公的,這一世定會酬謝!”

在他上上輩子,章楶因爲需要在前線主持軍務,趙煦到死都沒有拜其爲執政。

而,這對章楶不公平!

以他的戰功,別說執政了,宰相也綽綽有餘!

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713章 宰相分雞(2)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38章 太子(1)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948章 敕封媽祖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833章 輿論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594章 戰前(1)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20章 拉扯247.第235章 囑託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811章 面試(2)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589章 絕殺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50章 逆練神功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704章 立規矩(3)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702章 立規矩(1)第67章 旋渦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488章 機會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1013章 韓絳教弟(2)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4章 仁恕天子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714章 紡織浪潮(1)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891章 談話第501章 出幸文府(2)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第6章 兒科聖手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73章 外交(1)第488章 機會179.第170章 臥底第930章 扶持買辦(2)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41章 太子(4)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
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713章 宰相分雞(2)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38章 太子(1)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948章 敕封媽祖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833章 輿論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594章 戰前(1)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20章 拉扯247.第235章 囑託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811章 面試(2)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589章 絕殺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50章 逆練神功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704章 立規矩(3)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702章 立規矩(1)第67章 旋渦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488章 機會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1013章 韓絳教弟(2)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4章 仁恕天子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714章 紡織浪潮(1)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891章 談話第501章 出幸文府(2)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第6章 兒科聖手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73章 外交(1)第488章 機會179.第170章 臥底第930章 扶持買辦(2)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41章 太子(4)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