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

蔡京來到廉州州衙的偏廳前的時候,高遵惠早已帶着人,在門口相迎。

“下官高遵誨,拜見經略相公!”高遵惠遠遠的見了蔡京的儀牌,便迎上前去,拱手拜道。

“高公免禮!快快免禮!”蔡京笑着上前,拱手還禮:“真是折煞吾也……折煞吾也……”

“汴京一別,高公風采更盛從前啊!”蔡京看向自己面前的這位皇親國戚,有些感慨。

蔡京和高遵惠,自然是見過的,而且不止一次,也算是熟人了。

高遵惠輕笑着拱手再拜,然後就拉着自己身後的李太德,與蔡京介紹起來:“下官卻是要向經略相公引見一人……”

蔡京看向高遵惠身後的男子,心知恐怕這位就是交趾國國相、崇賢候李太德了。

去年的時候,其曾到汴京朝覲,據說得過官家讚許。

不過,當時的蔡京,並不關心這種事情。

他一門心思都撲在了開封府的庶政上,每天都在想着,怎麼完成自己的kpi。

所以,這還是他第一次與這位交趾國相相見。

而出乎蔡京意料的是,這位交趾國國相,並沒有半點奸臣、權臣的樣子。

他身材不算高大,體格也並不健碩,臉型略長,皮膚稍黑。

見了蔡京,其倒頭就拜,聲音帶着諂媚,態度謙卑:“經略相公在上,交趾小相李太德再拜!”

說完就將雙手放到地上,讓額頭貼到手背,來了一個只有晚輩、門生、子侄拜見尊長才會使用的稽首禮。

這可把蔡京嚇了一大跳,立刻避讓到一旁,然後再上前,扶起對方:“賢相,使不得!使不得啊……快快起來……快快起來!”

他也確實不敢受!

受了就等於認下了對方是他的晚輩、門生、子侄。

等於平白多了一個好大兒!

李太德被蔡京扶起後,依舊恭敬的說道:“小相在交趾聽說,官家敕命蔡相公來廣西……”

“小相當時便知,交趾百姓有福哩!”

“於是,小相當即便命人備好了今年最後一批入貢的稻米……以此酬謝官家天恩,賀相公履任!”

“如今皆已押運過境,交割到了大宋右江安撫的常平倉中!”

蔡京聽着,露出笑容:“賢相公忠體國,忠於天子,吾必上奏汴京,美賢相之忠義!”

無論如何,交趾國按時完成條約義務,對於他蔡京來說,都算是個開門紅。

李太德拱手道:“此皆爲人臣子的本分,小相豈敢居功?!”

“何況,能貢米大宋,這是小相的福分!更是交趾國的福分!”

這是實話!

按照去年大宋與交趾國簽訂的和議條款。

交趾每歲貢米百萬石與大宋,然後再以市價博買一百萬石。

從條約文字看,這似乎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每年兩百萬石貢米,幾乎就是要搶走交趾百姓嘴裡最後一點糧食。

所以,正常情況下,交趾人即使不打着‘報仇雪恨’的名義,重啓戰端,至少也會在宋軍主力退兵後,尋機拖延履約或者乾脆就不履約了。

就如熙寧南征後,兩國達成的和議條款,在之後的十年中被蠶食殆盡。

奈何……

條約規定的依‘市價’每年再博買一百萬石稻米的條約,在執行過程中,讓交趾人發現了好處。

因爲,這裡的市價,是依照汴京稻米的市價。

儘管,汴京的米價,在大宋內郡來說,屬於價格窪地——一斗百二十錢的米價,只比作爲產糧地的蘇州、揚州、江寧貴上一些,但遠比陝西、河北、京東貴得多。

可架不住,交趾素來米賤錢貴,汴京一百二十錢一斗的米價,在交趾就屬於天價了。

沒辦法!

如今整個東亞經濟,都處於嚴重的通貨緊縮之中。

錢荒不止在大宋上演。

也出現在遼國、高麗,交趾自也不能免俗。

到去年爲止,交趾社會的大部分交易,依舊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基礎上。

所以,交趾社會嚴重缺錢!

這個時候,大宋方面通過貢米貿易,向其每年定向輸入超過一百五十萬貫的銅錢。

交趾經濟一直存在的低血壓,瞬間痊癒。

甚至,足以使其得以跑步進入發達封建社會!

但很遺憾,這筆錢,並未真正流入交趾社會。

而是落到了李太德手中。

李太德在拿到這麼大一筆外匯收入後,將其大部分用來犒賞三軍,籠絡將校,鞏固權力以及從大宋採購優質甲械。

這使其內部政治穩定,刀把子更是無比忠誠。

唯一的問題是——這每年兩百萬石貢米的額度,壓得交趾國的底層農民,喘不過氣來。

雖然,李太德並不在乎那些如同草芥一樣的刁民的死活。

可終究,還是需要這些刁民種地賣糧。

而李太德想要取代乃兄,就必須向國中證明自己。

尤其是在武功方面!

然而,去年的慘敗,使交趾人不敢覬覦交州,也沒有人敢說什麼‘收復故土’。

於是,唯一的選擇,就只有一個——揮師向南。

掠奪占城、真臘等國。

奪取其財富、青壯、婦孺,充實自己。

這叫取償於南!

也是改貢爲徵,兩難自解——只要滅掉占城、真臘。

得到其廣袤肥沃,適合水稻種植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

再學習交州模式,把占城、真臘的百姓,充爲稻田之奴婢。

這不就能既賺到北朝的米錢,又能讓交趾再次偉大?

於是,李太德在得到此策後,如獲至寶,將之視爲交趾國策。

自去年年底開始,就一直髮兵,攻打占城、真臘。

在北方大敗虧輸的交趾軍隊,在得到大宋方面的甲械輸出後,到了南方就拳打占城,腳踢真臘。

瞬間就重新找回了自信,於是,開疆拓土,重振國威。

所以,站在李太德和他的統治集團的立場來說。

貢米貿易,哪裡喪權辱國了?

這分明就是大宋天子,憐我交趾,扶助交趾的仁政!

何況,汴京天子曾有德音——將來,要慢慢的將交趾國的貢米,從納貢改爲和買。

也就是說,汴京天子許諾,未來可能免除交趾的戰爭賠款,並將之改爲收購。

等於許諾給交趾的稻米種植園的稻米,一個龐大的市場!

蔡京不知這些內情,但李太德的態度,卻讓他挑不出錯來,只好笑道:“賢相高義,吾當上稟天子,稱許賢相!”

然後,蔡京便以主人的身份,延請高遵惠、李太德,進了岑自亭爲他們準備的偏廳。

三人入內後,蔡京作爲主人,自是居於主位,高遵惠、李太德分坐兩側。

賓主落座後,蔡京便換來自己的心腹周邦彥,與之吩咐:“吾要與高、李二公,商議機要,且屏退左右,勿留外人!”

“諾!”

周邦彥依令行事,很快的就將這偏廳的僕人、元隨們都清理了出去。

他本人最後一個出去,順手將門窗帶上。

高遵惠和李太德見此,神情都鬆弛了下來。

高遵惠更是待周邦彥出去後,就拱手對蔡京道:“吾自聞相公南下後,早欲親至廉州拜謁……”

“奈何王命在身,只能先迎崇賢候入境,望乞經略恕罪!”說着他就起身,對着蔡京作揖謝罪。

蔡京一聽,頓時心中明瞭:“果然,官家陣圖,在高遵惠之手!”

連忙起身拱手:“豈敢!豈敢!”

“高公既承聖旨,自當以旨意爲先!”

蔡京說着,看向高遵惠,問道:“敢問高公,官家聖旨之中,可有對吾的指揮內容?”

高遵惠微笑着點頭。

蔡京立刻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臣京,恭聽德音指揮!”

高遵惠也是嚴肅的面朝汴京方向拜了三拜,然後從貼身的內衣中取出了一封用着火漆密封的信件。

“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兼安南都護臣京,且上前受詔!”

蔡京對着汴京方向,鄭重的拜了四拜,然後恭敬的來到高遵惠身前,恭恭敬敬的接過了那封信件。

高遵惠微笑的看着蔡京,將信件交到他手中。

蔡京拿着信件,回到自己的位子,仔細的檢查了一番火漆,確認沒有破壞痕跡,這才小心翼翼的將之放到燭臺前,用火烤化火漆,然後取出其中的旨意。

旨意是被寫在一張元書紙上的。

上面的字跡是標準的館閣楷書,蔡京只一眼便認出來了——這確實是當今天子的御筆。

將其上的內容,仔仔細細的再三看了一遍,並在心中默唸三遍後。

蔡京面朝汴京方向,拜了四拜,然後將那張元書紙,當着高遵惠和李太德的面,放到燭臺的燭火上,親眼看着它被火焚化成灰燼。

這是御筆的旨意——閱後丙去,勿使第三人知。

作爲此事,蔡京低下頭去,嘴裡呢喃着:“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當他再次擡頭,看向高遵惠和李太德的時候。

他的神情,已經完全變了。

就彷彿高遵惠和李太德,乃是他異父異母的手足兄弟一般。

因爲,他已知道,官家已爲他鋪就了一條進拜兩府,乃至榮登相位的康莊大道!

不僅如此,這還是一條流芳百世,爲萬世紀念的成神之路。

只要能完成,官家所交代的任務。

他就是大宋的班定遠!

……

汴京。

已是十月末,今年比往年,要冷上許多,哪怕中午,氣溫也有好幾天徘徊在零下了。

好在,趙煦是皇帝。

哪怕是在這中古,他所居住的寢宮,也能四季如春——暖閣這種取暖設施,堪稱中古的地暖。

所以,即使外面正在下着陰冷的冬雨,但在東閣書房內的趙煦,卻還穿着輕便的常服,在暖閣的加持下,他的體感溫度,一直維持在二十多度的舒適範圍。

此刻,趙煦正看着,呂嘉問十天前,從邕州用急腳馬遞發回來的密奏。

將呂嘉問的劄子看完,趙煦就託着腮幫子,靠在坐褥上,自言自語着:“卻也不知,蔡京是否接到了我的指示!”

“這事情將來又是否能如我所願般,順利推進……”

這樣說着,趙煦就笑起來:“有蔡京在,我應該不用太過擔憂東南亞人民……”

那可是六賊之首!

即使以中國的歷史廣度,都可以排進前十的大奸臣。

千古以來,能和蔡京比肩的,估計也就李林甫、和珅、秦檜等少數人物。

所以啊,蔡京一定可以解決,東南亞沒有太陽的這個bug。

叫東南亞人民,很快就能享受他的雨露恩澤。

正好,東南亞地區,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和南美很是相似。

都是雨林密佈,沼澤無數,水網發達的地區。

實乃中古版聯合果品的最佳溫牀。

當然了,現在的技術條件下,種香蕉是不現實的。

但可以種稻米啊!

交州的甘蔗園,已經證明了,種植園經濟是可行的。

只要丟掉良心和道德。

那麼,這個模式不僅僅可行,而且大有前途!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東南亞地區,還存在着一種趙煦亟需的天然工業原料——古塔膠!

這種天然膠,可以作爲橡膠的代餐使用。

而且,在防水和抗太陽暴曬方面,比橡膠性能更好。

只要能找到這種天然樹膠,那麼,大宋的工業發展,就有了飛速發展的前提。

正想着遙遠的廣西,憧憬着解決了東南亞人民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沒有太陽的這個BUG後的美好未來。

趙煦聽到了腳步聲。

然後,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口傳來:“大家……”

趙煦循聲看去,看到了童貫的身影。

“剛想蔡京,童貫便來了……”

“這算是個吉兆吧?”趙煦頓時就露出笑容,問道:“何事?”

童貫在半個月前,正式入宮,被趙煦任命爲新的‘皇帝殿邸候’。

至於馮景,則與之完成了換家——被任命爲提舉汴京小報公事。

明面上這是一個協調探事司,監視汴京小報的職務。

實際上,卻是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的總編輯。

所以——馮景成爲了第二任胡飛盤。

“回稟大家,通見司送來了遼主的最新國書……”

趙煦立刻坐起身子,吩咐道:“快快呈來!”

在即將過去的這個十月,趙煦和遼主耶律洪基,都在通過各自的信使,互相往來,交換彼此的意見,協調各自的立場。

一時間,國信道上,信使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了一天之內,前後有十餘位信使在國信道上奔馳的盛況。

而隨着信使往來,趙煦和耶律洪基的立場,也在快速接近。

首先談妥的是交子的問題。

十月已醜(十一),兩國就初步達成了,有關元祐三年增發交子一百五十萬貫的協議。

這是趙煦和耶律洪基討價還價後的結果。

耶律洪基要價五百萬貫,趙煦還價四百萬貫。

最後,兩位君主各退一步,決定將新的交子貿易條約的額度,提高到四百五十萬貫。

根據趙煦和耶律洪基談出來的新條約,遼國需在元祐三年的三月之前,給付大宋白銀二十五萬兩,以作爲增發的那一百五十萬貫交子準備金。

當然了,想要遼人一下子拿出來二十五萬兩白銀來。

這確實是爲難他們了。

但是……

這不是有高麗這個大冤頭嗎?

高麗人不是答應過,歲貢遼國白銀八萬兩,絹布三萬匹?

作爲全天下最愛好和平,最看不得戰亂的君主。

趙煦素來是悲天憫人的。

所以,他選擇了接盤。

將高麗歲貢給遼國的歲幣,折算成白銀十二萬兩。

這樣,遼國就只需要再給大宋十三萬兩就行了。

當然,因爲這筆錢本質上是高麗歲貢給遼國的。

所以,遼國需要承擔起責任來。

簡單的說,就是這筆錢,遼國負責監督高麗國履約。

同時,趙煦也通過書信,告知了遼主——高麗已應允,作爲大宋調停的報酬,歲貢白銀十二萬兩與大宋。

所以,遼主需要對這筆大宋的歲貢,也承擔監督義務。

而做買賣,素來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面對趙煦開出來的條件,遼主耶律洪基,自然是不滿意的。

先是針對高麗對遼的歲貢,提出異議。

耶律洪基堅持認爲,高麗給遼的歲貢,不應該只換算成白銀十二萬兩。

他認爲,起碼也該值十三萬兩!

然後,耶律洪基又在這個事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遼軍監督高麗納貢,得要辛苦費。

所以,大宋方面,得在十三萬兩的基礎上,再給遼國一萬兩的好處。

同時,大宋部分的歲貢,遼人也想要好處費、辛苦費還有抽成。

從交子新約達成,到現在的這半個多月時間。

趙煦就一直在和耶律洪基,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談判。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細節的談判,也漸漸接近尾聲了。

如不出所料,遼主最新送來的國書,應該就能敲定最後的和平條約條款了。

至於高麗人?

不好意思,從談判開始到現在,趙煦都忘記派人去通知他們一聲。

大抵得等到相關條款,都已經落定後,纔會派人去知會一聲。

遼人那邊,應該也是如此。

這很好理解。

都已經上了菜單的小國,就不要妄想決定自己的命運。

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大國對其命運的宰割。

當然,高麗人也可以選擇不接受宋遼兩國的談判結果。

只要他能經受得起,宋遼兩國的混合雙打就行!

441.第418章 惡龍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第14章 通風報信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831章 部署第561章 封賞(2)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779章 酷吏回京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第648章 跑官第569章 壽宴(1)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第891章 談話第1000章 日拱一卒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第762章 張敦禮:我不服!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第72章 外戚(1)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842章 風暴(3)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602章 開戰(2)第528章 拿捏第697章 借殼上市第43章 茶藝大師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28章 拿捏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第505章 招供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77.第76章 祀在戎前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510章 聖質深邃93.第91章 烈火烹油457.第434章 踏營(1)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36.今天沒有了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842章 風暴(3)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第687章 尊號第758章 遣宋使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第761章 判律學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57.第434章 踏營(1)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60.第151章 傾軋第826章 張網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
441.第418章 惡龍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第14章 通風報信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831章 部署第561章 封賞(2)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779章 酷吏回京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第648章 跑官第569章 壽宴(1)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第891章 談話第1000章 日拱一卒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第762章 張敦禮:我不服!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第72章 外戚(1)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842章 風暴(3)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602章 開戰(2)第528章 拿捏第697章 借殼上市第43章 茶藝大師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28章 拿捏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第505章 招供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77.第76章 祀在戎前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510章 聖質深邃93.第91章 烈火烹油457.第434章 踏營(1)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36.今天沒有了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842章 風暴(3)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第687章 尊號第758章 遣宋使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第761章 判律學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57.第434章 踏營(1)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60.第151章 傾軋第826章 張網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