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棉甲

深秋的高原,寒風凜冽,氣溫已經跌倒了零下,呵氣成冰。

凜冽的北風,在山澗呼嘯着翻滾。

然而,這聲音卻被荒原上,咆哮着的廝殺聲與無數人的慘嚎聲徹底掩蓋!

就連那凜冽的寒風,在此時此刻,也被廝殺雙方的戰士的熱血所感染。

刺骨的寒風,在此時彷彿變成了炎炎熱風。

汗液與熱血在同時噴涌。

狹路相逢勇者勝!

噗!

王大斧用力的揮舞着他所握持的重斧,足足八寸的斧刃,用精鐵鍛打而成,斧尾厚而窄,尤其適合破甲、斬首。

手持這種重斧的戰士,自唐以來,就一直是大軍的開路先鋒。

而王大斧的技藝,已磨礪了十幾年,對於如何殺敵,爛熟於心。

於是!

隨着他無比熟練的揮動手中重斧,對着迎面之敵狠狠的劈斬。

鋒利的斧刃,毫不費力的劈開了對面之人那單薄的皮甲,順着皮肉劈砍開來,直接將迎面之敵的身體劈開。

大半個身子,就這樣被直接劈開,滾燙的鮮血迎面噴灑而出,將身穿着重甲的王大斧淋了一身。

王大斧抹了一把臉上的鮮血,雙手緊握着重斧,快步向前,繼續衝向下一個敵人。

此時,在這高原的荒野上。

文明已經消散,只剩下了人類最原始的野獸本能。

殘暴、嗜血與無情,主宰着一切。

穿着皮甲,戴着氈帽的宋軍,與穿着毛氈的吐蕃人,混戰在一起。

若有人在空中俯瞰的話,那麼,就會明顯看到,很顯然,自詡文明,以仁義爲本的宋軍,比起那些最多隻穿皮甲的吐蕃人,更加野蠻、兇殘、嗜血。

特別是那些和王大斧一般,穿着重甲,持着重斧或者鐵鐗的武士。

他們就像是一尊尊沉默的金剛,將他們的怒火釋放到了吐蕃人身上。

專一製造軍器局和軍器監生產的鎖子甲,披掛在這些武士身上,使得他們幾乎可以免疫大部分吐蕃人的兵器劈砍。

而他們手持的精鐵鍛打的昂貴兵器,則彷彿死神的鐮刀,收割着他們的敵人的生命。

這就是冷兵器時代,重甲步兵之所以能橫掃戰場的緣故。

也是如今這個時代的趨勢。

党項人的鐵鷂子,人馬皆具甲,而且其甲具使用的是党項獨步天下的冷鍛技術鍛打而成,其名曰:瘊子甲。

這種鐵甲,甚至可以在五十步的距離上,免疫除了神臂弓和八牛弩以及投石機外的一切遠程火力。

即使神臂弓,想要破其防禦,也需要使用專門的破甲重箭纔有機會!

而考慮到鐵鷂子的速度以及弩箭、弓箭那可憐的命中率。

鐵鷂子們,幾乎可以無視宋軍的一切遠程投射火力,在戰場上來去自如。

這就是元昊得以立國的真正原因。

而宋夏戰爭幾十年的養蠱,使得大宋西軍開始無比重視近戰。

重斧、鐵鐗這樣的破甲利器,成爲了精銳的象徵。

而依託大宋的國力,鎖子甲這樣成本無比高昂的鐵甲,也被成批量的由專一製造軍器局、軍器監等機構生產出來。

而吐蕃人,則成爲了這場競賽的犧牲品。

就像現在這般,他們的皮甲和少數劣質鐵甲,根本無法防禦宋軍的強弓勁弩。

原本,他們還可以依靠悍不畏死的近身肉搏,來取得優勢。

但現在,這唯一的優勢,也已經喪失殆盡!

因爲,宋軍比他們更野蠻、更兇殘,也更加不畏生死。

沒辦法!

元祐軍賞令下,在王大斧眼中,他眼前的所有敵人,都是行走的銅錢。

一個腦袋,就是六貫制錢或者兩匹絹布。

於是,這個在汴京城的鄰居們眼裡,忠厚實誠的男人,在狄道的官民眼裡,和善的官人,在向宗吉眼中,誠實、可靠,知根知底的鄉黨。

化身爲狂暴的兇徒。

重斧舞動,踏步如飛。

吐蕃的弓手,拼命的拉動弓弦,企圖遲滯他的行動。

可是在戰場上,想要用弓箭命中一個身披鐵甲在高速移動的戰士,本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何況,現在的天氣很冷,戰場上還有北風。

他們的弓弦受潮,雙手還要對抗寒冷,射出去的箭本就軟綿無力,被北風一吹,準頭也沒了。

而吐蕃人一旦被王大斧這樣的重甲勇士近身。

那就更是絕望!

他們的青銅與劣質的鐵器刀劍,砍在由精鐵編制,每片甲葉至少重兩錢五分的鐵甲上,除了讓人悶哼一聲外,沒有其他效果。

他們中少數持有狼牙棒等破甲武器的人,則根本近不了宋軍甲士的身。

因爲在這些鐵甲甲士身後,跟隨着大量輕甲或者無甲步兵。

這些步兵,拿着刀槍劍戟,揹着弓弩,跟隨着甲士們前進。

看得出來,哪怕在廝殺中,宋軍也排列着密集且完整的陣列。

這陣列使得他們可以彼此呼應,互相保護、支援。

於是,戰至午後,荒原上的吐蕃人,終於崩潰。

大量潰兵,開始逃跑。

整個軍陣,再也不能維持,陷入混亂之中。

宋軍於是狂喜,鼓點大作,將旗舞動。

本已陷入癲狂的王大斧,在聽到鼓點後,瞬間冷靜下來。

他高舉着手中的重斧,用着他在熙州學到的生硬吐蕃話,開始對着那些潰逃的吐蕃潰兵大喊:“漢家天子仁厚,只要爾等歸義反正,一切既往不咎!”

這些可都是錢啊!

按照元祐軍賞令,生俘比斬首更值錢!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上好的青壯。

明年家裡的棉田,說不定還得請他們來耕作。

潰逃的吐蕃人,被宋軍的忽然轉變嚇了一跳。

幾個本已經乏力的傢伙,在這剎那遲疑了片刻。

就是這片刻,一直帶着保丁,跟在王大斧身後的郭貴立刻怪叫一聲,帶上他指揮的那幾十個保丁,迅速跑了上去。

將這些人按倒在地,立刻捆綁起來,所有人的動作無比熟練,就像演練了千百次一般。

這是大宋官軍的老手藝了。

屬於晚唐傳下來的傳統技藝,只不過,過去宋軍一般是用在破城後,洗劫平民百姓上。

如今用在擒俘之上,依然是得心應手。

所以這些人雖然動作粗暴,但手法都很講究,根本不會傷人要害,只以制服爲主。

……

一個時辰後,當戰場平息。

河州知州官衙派來的軍法官帶着一批吏員在種建中的陪同下,開始檢視戰場,清點首級與俘虜、繳獲。

一顆顆人頭,都被人砍了下來,堆磊在戰場上。

俘虜們則成羣結隊的被人押在一起,他們身上的束縛已經被解除。

宋軍甚至在戰場上,架起了大鍋,熬煮起了粥飯。

俘虜們有的已經吃上了青稞飯和大麥粥。

所以他們並沒有多少慌亂。

軍法官仔細檢核着戰果,清點着首級。

一顆顆面目猙獰的頭顱,血跡斑斑。

吏員們認真檢查着首級,確認其髮型與面貌與年齡。

免得有丘八殺良冒功,甚至拿着戰友袍澤的首級來領功。

這樣的事情,過去是層出不窮的。

然而,現在的宋軍,已煥然一新。

吏員們檢核了兩三遍,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首級全是吐蕃人的模樣、髮型,年齒也都是成年人的模樣。

沒有老人,沒有孩子,也沒有婦孺,更沒有宋軍將士的頭顱混在其中。

於是,軍法官在確認後,取出一份公文,在上面簽字畫押,然後交給種建中:“指揮請過目一下,此戰,貴軍斬首兩百八十五級,生擒賊人八百六十七人獲其甲械千餘……”

聽上去,種建中所部三千餘熙州兵馬和吐蕃人在這荒原上廝殺了一個上午。

最後卻只斬首兩百八十五級,生擒八百六十七人。

似乎是不可思議。

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就是這樣的。 正面廝殺、肉搏,斬首一直都是如此。

老實說,這一次種建中斬首的兩百八十五級,若放在過去,已經足夠上表朝廷,稱爲大捷了。

這是因爲宋軍缺少騎兵,即使獲勝,也無法追擊,甚至在獲勝後只能撤退。

所以,也就無法打掃戰場。

一般的防禦作戰,能斬首幾十個,已是很不錯了。

這一次,種建中能得到這麼多斬首,還是多虧了他野戰獲勝,吐蕃人在潰逃中自相踐踏,讓他多拿了一百多個斬首。

不然,這一戰打下來,能斬首百餘已是幸運。

種建中接過文書,在上面簽字畫押,表示認可,然後看向那些被俘的俘虜們。

“爾等當感恩當朝官家聖德仁厚,以生民爲上,所以即便爾等乃化爲蠻夷,依舊推大恩於爾等……”他輕聲說着。

這是事實!

要不是當朝天子,以仁厚爲本,用聖人之教,頒元祐軍賞令,使生俘的賞格高於斬首的賞格。

不然,種建中知道,殺俘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他約束部下,今天這八百六十七俘虜裡,起碼也有一大半,要魂歸於此。

若換一個嗜殺的將領,更是一個俘虜都別想有!

作爲將門子弟,種建中對大宋官軍有着清晰認知。

……

當天傍晚,宋軍大營。

王大斧解開自己的衣袍,他的胸膛一片青紫。

這些都是吐蕃人的兵刃與箭矢,在他身上留下來的印記。

好在,他穿的甲夠堅,所以都只是皮外傷,休養幾日,就該好轉。

當然了……

也不僅僅是甲冑夠堅。

王大斧翻着自己甲冑裡內襯的粗布內襯。

粗麻布內,那些壓實了的棉絮之中,那裡面用針線縫着鐵片。

他慢慢數着,很快就找到了好幾塊被外力打擊、鑿擊而變形的鐵片。

他頓時咧嘴一笑,看向在旁邊,正在爲他清理着換下來的甲冑的郭貴:“郭貴,你這這法子好啊!”

“俺這一次多虧你了,不然恐怕就又要受傷了,俺定要爲你到小種太尉處表功。”

郭貴頓時諂媚的笑起來:“多謝提轄擡舉!”

王大斧對鄉黨,素來說話算話。

在營帳中換了衣服,吃了晚飯後,他便帶着自己的甲冑和內襯,求見了種建中。

種建中因向宗吉之故,是知道王大斧的,在和王大斧打了幾次交道後,因其忠厚、實誠也頗有好感。

當然,因爲王大斧腦門上貼着向家人的標籤,他也一直是敬而遠之,並沒有怎麼親近對方,更沒有想過要拉攏他。

在得了通報後,便召見了王大斧。

等他聽完了王大斧的彙報,又看了他的甲冑上的各種痕跡,也認真觀察了內襯之中,用棉絮包裹鐵片縫在一起,以護要害的辦法後,他當即來了興趣,隨後更是親自脫下自己的衣袍,試穿了一下王大斧在郭貴建議下,魔改的內襯。

他很快就發現,這種內襯,既保暖又舒適,同時還有一定防禦力。

簡直就是爲宋軍量身打造的。

種建中大喜,對王大斧道:“大斧今日斬首四級,今又獻上如此妙法,可轉遷一官矣!”

王大斧現在的武臣階是小使臣的三班奉職,轉遷一官,就是右班殿直。

這是正九品的武臣階。

很多大宋名將,就是從右班殿直開始自己的傳奇人生的。

王大斧聽着,卻搖頭道:“好叫太尉知道,此法並非末將所創,乃末將同鄉,汴京新城人郭貴所想。”

他雖然想升官,但還不至於,吞沒自己鄉黨的功勞。

再說了,這一次他親自斬首四級,加上率部生的賊寇十餘。

以此功勞,再磨勘半年,也是有轉官的資格了。

何況戰爭纔開始,他還有機會斬首立功。

種建中楞了一下,旋即欣賞的看向王大斧,柔聲問道:“大斧可曾讀過書?”

王大斧拜道:“回稟小種太尉,俺幼時曾在汴京的王傢俬塾裡,讀過幾年書,只因頑劣,未曾進學,然略通文字!”

這是汴京人的常態。

汴京是大宋識字率最高的地方,就連那些扛大包的壯丁,也能識字,甚至還會算術,能算得清百以內的加減!

以至於,汴京百萬軍民,文盲率可能不足四成。

於是,形成了汴京的市民文化。

纔有那麼多豐富的娛樂活動和八卦土壤。

以至於,當年的柳三變和現在的晏幾道的新詞只要一出來,立刻就能在整個京城傳唱。

種建中得到王大斧的回答,捋着鬍子,道:“原來大斧還讀過聖人文章,難怪如此忠義!”

“大斧如今,既已有官身,更當努力啊!”

“爲將之人,該當多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明理!”

這也算是大宋的傳統了。

無論文武大臣,遇到那些對自己胃口的年輕低級武臣,總會勸對方多讀書,讀好書。

若這些年輕人,照他們的去做了。

自然會提拔、提攜起來,將之慢慢的培養成自己在軍中的盟友。

范文正公、韓忠獻公,都曾在西軍大量培養人才。

已故的狄武襄公就是范文正公的傑作。

當然了,種建中知道,這王大斧的前程,是輪不到他操心的。

向宗吉雖然只是向家族人,但有着這層關係在,只要這王大斧繼續保持下去,向家遲早會把他提拔起來。

шωш⊕ тtκan⊕ ¢O

搞不好,明年的武學推薦入學名單裡,就有此人的名字。

王大斧不知道這些,見着種建中這樣,曾在官家身邊服侍過的名門子弟,老種太尉家的衙內這樣的人物,竟勉勵自己,頓時感動起來,拜道:“小種太尉教誨,俺記下來了。”

“俺定好好讀書……”

“只是……”他擡起頭,看向種建中,想起在汴京聽說過的那些故事,納頭拜道:“俺比較愚笨,卻不懂該去何處讀書,望請小種太尉指點迷津!”

種建中笑起來,覺得此人果然實誠,於是提點道:“大斧難道沒聽說嗎?”

“熙州的遊知州,乃是橫渠先生的高徒。”

“橫渠先生,乃是我朝的大儒,橫渠一門以有教無類爲要!”

“便是俺,當年也在橫渠先生門下求學,得先生教誨,受益終身!”

“今大斧欲求學,自當以遊知州爲師!”

“而遊知州已聘了多位昔年同窗,到熙州州學就任,欲效仿范文正公當年在南京應天學院之壯舉,將聖人經義,於熙州重燃!”

“大斧若誠心向學,自當去熙州州學,拜入遊知州門下。”

王大斧一聽,立刻再拜:“末將多謝小種太尉指點迷津!”

“只是,俺出身低微,恐遊明府不收,願請小種太尉修書一封,爲俺介紹介紹!”

種建中聽着,看向王大斧的神色就變了。

他知道的,此人恐怕不止是表面上表現的這般。

這王大斧的心思,還很細膩!

竟知道趁機向他求一封推薦信!

不錯!不錯!

種建中微笑着,對王大斧道:“這有何難?待此番回師,俺便給大斧寫信與遊知州,讚美一二。”

“只是,成與不成,卻非俺能決定的!”

“遊知州,雖是俺師兄,卻也是個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的君子。”

“大斧若想拜入其門下,卻還須得有着一顆真正的向學之心!”

遊師雄的脾氣和性格,種建中太熟悉了。

橫渠門下,就屬遊師雄在治學和爲人上最認真。

於是,儘管橫渠先生已駕鶴多年,橫渠門下早已一盤散沙。

但遊師雄依然堅持以橫渠門人自居,爲復興先生學問而矢志不渝。

以至於,精力憔悴,白髮早生,依舊奮不顧身。

他這個師弟,如今還幫不了什麼大忙,只能是想辦法,幫師兄儘可能的與向家扯上些關係了。

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4章 人心變易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441.第418章 惡龍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60章 朕的錢!!!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196.第186章第999章 配合第42章 卡bug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702章 立規矩(1)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第649章 安排第657章 蘇 程生隙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528章 拿捏第571章 壽宴(3)第644章 視察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70章 壽宴(2)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838章 影帝曾布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181.第172章 人事第826章 張網第840章 風暴(1)97.第94章 嚴查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60章 宋遼會談(1)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821章 廢稅(1)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784章 新的交子(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751章 茶顏悅色253.第240章 新約(2)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635章 生擒鬼章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247.第235章 囑託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
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4章 人心變易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441.第418章 惡龍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60章 朕的錢!!!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196.第186章第999章 配合第42章 卡bug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702章 立規矩(1)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第649章 安排第657章 蘇 程生隙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528章 拿捏第571章 壽宴(3)第644章 視察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70章 壽宴(2)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838章 影帝曾布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181.第172章 人事第826章 張網第840章 風暴(1)97.第94章 嚴查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60章 宋遼會談(1)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821章 廢稅(1)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784章 新的交子(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751章 茶顏悅色253.第240章 新約(2)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635章 生擒鬼章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247.第235章 囑託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