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

安節坊深處,幾家荒廢的棚屋所改造成的工坊中。

十餘臺太母車,已被工人們組裝了起來。

李二虎看着這些紡車,在工人的操作下,開始轉動起來。

他歡喜的笑了起來!

將近三個月的辛苦與擔驚受怕,在此刻終於是得到了喘息!

他命人將早就準備好的一箱子銅錢,擡了進來。

然後,他將箱子打開,露出箱子裡那用着一個個布袋子裝好的一袋袋銅錢。

他提起其中一袋,拉開袋子上的繩索,任由其中的銅錢掉到地上,發出清脆的叮咚之聲。

“諸位!諸位!”

所有人早就已經轉過頭來,看着李二虎身前掉在地上的銅錢,也聽着銅錢在地上叮咚的跳躍聲,不住的嚥着口水。

“俺早就說過,俺不是個吝嗇的人!”

“今日,這紡車大功告成,俺這工坊終於可以順利開業!”

“這些錢,便是俺的一點心意,還請諸位不要嫌棄!”

他話說完,就從箱子裡,提起其中的那些銅錢,然後一一親手交到了在場的工人們手中。

工人們拿到了賞錢,自是高興不已,紛紛稱謝。

李二虎則自始至終保持着爽朗的笑容。

等到給所有工人都發完賞錢,李二虎就拍拍手,道:“今日天色也不晚了,各位拿了賞錢,該回家找渾家的找渾家,去快活的快活!”

衆人都是哈哈大笑,紛紛與李二虎拱手稱謝,這才各自散去。

沒多久,偌大的工坊,就只剩下了李二虎和他帶來的幾個隨從。

這些隨從都是跟了李二虎十幾年,受過他恩惠的人。

對這些人,李二虎從來都是給足了工錢,每月還要發酒肉,其結婚嫁娶,也都是親自到場,給一個大紅包。

自然,李二虎對他們也是最信任不過。

這些日子,這工坊都是請的他們在這裡看守。

但相應的,對這些人也必須比其他人更加慷慨!

所以,李二虎等其他人都走完了,就將這些人召集到一起。

“列位叔伯兄弟!”他先是拱手道:“俺家裡的情況,大家也都知曉的。”

“諸位兄弟叔伯,肯跟着俺,來這安節坊,做這等殺頭的買賣,俺沒齒難忘!”

“如今總算是順順利利的將場坊給建了起來,俺自也不敢虧待各位叔伯兄弟!”

說着,他就從懷中取出一沓交子。

皆是五十貫一張的面額。

“這點錢帛,算是俺給諸位叔伯兄弟們的一點心意,還望諸位叔伯兄弟,萬勿推辭!”

說着,他就將這些交子,分給在場的人。

每人都有一張!

這是大宋社會的常態。

僱工制下的城市基層,有錢纔有忠心與義氣。

沒有錢的話……

就算你是汴京及時雨,開封呼保義。

那也沒有人肯跟着你幹事的。

這一點,李二虎心中和鏡子一樣敞亮。

拿到交子,這幾個跟着李二虎來到這安節坊裡創業的人,頓時都興奮起來。

一個個紛紛拍着胸脯表態。

“東家且放心,這作坊有俺在,便是連一片瓦片,也會看好!”

“東家在家,但請安心,俺定給東家看緊了此地……”

……

李二虎聽着這些人的表態,微微頷首。

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姐夫!”一個穿着衫袍的年輕人走進來,正是李二虎的妹婿張綏。

他也是這安節坊裡的坊丁。

張綏湊到李二虎耳畔,低聲道:“高官人來了。”

李二虎臉色一喜,當即道:“綏弟啊!快快與我出迎!”

高官人,是他的貴人,也是恩人!

今年正月的時候,他被自己的岳父爲首的汴京布鋪行會逼迫着建太母車工坊。

但那個時候,他什麼都缺。

既缺人也缺關係更缺工匠。

真真是急死人了!

李二虎一度想過懸樑,用自己的命去換父母妻兒的安全。

卻不料,他時來運轉,在一次去勾欄中買醉的時候,認識了這位高官人。

這官人與他一見如故,在知道了他的境遇後,也是非常同情。

於是,介紹了許多工匠給他。

其中,甚至有着綾錦院的織工。

正是因爲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他的工坊才能建立的如此順遂!

不止如此,那高官人,還給他疏通了關係。

讓他的工坊,可以踏踏實實的在這裡建起來,而不受官府的盤問與覈查。

更給李二虎的妹婿張綏,在這安節坊裡謀了坊丁的差事,使他從此有了照應。

對李二虎而言,那位高官人,真真是再生父母般的恩人。

故此,在聽說了高官人來了後,李二虎當即就與張綏一起出迎。

到了門口,果然便看到了一個微胖的粗矮男子,牽着馬在工坊前矗立着。

他似乎饒有興致的打量着這裡,嘴裡不發出着讚歎聲。

李二虎見了來人,遠遠的就拱手拜道:“小人李二虎見過高官人!”

高官人微笑着上前,扶起李二虎,柔聲道“二虎,你這作坊總算是建起來了!”

“一切皆賴官人大恩!”李二虎連忙說道。

他自知,這位高官人的來頭很大。

高官人看向李二虎道:“怎麼?二虎不請某進去看看?”

“正要請官人賞臉入內一觀!”李二虎連忙說道。

便恭恭敬敬的領着這位高官人,進了作坊之中。

高官人卻也沒有蒙李二虎,他是真的帶着來看作坊的心思來的。

進門後,就到處察看。

還問了李二虎不少問題,甚至關心起李二虎的經營情況。

譬如原料有沒有?

紡出來的紗錠,可有賣處?

甚至還問了,李二虎打算僱多少工人的事情。

當他得知李二虎初期只打算僱五十多人,先將這十多臺太母車給運轉起來後。

這高官人的臉色,明顯就變了,語氣也多少有些恨鐵不成鋼了。

“二虎啊!做大事,就要有大氣!”

“五十多僱工怎麼夠?”

“起碼先僱一百人吧!”

聽着高官人的責備,李二虎雖不太懂,但他立刻就表態:“官人教訓的是,俺就僱一百人!”

“讓他們兩班接替,從早晨做到日落。”

“嗯!”高官人滿意的點頭:“這纔是我認識的那個二虎!”

“就是得有這股衝勁!”

李二虎連連稱是。

但這高官人卻也只是如此的說了一番話,又看了一圈,然後婉拒了李二虎的慰留,言說是還有事情需要去汴京城處置。

便與李二虎拜辭,牽着馬,優哉遊哉的走出了作坊,然後消失在安節坊錯綜複雜的巷子裡。

李二虎自是親自送出去,一直目送着這位貴人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

“姐夫……”等那高官人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張綏輕聲問道:“您說,這位高官人,到底什麼來頭?”

李二虎搖頭:“不知!”

張綏卻是低聲道:“他爲何如此幫助姐夫?”

李二虎還是搖頭。

“這位官人既不要錢,也不要物,甚至都沒有留下姓名……”張綏讀過幾天書,他喃喃自語着:“他到底想要做什麼?”

李二虎嘆息一聲:“不管他要什麼……”

“如今我等都只能聽從他!”

不聽對方的,自己這點斤兩皮肉,轉瞬就會被這汴京城的餓狼給吞吃乾淨。

“且先回城,去泰山大人家中拜謁!”李二虎沉聲說着。

張綏驚訝的看向他:“姐夫,您怎還這般敬老匹夫家?”

李二虎回頭瞪了一眼張綏:“綏弟,噤聲!慎言!!”

他那泰山田齊的跟腳,李二虎是曉得的。

那田齊年輕的時候,只是這汴京城裡一個小商賈。

論跟腳出身,還不如他李二虎。

但短短二十年不到,其就崛起成爲這汴京城布鋪行會會首。

而原來的會首一家,卻早已銷聲匿跡,無影無蹤。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又有多少血雨腥風?

沒有人知曉!

所以,即使心中恨毒了田齊,李二虎也從不敢表露半分。

甚至還依舊和過去般,每月初一十五,親至田齊府邸問安。

這作坊的事情,也是按時彙報。

當然‘高官人’一節,被他隱去了。

……

李二虎認識的‘高官人’牽着馬,沿着道路,從南薰門下入了汴京城。

此時,正值傍晚黃昏時節。

這南薰門下,數千頭豬崽和羊羣,擠在一起,味道大的就連守門的官兵,也都是拿着布,掩着鼻子。

‘高官人’卻不在乎這些,他牽着馬兒,從羊馬牆下走過,繞開牲畜羣,進了城門。

入城後沒走多遠,他就在一個路口停了下來,靜靜的似乎在等什麼。

過了一會,幾個報童,捧着今日的汴京新報,揹着褡褳,沿着道路走了過來。

“賣報!賣報!今日新出的汴京新報嘍!”

“今日朝報:北虜水師大勝高麗水師,汴京新報評論員胡飛盤據此言:此誠祖宗以來,所未有之大危機!”

‘高官人’聽着報童們沿街叫賣的聲音,他連忙避到一旁,躲到附近的小巷,隻眼睛牢牢的看向走過來的報童。

直到他看到報童之中,那個明顯比其他孩子更高、更壯也更機靈,聲音更大的男童。

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只覺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有了回報。

他已經知道,他的孩子,在汴京新報過的很好,得到了多位教官、老師的賞識。

今年下半年就可能被汴京新報推薦去算學、律學或者武學裡當學徒。

這可是頂尖的出身了!

……

李二虎趕在城門關閉前,回到了汴京城。

入城後,他就朝着田齊的府邸方向趕。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五丈河的河水,倒映着落日的晚霞,龍津橋前,一盞盞的紅梔燈開始被人點亮。

脂粉的香味,從附近的小巷飄出來。

遠遠的,甚至還能聽到小唱的歌姬那婉轉低沉的吟唱餘聲。

“妝席相逢,旋勻紅淚歌金縷……”

“意中曾許,欲共吹花去……”

李二虎聽着吟唱聲,忍不住駐足聆聽。

因爲這一首《點絳脣》是汴京人,老少皆知,傳唱了數十年的名詞。

乃是大才子,有當代柳三變之稱的晏幾道所做。

對李二虎,這首曲子,代表了他曾經的青春——他年輕時,也曾醉臥勾欄,也曾聆聽着此曲入眠。

而如今……

他卻只能奔波在這世上,爲了父母妻兒而拼命。

休息了片刻,李二虎正要繼續上路。

幾個報童,結伴從前方的小巷子裡,一路叫賣着出來。

“賣報!賣報!”

“今日新出《汴京新報》!”

“今日朝報《北虜水師大勝高麗水師》,汴京新報評論員胡飛盤據此言:此誠祖宗以來所未有之大危機!”

李二虎聽着報童們的聲音,忍不住從身上掏出五個銅錢,去找他們買了一份。

沒辦法!

誰叫今天的汴京新報,太過勁爆了呢?

……

文彥博靠在御賜的太師椅上,半閉着眼睛,聽着身旁的僕人,給他念着的汴京新報內容。

“假使有朝一日,北虜水師泛海而來,而我朝海疆無防,則從河北至京東,千里之地,皆爲胡虜踐踏,如此神京動搖,社稷危難,只在旦夕!”

“都堂宰執,宜當深戒!”

文彥博慢慢的睜開眼睛,伸手從僕人手中接過了那小報,放在手上仔細閱讀。

一雙渾濁的眼睛中,閃現着精光。

良久,文彥博道:“這胡飛盤,果然是胡言亂語!”

“但朝中諸公,卻也確實應該戒備起來!”

“不可使胡虜,有犯我海疆,侵我河北、京東之機!”

汴京新報什麼底細?

文彥博清清楚楚。

所以他知道,這是奉旨放話!

雖然,他也不清楚,宮中到底爲何要攪動這場風波。

但配合着宮中給都堂施加壓力,卻是他和宮中形成的默契。

……

夜幕已經降臨。

但慶壽宮中的太皇太后,卻坐立難安了。

她問着被請來的趙煦與向太后母子:“官家、太后,那北虜水師,果然勝了高麗水師?”

趙煦頷首:“回稟太母,據那高麗義天僧所言,確有此事!”

“北虜水師,如今已全有高麗外海,高麗水師只能龜縮於其王都附近海域防備!”

作爲大宋最資深的恐遼症患者之一。

太皇太后頓時憂心忡忡:“自古不是北人善馬,南人善舟嗎?”

“這契丹人,怎來的水師?”

趙煦道:“太母,北虜素有水師!”

“其立國之初,便有着大量舟船,助其轉運糧草甲械……其後滅渤海,三討高麗,皆有水師隨徵!”

自古,經略遼東或者半島,都是需要水陸並進的。

也只有水陸並進,才能討平遼東、半島。

太皇太后嘆息一聲:“這可如何是好?”

“太母,只能是加強我朝水師,在登萊之間,設鎮建軍,以衛京師、社稷!”

太皇太后道:“如今也只能這般了!”

恐遼症患者就是這樣的。

他們會想方設法的用一切手段,來給自己增強安全感。

譬如說,自皇佑以來,大宋的回河之議,回河派最大的論據和理由就是——只要黃河回到故道,那麼大宋就可以在宋遼邊境上,依託黃河爲屏障。

於是,爲了達成這個目的。

皇帝和士大夫們,不惜連續兩次發動回河。

企圖在中古時代,完成在現代也未必能完成的逆天工程——強行逆改黃河的流向!

結果——

大自然教做人!

兩易回河,直接讓河北經濟兩次進icu,也讓數十軍州,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成爲難民。

那兩次回河,光是直接死於洪水的軍民,加起來少說百萬!

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驅無辜之民,蹈之於必死之地!

蘇軾的憤怒吶喊,還言猶在耳。

可回河派卻依舊活躍在朝中。

趙煦登基後,他們再次企圖鼓譟回河。

要不是趙煦按了下去,搞不好現在朝堂已經在準備回河了。

而回河派,從始至終的理由和動力,都是來自於恐遼症。

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第726章 魔術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12章 劉惟簡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73章 停戰203.第193章 兀卒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1035章 殿試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996章 禮部試(2)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657章 蘇 程生隙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573章 外交(1)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814章 人事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808章 兄弟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908章 佈局南洋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784章 新的交子(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952章 蔡確回京302.第287章 貶官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213.第203章 養女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596章 西北狼煙(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828章 祖傳技能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
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第726章 魔術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12章 劉惟簡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73章 停戰203.第193章 兀卒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1035章 殿試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996章 禮部試(2)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45章 宗澤就是下一個張乖崖第657章 蘇 程生隙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573章 外交(1)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814章 人事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第940章 都是影帝第808章 兄弟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908章 佈局南洋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784章 新的交子(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1006章 韓維求對第952章 蔡確回京302.第287章 貶官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213.第203章 養女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596章 西北狼煙(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828章 祖傳技能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