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

元祐元年九月甲戌(十九)。

趙煦在紫宸殿上,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御前軍事會議。

這是因戶部侍郎章衡所請。

與會者有右相呂公著、同知樞密院事安燾、入內內侍省副都知樑從政、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沈括。

此時,章衡持芴而奏,報告着戶部有司從開戰以來,從汴京、洛陽、大名府等地,向各路轉輸的錢帛甲冑稻麥以及甲械。

一串串數字,從章衡嘴裡蹦出來。

整個大殿,變得靜悄悄的。

趙煦的小手,也忍不住的抓着坐褥上的皮毛。

而在他身後,簾中的兩宮,也是忍不住呼吸急停。

這是她們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戰爭對國家財稅的壓力!

與現在這場戰爭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南征之役,不過是圖一樂!

海量的錢帛,無數府庫的糧食,數不清的甲械,源源不斷的從各地流入沿邊。

有去無回!

根據章衡的回報,到今天爲止,戶部單單是在汴京就已經支用了錢一百四十餘萬貫,布帛十六萬匹,轉輸諸路,以濟軍用。

戶部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這麼點錢,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幾乎全部填了進去!

戰爭要繼續下去,戶部到本月底,就要鍋幹碗淨了。

聽完章衡的彙報,趙煦揉了揉太陽穴,嘆道:“兵法曰: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

“朕今知矣!”

兩宮也都是點頭贊同,爲戰爭的開銷而深感震驚!

“陛下聖明!”章衡再拜:“乞陛下出封樁庫以濟國用。”

他也是沒轍了。

要知道,現在算的還只是中樞這本賬。

還沒有算各路經略使,緊急調用的本路常平倉裡的糧食、寬剩錢、青苗錢。

更沒有去算,從河南、大名府、河北路等調用的糧食、錢帛。

真要算起來,這場戰爭的開支就是天文數字了。

更麻煩的是,各路虧空,最後都得找中樞報銷,假若中樞不報,那麼各路會自己想辦法——伸手向百姓要!

所以,章衡是沒轍了,只能來要錢!

“封樁庫的錢……”趙煦回頭看了看簾中,輕聲請示着:“太母、母后的意思呢?”

兩宮對視一眼,向太后有些不太情願。

但奈何,這是軍國之事,不想用也只能用。

便對太皇太后道:“娘娘,且先從封樁庫中,支用兩百萬貫,以濟國用如何?”

太皇太后點點頭:“爲今之計,只能如此了!”

她倒是不反對了。

因爲這場戰爭,給她長臉了啊!

這位太皇太后一旦高興起來,別說是花兩百萬貫,就算是花兩千萬貫,她也樂意!

正如趙煦的上上輩子,元祐二年那一戰。

她就很痛快的掏了錢。

於是,趙煦便命章衡寫了條陳,然後由兩宮用印,右相呂公著、同知樞密院事安燾簽押,最後趙煦附署,簽下了支用封樁庫錢帛的碟告,最後交給樑從政去執行。

樑從政拿了牒告,躬身領命,就要退下去。

卻被趙煦叫住了:“都知,河東那邊,可有西夏使者入境的消息?”

樑從政拜道:“還未有。”

“哦……”趙煦頷首:“便且等等吧。”

滿殿目光,頓時集中到了趙煦身上。

向太后問道:“六哥……這西夏使者是何意?”

“哦!”趙煦解釋道:“母后,是這樣的,旬日前,河東經略呂惠卿曾言,率軍收復寧星和市及窟野河甌脫地……“

“朕便手詔呂惠卿,命其遵當年和議,退出寧星和市與窟野河……”

“以便爲兩國和議創造有利條件!”

這話一出,不止兩宮,就連殿上羣臣都是驚訝不已。

雖然說,趙官家們一向腿軟。

可在同時,趙官家們都是得勢不饒人的性格!

他們的性子,很像民間那等欺軟怕硬之人。

遇到挫敗,就怨聲載道,甩鍋推責。

可一旦佔到便宜,有好處可吃,便是得理不饒人,強硬無比起來了!

所以,按照一般趙官家們的性子。

如今前線戰事,大宋優勢佔盡,一旦官家膨脹起來,其就可能會趁機擴大戰事,甚至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再梭哈一次五路伐夏了。

而這正是呂公著、韓絳擔心的事情。

他們兩個這些日子一直在頭疼着,該怎麼勸說官家、兩宮,見好就收,一旦西夏遣使求和就順驢下坡呢。

卻不想,小官家早在河東呂惠卿上奏的時候,就已經下了旨意,命其退出寧星和市與窟野河甌脫地。

“我說,這呂吉甫怎就改了性子呢……”呂公著在心中想着:“原來如此!”

這旬日以來,河東方向無比安靜。

呂惠卿雖然依然勒兵邊境,卻未再向前一步。

朝野因此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現在,答案揭開了。

是官家手詔的緣故。

就是……

這呂惠卿怎這麼聽話?

呂公著有些想不明白了!

須知,呂惠卿這說法馬留,可不僅僅是瘦的像個猴子。

他爲人也和猴子一樣,是個不肯安靜的主。

當年在朝堂,他不僅僅和舊黨鬥,也和新黨鬥。

鬥來鬥去,鬥到大家都怕了他了!

王介甫的兒子王雱,新黨骨幹曾布、章惇,都被他得罪了個乾淨!

這麼多年了,看過誰給呂惠卿說好話了嗎?

一個也沒有啊!

相反,無論新黨還是舊黨,大家都在刻意的無視、忽視着呂惠卿。

無視、忽視不了,就逮着他罵,貶低他!

所以……

這呂惠卿是改了性子了?

但……可能嗎?

呂公著搖了搖頭——說法馬留,要是能改性那還不如相信王介甫真的放下了他的聖人抱負!

至少王介甫,還是能談判的,他還是士大夫的一員。

可呂吉甫,卻是望之不似士大夫!

這貨,就是活脫脫的法家做派!

所以……

“呂吉甫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呂公著感覺自己想不通了。

……

葭蘆寨,寨牆之上

大宋資政殿大學士、河東經略安撫使呂惠卿,此刻正伸長脖子,看向了窟野河方向,期待着西夏使者。

他現在比誰都渴望着,這場戰爭結束。

因爲……

他輕輕握着手中那一張元書紙。

紙上是汴京的少主,御筆給他寫的手詔。

詔書中有一句話,讓他興奮,讓他亢奮,更叫他歡喜。“皇考在時,曾與朕言,方今天下有君子儒,有小人儒,君子儒。君子儒務本,小人儒趨末……君子儒者,以河東經略呂卿爲上!”

君子儒、小人儒,這是自古以來儒家內部劃分派系時對敵我的稱呼。

就和姦佞、小人、賢臣一樣。

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但,新黨卻提出了劃分的標準。

什麼叫君子儒?務本的就是!

什麼是小人儒?趨末的就是!

而務本與趨末,在新學的框架裡,有着自己的解釋。

簡而意之,做事的、務實的,就是務本。

而追求名利和眼前一時之利,或者袖手空談的,就是趨末。

而在君子儒之上,就是領導一切的學術領袖,在世的孔子化身,行走於俗世的孟子、荀子、楊雄等先賢的集合體。

就是王安石過去擔任的角色。

故而,呂惠卿此時的心情,自不用過多描述。

在他看來,少主手詔,這是在隱晦的告訴他——愛卿是朕所要依仗的君子儒,是朕要學習的榜樣!

呂惠卿每次只要想到這裡,都是渾身顫抖,亢奮不已。

因爲他總會在腦子裡,將少主的形象和熙寧初年的先帝重迭起來。

而他則會在這樣的幻想中,將自己視作當年的王安石。

熙寧初年的王安石,那可是帝師,先帝依賴、信賴並孺慕於他。

呂惠卿只要這樣一想,就充滿了幹勁。

什麼委屈都能受了,什麼事情也肯幹了。

以至於他肯安心的在這葭蘆寨,等着西夏來使。

而不是再次揮師向北,直取明堂川。

呂惠卿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結果。

“相公!”他的愛將訾虎來到他面前,拜道:“西夏左廂神勇司監軍,派員來告,言其太后遣使嵬名謨鐸,從夏州經左廂入朝,乞相公派員接待。”

呂惠卿哼了一聲,傲嬌的擡起頭:“知道了!”

……

回到汴京的紫宸殿上。

“六哥,怎起和議之念了?”向太后驚訝的問道。

趙煦回頭,笑道:“回母后,這是皇考教的。”

“嗯?”

“皇考曾教我——兵者,非兵也,實乃政也,故此自古軍國一體!故此,兵事乃國事之延續,亦是關乎天下興亡,社稷盛衰之大事,不可不慎也!”

“故此,皇考教我,每當用兵,就當思考如何結束!”

“還命我量力而行,不可明知不可爲而爲!”

趙煦說到這裡,露出回憶的神色:“皇考還言: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主都當留有冗餘,以待非常!切不可有急躁之心,尤其不可有畢其功於一役之念!”

“凡用兵,不僅需思量勝敗,更當念民生之艱,量國家之財力!”

兩宮聽着,嚥了咽口水。

“這是先帝?”兩宮心中同時生出疑問。

那個動不動就喜歡梭哈的先帝?

可能嗎?

羣臣聽着,更彷彿在聽神話一樣。

先帝那樣的性子,能說出這樣的話?

可仔細想想……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

因爲先帝在其晚年經歷了五路伐夏的挫敗,也經歷了永樂城大戰的失望。

從元豐三年,到元豐七年,連續的軍事冒險失敗,或許真的讓他開始了反思,並將這些反思出來的心得,教給了當今。

也只有這麼一個解釋!

不然……

還能是誰?

還有誰能說出,如‘兵者,非兵也,實乃政也,乃國事之延續’這樣富含哲理,同時蘊含着相當深厚的軍事政治心得的話來?

又還有誰,可以總結出‘人主當留有冗餘,以待非常之時’的經驗來?

只能是那位五路伐夏,吃了大虧,葬送了好局。

又在永樂城大戰時,過於相信徐禧,孤注一擲,結果一敗塗地的先帝!

只有他有這樣的經歷!

其他人,都不具備這樣的經歷,沒有這樣的心思。

可即使如此,少主以幼衝之年,可以接受、並將先帝的教導記在心中,還用在國事上。

也實在叫人震驚!

“唯我大宋英文烈武聖孝皇帝,神聖睿知……”所有人面朝永裕陵再拜。

然後,他們又對趙煦俯首而拜,頓首稱賀:“亦唯陛下,聰睿早知,實國家之福,社稷之幸!”

趙煦聽着恭維聲,微微翹起嘴脣。

這些其實都是他在現代留學時,目睹世界列國治亂得失,而學到、總結出來的經驗心得。

越是大國,越當留有冗餘,越當小心行事,步步爲營。

簡而意之,就是要學會苟!

在沒有絕對把握,做好充足的準備前,輕易不要浪!

這個心得,與他上上輩子,用生命總結出來的教訓,成爲了他現在用政、施政的原則。

那個教訓就是——作爲皇帝,他必須活得足夠久!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早夭短壽的君王,縱有千般抱負,萬般壯志也是一場空!

“若非是這場戰爭來的忽然……”趙煦在心中嘆息着:“朕也不至於在手忙腳亂下,要對諸司動手!”

是的,本來,諸司的改革,他是打算循序漸進,慢慢來的。

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亂了他的節奏。

逼迫他提前開始對諸司下手。

沒辦法!

戰爭,是吞金獸。

不止在戰爭的過程中如此,戰爭結束後還得支出大筆財帛善後。

章惇南征,到現在都在收尾。

投入的資金,從五月到現在,已逾百萬貫!

就這,還是章惇拼命省錢,同時趙煦將那交州八州之地,盡數羈縻,分封土司的結果。

不然的話,設置流官,編戶齊民的成本恐怕要突破天際了。

如今,這場戰爭也是一般。

哪怕現在結束,燒掉八九百萬貫,也很正常。

戰爭每持續一個月,軍費支出都在數百萬貫!

而善後賞賜、撫卹等事,還得大出血才行!

這還僅僅是擊退西夏的代價。

若是要滅亡西夏,並在靈夏之地建立有效統治……

趙煦估計,沒有八九千萬貫的軍費準備,沒有持續投入個十幾二十年每年幾百萬貫的同化投入決心。

想也不要想這個事情!

當然,也有廉價的處理方法——學成吉思汗,滅掉西夏後,將所有党項男子高於車輪的全部殺光,婦孺老弱,統統帶回來當奴婢!

但,大宋不能,也無法選擇這個辦法。

因爲,儘管大宋是一個封建王朝。

但士大夫們的道德水平,卻高的不像話!

別說學成吉思汗那樣屠殺了。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西軍被發現殺俘虜和婦孺老人,以求取賞錢的事情後。

朝野輿論震動,士大夫鞭笞不斷。

最後,趙煦只能下詔,將生俘(無論男女老幼)賞格,提高到斬首之上——斬首賜帛兩匹,生俘三匹。

也就是趙煦在今年頒佈的《元祐軍賞令》的標準。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煦只能趁着諸司還能賣上價的時候,趕緊賣掉,趕緊換錢來填補國庫虧空,維持大宋王朝的架子。

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687章 尊號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第51章 登基481.感冒了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74.第73章 外戚(2)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83.第269章 第一茬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578章 極限施壓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第506章 入甕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595章 戰前(2)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796章 召見(1)第649章 安排450.第427章 廷推(1)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184.第175章 迂迴第964章 臥龍鳳雛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1026章 元符皇后289.更新要晚一點第613章 議諡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371.第351章 漣漪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414.感冒了。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2章 外戚(1)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18章 母子(2)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302.第287章 貶官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56章 韓絳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第645章 宋夏交子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50章 兩位王叔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703章 立規矩(2)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56章 越次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488章 機會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758章 遣宋使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
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687章 尊號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第51章 登基481.感冒了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74.第73章 外戚(2)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83.第269章 第一茬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578章 極限施壓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第506章 入甕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595章 戰前(2)第1027章 獵人通常以獵物的身份出現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796章 召見(1)第649章 安排450.第427章 廷推(1)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184.第175章 迂迴第964章 臥龍鳳雛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1026章 元符皇后289.更新要晚一點第613章 議諡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371.第351章 漣漪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414.感冒了。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2章 外戚(1)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18章 母子(2)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302.第287章 貶官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56章 韓絳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第645章 宋夏交子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50章 兩位王叔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第703章 立規矩(2)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56章 越次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488章 機會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758章 遣宋使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