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

大宋元祐元年,大遼二年大安二年三月壬午朔。

遼主的捺鉢,已經在遼南京境內,駐留了數日。

這一次的春捺鉢很反常。

並沒有出現在傳統的長春州,而是來到遼南京。

頭魚宴也不辦了,海東青也不飛了。

整個遼國上下的權貴,都翹首南望。

終於,在這一天,第一批從南朝購入的奇珍異寶,被押送到了南京。

旋即所有珍寶,都被送到了捺鉢的天子營帳中。

無數貴族,紛至沓來。

耶律洪基後宮的妃嬪,更是蜂擁而至。

一個個木箱被打開。

從南朝汴京採購的胭脂水粉,綾羅綢緞,瓷器、玉器,讓人目不暇接。

當然,最惹人矚目的,還是那幾只最極品的建盞。

哪怕耶律洪基,看到那幾只建盞,都是愛不釋手,珍愛非常。

“好寶貝!好寶貝啊!”耶律洪基把玩手裡的建盞。

黑釉耀變後,形成的斑點,在自然光下衍射出七彩的光暈。

在視覺上,予人的衝擊力,無與倫比。

當然了,價錢也是貴的離譜。

就這一隻耀變天目建盞,價值就在兩千多貫!

不過,耶律洪基覺得很值!

兩千多貫而已!

去年,南京的寺廟向他進貢的一百斤玫瑰油,就耗費了數萬貫的銅錢。

他眨過眼睛嗎?沒有。

“耶律琚辦事還是很妥帖的!”耶律洪基讚道。

他身邊的妃嬪,此時也已經拿到她們點名要的胭脂水粉和綾羅綢緞的樣品。

一個個都是歡喜不已。

耶律洪基最寵幸的妃子蕭斡特懶,當即說道:“陛下說的是呢,這耶律琚辦事還是很妥帖的,可謂是公忠體國!”

耶律洪基笑了笑,他看向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妃嬪。

每個人都帶着真誠的笑容。

再看向北院的那些權貴們,一個個都在他面前畢恭畢敬的樣子。

耶律洪基就笑的更燦爛了。

他當即問道:“耶律琚所言,從南朝發現的美酒何在?”

當即便有官吏,將幾個精美的瓷瓶,敬獻到耶律洪基面前。

純白的瓷瓶,一塵不染,潔白如玉。

耶律洪基已經看過耶律琚的報告了。

所以他知道,這些就是耶律琚命人先期送回來,敬獻與他品嚐的南朝美酒,喚作:天仙醉。

價值不可估量!

一個小小的瓷瓶,裝着的天仙醉,價值就在十貫。

所以,耶律琚也不敢多買,只買了一百瓶。

起初,耶律洪基還覺得,耶律琚做的不錯。

懂得給國家省錢!

但現在,當耶律洪基看到被獻到他面前的瓷瓶時,頓覺十貫一瓶很便宜!

因爲他覺得,便是瓶子,起碼也能值十貫。

白色純淨的瓷瓶,觸手有着溫潤的玉感。

“這是南朝定窯裡的精品吧?”耶律洪基問着左右。

“陛下聖明!”侍立在旁邊的南京留守耶律迪烈說道:“這正是南朝定窯的白瓷!”

“善!”耶律洪基輕輕打開瓷瓶的木塞。

頓時,濃郁醇厚的酒香撲鼻而來,讓他幾乎是立刻就來了精神。

其他在帳中的契丹貴族,也立刻擡起頭。

肚子裡的酒蟲頓時就被勾了起來,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看向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不慌不忙,拿來一個酒杯,給自己倒上一點。

純白的酒液,帶着酒香,倒入杯中。

這是耶律洪基從未見過、聞過的美酒。

他端起來,輕輕抿上一口,辛辣的口感,帶着濃厚的酒香,直衝天靈蓋。

“好!”耶律洪基猛然喝了一聲:“這纔是好酒!”

和他現在喝的天仙醉一比,他過去喝過的那些酒,完全就是馬尿。

更讓耶律洪基欣喜的是——這酒下肚後,一股暖流旋即從四肢百骸浮現,讓他的身體微微發熱。

耶律洪基不再猶豫,將杯中的酒,仰頭全部喝下去。

辛辣的酒香,在口腔的味蕾中爆炸着。

身體開始發燙,神經也開始興奮,感觀在放大。

這纔是酒!

耶律洪基看向帳中大臣們,大手一揮:“卿等也都來嘗一嘗這南朝的美酒!”

於是,一杯杯天仙醉,被送到了這些貴族面前。

然後,這些遼國貴族,特別是軍事貴族們,只是一嘗,眼睛就都亮了起來。

特別是各宮帳的石烈官們,幾乎在瞬間就愛上了這種叫天仙醉的烈酒。

幾乎所有人在喝完了手中的酒後,都眼巴巴的看向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看着,哈哈大笑,大手一揮:“來呀,給諸位愛卿滿上!”

“今日,朕與卿等不醉無歸!”

所有貴族,頓時歡天喜地的叩拜着:“陛下洪福齊天。”

耶律洪基看着這些人的樣子,心中無比滿意。

自從耶律乙辛之亂後,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北院的這些貴族,在他面前如此恭順、乖巧。

也很久沒有感受到大遼的團結了。

而現在,他再次看到了北院的臣服、恭順,也再次感受到了大遼的團結。

當然,耶律洪基知道,這是爲什麼?

因爲他現在手中每年有三百萬貫的浮財可以開銷。

而且按照宋遼新約,這三百萬貫,是屬於他個人的財產。

沒有他的旨意,南朝人一張交子也不會交出來。

這可比過去的歲幣好多了。

歲幣拿到手,他這個皇帝還沒聞到味,就已經被人分掉了大半。

耶律洪基喝着天仙醉,忽然想了起來。

耶律琚報告說,他已經將批下的一百萬貫交子全部用來採買南朝的名貴、珍奇之物了。

一百萬貫這麼快就花完了嗎?

耶律洪基掃了一眼,宮帳中的貴族們,看了看那些歡喜不已的正在摩挲着綾羅綢緞的妃嬪們。

確實!

好東西,就是貴啊!

於是,耶律洪基將翰林學士王師儒喚到面前,與他吩咐道:“王學士,替朕草制一封給南朝皇帝的國書吧。”

“請南朝依約再撥下一百萬貫交子!”

消費這種事情,是會上癮的。

特別是,當錢不是實物,甚至不在自己手裡的東西。

很少有人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慾望。

皇帝就更加難以控制了。

王師儒卻猶豫了一下,然後勸諫道:“陛下,國用當以節儉爲上啊!”

“若驟然間就花掉兩百萬貫……”

此時,耶律洪基已經喝了好幾杯天仙醉了,他有些醉眼朦朧。

聽着王師儒的諫言,他哈哈一笑:“學士就按照朕的意思去草制國書吧!”

“朕難得開心一回,國中也難得歡喜一次。”

王師儒還想再勸,耶律洪基就瞪了一眼:“學士難道以爲朕的大遼,連區區百萬貫的財貨,也要節省?”

“朕富有四海,擁有天下!”

“大不了,明年和南朝再談談……”

“和他們公平交易!”

“用黃金白銀,換他們的交子!”

一兩白銀,南朝給出的價格,相當於銅錢三貫。

換成交子,就是六貫錢!

雖然耶律洪基到現在都搞不清楚,這個魔術是怎麼變的?

但他吃肉,難道還要去廚子怎麼做菜的嗎?

耶律洪基現在只知道,一兩白銀可以換六貫錢的交子。

而遼國通過絲綢貿易,也通過對渤海、女直的壓榨,每年都賺取數十萬兩的白銀。

拿出一半去南朝換交子,起碼能再換一兩百萬貫。

更何況,遼國擁有着堪稱當世第一的黃金儲備。黃金比白銀更貴!

相信也可以換到更多交子。

所以,耶律洪基壓根不擔心自己沒錢花。

就這樣買買買就行了。

因爲他發現,無論他怎麼算,這個事情,都是他和大遼贏!

而且是大贏特贏!

通過交子,大遼可以源源不斷得到南朝的商品。

通過交子,他能得到足夠的財貨,收買國中上下。

甚至,通過交子,他還可以大大緩解,現在遼國遇到的各種問題。

譬如說,南院的農民問題和北院的牧民問題。

他都可以通過交子,來一定程度減輕這些人的負擔。

既然如此,那還猶豫什麼?

至於金銀?

那玩意,他留着其實也沒有什麼用處。

還不如拿去南朝換交子,購買南朝的商品。

王師儒聽着耶律洪基的話,看着他的臉色,低下頭去,嘆了口氣,拱手拜道:“臣領旨!”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隱憂。

大遼這樣紙醉金迷,奢侈糜爛下去,恐怕將來沒有什麼好下場。

可是,大遼奢靡成風,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聖宗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到了興宗時,更是江河日下。

如今這位天子登基後,就已經無藥可救了。

耶律重元、耶律乙辛兩代權臣把持朝政,禍亂國家。

根子就出在這位陛下身上。

所以,他也無奈。

只能將希望完全寄託在皇太孫身上了。

只能希望皇太孫長大後即位,可以刷新政治,勵精圖治。

……

這一日,耶律洪基喝的伶仃大醉。

最後是搖搖晃晃着,被皇后蕭思坦攙扶着到了宮帳的御牀上歇息。

其他遼國貴族、大臣們則比耶律洪基還醉的厲害。

但遼國上下的歡喜,卻是溢於言表。

無論怎麼說,不管怎樣。

價值一百萬貫的南朝財貨,確確實實的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而且都是他們喜歡,甚至是珍愛的。

最上等的茶葉,最好的建盞,名貴的綢緞,華貴的刺繡。

汴京人用的胭脂水粉,汴京人用的玉器、瓷器。

以後,他們可以在上京就能過上汴京的生活,享受着汴京的享受了。

所有人都很開心。

耶律洪基在牀上,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帳中也點起了燭火。

他感覺有些頭疼,也有些口乾。於是,呼道:“茶,朕要喝茶!”

當即就有着宮女,奉來茶水,喂着他喝下去。

喝了一盞茶,耶律洪基感覺好了些。

於是問道:“什麼時辰了?”

“回稟陛下,已是酉時三刻了。”侍女回答。

“竟到酉時三刻了嗎?”耶律洪基喃喃自語着。

這個時候,皇后蕭思坦走了進來。

“陛下……”蕭思坦盈盈一禮,她手中拿着一封奏疏。

耶律洪基笑了笑,問道:“皇后有事?”

“嗯!”蕭思坦走到耶律洪基面前坐下來,對他說道:“剛剛接到的奏疏。”

她將奏疏送到耶律洪基手中:“張孝傑薨了。”

遼國的皇后的實權是很大的。

承天太后這樣的女強人,甚至可以算是如今遼國體制、制度的奠基人。

所以,即使到現在,遼國的皇后依然擁有着差不多相當於副君的權力。

在皇帝臥病或者不能視政的時候,代替皇帝處置軍國大事,更是遼人默認的規則。

耶律延禧接過蕭思坦遞來的奏疏,看一遍,就嘆道:“張孝傑竟薨了。”

語氣之中,頗有些懷念,甚至是遺憾的味道。

他想起了那些年秋獵,他意氣風發,耶律乙辛、張孝傑伴隨左右的時光。

也想起了耶律乙辛、張孝傑服侍、輔佐他的時光。

於是,又嘆了一聲。

斯人已逝!

一切功過盡黃土。

坐在御榻邊的皇后蕭思坦,看着耶律洪基的神色,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如何處置此事?”

張孝傑,曾經被遼國上下,認爲是韓德讓第二的寵臣。

同時,還是魏王耶律乙辛最信任也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但現在,他死了,死的悄無聲息,也死的默默無聞。

除了地方官上報了死訊外,朝中沒有任何提及他。

所有人都裝作沒有這個人。

耶律洪基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嘆息一聲,道:“張孝傑,雖然貪污腐敗,讓朕大失所望。”

“但終究,他是士大夫,是先帝最後一科科舉的狀元,也當過宰相。”

“皇后……”耶律洪基說着:“朕想給他一個死後哀榮。”

蕭思坦,低下頭去,輕聲說道:“朝中恐怕不會同意。”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來:“不同意?”

他當然知道蕭思坦所指。

無非不過是蕭禿納、王師儒等文臣。

可是這些文人那裡知道,若對耶律乙辛、張孝傑等人窮追猛打,那麼就會讓整個北院貴族憂心忡忡。

當年,耶律乙辛、張孝傑權傾朝野的時候,不知道多少北院貴族,曾投效於他們門下。

徹底清算耶律乙辛、張孝傑等於把這些人逼向絕路。

他現在好不容易,才通過宋遼新約,用財貨穩定了北院各部。

哪裡肯給讓人破壞他持續向北院各部釋放善意的大局?

於是,耶律洪基道:“朕意已決!”

“着,命有司厚葬,賜張孝傑神道碑,許其上遺表,恩蔭子孫。”

說着,耶律洪基就又道:“朕聽說,當年南朝的曹用利被貶自殺,南朝仁宗皇帝,後來親自爲其平反。”

“從那以後,南朝皇帝就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罪宰執,不殺待制以上。”

“朕今日欲法南朝,與大遼上下共治之!”

耶律洪基,已經在位三十一年。

即位三十一年的老皇帝,哪怕再不靠譜,對自己的國家是個情況,他心裡面是有數的。

他心裡面清楚,現在的遼國,看似穩定,實則暗流涌動。

必須求穩,也必須向北院各部妥協。

思來想去,南朝的體制是最適合的。

在南院,與士大夫豪族共治之。

在北院則和十二宮、五院部、六院部的權貴們共治之。

只有這樣,才能維繫穩定,才能讓遼國的虎皮可以繼續嚇唬人。

否則,內部不穩,內耗四起。

各部離心離德,甚至暗中勾結外敵。

這大遼江山,立刻就會動搖!

蕭思坦聽着,心中自然歡喜。

她的家族,也和耶律乙辛、張孝傑有密切關係。

老實說,過去她甚至起過,若耶律洪基哪天重病了,她是不是可以將耶律延禧賜死,然後從宗室之中,過繼一個來當皇帝的念頭。

但現在,聽了耶律洪基的表態,看着他連張孝傑都肯包容。

心中的石頭頓時放下了。

注:蕭思坦在歷史的大安二年,曾經謀劃毒殺耶律延禧。但被發覺,降爲惠妃。

耶律洪基連蕭思坦都不敢動,可以想象,這個老皇帝當時已經察覺到了,遼國內部的激流和矛盾。

但耶律延禧這個大聰明,卻一上臺就開始大清洗……

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908章 佈局南洋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32.第409章 宋誓(1)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36章 命運之日(3)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第50章 兩位王叔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810章 面試(1)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1017章 放榜(3)第736章 冊封第66章 雙贏第12章 劉惟簡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797章 召見(2)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929章 扶持買辦(1)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67章 旋渦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968章 人事441.第418章 惡龍第617章 御前會議(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147.第139章 集結136.今天沒有了第1002章 相見369.第349章 恩賞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23章 財政(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945章 輿論(3)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295.第280章 蔡京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142.最後一天,求月票!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529章 蠶鹽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830章 新軍(2)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46章 文德殿(2)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987章 元祐革新(5)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
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908章 佈局南洋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32.第409章 宋誓(1)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36章 命運之日(3)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第50章 兩位王叔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810章 面試(1)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1017章 放榜(3)第736章 冊封第66章 雙贏第12章 劉惟簡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797章 召見(2)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929章 扶持買辦(1)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67章 旋渦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968章 人事441.第418章 惡龍第617章 御前會議(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147.第139章 集結136.今天沒有了第1002章 相見369.第349章 恩賞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23章 財政(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945章 輿論(3)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295.第280章 蔡京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142.最後一天,求月票!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529章 蠶鹽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830章 新軍(2)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46章 文德殿(2)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987章 元祐革新(5)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