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入甕

當天晚上,趙煦在保慈宮,陪着向太后吃完晚膳,回到福寧殿的時候。

馮景便湊到他面前,低聲報告:“大家,童高品乞陛見。”

“童貫?”趙煦楞了一下。

“嗯!”

“叫他來吧。”趙煦點點頭。

童貫如今,已經升官了,脫離了貼邸候內品這個小黃門階的最底層,升到了邸候高品。

再升,就升到小黃門的天花板——邸候殿頭了。

邸候殿頭之後的內臣,就有兩套並軌的磨勘體系。

在宮中,有內臣磨勘轉遷。

在外則和武臣共用一套磨勘資序體系。

沒多久,童貫就被帶到了福寧殿上。

更妙的是,還是拿着司馬光的個人聲譽、人脈,給趙煦孵化一個專門面向士大夫階級的報紙。

卻一直秉承着相對客觀、中立的立場。

蔡京也很識趣,對司馬康的汴京義報大開綠燈。

說着,他就舉起了一張白紙。

司馬康現在主持的汴京義報,在汴京城裡的待遇和汴京新報是相差無幾的。

而是隔着帷幕相見。

“諾……”馮景低着頭退下去。

“臣貫,恭問陛下聖躬萬福。”童貫還是第一次被帶到福寧殿這個神聖的殿堂上,而且是在晚上,被單獨召見。

“不錯!”

這汴京義報,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落入趙煦掌控。

看着複雜,其實很簡單。

在汴京城裡,如今公認最受小民歡迎的事汴京新報,而最受官員士大夫喜歡的則是汴京義報。

打個比方,李憲的景福宮使,這是從五品的內臣官階,所以,他可以出任入內內侍省的都知,而武信軍節度留後,則是正四品的武臣階,這讓他有資格可以擔任一路經略使。

“奏知陛下……”童貫俯首而拜:“臣今日接到來自御史臺色役案的衙探,不敢怠慢,特來上稟陛下。”

這讓他無比激動,臉都有些漲紅。

突破過去,就不是小黃門。

“對了!”趙煦想了想,叮囑一聲:“給汴京義報,也送一份去。”

趙煦隔着帷幕,看着這個未來的童太尉,輕聲問道:“卿星夜入宮乞見,可是有事?”

還是果然心裡面有些小九九?

看看司馬光父子,到底是真的大公無私呢?

他再升一級,就可以達到職業生涯的一個頂點。

就是雙軌制,在宮裡面用內臣階定上下,在宮外則以武臣階定差遣。

說着,他就將手裡的紙透過帷幕遞還給了馮景:“童卿,一字不改,全文刊載就是。”

尤其是在太學裡,汴京義報廣受好評,是太學生們必看的小報。

趙煦對馮景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下去,將那白紙取來,送到帷幕內的趙煦手中。

趙煦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心態?

但,到目前爲止,儘管汴京義報在報道方面,有着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換而言之,這是在借雞生蛋。

可誰又知道,司馬光就幾個月的生命了呢?

這大概類似於,從基層員工,變成管理層。

趙煦接過來,掃了一眼,就笑了一聲:“安惇看來很有進取心嘛!”

當然,趙煦沒有直接見他。

“這麼快就撬開了開封府那些人嘴巴。”

“看看汴京義報,會不會刊載?”

看上去,趙煦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而是有官品的內臣了。

所以,童貫的積極性是很高的。

當然,幹勁十足了。

這使得那份格調高雅,廣受士大夫歡迎的小報的發行量,一直很不錯。

等司馬光一死,司馬康就得守孝。

當然,這並不妨礙,趙煦時不時的試探一下汴京義報那邊的立場。

哪怕是舊黨的人做錯了事情,也是該罵的罵,最多不過是調門降一點,措辭溫柔一些。

所以,只能說司馬光父子屁股有問題。

但人家的道德操守,卻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

第二天,隨着新一期的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的發行。

整個汴京城,瞬間轟動。

實在是,李雍案已經經過了數日的鋪墊、發酵和引導。

就連開封府下面的那些縣、鎮的百姓、士人,也知道了這個案子。

甚至就連大名府、洛陽都有人在關注這個案子。

無論是民間,還是士人,都在盯着這個案子。

沒辦法,這個案子太具傳奇性了。

集賣官鬻爵、私相授受、官官相護、告御狀等諸多爆點於一身。

還牽扯了開封府、大理寺。

現在,這個案子居然有了新的突破?

御史臺裡傳出消息,可能別有內情?

八卦羣衆們,立刻就不困了。

可,這個事情,對涉及一些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好了。

當通見司將一封御史聯名的奏疏,送到宮裡面的時候。

趙煦看完,就在心中笑了起來。

“總算咬鉤了!”

“也不枉朕一番苦心!”

上書者的名字,在貼黃上寫的清清楚楚。

劉奉世、呂陶、朱光庭。

其中,劉奉世是左正言,呂陶是監察御史裡行,朱光庭則是監察御史。

諫院的諫官和御史臺的御史一起上書,通見司自不敢怠慢。

所以,奏疏謄抄好後,就分別送到趙煦和兩宮以及都堂宰執手中。

而他們的上書,議論的就是——御史臺刑訊逼供,有礙法度。

話,當然說的是冠冕堂皇。

就是事情,太下作了!

趙煦拿着奏疏,看向在殿中坐着的御史中丞傅堯俞,輕聲說道:“卻是要讓傅卿看笑話了。”

他說着,就讓馮景將這奏疏送去傅堯俞手中。

“朕也不知,是否是朕年幼,故而德薄,竟讓朝中大臣,如此輕看於朕!”趙煦說着,眼眶就發紅了。

傅堯俞聽着殿上小官家的聲音,再看着小官家那發紅的眼眶。

他內心的柔軟頓時就被觸動。

還有什麼比年少、聰俊、孺慕聖人大道的天子,一心憧憬着,聖人之教,仁恕忠義之道,卻被大臣們的無恥所傷害,更能讓一個傳統的儒家士大夫動容的事情呢?

沒有了!

而傅堯俞,恰好就是一個最傳統,也最正宗的儒家士大夫。致君堯舜上,是他的理想。

當即,他就起身,鄭重的拜道:“陛下即位以來,躬先帝之教,承六聖之治,上孝太皇太后、皇太后,推恩大臣!施恩佈德,澤被四海,雖幼衝之年,卻已身孚天下之望!”

這是事實!

這位官家即位之後,給朝野甚至是整個天下州郡,都注入了一股全新的風氣。

不止是奉父命,推恩於天下,罷廢市易務、均輸法等諸多弊政。

還撲買堤岸司,讓利於民。

更出內帑以賑河北百姓,與民更始,修葺道路。

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在宮中親耕于田,種四季菜圃。

個人生活和享受,更是節儉無比。

每日三餐,不過三菜兩湯而已,所食簡單樸素。

而且,他還很關心,御廚的廚子的生計問題。

於是,推恩廚子,效仿先帝的惠民熟藥局的之制,命人在汴京城的州橋,給御廚們開了好幾家吃食店。

讓那些無事的御廚,能得到一份生計,甚至可以過上優厚的生活!

禮賢下士、仁愛百姓、胸懷天下、仁厚愛人、節儉自用、體恤民生……

就問一個集齊以上所有光環的天子,出現在現實中時。

士大夫們該怎麼辦?

反正,對傅堯俞這樣的儒家思想鋼印入腦的人來說。

他只有一個念頭——臣,只會心疼陛下!

尤其是,當他看到,小天子在他面前紅着眼睛,一副被傷害的模樣後。

他就已經怒不可遏了。

於是,傅堯俞俯首而拜:“若有大臣,不顧君臣之義,有害於陛下,臣身爲中司,自當嚴加彈劾!”

說着,他就翻起了那封天子命人交到他手裡的奏疏。

只是看了一眼,傅堯俞就怒火中燒!

“豎子爾敢!”傅堯俞在內心咆哮。

居然彈劾御史臺,刑訊逼供!

這是污衊!

因爲這些天,他傅堯俞每天都會入宮,向天子彙報進展。

他也一直盯着安惇、張汝賢。

哪裡刑訊逼供了?

讓犯官罪吏們在太陽下抄寫聖人經義就算刑訊逼供?

傅堯俞放下奏疏,擡起頭,看向那位依然紅着眼睛的官家。

他當然知道,這位小官家,只是年紀小。

可心智、手段,卻成熟的可怕!

這些日子來,他入宮上奏的諸多事情,官家總是可以迅速理解,甚至舉一反三,引用國朝的典故、故事理解相關事情。

所以,傅堯俞知道,小官家雖有一片赤子之心,憧憬聖人之道,卻絕不是那種刻板的理解聖人經義的天子。

恰恰相反,小官家對人心有着某種超出想象的理解和洞察。

最讓傅堯俞感動的,還是明明小官家,什麼都知道,卻依然憧憬、嚮往聖人之道。

事事以仁恕爲出發點,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蒼生福祉。

每次見他,總會問起地方百姓民生,聽到地方上的百姓,吃不飽飯的時候,總會紅着眼睛,默默落淚、自責不已。

當淮南方面,上報旱情導致今年可能要歉收的時候,小官家當即下詔,從今以後,直到旱情消減,福寧殿一切用度減半。

這些都是傅堯俞親眼所見的事情。

與那幾位,恨不得把每一個制錢,都搜刮到自己手裡的先帝,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纔是最珍貴的赤子之心!

所以,傅堯俞知道,小官家傷心的原因。

那幾個大臣,自以爲聰明,以爲可以瞞得過天子。

卻不知,他們的那點小心思,被天子一眼看穿了。

因爲,今天他傅堯俞入宮,就是來彙報,御史臺如今對李雍案的調查進展的。

不僅僅有着安惇、張汝賢等人審出來的開封府、大理寺相關涉案官吏的供詞。

還有着他傅堯俞,從開封府、大理寺的無數卷宗裡,找出來的關鍵物證!

所以,這封奏疏在官家眼中,就是完全在將官家當稚童看待。

這是孩視天子!

也是目無君上!

更是欺君罔上!

難怪,官家這般傷心。

傅堯俞自己換位思考了一下,感覺自己若是官家,怕只會更加傷心!

傅堯俞想着這些,當即說道:“臣,備位中司,不能以身作則,嚴肅法度,竟讓御史臺出現此等大臣!”

“臣有罪!”

“臣自請出外,降授於偏遠軍州,以嚴朝廷法度,國家制度!”

對傅堯俞這樣的人來說,不僅僅嚴於律人,他還嚴於律己。

個人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熙寧變法時,哪怕王安石被他頂的受不了,還是很尊重他。

回朝以後,即使很多大臣,覺得他這個人不可理喻。

但依然敬佩他的爲人。

所以,他說那些話,確實是他的真實想法。

主辱臣死!

君上被人輕視,輕視的人,還是他的下屬。

這就是他的責任!

趙煦當即起身,命人扶起傅堯俞,道:“不關愛卿的事情。”

“朕,雖然年幼,可還是分得清忠奸,辨的了真僞的。”

“卿是朕的包孝肅……”

“朕於卿,從無懷疑!”

這話,趙煦說的真誠,也說的坦蕩。

因爲他除了利用了這個正直的君子的個人道德操守外,他確實從不懷疑,也從不擔心傅堯俞會做對他和國家不利的事情。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就是傅堯俞這樣的人。

這可是經受了歷史考驗。

也經受了數十年的沉浮磨礪後,卻依舊不改本心的大臣!

現代成語‘胸無城府’的原型人物!

傅堯俞卻被趙煦的真誠,感動的也跟着眼眶發紅。

當即便拜道:“陛下知臣至此,臣此生足矣!”

那些青史之上的君臣佳話,在他腦海中迴盪着。

傅堯俞已經老了。

在這宦海沉浮數十年!

他本以爲,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就像孔子說的那樣: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卻不想,在這人生暮年,他竟幸運的遇到了這樣一位對他信任、禮遇,而且懂他的君主!

所以,傅堯俞不感動是不可能的。

恰在這個時候,殿外的郭忠孝,進來稟報:“官家,兩宮慈聖,差人來請官家至慶壽宮。”

趙煦問道:“可是爲了御史彈劾御史臺刑訊逼供?”

郭忠孝點頭。

傅堯俞聽着,當即說道:“陛下,臣請隨駕同行!”

趙煦點點頭。

他這些日子來,總是抽時間聽取傅堯俞彙報就是爲了這一刻。

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831章 部署第720章 漣漪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25章 真香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963章 冊封大理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714章 紡織浪潮(1)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481.感冒了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91章 談話第586章 逼捐(3)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892章 諸部歸心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945章 輿論(3)第739章 分贓187.第178章 苗授403.請假條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第791章 漣漪第35章 命運之日(2)142.最後一天,求月票!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201.第191章 賞功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99.第96章 覲見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93.第373章 掮客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854章 雙贏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983章 元祐革新(1)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第498章 熙河(1)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729章 德教第908章 佈局南洋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37章 間幕:兄弟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第673章 停戰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54章 仁恕天子
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831章 部署第720章 漣漪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25章 真香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963章 冊封大理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714章 紡織浪潮(1)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481.感冒了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91章 談話第586章 逼捐(3)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892章 諸部歸心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945章 輿論(3)第739章 分贓187.第178章 苗授403.請假條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第791章 漣漪第35章 命運之日(2)142.最後一天,求月票!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201.第191章 賞功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99.第96章 覲見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93.第373章 掮客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854章 雙贏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983章 元祐革新(1)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920章 蔡京履任廣西第498章 熙河(1)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729章 德教第908章 佈局南洋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129.第124章 準備看戲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37章 間幕:兄弟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第673章 停戰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54章 仁恕天子