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

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

趙煦睜開眼睛,便看到了向太后坐在榻前的身影。

“母后怎來了?”趙煦問道。

向太后嘆了口氣,將兩封謄寫的邊報,拿給趙煦看。

“這是昨夜收到的邊報……”

“呂惠卿言:西賊殘暴,寇我不成,竟暴虐於橫山各部!”

“各部首領,泣血以求,求我王師出塞,接其各部入境,以爲我朝邊戶……”

“折克行也說,近日來多見,橫山羌部,扶老攜幼,逃入我境……”

趙煦接過來,拿在手裡看了看。

呂惠卿也好,折克行也罷。

都是他很熟悉的人。

所以,他只掃了一眼,就大概明白,呂惠卿這個滿肚子壞水的福建子,恐怕又在搞事了。

這是呂惠卿的性格。

生命不息,搞事不止!

無論在朝堂還是在地方,這位熙寧變法的‘護法善神’,總是這樣的。

他總是帶着旺盛的精力,不斷的想方設法的在他身邊掀起一次又一次的事端。

除了王安石、趙煦的父皇,還有上上輩子親政後的趙煦外。

沒有人能按得住這個福建來的相公。

向太后在趙煦看的時候,在旁邊接着說道:“除了邊報外,呂惠卿也送了一封橫山各部首領的血書……”

“文字懇切,言辭謙卑……乞以我朝王師援手……以救倒懸之民……”

若只是兩個邊臣的邊報,向太后或許還不會這樣糾結。

她甚至早就在昨天晚上接到邊報的時候,就給了呂惠卿批覆:不得生事!

可有了橫山各部的血書以後,事情就不一樣了。

向太后就糾結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

各部求援,若大宋見死不救,就等於將橫山各部推給西賊。

向太后雖然沒有什麼軍國經驗,但也可以靠着自己樸素的道德和認知,知道若是這樣做了,以後橫山羌部就不會有人心向大宋了。

橫山羌部、党項,諸部足足有百萬之衆。

這些人生在沿邊長在橫山。

若他們全體倒戈西賊,西賊國力必然增長!

如此一來,六哥將來豈不是要面對一個比今天更強大的西賊?

趙煦假裝看着邊報,實則在心裡開始思索。

呂惠卿擅作主張,讓他很憂慮。

可又不得不給呂惠卿擦屁股,想辦法在朝堂上圓過來。

想到這裡,趙煦就問道:“母后,可曾和髃臣們商議?”

向太后搖搖頭:“還未……”

趙煦點點,還沒有下都堂,這就好!

只要未下都堂,這個事情就可以暫時控制在小範圍內,輿論就不會立刻發作。

“六哥,該怎麼處理?”向太后問着。

趙煦想了想,輕聲道:“母后,朕讀《春秋》,觀聖人之微言大義,皆以戎狄不稱人也!”

“若稱人則必因戎狄行仁義之事!”

“仁義不興,則攻守之勢異也!”

“我大宋仁義之邦,禮儀之國,若連仁義之事都不做,何稱中國?”

“北朝使者,如今已經入境……”

“兒擔心……若是我朝因懼興兵而不救遠方之民……恐北使有輕我朝之心!”

先把孔子的牌坊立起來。

然後反手一個友邦驚詫,挾契丹自重。

這是趙煦急切之間,暫時能想到的辦法。

不過,很好用!

向太后聽完,也是點頭:“六哥說得對!”

這些日子,她和太皇太后親自教六哥春秋經義。

自然知道,整部春秋,包括穀梁傳的解釋,戎狄四夷,基本不稱人。

其後綴是沒有‘人’這個名詞的。

經義上也說的很清楚:此聖人特貶之!

但也有例外!

戎狄做了好事,行了仁義或者遵守禮法的時候,他們就能搖身一變在聖人筆下有一個‘狄人’、‘戎人’的稱呼。

戎狄行仁義,尚且可被聖人稱人。

堂堂大宋,若失了仁義禮法,四夷如何看待?天下人又如何看待?

尤其是,北使已經入境了!

向太后可是聽說過的。

北朝開國之主耶律阿保機,生平最崇拜漢高祖劉邦,自詡爲劉邦後人。

契丹的後族蕭氏,更是直接明牌:我乃漢丞相蕭何之後!

此外,北朝制度,分南院北院,其中南院完全照抄的大宋文法,只稍作了改變!

昨日,向太后還問了鄧潤甫,北朝君臣如何看待大宋的問題。

得到了一個叫向太后心驚的答案:北虜蔑視我朝!

至於如何蔑視的鄧潤甫不敢說,只是暗示:我朝如何看北虜,大抵北虜也是如何看我朝……

大宋將北朝契丹,視爲北虜。

那麼,契丹人怎麼看大宋?南蠻?南寇?還是汴賊?

向太后只是想到這一節就憂心忡忡。

和西賊比起來,北朝契丹,纔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在向太后心中,是絕不能讓北朝輕視大宋,特別是六哥治下的大宋!

於是,她道:“那母后去和太母商議一下……”

趙煦點點頭,說道:“最好也請西府兩位執政,也一起商議商議……”

“這等軍國之事,還是需要執政們參謀……”

這就是把東府,隔離在這個事情的決策圈外。

向太后點點頭:“六哥所言甚是!”

“確實需要和西府兩位執政通氣!”

於是,向太后便去了保慈宮尋太皇太后商議此事。

而趙煦則在福寧殿裡,慢條斯理的洗漱然後用膳。

等吃飽了,他才帶着人,前往保慈宮。

趙煦到保慈宮裡的時候,西府兩位執政,已經被傳召到了殿前。

正在和兩宮彙報着事情。

見到趙煦到來,他們連忙持芴退避一側,同時行禮:“臣等恭問聖躬萬福!”

趙煦點點頭:“朕萬福!”

然後到了兩宮帷幕裡,給兩宮請了安。

在這個過程中,趙煦觀察了一下,太皇太后的神色,並無異樣。

於是趙煦笑着坐到了兩宮身邊,問道:“太母、母后,兩位執政怎麼說的?”

向太后答道:“六哥,兩位執政也都言:天子新即位,北使已經入境……若我朝連救橫山受難之人都不願……恐北使以爲我朝無人……”

太皇太后則道:“老身只擔心,邊臣生事,藉機挑釁,釀成大戰,致生靈塗炭……”

趙煦聽着就懂了。

只要不發生大戰,那麼太皇太后其實也支持來一次橫山特別軍事行動!

於是,趙煦道:“那就下詔嚴格訓誡呂惠卿等,令其不可在救人之外生事!不然國法無情,定不輕饒!”

兩宮聽了,都是眼睛一亮:“官家的主意好!”

(本章完)

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99.第96章 覲見第25章 真香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714章 紡織浪潮(1)356.可以訂閱了!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821章 廢稅(1)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702章 立規矩(1)第1000章 日拱一卒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953章 親倖蔡府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998章 元祐大典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648章 跑官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986章 元祐革新(4)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6章 韓絳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41章 太子(4)第635章 生擒鬼章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403.請假條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614章 黃毛之心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161.第152章 撤退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02.第287章 貶官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74.第73章 外戚(2)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667章 錫慶院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995章 禮部試(1)第970章 名將如雲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678章 密詔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841章 風暴(2)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
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99.第96章 覲見第25章 真香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第714章 紡織浪潮(1)356.可以訂閱了!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821章 廢稅(1)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702章 立規矩(1)第1000章 日拱一卒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953章 親倖蔡府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998章 元祐大典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648章 跑官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986章 元祐革新(4)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6章 韓絳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41章 太子(4)第635章 生擒鬼章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403.請假條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614章 黃毛之心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161.第152章 撤退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02.第287章 貶官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74.第73章 外戚(2)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667章 錫慶院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995章 禮部試(1)第970章 名將如雲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678章 密詔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841章 風暴(2)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