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章惇拿着堂薄,在石得一的引領下,穿過重重宮禁,最終到了迎陽門下。

石得一先進去通傳,只等了一會,殿中就傳來了皇太后的聲音:“章卿請進來吧!”

章惇拱手一拜,然後帶着激動的心情走了進去。

到了殿中,他便看到了,小殿內兩個坐着的國親,還有那端坐在小小的坐褥上的官家。

官家身後一道帷幕垂着,皇太后應該就坐在其中。

“臣,尚書左丞、門下侍郎惇,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恭問皇太后殿下聖躬萬福!”

“章卿免禮!”皇太后的聲音從帷幕後傳來。

小官家則吩咐道:“馮景,給執政賜座!”

於是,一條椅子被搬到了章惇面前。

章惇小心翼翼的坐下來,他看了看在他對面坐着的那兩個國親。

便將手裡拿着的堂薄,放到椅子的扶手上。

這個時候,小官家又在吩咐了:“給執政賜茶!”

一位內臣恭身上前,將一盞煮好的茶湯,呈遞到章惇面前。

章惇恭恭敬敬的接過來,謝道:“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

心中對那位剛剛即位不過八天的小官家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賜茶、賜酒,是天子對大臣辛苦的慰勉。

小官家即位才八天,就已經無須皇太后指點,熟練的操作起來了。

這讓章惇的內心,莫名的安穩了一些。

他將茶盞放下,然後拱手問道:“陛下,臣聽說您要除授官職?”

在章惇對面的向宗回和高公紀的呼吸,立刻急促起來。

天子親自除授的官職,本來就比都堂除授更加顯貴。

何況,還是新君即位後第一次親自除授官職?

註定前途遠大!

誰會不給天子面子?

難道還有人敢讓天子落下一個‘識人不明’的評價?

不可能!

“確實如此!”小官家輕聲答道:“請執政將堂薄送到朕御前來,朕要親自爲兩位國親,擇一美官以表彰!”

“臣,誠惶誠恐……”章惇立刻起身,恭身捧着那本薄薄的堂薄,趨步向前,他的手都在顫抖:“敬獻堂薄於御前!”

便走到御階前,將手中的堂薄,高高呈遞着。

一個年輕的內臣,從他手中接過了堂薄,然後畢恭畢敬的跪獻君前。

章惇親眼看到了,那個御座上的小小身影,伸手接過了堂薄。

然後,他放到了御前的書案上,開始翻閱。

良久之後,章惇聽到了小官家扭頭去和帷幕內的皇太后低聲說起話來。

隱隱約約,章惇聽到了,小官家的聲音。

“母后,這是美官嗎?”

“這個呢?”

“還有這個呢?”

章惇卻在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了一個被他忽略掉的事情。

天子爲何要來都堂要堂薄?

禁中不是也有一本天子親自除授官職差遣時的玉冊嗎?

小官家不知道,皇太后還能不知道?

除非……

章惇低下頭去,在心中呢喃着:“皇太后故意順着官家的話說的……”

“皇太后是在叫我來見證!”

直接拿大內的玉冊,除授了兩個國親官職差遣。

事後,都堂宰執們只會得到一張從禁中降下的手詔。

這樣除授就是皇太后在除授,沒有人知道,小官家參與其中。

是這樣的嗎?

皇太后殿下,在給官家造勢,在利用這個機會,讓朝臣們知道官家雖然年紀小,但也不是你們可以輕視的,也不是你們可以輕慢的!

官家是天子!

而且,他有能力決定你們的升遷任免!

章惇在心中揣測着。

他不敢確定,但心臟卻在砰砰砰的跳個不停。

兩宮聽政,兩宮雖是婆媳,也是一體。

但兩宮是不同的。

太皇太后是大行皇帝生母,是官家太母。

而皇太后則是官家嫡母,她只有官家這一個兒子。

哪怕不是親生的,可看他們母子,又有哪一點不像親生的?

章惇心中,胡思亂想着。

御座上的小官家,就已經結束了和皇太后之間的溝通。

他拿着那本薄薄的堂薄,垂詢起來:“執政,都大經制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如今可還有闕?”

這話一出,章惇還沒有回答。

向宗回和高公紀,就已經呼吸急促,面紅耳赤起來。

他們兩個都在心中忍不住吶喊着:“陛下就這個吧!別選了!我們就要這個!”

都大經制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是整個熙寧、元豐時代,國朝有數的美差和肥差。

權力大、經費多。

最重要的是——功勞也多啊!

李憲那邊今天一個勝仗,明天斬首三千,後天擊退西賊酋首入寇。

汴京城裡的外戚勳貴們看的眼睛都要瞪出去了。

可是,大行皇帝卻對熙河路的差遣,看的死死的。

說什麼也不給外戚勳貴一個爲國出力的機會!

急都急死人了!

現在好了,新君即位,一出手就是熙河蘭會路的差遣,而且還是錢多事少權大又安全的職位——看名字就知道了,都大經制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肯定離前線遠遠的。

這不是美官,什麼是美官?

在兩個國親的期盼眼神中,章惇恭敬的答道:“臣稟陛下:此差遣雖是美官,奈何遠在河湟,且,大行皇帝已命李都知兼任都大經制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

老實說,章惇真的很不喜歡,這種把外戚往沿邊放的事情。

高遵裕已經證明了,哪怕是外戚中的佼佼者,哪怕是外戚裡肯做事,會帶兵的人,到了沿邊也只會給邊臣拖後腿。

若無高遵裕掣肘,劉昌祚早就拿下了靈州城,西賊滅國可期!

那裡還需要去永樂城冒險?

所以,雖然章惇看李憲也不順眼,但他也不願意讓一個外戚跑去熙河路搗亂。

然而,小官家卻搖了搖頭:“朕看堂薄上,大多數差遣,除了正任之外,尚有同管、同知之任!”

章惇只能硬着頭皮道:“陛下,兩位國親,資序怕也不足吧……”

小官家笑了:“那就權發遣好了!”

章惇擡起頭,滿臉震驚。

小官家知道權發遣?

大宋官制,若某人資質不足以勝任某差遣,卻又被除授此差遣。

便要在其頭銜上冠以‘權知’、‘權發遣’的名義。

意思就是暫時、臨時、試用。

譬如開封府,就從未正式除授臣子,都是權知、權發遣。

可問題是,官家才幾歲?

章惇還在錯愕,小官家就已經看向了那兩位國親:“未知兩位國親,可願充此職?”

雖然心裡面已經是千肯萬肯,恨不得官家不要猶豫,立刻除授。

向宗回和高公紀還是老老實實的壓抑內心的躁動。

“臣等全憑陛下旨意!”

“這樣啊!”小官家停頓了一下,然後扭頭看了看帷幕,似乎下定了決心:“向卿!”

向宗回激動的跪到地上,把頭緊緊趴下去。

“朕便命卿權同經制邊防財用司罷!”

“臣,敬謝陛下隆恩!唯鞠躬盡瘁,爲陛下效死!”

……

趙煦看着那個激動不已的跪在殿中的向宗回。

他如何不知,大宋外戚,從來都是在前面給人扯後腿,專門給人挖坑的?

可是,有些時候,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的操蛋。

伱不給這些人胡鬧的機會和可能,不給他們分潤富貴的權利。

他們就會在後面拼命的搞破壞。

就拿五路伐夏說,要不是高遵裕在前面頂着,信不信汴京城裡早就鬧翻天了。

正是因爲有個高遵裕頂着,同時高遵裕本人還一直做的不錯,算是個合格的大將,再加上高遵裕帶了一大幫勳貴子弟、汴京人才在身邊。

這汴京城纔會那麼安靜,宮裡面的人也纔沒有機會說閒話。

在大宋想要做事情是很難的。

上上下下,都是掣肘,裡裡外外都是規矩。

新黨、舊黨,打成一團,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趙煦上上輩子有些時候,真的恨不得,將整個朝堂上下都砍一遍。

可現實就是這樣的。

好在,他在現代留學十年,學到了很多。

所以,他現在可以從容的應對這些事情。

“至於高卿……”趙煦自然也沒有忘記高公紀。

“便同管勾邊防財用司!”

“與向卿一同去熙河蘭會路,爲天下建功吧!”

向家的向宗回,高家的高公紀,去了熙河蘭會路。

你司馬光,還敢說放棄熙河嗎?還敢提議割地?

向家人和高家人第一個就要撕碎他!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若有人不止要斷外戚的財路,還要斷他們的功名之路……

呵呵……

你司馬光在太皇太后那裡說話再好聽也架不住高家人輪流上陣,天天說壞話!

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用兩個外戚的功名利祿,來換整個沿邊的安全。

來阻止舊黨裡的投降派、天真派或者說幼稚派的激進胡鬧。

如此一來,司馬光再想幼稚的提什麼土地換和平。

那就不止要和上上輩子一樣被新黨反對,被舊黨裡的實幹派反對。

還要面對向家、高家的激烈反對!

於是,在趙煦上上輩子的時候,司馬光最大的助力,就將成爲司馬光現在最大的阻力!

趙煦這也是爲了司馬光好。

司馬光修了一輩子的史,也養了一輩子的人望。

老了老了,卻因爲幼稚或者說執拗,犯下了那麼大的錯誤。

割地、棄土。

連舊黨裡的很多人都反對!

要不是司馬光資歷實在太高,威望實在太重。

範純仁和呂大防早就罵娘了。

而司馬光的土地換和平,其實也並沒有換來和平。

西賊前腳拿了土地,後腳繼續侵擾。

(本章完)

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618章 棉甲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33章 輿論第946章 祭天(1)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592章 聞戰則喜(1)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29章 德教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1017章 放榜(3)第61章 上架感言第523章 說客(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682章 人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67章 虎狼之師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第995章 禮部試(1)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89章 絕殺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517章 使者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54章 賜名幼子481.感冒了第814章 人事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842章 風暴(3)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801章 恩情之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25章 真香第952章 蔡確回京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432.第409章 宋誓(1)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28章 拿捏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599章 西北狼煙(4)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374.第354章 弟弟們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667章 錫慶院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814章 人事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608章 戰局(2)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985章 元祐革新(3)第69章 宋用臣(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905章 汴京城升起了一個新太陽第952章 蔡確回京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第487章 這是陷阱!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
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618章 棉甲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33章 輿論第946章 祭天(1)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592章 聞戰則喜(1)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29章 德教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1017章 放榜(3)第61章 上架感言第523章 說客(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682章 人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67章 虎狼之師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第995章 禮部試(1)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89章 絕殺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517章 使者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54章 賜名幼子481.感冒了第814章 人事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842章 風暴(3)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801章 恩情之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25章 真香第952章 蔡確回京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432.第409章 宋誓(1)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28章 拿捏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599章 西北狼煙(4)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374.第354章 弟弟們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667章 錫慶院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814章 人事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608章 戰局(2)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985章 元祐革新(3)第69章 宋用臣(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905章 汴京城升起了一個新太陽第952章 蔡確回京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第487章 這是陷阱!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