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

第162章 提醒沈括

汴京新城西廂金城坊,既是東染院的官署所在,也是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官署所在。

作爲天子直領的機構,專一製造軍器局是少數沒有文臣士大夫充任的機構。

沈括是第一個以文臣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士大夫。

在他之前,都是內臣兼領。

專一製造軍器局的有司官吏,則大都是從軍器局、監天司調來的伎術官。

大行皇帝將之分作三司。

火器司、斬馬刀司、神臂弓司。

分別負責火器、斬馬刀、神臂弓的生產製造。

除了火器外,斬馬刀、神臂弓,軍器監也有大量生產製造。

所以,基本都是照搬的軍器監的制度。

獨獨這火器生產、製造,因爲從前沒有專門的負責機構,也沒有幾個人懂火器,加上火器的製造流程和配方非常繁瑣。

沈括履任後,按照少主指示,也將重點放在了火器司上。

現在他本人是直接親領火器司。

所以,沈括對那些天子派來的內臣,大都安排到了火器司裡。

讓他們去負責火器司的諸般公事。

至於能學到多少?能不能立功?就看這些內臣的造化了。

他本人現在將重點,放到了活字上。

因爲沈括知道,那可能是最快出成績的東西。

他可不敢久拖!

熙寧、元豐時代,臣子但凡做事出成績慢了一拍。

等待他的都可能是投置閒散的下場。

因爲,大行皇帝只喜歡那些能在短時間內,做出讓他眼前一亮的成績的大臣。

他也只會提拔這些大臣!

於是,沈括出了專一製造軍器局官署,就直奔在東染院旁邊,一個改建的作坊。

他在這裡,已經集中了幾十名能工巧匠,採用熙寧時代,他在軍器監改革神臂弓製造之法時的辦法。

短期大量重複試驗!

尋找原因,尋找問題,然後就地解決!

……

今天,沒有什麼事情。

就連兩宮都難得的有了空閒,在御花園中游玩了一番。

趙煦自然也陪着一起遊玩了大半天。

然後,趙煦又陪着兩宮,去看了正在重新修葺、裝修的慶壽宮。

這裡纔是太皇太后真正的居所。

等太皇太后搬進此地,保慈宮就會成爲向太后的居所。

這也是大宋的傳統了。

太皇太后居慶壽宮,皇太后居保慈宮。

而負責替太皇太后重修慶壽宮的,自然是這位太母身邊最信任的大貂鐺張茂則。

看着那些在張茂則指揮下,在慶壽宮裡忙碌的工匠。

趙煦微笑了起來。

因爲他發現了一個可以擺脫福寧殿內有毒粉塵的辦法。

那就是讓宋用臣將來負責重修保慈宮。

然後,保慈宮裡用什麼材料,不就是他說了算嗎?

再然後……天子篤孝太后,侍奉左右,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樣,他以後就只需晚上回福寧殿。

接觸有毒粉塵的時間就直接減半!

等三年以後,出了孝期,他也應該能掌握整個大內的權力了。

這樣重修福寧殿,就沒有阻礙。

如此想着,趙煦就笑的更加燦爛了。

這讓太皇太后看着,心裡欣慰不已,和向太后道:“官家真是仁孝……”

“連老身住的地方,也親自察看……”

在她理解中趙煦一直微笑,是因爲看到了張茂則勤勉,於是龍顏大悅!

向太后看着,自然順着太皇太后的意思,道:“可不是呢!”

“新婦可聽說了,如今汴京城裡的人,都在羨慕娘娘呢!”

“都說娘娘是我朝福氣最大的太母!”

“官家孝順、懂事、聰俊,又親睦外戚、宗室……”

太皇太后頓時笑的無比燦爛。

她就喜歡聽這樣的話,特別是這些話還是向太后親口說的。

……

趙煦回到福寧殿時,已是酉時。

黃昏落日的餘暉,沾染着福寧殿前的臺階。

一直在殿前等候着的馮景,立刻帶着人,將趙煦簇擁着入殿。

“大家……”馮景一邊走,一邊彙報着:“宋昭宣言:所選內臣,今日皆已爲沈提舉安置入火器司各職……”

趙煦點點頭,問道:“沈括最近都在忙什麼?”

“似乎沈提舉,打算將全部精力,都先集中在活字之上……”

“哦!”趙煦點點頭,這個倒是沒有意外。

畢竟活字相對好突破而且對文人士大夫來說,更有成就感!

只是……

趙煦微微皺起眉頭:“這沈括沒有聽說韓維昨日請下錢禁的事情嗎?”

馮景眨着眼睛,看着眼前這位只到他肚子的少主。

“大家的意思是?”他確認着。

趙煦也不想打啞謎,直接和馮景說道:“派人將此事和沈括說一下吧!”

馮景低下頭去,躬身道:“臣知道了!”

少主很少在他面前做這種直接指示,所以這個事情很重要!

就聽着少主又道:“汝再去崇文院,找幾本書,一起送給沈提舉……”

“讓他好好看看!”

“莫要讓我失望!”

馮景連忙問道:“敢問大家,是哪幾本?”

趙煦微笑着道:“漢,淮南王劉安之《淮南萬畢書》……”

馮景趕緊記下來。

“東晉葛洪《抱朴子》……”

“記得去太醫局裡,找太醫要一本《神農百草經》也一併送去!”

都提醒到這個份上了沈括要是還不知道,趙煦在暗示什麼。

那他就可以拿塊豆腐撞死自己!

……

馮景的動作很快相關的書,他立刻就命人找齊,然後親自出宮,送到了沈括手中。

沈括看着這個天子身邊的內臣,將三本看似完全不搭界的書,送到他面前,他還一臉懵懂。

直到,他從馮景嘴裡聽到了來自天子的指示:“大家問:沈提舉可知昨日韓相公陛辭時的錢禁之請?”

“大家於是命我來將此事告知沈提舉……”

“還命我將這三本書送到提舉手中……”

沈括聽着,嚥了咽口水,他感覺自己似乎明白了什麼。

錢禁?

他看着面前的三本書。

他想起來了!他記起來了!

膽水!

對!

他年輕的時候,看過一本書。

太宗時的《太平寰宇記》,他也聽說過信州的人,在山下用膽水練銅!

他一直以爲那是傳說,大約不可信。

可如今……少主特地提起了錢禁之事。

又特地送來三本不同的書,而這些書,沈括知道,大約只有一個共同點——都記錄了膽水可變銅!

(本章完)

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1013章 韓絳教弟(2)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第702章 立規矩(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04.兩宣麻大拜除。第3章 兩宮第570章 壽宴(2)第529章 蠶鹽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1003章 進擊的呂惠卿(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840章 風暴(1)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723章 財政(1)第776章 扣闕第844章 宗澤仗劍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909章 極限施壓181.第172章 人事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53章 陳美人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433.第410章 宋誓(2)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702章 立規矩(1)316.第300章 蘇頌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450.第427章 廷推(1)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737章 兇橫的呂惠卿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23章 說客(1)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909章 極限施壓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432.第409章 宋誓(1)第9章 蔡確的野望168.第159章 報捷吧!403.請假條第608章 戰局(2)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03.第193章 兀卒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914章 諸蕃歸心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699章 層層套娃(2)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932章 扶持買辦(4)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8章 聖天子(1)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588章 逼捐(5)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1024章 反應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
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1013章 韓絳教弟(2)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第702章 立規矩(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04.兩宣麻大拜除。第3章 兩宮第570章 壽宴(2)第529章 蠶鹽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1003章 進擊的呂惠卿(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840章 風暴(1)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723章 財政(1)第776章 扣闕第844章 宗澤仗劍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909章 極限施壓181.第172章 人事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53章 陳美人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433.第410章 宋誓(2)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702章 立規矩(1)316.第300章 蘇頌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450.第427章 廷推(1)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737章 兇橫的呂惠卿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23章 說客(1)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909章 極限施壓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432.第409章 宋誓(1)第9章 蔡確的野望168.第159章 報捷吧!403.請假條第608章 戰局(2)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03.第193章 兀卒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914章 諸蕃歸心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699章 層層套娃(2)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932章 扶持買辦(4)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8章 聖天子(1)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588章 逼捐(5)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1024章 反應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