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

九月戊寅(23),趙煦和往常一樣,下了經筵就回到福寧殿。

剛回到福寧殿,馮景就來報:“大家,方纔太妃娘娘,帶着延安縣君、延長縣君、臨真縣君來了……如今,皆在御花園中。”

“嗯?”趙煦皺起眉頭,問道:“母妃怎來了?”

朱氏自從被封了皇太妃後,就非常滿足,整日在已經更名爲瑞聖宮的德妃閣中帶養着趙煦的幾個弟弟妹妹。

偶爾出去,與林賢妃、刑貴妃等敘舊、遊玩。

除非趙煦主動去尋她,不然她輕易不會來福寧殿。

真真是把躺平養老這四個字刻在了腦門上。

向太后見此,自然非常高興。

於是,對任家、崔家,甚至朱家都屢次降下恩典。

錢、爵位、官職,不停的封贈。

“臣聽劉押班言,是爲了太妃之兄東頭供奉官任瑜而來……”

趙煦聽着,皺起眉頭來:“任瑜犯了何事?”

朱氏的那幾個親戚,在趙煦的印象裡,那是一個比一個坑!

屬於那種智商欠費,卻還自以爲聰明的人。

無論是在他的上上輩子,還是如今,都是給人當墊腳背,拉去當槍使的。

高公紀、向宗回、高遵惠,都拉了好幾個任家和崔家的人,去了熙河、廣西。

擺明了就是遇到事情,就拿這些人墊背、甩鍋、推責的。

偏崔家和任家的人還很開心,甚至覺得自己家的門楣已經和高家、向家一樣了。

趙煦只是冷眼旁觀着,任由他們去被社會毒打——反正也不會死。

馮景低着頭答道:“卻是有司言,東頭供奉官、充差汴京新城北面巡檢任瑜,任職勤勉,用事恭順,欲舉爲開封府左街巡檢……”

“太妃娘娘大喜,特地來謝恩。”

趙煦籲出一口氣。

任瑜他是知道的,這位朱氏的義兄,在朱氏小時候很照顧她,因此感情很好。

可問題是,這個傢伙的文化水平堪憂,勉強只能算是蒙學肄業,充其量能當個勾欄鍵政家。

他能當官嗎?

不能!

沒有那個能力知道吧!

何況是汴京左街巡檢這樣實權的親民官。

而其頂頭上司,還是賈種民這樣的卷王。

趙煦嚴重懷疑舉他的人是故意的。

便問道:“誰舉薦的?”

“聽說是中書舍人錢勰……”

“錢勰?”趙煦疑惑起來:“錢家人怎麼和任家攪合到一起了?”

錢勰是吳越王錢繆六世孫,亦是錢暄之後,錢家全力支持的官場代表。

而錢家可是真正的千年世家,從大宋一直興盛到現代,可謂人才輩出。

便是在現在,錢家的勢力也不小。

大宋當代文壇格局,自有脈絡可循,其追根溯源,基本都能追溯到當年的錢惟演幕府中的西昆學派。

梅堯臣、歐陽修、謝絳等都是從錢惟演幕府中走出來的。

這些人又提攜、拔擢了一大批年輕人。

所以,大宋文人多少要給錢家人一點面子。

“聽說是因太妃娘娘月前,爲錢美人美言的緣故……”馮景彙報着。

趙煦聽着,抿了抿嘴脣。

錢美人,是趙煦的父皇最年輕的妃嬪——元豐八年正月,爲了沖喜才納的。

依着大宋祖制,先帝駕崩後,無子無女的妃嬪,一般都會被送去瑤華宮清修。

這既是爲了給新君的妃嬪們騰地方,也是爲了這些人着想——天天在深宮,孤苦寂寥,不如去瑤華宮,起碼能有人說話,生活也相對自由,至少能和親人常常相見。

當然了,瑤華宮條件是很苦的。

不過,朱氏卻是個軟心腸的她瞧着錢美人等年輕妃嬪,要被送去瑤華宮,就發了同情心,給她們說了好話,讓她們得以繼續留在宮中。

“那甘泉縣君她們又是怎麼和母妃走到一起的?”趙煦又問道。

“卻是三位縣君相約今日來福寧殿,爲陛下照看御花園中的果蔬,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太妃娘娘,便與太妃娘娘一起來了……”馮景說道:“如今,三位縣君服侍着娘娘,一起御花園中澆水、鬆土呢。”

“哦!”趙煦沒有想太多,就道:“走吧,且去拜見母妃。”

便帶着人,到了福寧殿後的御花園。

很快,趙煦就看到了,正在陽光下,拿着一個個水盂,正在給花園裡的果蔬澆水的朱氏還有跟在朱氏身邊的文薰娘、孟卿卿以及狄薔。

看上去,她們相處的不錯。

趙煦走上前去,喊了一聲:“母妃。”

朱氏回過頭,看到趙煦,連忙放下手裡的水盂,道:“官家下課了?”

文薰娘則趕忙帶着兩女盈盈一禮:“臣妾等恭迎官家。”

“嗯!”趙煦對着她們點點頭,來到朱氏身邊,明知故問的問道:“母妃今日怎來福寧殿了?”

“卻是東頭供奉官任瑜得了朝廷嘉獎,吾特意來此,謝過官家……”朱氏握着趙煦的手,輕聲道:“見過官家,吾還要去保慈宮和慶壽宮謝恩。”

可能是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留下的陰影,朱氏雖已貴爲皇太妃,但在兩宮面前,還是習慣性的伏低做小。

她就是標準的封建禮教下規訓出來的女子。

將自己的地位擺的很正。

自我認知就是一個小妾而趙煦如今在她的理解裡,大概就是向太后借她的肚子代孕出來的兒子。

看似很蠢?

但,這宮中沒有人比她活的更快活、自在。

哪怕是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她也能活的舒舒服服。

甚至在趙煦死後,依舊能不受猜忌的這大內享福,連趙佶那天性薄涼的小子傳說也頗爲敬重她。

死後更是以皇后之禮下葬,得以陪葬永裕陵。

至於如今?

更是過的比趙煦上上輩子還要好得多。 因爲她通過趙煦,攀上了向太后這條大粗腿。

向太后將她把所有待遇都落實了。

進封皇太妃,位次太后,太妃用箋稱殿下、出入改乘輿,許戴皇后鳳冠,準服翟衣,所居德妃閣,改爲瑞聖宮。

除了沒有皇后的名頭和太后的權力,該給的都給她了。

就連她的家人、親戚,也都被安排了一個個好聽至極,威風八面的環衛官名頭。

而她只要舒舒服服的在瑞聖宮裡,帶着趙煦的弟弟妹妹,有興致就去找邢妃、林妃等姐妹一起遊玩,好不快意。

趙煦看着自己母親快樂的樣子,也沒說什麼掃興的話,只是道:“東頭供奉官用事勤勉,爲官謹慎,有司保舉,自是爲了國事,母妃不必爲之謝。”

“應該的,應該的……”朱氏握着趙煦的手,蹲下身子,眼神中帶着明顯的討好。

“再說了,吾也好久沒有見官家了……”她垂下頭去:“聽劉惟簡言,官家近來爲國事操勞,很少休息……所以……吾也是順便來看看官家,願官家爲了江山社稷,保重龍體!”

“多謝母妃關愛!”趙煦認真的道:“我會注意的!”

確實!

他自我檢討了一下,近來因爲綾錦院和戰爭的緣故。

他太活躍了些,休息時間被明顯擠佔了。

這可不行!

“等忙完這一段,我就去瑞聖宮中看望母妃和皇弟、皇妹們!”

朱氏露出了歡喜的神色,連連道:“官家若要來,可命人提前知會一聲,吾在瑞聖宮給官家做些官家愛吃的東西。”

“嗯!”趙煦牽着朱氏的手,然後看向面前的菜地。

“母妃也喜歡種菜?”他看着眼前的菜地。

如今,這御花園裡的菜地面積,比之春天的時候,要大了三倍,達到了大約五六畝地的樣子。

當然,爲了避免影響美觀,所以菜地是零零散散的分佈在這花園的各個角落的。

於是,每塊地種的東西,也就有所不同了。

而種的蔬菜種子,則來自於各地監司奉旨從本路選來的優良種子。

趙煦在今年春天種下的蔬果相繼收穫後,感覺,靠自己和文薰娘在這宮裡面閉門造車,大抵是行不通的。

於是,就開始搖人,命都堂下詔各路監司,尋訪本路‘果蔬良種’,並圖其形象,錄其文字,送來汴京,以備皇家參考、引種。

於是,各路監司,開始活躍起來,紛紛上報了本路的果蔬良種。

趙煦通過各路監司上報的文字與圖像,還被他找到了幾種處於其命運轉折點的未來蔬菜的祖宗。

比如說,趙煦面前的這一塊地,就種了各種蕓薹屬的蔬菜。

有尋常的青菘,也有着各種塌菜,還有蕪菁。

而在中心位置,種的則是揚州的曾布在本月初送來的白菘。

這種白菘是曾布在揚州本地找到的。

據曾布所報——揚州有菘,其色白、葉圓且大,食之無渣,絕勝他處菘菜。

趙煦再看其上報的圖像,立刻就知道了,這不就是他在現代吃過的大白菜嗎?只是這種白菘沒有大白菜那麼白,菜心也比較疏鬆。

趙煦當即命曾布送來這種菘菜的種子以及栽培技術。

然後,又找來蕓薹屬的各種種子,都種到一起。

反正,蕓薹屬的都是十字花科的。

而十字花科的蔬菜,主打的就是可以無限雜交。

在現代,大白菜、捲心菜、上海青、小白菜、雞毛菜……就都是雜交出來的品種。

而他找到的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蔬菜,也同樣是來自十字花科的成員——萊菔。

這是蘇軾從登州送來的萊菔種子和栽培辦法。

根據蘇軾所言,這種萊菔啊,根莖遠超一般萊菔,而且沒有辣味,吃起來清甜,最好搭配海魚乾一起煮。

大鬍子爲了證明自己推薦的登州萊菔真的很好吃,於是寫了一首詩,其詞曰:我昔在田間……中有蘆菔(蘿蔔的另一種稱呼)根……從渠醉羶腥。

更獻上了一道菜譜——以魚乾洗淨,入蘆菔塊,加油而煮,少入生薑,待其清香自出,既可食之,味勝羯羊!

就是無時無刻不在推銷他的魚乾。

而蘇軾送來的文字介紹與圖錄來看,他找到的這種萊菔,恐怕就是現代的大蘿蔔們的祖先。

這種萊菔,已經具備了現代蘿蔔的大部分特徵。

甚至已經能生食了。

唯一的問題是,只能春天栽種。

暫時這御花園裡,還沒有蘿蔔地。

所以,其他幾塊地裡,也就只能種些適合秋冬季節播種的蔬菜了。

朱氏看着眼前的菜地,道:“吾幼年時,阿母曾開墾了一塊菜地,吾與從兄等常常幫忙……”

“哦……”趙煦點頭:“母妃這是思念太夫人了?”

“過些時日,我去母后那裡求個恩典吧。”

“嗯?”

“給太夫人追贈大國夫人,並賜匾敕建一座寺廟,爲太夫人祈求冥福。”

“母妃若是願意,我再命有司歲從宮中支錢兩千貫,以太夫人的名義,在汴京新城,再建一座福田院,以賑濟孤寡……”

朱氏聽了大喜,連連道:“若能得此恩典,吾阿母必得福廕。”

她也是信佛的,而且,禮佛非常誠心之人。

自然她對於冥福的事情,非常上心。

趙煦笑道:“母妃安心,待我去求了母后,得了慈聖允准,就下詔給嘉州刺史劉承緒,命其辦理。”

“等到太夫人的福田院,完工日,母妃可親至福田院內,恭請太夫人神主入主。”

朱氏頓時心滿意足,連連稱謝。

在這御花園中,陪了趙煦說了會話後,就藉口要去保慈宮謝恩離開了。

趙煦親自帶着文薰娘等人,送到福寧殿外,又命馮景一路護持其前往保慈宮。

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989章 水力鍛錘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829章 新軍(1)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08章 兄弟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356.可以訂閱了!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1026章 元符皇后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57章 元老之間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63.第249章 新役法(2)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第946章 祭天(1)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702章 立規矩(1)第48章 耆英會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555章 逆鱗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第821章 廢稅(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992章 趙煦理解的中庸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955章 興龍節(1)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697章 借殼上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752章 君臣(1)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44章 兩宮聽政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573章 外交(1)第758章 遣宋使第995章 禮部試(1)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45章 文德殿上 (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749章 套娃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993章 宋用臣回京第824章 御前會議(2)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
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989章 水力鍛錘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829章 新軍(1)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08章 兄弟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356.可以訂閱了!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1026章 元符皇后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57章 元老之間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63.第249章 新役法(2)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第946章 祭天(1)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702章 立規矩(1)第48章 耆英會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555章 逆鱗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第821章 廢稅(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992章 趙煦理解的中庸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955章 興龍節(1)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697章 借殼上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752章 君臣(1)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44章 兩宮聽政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573章 外交(1)第758章 遣宋使第995章 禮部試(1)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45章 文德殿上 (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749章 套娃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993章 宋用臣回京第824章 御前會議(2)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