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

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

元祐元年五月癸亥(初七)。

趙煦親出宮中,在宰執大臣簇擁,以及御龍諸直護衛下,親倖於咸宜坊親賢宅,慰問看望兩位皇叔及其諸子。

自然,也見到了如今才十四歲的趙孝騫,勉勵之,賜玉帶。

然後,自是侄親叔睦。

歸宮,上報兩宮,宰執皆言:臣等擁陛下,親倖親賢宅,二王並侍甚恭,諸王子擁戴皇帝,親親之情,發乎於言表,陛下待之以禮,優容備至,實國朝之幸!

兩宮聞之,下詔命學士院制詞曰:先皇帝篤兄弟之好,以恩勝義,不許二叔遷於外,蓋武王以待周、召也。太皇太后、皇太后,嚴朝廷之法,以義制恩,始從二王之請,出就外宅,得孔子遠其子之義也!今皇帝陛下,親倖二王之邸,以親親之道,恩賜二王及諸子,此蓋成王之奉二叔之道!列聖不同,同歸於道,可以爲萬世法。

太皇太后看了制詞,特別開心,得知寫制詞的,乃是翰林學士承旨範純仁,當即大喜,感慨道:“果然不愧是范文正公子也,深諳聖人之道。”

這詞,寫到她心坎裡去了。

天家確實是和和睦睦一家人,相親相愛,無有掛礙。

那一句可以爲萬世法,更是讓太皇太后歡喜不已。

於是詔賜範純仁玉帶,加食邑四百戶。

這也是內製詞臣的好處之一。

一道制詞寫得好,就可以獲得天家歡心,從簡在帝心,視爲心腹。

亦是翰林學士,被視作四入頭的原因。

於是,在派人和向太后、趙煦溝通後,更令有司,加徐王灝、荊王郡,每年正賜公使錢各五千貫,以懋國家宗親之親,並特旨爲實給,也就是沒有省陌,一貫就是實打實的一千文。

可太皇太后不會知道,在她高興的時候,汴京城內,已是暗流涌動。

隨着,汴京新報連續兩天,追蹤御史臺內‘可能’的‘刑訊逼供’。

一些人開始坐不住了。

監察御史裡行呂陶,忽然開始對都堂欲以考工郎中王子韶,爲吏部侍郎的任命,開始彈劾。

理由很簡單。

王子韶這個人—猥陋不謹。

意思是人品不行,道德敗壞,可謂除了能力之外一無是處。

而王子韶,標準的新黨干將。

熙寧變法之初,被舊黨士大夫們,編排位列‘十鑽’之一的‘衙內鑽’。

意思是這個人,專會走衙內關係,玩攀附倖進,跑部要官。

趙煦一看到通見司送來的彈章,就笑了起來:“果然,有人坐不住了。”

若他沒有在現代留過學,可能也就被這一篇看似和李雍案毫無關係的彈章給矇混過去了。

會以爲,此事和李雍案,毫無關係。

可惜,他在現代留過學。

而且還是在國內頂尖的宋史研究專家門下求學。

各地博物館、圖書館,沒有少跑。

很多細節,也都聽老師講過。

自然,只是一看被彈劾的人的名字,再看彈劾的人的名字。

他就已經知道了這些人的意圖。

“這是要在往黨爭方向引呢!”

“真是好大膽子!”

趙煦別的事情,可能還能容忍。

可,若有人要在朝堂裡搞風搞雨,掀起黨爭,那他就不會客氣了。

趙煦放下彈章,對着馮景勾勾手。

馮景立刻來到他面前:“大家有何吩咐?”

“母后如今何在?”趙煦問道。

“回稟大家,臣聽說,今日太后娘娘在保慈宮裡,與諸位先帝妃嬪閒聊。”

“皇太后、林賢妃、刑貴妃、武德妃等皆在。”

“哦……”趙煦點點頭,對他吩咐:“汝且去保慈宮傳話,便說今日天氣不錯,我欲請母后來福寧殿賞花。”

“諾!”

目送着馮景遠去的身影,趙煦咧起嘴來。

“呂陶呂元均啊……”

“倒也不奇怪!”

這一位,是三蘇的同鄉、好友,乃是皇佑四年的進士。

在舊黨之中,是出了名的頭鐵,也是一位標準的清流。

這個人的才華是不錯的。

熙寧年間,中過制科呢!

須知,在大宋,進士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成就。

這就是制科,制科的難度,不用多說,能考上的都是學術、才幹上上之選,大宋立國以來,迄今制科中者不過三十人。

其中一人,就在如今的都堂上——左相、申國公呂公著。

諸如蘇軾、李覯這樣的大文豪、大學者,也都是制科進士。

這位呂陶,自不一般。

而趙煦知道一個細節,昔年,舉薦呂陶參加制科的人,名叫:祖無擇。

這一位是嘉佑元老,資歷幾乎都快趕上文彥博了。

當年的古文復興運動,祖無擇積極投身其中,倡導學校,大興教育。

於是名動天下,享譽四方。

若無意外,他早已進入三省兩府,甚至足可成爲像司馬光、呂公著的元老。

那麼,爲什麼祖無擇沒有成爲司馬光、呂公著呢?

答案是——他被王安石抓住了雞腳。

貪污!腐敗!結黨!

一擊三連,祖無擇名聲盡毀,貶爲忠正軍節度副使——在大宋,一個待制重臣,被貶某某節度副使,基本就是宣告天下:這個人罪證確鑿,而且皇帝很生氣,只是看在士大夫的體面上,纔沒有重罰。

而跟着祖無擇一起消失在朝堂上的還有自大宋開國以來的兩個陋習。

一個是,翰林學士給人寫拜除制詞的潤筆陋規——舊制,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寫內外製詞,都有潤筆。

一般,翰林學士是一道制詞兩百貫,中書舍人一百貫。

祖無擇被貶後,學士院裡的翰林學士和都堂的中書舍人再也不收潤筆了。

另一個跟着消失的則是,開國以來的科舉,新科進士們給皇帝獻的謝恩銀。

是的,你沒有看錯!

在熙寧之前,新科進士們,在釋褐的那一天是要給皇帝獻謝恩銀的。

也不多,一個人一百兩,童叟無欺。

於是三年一次科舉,每次錄取兩三百的進士,皇帝可以藉此拿到兩三萬兩白銀,可謂美滋滋。

而外戚們就更美了。

每到這個時候,就是他們發財的機會。

獻給皇帝的謝恩銀,自然不能成色太差——這位新科進士,您也不想,您的銀子因爲成色太差,而被官家惦記吧?來,我這裡有成色十足的官銀,都打着左藏庫的戳呢!

按下這個手印,您就可以拿去獻給官家了。

要的利息也不多,一年三五成。

你要問,要是借不起,還不清怎麼辦?

傍富婆唄!

汴京城裡有的是富商,願意花個大價錢,給自己的女兒,選個進士夫婿。

放榜那天,只要有人喊一聲:中了。

保準一下子圍過來,七八十號人,架起人就跑。

哪怕五六十歲了,也可以娶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順帶拿到幾千貫不等的豐厚嫁妝。

若是年輕一些,比如二十來歲、三十歲的未婚進士,那就貴了。

若名次高一點,甚至排進了前五十。

那整個汴京城的未婚小姑娘,任君挑選,外戚、宰執都會搶着要的。

可惜,這麼好的政策,因爲祖無擇的緣故,而被取消了。

這讓趙煦,真的是有些遺憾呢!

而當年,主持審理祖無擇案的就是王子韶。

表面上看,呂陶作爲祖無擇的門生,他選擇替自己的恩主出頭,爲難王子韶,甚至攻擊、打擊王子韶合情合理。 可實際呢?

趙煦很清楚,這就是衝着黨爭來的。

因爲祖無擇這個案子,牽扯到很多很多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叫:王安石!

當年,就是王安石授意王子韶,窮治祖無擇一案的。

源頭就在熙寧初年,王安石在翰林學士院擔任翰林學士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當時,祖無擇是翰林學士承旨,在學士院的排序在王安石之上。

在當時依照慣例,翰林學士寫制詞,收一筆潤筆費,合情合理合法。

所以,祖無擇,拿的心安理得。

但王安石,卻一個子也不要。

這深深激怒了祖無擇——哦,你清高,伱了不起,你不要潤筆費是吧?

我的臉往哪裡擱?

於是,祖無擇成爲了王安石的第一個政敵。

在舊黨還沒有出現前,他就成爲了反王安石的急先鋒。

從此逢王必反!

但他屁股不乾淨,被王安石抓到雞腳,一腳踹出了汴京城,成爲第一個被王安石打垮的對手。

也是如此,在隨後的時光中,祖無擇這個貪污的官員,被鍍上了金身——第一個反王安石的重臣!

首先看出王安石奸邪的能吏!

謙謙君子!

貪污?

君子怎麼可能貪?

只是被小人陷害了罷了。

所以,趙煦一眼就能看出,呂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王安石。

道理是很簡單的。

否定王子韶,就可以給祖無擇翻案,給祖無擇翻案就等於否定王安石。

否定王安石,就可以搞臭王安石。

王安石一臭,新法自然跟着臭。

新黨能忍嗎?必然忍不了!

都騎到頭上拉翔了!

肯定幹!

黨爭就會這樣被掀起,然後……自然沒有人去關注別的事情了。

“石得一!”趙煦對着一直在旁邊的石得一說道。

石得一立刻上前:“臣在。”

“動手吧!”

“把那個消息放出去。”

石得一擡起頭,看着趙煦。

趙煦輕聲道:“就是……呂陶等上個月議論,卻被朕留中的那一件事情。”

“諾!”石得一躬身領命,心中卻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原來,官家在這裡等着呢!”

只是……

那都是上個月的事情了,官家怎會知道,這個月能用得上?

難道,官家還會未卜先知?所以,早早的在這裡等着別人。

趙煦看着石得一古怪的神色,笑了一聲,道:“我又不是神仙。”

“哪裡知道這麼多?”

“不過是有備無患罷了!”

連御史臺的烏鴉,都知道得準備一些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作爲皇帝,他自然也要做好準備,以便手裡頭,隨時能有牌打。

尤其是,趙煦知道,舊黨的激進派們,是不可能清靜的。

就算無事,他們也會挑事。

哪怕打倒了新黨,他們也會窩裡鬥,自我分裂出蜀黨、洛黨、朔黨。

所以,趙煦不得不防。

於是,就得在平時留心,蒐集一點黑材料或者給人挖幾個坑。

石得一躬身退下去。

於是,在這天下午的時候,一個勁爆的消息,在汴京城傳開了。

監察御史裡行呂陶、監察御史朱光庭、左正言劉奉世等,曾上書議論,以太師、守司空、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年老、多病,乞尊禮爲帝師,勿以朝政、國家事煩憂。

消息一出,文彥博當即閉門謝客。

擺出一副:對對對,你們說得對,老夫確實是老了,而且也確實多病,實在是沒有精力顧看國家、朝政了。

兩宮慈聖、陛下還有列位宰執,以後就不要請我這個糟老頭子上朝了啊喂!

是啊,你們這些年輕人,都說我文彥博老了,還多病了。

我確實是這樣的,老夫錯了!不該擋你們的路。

反正,你們看我這個糟老頭子也煩了。

我呢,也很識趣的。

大家都體面一點吧!

雖然文彥博本人沒有這樣說過,他的家人也不曾說過這樣的話。

但文府下人們,卻在這一天,頻繁的打着出門買菜或者購物的名義,不斷的和其他在京元老或者宰執家裡的下人碰面。

一見面,就長吁短嘆,吸引別人注意,然後順便說出類似的話。

諸位元老、宰執的下人們,哪裡敢怠慢,立刻彙報上去。

然後,宰執、元老們就知道了。

得!

捅馬蜂窩了。

誰不知道,文彥博這個老匹夫,素來矯情,喜歡拿捏他人,更愛倚老賣老。

平日裡,便是沒有事情,他都要裝腔作勢,在別人面前,擺足了四朝元老,天子帝師、平章軍國重事的架子。

韓絳請他到都堂看詳役法,他都要擺足了排場,非得韓絳三請四請才肯過去。

現在,幾個愣頭青,拎不清輕重,居然上書說這樣的事情。

這哪裡是給他難堪?

分明是給這個老匹夫裝逼的機會!

現在完了!

人家耍脾氣了,恐怕得兩宮甚至天子去哄才能哄回來了!

宰執們垂頭喪氣,只能是將這個事情報上去,請示兩宮,如何處置。

張方平和孫固,則是在家裡偷笑不已,同時也都眼珠子轉起來。

“怎就只說文寬夫?”

“老夫呢!?”

兩位元老大恨不已。

將呂陶、朱光庭、劉奉世三人的名字,牢牢記下來,寫在了自己的日記裡,評論相當狠辣。

只說文彥博年老,多病,不要再拿朝政去煩憂。

幾個意思?

意思我張安道(孫和父)不配唄?

呵!年輕人!

於是兩位元老當即派人去文彥博府上遞了拜帖,只說要看望太師。

狠狠的出來,刷了一波存在感,惹得汴京八卦羣衆,就像瓜田裡的猹一樣,跳來跳去。

注:歷史上,文彥博因爲這個事情,發足了脾氣,擺足了架子,逼得高滔滔下場,哄了大半個月才施施然的表示:啊啊啊啊,老夫雖然是老了,但還是願意給國家出力的。

相關人等,灰頭土臉。

只能說,舊黨就這個德行,喜歡窩裡鬥,但挑錯了對象,被文彥博騎臉輸出。

注2:祖無擇,史書上說他‘沒有貪污’,但我不信。

因爲祖無擇被貶的是節度副使。

一個待制級別的重臣,一個離三省兩府一步之遙的重臣,被貶到節度副使,幾乎就和朝官被編管一樣,是必須有實錘證據,而且必須是情節特別嚴重的事情,纔有的責罰。

(本章完)

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88章 逼捐(5)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第607章 戰局(1)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599章 西北狼煙(4)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47.第139章 集結第561章 封賞(2)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505章 招供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955章 興龍節(1)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99.第96章 覲見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856章 孤家寡人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854章 雙贏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961章 宋遼會談(2)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458.第435章 踏營(2)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470.第446章 戰後(2)451.第428章 廷推(2)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62章 條貫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第60章 朕的錢!!!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28.卡文中,晚點更新
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588章 逼捐(5)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第607章 戰局(1)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599章 西北狼煙(4)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47.第139章 集結第561章 封賞(2)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505章 招供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955章 興龍節(1)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99.第96章 覲見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856章 孤家寡人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854章 雙贏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961章 宋遼會談(2)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458.第435章 踏營(2)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470.第446章 戰後(2)451.第428章 廷推(2)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62章 條貫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第60章 朕的錢!!!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28.卡文中,晚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