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條貫

第62章 條貫

回到福寧殿,趙煦腦子裡,依然是景福殿裡堆磊的整整齊齊的金錠、銀錠、銅錠。

塞滿了箱子的青銅錢。

堆積如山的香藥、一根根潔白的象牙。

數不清的絲綢錦緞。

甚至還有整整一萬匹的吉貝布。

吉貝布可能現代人很陌生,但它的另一個名字,就應該沒有人不知道了。

棉布!

早在唐代,棉花就已經在嶺南等地開始種植,並開始被人織成布,取名:吉貝布。

吉貝布做的被子,就是時人所稱的:重衾。

白居易詩云:日高睡足猶慵起,小閣重衾不怕寒!

到了宋代,隨着棉花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尤其是仁廟時代後,南方地區開始發展起來。

南方特產的吉貝布、重衾,開始作爲商品出現在市場上。

只是,這些東西很貴!

至少是普通絹布價格的十倍,甚至是幾十倍!

所以,除了勳貴富商,沒幾個人買得起、用得起,流通範圍也很狹窄。

哪怕是富貴人家,買回去也是做成重衾。

棉衣棉褲不是沒有,但很少很少——真正的富貴人家,不會去穿既不時髦,也不好看的棉衣。

狐裘、貂衣難道不香嗎?

普通市民百姓,則根本消費不起,價格昂貴的吉貝布。

此外,嶺南木棉產量也很有限,影響了吉貝布的推廣。

所以,終宋一代,吉貝布的角色和地位都很尷尬。

但,在現代留過學的趙煦知道。棉花最適合種植的地方,其實不是嶺南。

而是……

熙河蘭會路!

因爲當地不僅僅有着合適的氣候,恰當的降水。

最緊要的是,當地有大片大片適合棉花種植的荒地!以及大批大批廉價的勞動力!

……

“六哥在想什麼?”向太后見着趙煦回宮後,就一個人在殿中發呆,不由得問道。

“母后……”趙煦回過神來,看着向太后:“兒在想,父皇曾和兒說過的一個國朝典故……”

“嗯?”

“去年,父皇帶兒在慶寧宮中讀書時,曾和兒說過,當初太祖初登大位,曾欲制一熏籠,命有司即刻敬獻,有司卻言:御前進獻,須先下尚書省,尚書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本局覆奏,然後方能進獻,如此,須則數日,方可獻御前;太祖震怒,問左右:誰做的這般條貫來限制於我?……”

向太后聽着,知道趙煦說的,就是本朝祖宗最有名的熏籠之制的故事!

所以,她靜靜的聽着,眼中滿是讚賞。

“左右答:乃是宰相!”

“太祖怒,詔趙韓王(趙普)御前責備:我在民間,得一熏籠不過數十錢,今爲天子,乃數日不得,何故?”

“趙韓王對曰:此條貫,非爲陛下所設,乃爲陛下子孫設也!”

“太祖聞之,大善,贊曰:此條貫甚好!”

趙煦說完這個在大宋皇室,近乎人盡皆知的祖宗故事。

然後就眨着眼睛,看着向太后:“今日,兒隨母后,至景福殿……”

“見父皇所遺內庫封樁財帛,不計其數!”

“兒就一直在想……祖宗欲得一熏籠,尚且須設條貫制之,以戒子孫!”

“今,父皇所遺財帛,何止千萬?兒就想,不知可有條貫,制內外之人隨意取用?”

向太后靜靜的聽着,眼中的讚賞,已經壓抑不住。

她是文臣宰相之後。

趙煦的表態和思考的東西,在向太后看來,簡直是正確的不能再正確了,而且深孚她心!

士大夫家裡教出來的女兒,當然天然的傾向士大夫的意識形態。

於是,她微笑着,抱住這個孩子,說道:“我兒放心,祖宗以來,條貫具備!”

“大行皇帝所遺封樁庫,雖是大內內帑,卻也要受外廷點驗……”

這是事實!

大宋祖制,內廷封樁之錢,雖屬內帑,但外廷也能干預,甚至監督使用。

這是因爲在一開始,內庫封樁錢,就是爲了收復燕幽而設。

後來太祖,就當庭對大臣們說過內庫封樁錢的用途:“軍旅、飢謹當預爲自備,不可臨事厚斂於民!”

這就是將封樁錢,當成類似現代的國家戰略儲備來使用。

其後真廟、仁廟,陸續制度完備。

尤其是在仁廟時代,確立了左藏、右藏的財帛支用,受三司使和政事堂宰執監督的制度。

仁廟就曾親口對大臣說過:“國家禁錢,本無內外,蓋以助經費耳!”

可問題在於,這熙寧三十二庫、元豐二十庫。

它既不是左藏,也不是右藏。

而是和舊年太祖封樁錢一樣,只屬於皇帝一人支配和取用的內帑。

雖然在名義上,戶部也好,都堂宰執也罷,也都可以過問。

但,皇帝真要花錢了,誰又能制約?

五路伐夏、永樂城大戰、導洛通汴、重修汴京皇城。

趙煦的父皇,決心一定,誰都攔不住。

也正是因爲存在着這個漏洞。

上上輩子元祐時代,太皇太后被外朝大臣說幾句好話,手一鬆,內帑的財帛就和水一樣流了出去。

更要命的是,這些支出,甚至都不是被人貪污掉的。

很多單純就是浪費。

譬如說,司馬光盡罷新法,可國家運轉需要錢,上上下下的官府也需要運作。

特別是免役法被罷後,大部分地方官府,瞬間陷入癱瘓。

上上下下,叫苦不迭。

怎麼辦呢?

只能是從封樁錢裡拿錢先頂着!

可封樁錢是有限的,能頂的了一年,頂不了一世。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司馬光、呂公著先後去世後,封樁錢也終於頂不住了。

所以,他們的徒子徒孫們,發明了一個新東西:助役錢。

其實就是免役錢換了個名字。

但問題在於,沒有人敢恢復免役法——上一個提議恢復的人,已經被打成奸臣邪黨了,趕出朝堂去了。

那個人名字叫李常。

趙煦父皇昔年潛邸時的記室參軍,也是熙寧變法之初,對新法反對最激烈的人之一!

但他依然被冠以‘奸臣邪黨’、‘阿附小人’的罪名,趕出了朝堂。

於是,百姓雖然交了錢。

但衙前役還是得服!

這就是,新法只要錢,但舊黨既要錢也要命的原因。

對了,司馬光深惡痛絕的青苗法,在他死後同樣換了個馬甲又出來了。

就是常平法!

舊黨天天罵王安石斂財害民。

但當他們上臺後,口袋沒錢,還是得服從現實。

可他們又不能自己抽自己嘴巴。

所以,就只好,拿着舊法的瓶子去裝新法的酒,屬於新法的弊端和舊黨的弊端,都混合在了一起——這是什麼劇毒雞尾酒啊!

於是,在趙煦親政之前。

舊黨已經將整個天下搞得天怒人怨。

他們得罪了大部分的人,甚至包括,曾經最支持他們的人以及曾經他們的自己人,同樣被認爲是舊黨的人。

自然,趙煦不可能再給那些人,毫無底線胡鬧的機會。

守住封樁錢,就是他的制約手段之一——沒有錢,司馬光就算是孫猴子會七十二變,也得服從現實。

“只是點驗嗎?”趙煦眨着一雙無辜的天真大眼睛,看着向太后:“兒以爲,還是當設條貫,以明上下之制,定百世之規的好!”

“這也是父皇去年,曾囑託兒要記住的事情!”

“母后不如上稟太母,請太母召集髃臣,共商內庫封樁錢之條貫……”

向太后聽着,慢慢點頭,覺得趙煦講的有道理。

且,這還是大行皇帝特意囑託了六哥的事情。

必須辦!馬上就辦!

而且,這個事情,向太后覺得不會有任何困難。

朝野上下,包括太皇太后在內,都只會贊同。

正好,也借這個事情,分一下朝野的議論,也分一下太皇太后的心。

不然的話……

向太后想起了昨日和今日,她在保慈宮裡勸說太皇太后,給王珪留些體面的時候,太皇太后卻沉默不語的事情。

她是真的怕了!

萬一,保慈宮的太皇太后下定決心,一定要剝麻王珪!

那全天下都會震動!

注:木棉就是棉花,這一點,蘇軾、蘇轍的筆記已經證明了。

注2:舊黨在元祐時代的騷操作多到離譜……

(本章完)

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94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654章 禮法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212.第202章 加一分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851章 君恩如山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13章 乖巧懂事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159.第150章 軟肋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7章 旋渦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673章 停戰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1030章 打窩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595章 戰前(2)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787章 駙馬之死(2)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619章 戰局(1)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618章 棉甲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543章 狡兔三窟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555章 逆鱗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第43章 茶藝大師201.第191章 賞功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79.第170章 臥底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44章 兩宮聽政93.第91章 烈火烹油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585章 逼捐(2)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944章 輿論(2)第769章 皇恩浩蕩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257.更新要晚一點第769章 皇恩浩蕩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784章 新的交子(1)
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94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654章 禮法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212.第202章 加一分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851章 君恩如山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13章 乖巧懂事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159.第150章 軟肋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7章 旋渦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673章 停戰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1030章 打窩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595章 戰前(2)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787章 駙馬之死(2)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619章 戰局(1)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618章 棉甲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543章 狡兔三窟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555章 逆鱗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第43章 茶藝大師201.第191章 賞功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79.第170章 臥底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44章 兩宮聽政93.第91章 烈火烹油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585章 逼捐(2)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944章 輿論(2)第769章 皇恩浩蕩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257.更新要晚一點第769章 皇恩浩蕩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784章 新的交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