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

元祐元年九月庚午(十五)。

趙煦睜開眼睛便看到了滿臉歡喜的坐在他面前的兩宮。

“六哥!”向太后見趙煦醒來,便開心的道:“環慶路的章楶與陝西轉運使範純粹今晨聯名以急腳馬遞入京報捷,言已生擒賊僞駙馬拽厥嵬名,斬首三百餘,生得數百人,獲賊戰馬千餘!”

“此外,知大順城曲珍、知懷安鎮種古等皆言退賊,斬俘甚多!相關詳細戰果,會在稍候入京!”

說到這裡,向太后就握住了趙煦的小手,看得出來非常激動。

原因很簡單。

環慶路經略使章楶,就是這個孩子力派衆意做出的安排!

章楶在去沿邊前,一直在內郡爲官,從事的也都是刑獄、常平、轉運等職。

根本沒有什麼帶兵經驗。

所以,其初擬任涇原帥的時候,就遇到了極大阻力。

只能妥協,先任權發遣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等到環慶路經略使趙卨調任熙河,還是這個孩子,堅持任用,都堂才勉強簽押了敕書。

其後,環慶路諸多人事任免,就都是這個孩子在推動了。

以曲珍爲環慶路兵馬都監,從熙河的洮州調來宿將種古,守衛懷安鎮,從河東路調來折可適。

而現在,這部署都收到了成效。

環慶路此戰,章楶節制四方,部署戰略,曲珍、種古老成持重,堅守正面,不與賊絲毫機會,甚至屢有殺傷,而折可適將輕騎出車廂狹路,側擊賊軍,先燒其軍糧,使賊慌亂,後又埋伏賊僞駙馬,生得之!

在同時,正面的曲珍、種古,見賊慌亂,舉兵追擊,殺傷、俘獲衆多!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這孩子知人善用!

此乃明君必備的天賦!

所以,向太后才如此高興。

太皇太后說道:“官家真乃天降我家之聖主!”

她也服氣了!

用對了一個人,可以說是運氣。

但每個人都用對,這就是能耐了!

且,這個孫子可不僅僅是在環慶路用對了人。

河東的呂惠卿,去年朝野都是喊打喊殺。

她和向太后也一度想要罷黜、治罪。

但官家卻替其說話,幫其撐腰,斬了張之諫。

現在,事實證明,官家保對人了!

即使太皇太后心裡面不願意承認,但她已明白,沒有比呂惠卿更適合的河東帥了。

這一次大戰,大宋諸路都在防守。

獨河東一路,主動出擊,直取賊巢,不僅沒有折損絲毫,反而還帶回了三千多歸義的羌部。

呂惠卿將之安排在葭蘆寨、吳堡寨等地耕作。

一下子,朝廷內外,對呂惠卿的非議就從其能力、性格、人品,無縫切換到了對其浪費、靡費財用,勞師遠征而無功上面。

這其實就是挽尊!

這是朝堂上下對呂惠卿的打壓!

不信,河東帥但凡不是呂惠卿,隨便換其他任何人,如今還不得被人吹上天?

怕是諸葛武侯的標籤都有人敢打!

正因爲河東是呂惠卿,纔有這麼多非議、質疑和攻擊。

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有一大堆人討厭、畏懼和害怕呂惠卿這個新黨的‘護法善神’。

生怕他回朝!

也是經過此事,這位太皇太后,對呂惠卿的態度悄然改觀。

沒別的原因。

純粹是血脈天賦,悄然發動了!

呂惠卿被滿朝文武所攻擊、非議,卻沒有一個人給他說好話,幫他辯解。

這說明什麼?

他沒有朋友,全是敵人!

這樣的人,在大宋屬於皇室眼中最好用的人。

趙官家們,最喜歡用的就是這樣的大臣。

有能力,沒朋友,滿朝皆敵。

這就是最好的棋子!

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的最佳人選!

想到這裡,太皇太后就深深的看了一眼,如今已經漸漸從稚氣走向成熟的孫子。

這皇帝孫子,用人確實強。

也不知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怎知道,呂惠卿是新黨裡的異類?

當然了,在這位太皇太后眼中,這個皇帝孫子用人用的最妙的還是熙河方面。

雖然說,熙河方面迄今依然在上報,與賊對峙與定西。

可,熙河無論是文武官員,還是安插的走馬承受,都是信心滿滿上報朝堂的文字裡,充滿着自信與樂觀。

他們不僅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證據就是,熙河方面,不僅僅在定西城方向,堵住了西賊國相樑乙逋傾國而來的猛攻。

他們甚至還有餘力,派兵去廓州援助溪巴溫,遣軍去邈川支援溫溪心!

並在這兩個方向,也都頂住了吐蕃與西賊的攻勢!

這說明什麼?

說明熙河準備充足,也說明熙河的文武將帥們,有足夠的信心!

而這一戰後,只要不出岔子。

熙河論功行賞,她的寶貝侄子高公紀,必將立下大功,高家將再出大將!

光宗耀祖之餘,更將給她狠狠長臉。

想起去年高公紀、向宗回被官家親除熙河差遣時。

這朝野內外的風言風語。

特別是司馬光曾經說過的那些!

太皇太后就格外開心,也深感顏面有光。

唯一可惜的就是司馬光已死!

這就讓太皇太后多少有些遺憾。

心裡面想着這些事情,就聽趙煦道:“都是太母、母后保佑擁護之功!”

太皇太后的心情頓時就更美麗了。

此時,她也終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就拉着趙煦的小手說道:“老身和太后,不過婦道人家,不懂什麼軍國社稷……”

“如今,垂簾聽政,也只是因爲官家還未成年。”

“待官家成年,老身和太后都是要退居這後庭,歸政於官家的。”

趙煦正要說話,她握着趙煦的手,繼續道:“官家也不必將功勞都給老身和太后。”

“官家是孝子,也是賢孫,孝順老身,奉養太后,這都是好的。”

“但是,該是官家的文治武功,老身和太后也絕不敢據爲己有!”

“此戰後,老身和太后都會曉瑜羣臣,佈告天下,將諸路文武大臣任用,皆官家親除之,相關部署皆官家聖意的事情,與天下明言!”

這既是她想開了,認清楚了現實——人家母子連心朝臣、武臣、外戚們也都早就只認這個孫子了。

她若要戀棧不去,最後恐怕只會落得和慈聖光獻一樣的下場——被宰相帶着文武百官,逼着撤簾。

這就沒有體面了。

而她一輩子最要臉面,是萬萬不願如此的。

既然如此,早早說清楚,對她和高家是最好的選擇。

趙煦一聽,連忙起身,在牀榻上跪着磕頭感謝:“自皇考不幸,奄棄天下,臣得太母、母后保佑擁護,可謂受盡太母、母后慈愛、保佑……”

“若無太母、母后保佑擁護,主持大局,安定社稷,臣安能安心讀書、成長、學習?”“臣願長大後,奉養太母、母后,盡享天倫!”

“好孩子!”太皇太后微笑着,抱住了這個孩子。

向太后也是流出高興的眼淚,加入其中,對趙煦道:“六哥要記住今日所說的話,將來好好孝順太母。”

她很清楚,能讓姑後主動開口許諾,只要六哥成年,既行歸政,對這位姑後來說到底有多難?

要知道,她這些日子可一直在姑後面前旁敲側擊反覆暗示,卻從未得到過明確答覆。

如今,姑後既答允了,那麼歸政之日,就可以提上日程。

“嗯!”趙煦認真的點頭:“兒知道的。”

經歷了上上輩子的那諸般之事,又在現代留學十年。

趙煦早已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政治生物。

而政治生物的眼中和心裡,沒有愛恨,只有權力。

同時,突出一個言而無信,翻臉不認人。

最典型的莫過於那韃子皇帝弘曆了。

當然,趙煦的性格,做不到弘曆那般無情。

同時,大宋的社會環境和體制,也不允許有弘曆的生存空間——弘曆這樣的君主,也只有韃子的體制才能孕育、誕生。

放其他任何朝代,都必然逼反天下!

尤其是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而是確確實實的現實!

王安石爲什麼和他父皇鬧翻?

別人不知道,趙煦還不清楚?

相權和皇權發生了衝突!

而且是不可調和的衝突!

那個拗相公,見事不可爲,就索性撂挑子跑路,乘桴浮於海去了。

正因爲知道這個現實,趙煦纔會在大多數時候,把自己打扮成一個仁厚、寬和、好說話、肯聽勸的形象。

只偶爾用一下霹靂手段,震懾大臣,告訴別人——他既有慈悲心腸,也能做怒目金剛!

……

祖孫三人互相抱着,依偎了一會。

太皇太后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放開趙煦,問道:“官家,老身聽說綾錦院的官吏,都在退贓,如今已退了各種絹布一萬餘匹?”

“嗯!”趙煦點頭:“昨日戶部的章衡和孫臣報告了。”

“小小的一個綾錦院,不過兩三日,就退贓一萬多匹絹布。”

“可想而知,其他諸司是個什麼情況了!”

“這弊病太深,好多大臣都上書,想要窮治諸司之弊!”

這樣想着,趙煦就看向太皇太后,還有向太后:“太母、母后以爲呢?”

兩宮互相看了看,然後就都堅決的搖頭。

“六哥,諸司固然有弊!”

“可倘若沒有諸司,這天下事恐也難以維繫了!”向太后輕聲勸道。

這是事實!

趙煦在現代,看過一個電視劇,劇中的萬壽帝君曾發出靈魂拷問——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分朕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嗎?!

而根據趙煦的瞭解,萬壽帝君能分一百萬,其實還是嚴黨公忠體國。

換清流的徐階一黨去怕不是三百萬自己拿兩百五十萬,剩下五十萬飄沒三十萬,最後到萬壽帝君手裡能剩下二十萬就算對得起他了!

至少,徐階們的徒子徒孫後來就是這麼幹的。

而大宋就沒有這個問題。

諸司場務、州郡監當,都是趙官家們的錢袋子。

而且,這些傢伙爲了爭寵,也爲了磨勘升官,會想方設法的完成自己的KPI。

如此,皇帝的錢,就總能落到皇帝的小金庫裡。

趙煦的父皇那三十二個封樁庫裡的六七千萬的財帛,就是這麼來的。

老實說,趙煦要沒有去過現代留學,開了眼界,是絕不會動諸司的。

諸司貪歸貪,但從未少過給皇帝的那一份。

шшш ☢тt kán ☢¢ 〇

而且,他們常常會超額完成任務。

典型的就是綾錦院了。

不要看趙煦拿着綾錦院做文章,就以爲綾錦院貪了他多少錢?

其實,綾錦院從未貪過他的錢。

綾錦院這些人退的贓,都是趴在那些織工身上吸血吸出來的。

而織工們則反過來,壓榨剝削女工、工匠。

同樣的事情,在州郡也一直在發生。

再苦一苦百姓,罵名諸司來擔的事情,在大宋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

見到趙煦的神色猶豫,向太后連忙再道:“官家,請想想盱江先生的文章經義吧!”

盱江先生李覯,是一個旗幟鮮明的支持國家應該掌握國有經濟命脈的大儒。

同時,他還是一位主張士大夫要大談特談利益的大儒。

趙煦從去年八月開始,就已經在學李覯的文章。

鄧潤甫從《慶曆民言》開始教授,如今已經講到了《國用》篇。

順便說一句,因爲鄧潤甫在經筵上,旗幟鮮明的給乃師李覯搖旗吶喊,鼓吹宣揚。

他現在已經被新黨孤立了起來。

這很正常——鄧潤甫這樣做,在其他新黨大臣眼中,是完完全全的背叛,是對新學立場不堅定,對新學不老實,是新黨中潛藏的小人。

沒有宣佈將之開除出新黨籍貫,僅僅是因爲王安石還沒有發話。

若王安石發話,那立刻就會是——二三子可擊鼓而攻之了。

但大家都已經不帶鄧潤甫玩了,鄧潤甫現在上朝來來去去都是一個人。

而舊黨?

舊黨對此冷眼旁觀,很多人都覺得最好,鄧潤甫和李清臣、安燾這些新黨執政一起同歸於盡。

那就真的是棒極了!

要是能把在外面的章惇、曾布還有韓縝、鄧綰也一起送走,就再好不過。

而根據趙煦的觀察,鄧潤甫對此是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聽到向太后提起盱江先生李覯,作爲早已經矢志要成爲李覯思想最好的繼承人和李覯唯一指定傳人。

趙煦頓時就來了興趣。

“母后的意思,兒明白!”趙煦道:“我也正想和母后、太母說一說我的想法……”

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607章 戰局(1)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786章 駙馬之死(1)第948章 敕封媽祖第599章 西北狼煙(4)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56章 韓絳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13章 議諡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13章 抑鬱的太皇太后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1009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433.第410章 宋誓(2)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86.第366章 謀國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17章 母子(1)第20章 拉扯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3章 兩宮第704章 立規矩(3)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14章 諸蕃歸心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187.第178章 苗授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750章 各方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93.第91章 烈火烹油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584章 逼捐(1)第506章 入甕第704章 立規矩(3)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703章 立規矩(2)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第62章 條貫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492章 朕愛叔叔257.更新要晚一點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14.感冒了。第615章 吃幹抹淨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
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607章 戰局(1)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786章 駙馬之死(1)第948章 敕封媽祖第599章 西北狼煙(4)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56章 韓絳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13章 議諡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13章 抑鬱的太皇太后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1009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433.第410章 宋誓(2)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386.第366章 謀國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17章 母子(1)第20章 拉扯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3章 兩宮第704章 立規矩(3)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14章 諸蕃歸心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187.第178章 苗授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750章 各方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93.第91章 烈火烹油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第584章 逼捐(1)第506章 入甕第704章 立規矩(3)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703章 立規矩(2)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第62章 條貫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492章 朕愛叔叔257.更新要晚一點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14.感冒了。第615章 吃幹抹淨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